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家长如何走出少儿阅读误区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6 23:07:47
家长如何走出少儿阅读误区
家长如何走出少儿阅读误区
“喜欢?这几本咱都买回去!” 某日,石头妈妈邀我去书市,帮孩子挑选几本适合他读的书.我刚好也想去书市转转,便欣然应允.那家书店有许多好的儿童图画书,我徜徉在书海中,一边挑选着书,一边静静享受着遨游书海的快乐.看看这本,再看看那本,哪本也不舍得放下. “儿子,快来看看你喜欢哪本?”正犹豫间,忽听到一个中年女子的声音,听声音有些耳熟.我回头一看,真巧,是我们班欣欣和他妈妈.“沈老师,是您啊,周末过来买书吗?”“是啊!”我笑着点头,“你也带欣欣来买书吗?” “嗯,上次家长会您给推荐的那几本书真好,我家欣欣都看得入迷了.现在每天都嚷着要看图画书呢!”欣欣妈妈边说边对照着书单子找书,边找还边喃喃自语:“嗯,《爷爷一定有办法》,对,就是这本.”“这是……”一会儿工夫手上就拿了五六本书. 本以为她会从里面选,可我发现她压根没有要挑的意思,而是径直走向收款台.,“这几本书,多少钱?”欣欣妈妈把书放在桌上,边掏钱边问营业员.营业员迅速算了一下,麻利地说:“八十五.” “欣欣妈妈,怎么一下子买那么多书啊?”“这书好啊,孩子每本都很喜欢,平时一个玩具就七八十块钱,这么多书才八十多.”“不用一次买那么多昀,一次买一本,看完再买呀!”我话音未落,却看见旁边的营业员对我侧目而视,赶紧知趣地闭上嘴巴. “没事,那样多麻烦,一次就买上,省得以后来回跑.沈老师您先忙,回头再聊.”我刚想再说什么,欣欣妈妈却急忙忙地交上钱,走了. 真是一位不差钱的家长.
几天之后,放学时我和欣欣妈妈聊到这个问题,想了解欣欣最近读书的情况.欣欣妈妈不无担心地说,欣欣读书好像没有以前那么专心了.一本书,两分钟就看完了,有时候,一本书没看完又看另一本,老是心不在焉的样子.
总是对妈妈说:妈妈我看完了,我要看那一本. 我坦言,欣欣的这种情况和妈妈喜欢一次性购买许多书有关. 许多家长喜欢一次为孩子购买大量的绘本.既然绘本好,那就多买点,让孩子看吧!却不知绘本的购买并非多多益善.一次最好只买一本.一次买得太多,孩子容易不珍惜,于是囫囵吞枣地看,浮在表面,难以深入地品读.好的绘本,是经得起一遍又一遍的体味的., 人在饿的时候吃饭才香,读书也是一个道理.如果一次给的太多,孩子始终处在一种过度满足的状态中,那么他对于书,就没有渴求. “那怎么办?”欣欣妈妈听了频频点头,可是接下来就有了疑惑,“书我都已经买了呀!” 我建议欣欣妈先留下一本,每个星期只读一本书.“可是他两分钟就看完了呀.唉,当时要是听你的就好了,他看完了就不新鲜了.”欣欣妈蚂一脸的失落. 怎么让孩子对一本书保持长久的兴趣? 变个花样试试. 许多家长认为,图画书买来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只是开始.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绘本只是一种媒介,一种工具.陪孩子一起读绘本,不只可以使孩子自身的价值表现出来,而且可以促进亲子关系和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一举多得. 怎样和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 比如,一开始先由父母给孩子讲图画书,接下来,等孩子比较熟悉故事情节,可以鼓励孩子们讲给家长听,过后,可以和孩子一起亲子图画,绘画图画书里讲的故事,如果有条件,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扮演游戏,分别扮演图画书哺的角色,将故事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来.别小看这个过程,它不但可以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带来的意境,更好地领会书面语言,更能提高孩子的表演能力和胆量,使亲子关系更为融洽,一举多得. 原则上,我们每周和孩子读一本书,一方面让孩子保持对书的渴望,另一方面,能够“读”得比较深入.一本好书,一家三口一起演绎,一起玩味,把它的精华都读出来,谁说不是—件惬意的事呢?带着任务听故事 “孩子们,快坐好,沈老师给你们讲故事听好不好?… “好……”孩子们拖着长音回答,一个小小的声音夹杂在孩子的声音中“不好……” 我愕然,飞飞. “飞飞最喜欢听故事了是不是?”我冲飞飞笑笑,想给他一个积极的暗示.话一出口,便觉得错了,这简直就是在剥夺孩子的感受吗. “我不喜欢听故事.”飞飞仰起小脸,一脸的不高兴. “为什么呢?”我较真了,这个有个性的宝宝,我倒要弄明白他为什么不喜欢听故事. “听完故事还要回答问题呀,'’飞飞把双手抱在胸前,显得很酷,“可是我又不想回答问题.’ “……”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回应飞飞,因为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我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的问题.几个字跳进我的脑海:带着任务听故事. 我并不讳言,就在几天前,我还眉飞色舞地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要认真听哦!听完老师会提问的,我看谁听得最认真.”就在几天前,我还在为孩子们听故事时的“全神贯注”而沾沾自喜,全然没有顾及到孩子们紧绷的神经. 是啊,带着“任务”听故事,不全神贯注哪行? 可是,这样的全神贯注中,能有多少孩子体会到故事带来的快乐,有多少孩子陶醉其中,有多少孩子能够真正地被故事所感染?恐怕答案并不乐观. 我想,很多孩子都像飞飞一样,不喜欢在听故事之后被提问的. 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这种情况也是会常常出现的.我们总希望孩子能够记住点什么,于是不停地提问“小猪看到小狗了吗?”“最后小猫怎么样了?”这样的问话多了,故事便变得索然无味了. 有时让孩子体会到“纯粹”的阅读的乐趣,恐怕比“让孩子记住”来得更加有意义.文字的枷锁 今天我值班.6:00以后,没来接的孩子统统交给我了. 我捧着一大摞故事书,快步走进大厅:“孩子们,看书哕!” 图画书,是我的最爱. 孩子们飞快地跑过来,一边挑选书,一边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哦,又看书!”“这次你要看什么?” “嘘”我做了个安静的动作,捧着一本书,自顾地欣赏起来,很陶醉的样子. “沈老师,讲个故事吧!”“老师,我想听故事!” 今天下午两节美术课,两个小时下来,嗓子真的有些受不了,于是我偷起懒来:“孩子们,老师今天嗓子好疼,自己看好不好?我还想找个小朋友来给我讲故事,怎么样?谁会讲故事?” “老师,我!”“老师,我讲!”听到这话,孩子们跃跃歙试.平时真小看他们了!今后,真应该多给他们一些这样的机会. 在举手的孩子中间,有一个最小的,是蓝精灵班的刘晏孜. “晏孜,你来给我讲讲书上的故事吧!”我朝小家伙招招手.晏孜欣然跑过来,拿着她的图画书,羞涩地低着头.我看着书的插画,故作惊奇地间:“啊,好奇怪哟,兔子旁边站着一只乌龟,要干什么呢?”朋友们,猜到了,吗?这是龟兔赛跑. “小乌龟要请小兔子和小鸟到他家去吃冰淇淋!”我大跌眼镜. “哇,真的,那可是太好玩了.后来呢?小兔子去了吗?” “小兔子说,不去了,太热了!”晏孜说完,乐呵呵地指着乌龟头上盼汗. “那小鸟去了吗?”“小鸟也没去,她说,我拍拍翅膀就不热了!” “哈,原来是这样,多有趣儿的故事!后来呢?”我意犹未尽. “没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小家伙已经笑着跑走了.我没听够. “还有谁愿意给老师讲讲他的故事呢?” “老师,我!”小航跑过来. 大班的小全能: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学习能力都很强.我对他的故事充满了期待. “春天到了,青……蛙妈妈在池……塘里……产下了黑黑的……”小航指着图画书上的字儿,二个字一个字地念起来.我惊异于小航能认那么多字.可是当我惊喜地抬头看他时,我看不到他目光里的那种渴望,那种享受,那么快乐.我看到的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小蝌蚪终于变成了真正的小青蛙.”故事终于讲完了,小航长吁一口气,脸上的表情是如释重负. 故事“读”完了,可是,快乐在哪里呢?下面的孩子们听到的只是机械的“字”,他们没有感受到快乐,而小航的“快乐”呢?来源于“故事读完了”. “小航认识的字真多啊!”我笑着摸摸小肮的头.“你的故事讲得真不错,其实,你不用照着书念,会讲得更好,那我们就又能听故事,又能看表演啦!”小航不好意思地笑笑,跑了回去. 一时间,我坐在那里,不知道是应该欣慰还是应当惆怅. 阅读,是件好事,只是不要让文字成为限制孩子思维的枷锁吧! 对于早期阅读,太多家长认识上存在误区. 一次家长会,我做过一份关于阅读的问卷调查,59位家长中,有42位家长对早期阅读的理解就是:识字.’ 其实-早期阅读和识字完全是两个概念.阅读不必以识字为前提.看带字的书叫阅读,看单纯的图画书也叫阅读.所谓早期阅读,是为了养成孩子对书面语言的兴趣,知道怎么看书,怎么理解书中的内容,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只要孩子知道了从书中可以得到快乐,那么孩子就拥有了喜欢读书的习惯,我们的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对小孩子而言,最好是画面大而且字少的书.在阅读时,可以边指着书上的字边念,让孩子看画面,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在家长和孩子一遍遍共同讲述中,让孩子逐步培养对书面语言的兴趣.随着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逐步选择一些字比较多的图画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当然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学会了识字.等到孩子感到认字真正成为他的需要时,再有意识地教他,那么我们的教育便会事半功倍.平时多多带孩子去书店,或者去富兰克林读书会读读书,感受不一样的学习环境,孩子说不定或爱上读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