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0 22:56:4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如题,具体分析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急用 谢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小学数学新授课怎么教
一、教师要掌握新知识教学的基本环节. 教师对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办法不多,教学的环节简单,除了齐读、一问一答(也仅是集体问集体答)外,似乎没有别的办法了.本人认为,小学数学新知识的教学可以安排如下几个小环节:1、出示例题;2、弄清题意;3、尝试练习;4、交流讨论;5、汇报展示与矫正;6、质疑问难;7、总结方法和规律.
教师可以安排这样的具体教学环节: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到过小卖店买东西吗?说说你见过的小卖店都卖些什么?
让学生说说见过的小卖店,激起学生的回忆,浮现买东西的情景.这时,老师相机引出:今天,小军和小倩也要到小卖店买东西,我们看看他们去的小卖店都有些什么?
出示图片,引出例题.
(二)弄清图意.观察图片,说说你都看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看不懂?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分析图意.
(三)提出问题.师:看懂了图意,说说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有专家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重要,让学生提提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提了一些问题之后,老师引导:同学们提了很多很好的问题,我们来看看今天小军和小倩买东西遇到了什么问题?从而引出文字部分的条件和问题.
(四)弄清文字部分的题意.让学生说说小军和小倩遇到的问题,在说中弄清题意.
(五)尝试练习.师:图意弄明白了,文字意思也搞清楚了,下面大家就用自己的方法,动笔算一算,看怎样解决小军的问题,不懂算的同学可以跟别的同学交流讨论一下再做.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试试,体现了先练后讲的思想,又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讨论交流.先要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
(七)汇报展示与纠正.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法和书写过程向大家汇报或展示,注意展示有创意的方法,强调创新,并在汇报展示的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
(八)质疑问难.师:对解决小军和小倩的问题,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让学生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九)总结规律和方法.师: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强调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新规律或新方法,必要时,把它板到黑板显目的地方,再让学生读一读.
(十)巩固练习.检查学生是否达标.
对于新知识的教学,教师心中要有一个基本的模式或环节,哪一环到哪一环,哪一步到哪一步,要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组织好课堂教学,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当然,我们也要注意要模式但不能模式化.
二、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在这节数学课中,学生在巩固练习之前,完全没有动手、动笔,仅仅是滥竽充数的跟着大家一起回答老师的简单问题,方法的选择、过程的书写等,都由老师一人来完成,虽有一问一答,问题也非常简单,说白了,老师只是给学生传达一个信息:象黑板那样做就对了.学生的思考和意见完全没有.这里,教师要注意,学生能做的一定要放手让学生做.比如,分析题意让学生说,解题思路让学生想,解题策略让学生找,计算过程让学生写,汇报过程让学生展示,总结过程让学生归纳,还有不明的地方让学生提,有意见发表的让学生说.
如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笔、动脑(动口说、动笔写、动手做、动脑想),需要我们老师好好思考.
三、每一个教学环节要落实到位,有效.这节数学课的例题是图文应用题,由于农村学校没有挂图,老师又不善画画,也没时间画,结果上课时,老师只抄了例题中的文字部分,让学生读一下文字部分,就开始解题了.有的学生翻看了课本图片,知道了题意,就列出了算式;有的学生只看黑板,不看课本,只能糊里糊涂,人云亦云,不知所以然.这里老师犯了一个错误:出示例题不完整.
在学生把例题问题解决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小结规律和方法,来个画龙点睛,突出重点.我们看到,今天的老师在学生解决例题问题后,没有小结就进入巩固练习,结果直到下课,大部分学生还搞不清楚这节课的新知识是什么,要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导致课堂效果不好.
小学数学 “探究式” 四环节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教学目标: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操作要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也就是说老师要做好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的各方面准备例如知识铺垫,教具的准备等等),运用多种方式或手段,恰当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与本课学习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知识铺垫应起到应有的作用,由旧知引起学生对新知的探索.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自主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
操作要领:充分体现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给学生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生活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活动,构建对数学的理解,获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3.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教学目标: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操作要领: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要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现实性、趣味性、层次性和科学性.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点拨和提升.
4.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学目标:反思学习过程,明确学习收获.
操作要领: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全面回顾学习收获.
(二)策略解读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因此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精心创设数学情境,开拓创新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生成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创设情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情境可以是直观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必须是有价值的.情境的创设要能够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并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数学情境一般有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操作情境和活动情境等几种类型.
生成问题: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为第二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有些数学问题是由学生对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数学化整理,然后提出的;有些数学问题是随着情境的出现而直接提出的.有的问题是一节课中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而有的问题只是一节课若干问题中的第一个,并且不是最重要的.
第二环节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对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组织,找出对解决当前问题适用的对策,问题一旦解决,学生的思维能力会随之发生变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品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基本程序是:自主探索—互动交流—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自主探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
互动交流:首先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对比,对争议性问题进行探讨,逐步补充完善,形成小组意见.小组交流是由各小组组长组织实施的,要求组长要控制全局,明确分工,掌握交流的顺序和讨论的节奏,做好记录,把小组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并推选小组发言人,代表小组向全体同学汇报小组意见.
其次,是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质疑,互相补充,相同意见不要重复,教师要积极参与,调控全局,注意在关键环节点拨提升.
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互动交流的环节也不尽相同:有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不需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完成,可以由学生个体直接把自主探索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互动交流的形式可以灵活应用:低年级学生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不能有效组织小组学习,可以从同桌合作交流开始,逐步向小组合作交流过渡.
共同优化,形成结论: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通过比较、质疑和反思,不断优化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成果,直至达成共识,形成科学结论.
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参与到交流中去,积极“捕捉”学生真实的思维状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预设作出适当的调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倾听中思考,在思考中质疑;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为学生的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包括情感环境、思考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要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交流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
第三环节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应用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产生策略,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基本程序是:基本应用 —综合应用
基本应用:是应用的最低目标,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在应用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寻找答案,要重视过程,强调应用的方法和技巧.
综合应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使综合应用的过程成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
学生在基本应用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应用知识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教师要及时鼓励和提升;同时也会暴露出学习的不足和疏漏,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加强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诊断矫正.
在本环节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要点:应用要有目的性,题目要围绕学习内容设计,着眼于指导思路,有利于方法和技巧的形成.应用要有现实性,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价值.应用形式要有多样性,要以新颖多变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应用要体现主体性,给学生独立完成的时间,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应用评价要有发展性,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效果要及时进行诊断评价,引导矫正,让学生在评价中发展提高.
第四环节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对课堂学习进行全面地回顾总结.在回顾知识的同时,还要对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进行回顾总结.
策略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策略只是给教师们提供一个上课的基本思路,在落实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灵活运用,不能机械套用.在具体上课过程中,有些课的第一、二、三环节是不断重复出现的,在探索交流过程中会遇到新问题,在解决这个新问题时又要进行探索交流.这就需要教师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策略和改进策略,使小学数学策略更加完善和实用.
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基本模式
(讨论稿)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实施主体性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新的教学观念为先导,进而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模式"的实施要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重心不但在数学知识上,应该向培养人的发展上转移;体现从接受性学习向积极参与转移.因此要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程度,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一,新授课的基本模式与操作流程:
小学数学新授课的基本教学模式是:"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自主探究,交流提高——巩固深化,拓展应用——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起学生迫切学习的欲望,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平衡",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景中,产生弄清求知的迫切需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开始,在进行必要的基本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置学生于问题情景之中,使其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有所知但不全知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激活思维.教师顺势利导,引入新课.
这一环节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二)自主探究,交流提高
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空间.可分以下几步进行.
1,自主探究
针对上一环节创设的问题情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活动,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2,小组讨论
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可以形成并协助解决探索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困难.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可以直接说明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小组的统一意见.由于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差距不大,又有类似的表述语言,比较容易畅所欲言,发表观点,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3,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探讨问题的效果如何,需要进行必要的交流.在这里,教师的作用相当于节目主持人,让各小组尽情发表观点,争辩,质询,接受,吸收.在这个过程中,热烈的气氛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体的力量可以促使学生勇敢的阐述观点.学生的辨析,推理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训练和提高.
4,形成共识
当学生的交流取得一定进展时,教师应该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不断引导学生理解领会知识,掌握方法和技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活动的情况,针对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作必要的小结性讲解,对学生的研究情况,交流情况,以及问题解决的方法,给予客观评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感受解决问题的愉快.
此环节以15分钟左右为好.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作为数学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进一步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由知识转化成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水平,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的有效环节.巩固深化,拓展提高的基本形式是练习.只有经过充分练习,才能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进一步发展能力,开发智力.练习分为基本练习和拓展练习.基本练习在先,拓展练习在后.基本练习具有例题特征,主要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拓展练习是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本环节15分钟左右,根据第二环节的时间适当调整.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作为一节课的终结部分,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对自己进行一下评价,然后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的精神状态进行肯定,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喜悦,充满后继学习的信心.
一般控制在3分钟以内.
二,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运用的基本要求:
1,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和谐课堂"的观念,在这里"和谐课堂"主要是指一种民主,平等,合作,交流,自由,开放,安全,愉悦的课堂,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问题解决为主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和谐课堂".
2,转变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做到"动而不乱,动而有序,动而有节",不放任,也不过于严肃.
3,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尽量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和不同兴趣的具体要求,创造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4,要着眼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在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自尊,自信,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
三,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问题情景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活动成败的关键.备课时,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科书内容,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要扩大学生活动的空间.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但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交流"时,不要进行集体讲述,要使学生充分的活动.
3,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尽量避免一问一答的交流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辩论,教师不可随意打断学生的思路.
4,课堂训练要目的明确,层次分明,讲求实效.训练形式应该多样化,尽可能避免重复单调.练习题的设计应遵循下列要求:(1)基本练习覆盖面要宽,起点要低;(2)练习题量要大些,对比较重要的知识重点练习,比较模糊的知识集中练习;(3)练习要分层进行,由浅入深;(4)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各类学生有所兼顾.
5,此新授课的基本操作模式是结合当前的教学改革形势制定的,各环节反映了新授课的基本规律.教学时,教师要先入格,待熟练后,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