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读后感8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8 07:08:36
《前赤壁赋》读后感
800字
800字
第一篇
这篇文章虽短却写得精彩无比.具体经过是苏轼与朋友驾小舟在江上游玩,并唱起了《诗经》上的歌曲.这时,有一个朋友吹起洞箫,箫声却充满了哀怨.东坡问他为什么这样吹他就说想起曹操当年破荆州时的情形,何其壮观.英雄豪杰,叱咤一时,而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由此想到人的生命跟天地相比,渺小得就如同沧海一粟,功名利禄如同过眼云烟,因而悲从中来,不能自禁,演绎此悲凉之箫声.
苏子讲了水与月的例子来反驳他的观点.他说,人生的长短在于你怎么看,假如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即使是一眨眼的时间也没有停止过运动;假如从不变的角度看,我们与万物都是无穷尽的.这样想长江又有什么好羡慕的呢?苏轼的世界观是放达而积极的,从而也肯定了人的价值.接着他又说,万物各有属主,惟有“江山之情风,山间之明月”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自然界的宝藏.他把眼光超脱了人本身的局限,去追求、去享用自然界无穷无尽的美,这是发现了生命的本质奥妙和真谛的表现.这种旷达的胸怀大概可以让那些蝇营狗苟与名利、心胸狭窄而思想庸俗的人感到惭愧吧?!苏轼的朴素的世界观,与我一向尊崇的人生准则不谋而合,假如不是时空相隔,我还真想引之为挚友呢!
第二篇
赤壁之下,多少英雄尽事,多少骚客留情.赤壁的美,赤壁的妙,在大文豪苏轼的笔下,以简极的笔墨跃然生辉,意境悠长,令我陶醉.“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月色水光,天宇合一.是实景还是幻象?苏轼写的是常景,但却叫我也不禁“羽化登仙”了.
夜游赤壁,虽怡然但因苦闷.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政治上遭受严重打击,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而东坡毕竟是个胸怀旷达之人,他放情山水,随缘自适,不禁令人钦佩.文中此情此景,令人赏心悦目.正当主客陶然其中,扣弦而歌却又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为惆怅.借景生情,情由景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客”由曹操之口抒发感情:赤壁一带,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鱼樵江渚之上!江水无穷,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若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骤得”.赋写客之生悲,实为苏子开导之关合.他针对“客人”之言有感而发,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苏子的人生哲理,虽有佛老思想的随遇而安,惟我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但他身处逆境而不消极颓废,豁达开朗,超然物外,在当时是难能可贵了!此赋中对江山风景的热情赞美,对历史英雄的倾慕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值得受到我们感染,不愧为名作!
合卷闭目,坐思己过.现代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困难与坎坷虽无穷尽,但是只要有开朗乐观的心态,辽远旷达的胸襟,何畏之所有?
第三篇
《前赤壁赋》作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黄州编管期间.1079年,他因所作诗文语涉讪谤,被逮入狱,备经严勘,几经死地.次年被贬黄州,过着“半犯人”的管制生活,壬戌1082 而作此赋.他在黄州所作的诗中曾经描写过此时的困苦心情:“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受这种政治斗争的严重打击和直接刺激,升起在苏轼心底的主体情绪,便是那忧患人生的浓浓苦闷.这在他同时期所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过明显的袒露:大江东去的澎湃浪涛,冲刷走了千古风流人物的辉煌业绩;而现实环境中的我,更是“早生华发”和深慨于“人生如梦”了.
不过,《前赤壁赋》似乎并不如此低沉.文章一开始便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明丽如画、恬静优美的环境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绘了初秋时节江上的自然风光,衬托出游人平静爽快的心境.“举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显示出作者对明月的喜爱.作者与客人乘坐在小船上,微风拂面,举杯共酌,一时雅兴大发,朗诵起描写明月的诗歌来.从游人这些活动里,逼真地写出了封建社会人士大夫特有的兴致和雅怀.“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两句是写月出的情景.作者突出地写了月出时的动态.“徘徊”一词,用拟人化的手法,使月亮也具有了感情色彩.你看那月亮像游人一样陶醉在良辰美景之中,不愿离去,以致缓缓而行.这就委婉地折射出了游人的意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月下景色.白茫茫的露气像轻纱一样笼罩着江面,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月光映照着辽阔的江水,水光远接天边,水天连成一片,呈现出极其优美的景致.作者与客人在这样美的江面上怡然自乐,乘坐一叶扁舟,尽兴漫游,任船随水飘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浩浩荡荡,凌空驾风,任意翱翔,不知要飘到什么地方;又好像离开人世而超然独立,像飞到仙境一样.浩荡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一齐浮现在人们眼前,泛舟而游之乐深深感染着读者.
在“乐甚”情况下,自然是“扣舷而歌”了.作者在政治上屡屡受挫,长期郁结心头的苦闷在酒的刺激下,也要有所流露.这就是“饮酒当歌”.借歌唱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然而一阵呜咽悲凉的箫声之后,引起了作者强烈反响.通过吊古伤今,处处表达了一个“悲”字:凭吊英雄人物,自己感到悲;哀叹人生短促,自己感到悲;幻想无法实现,自己感到悲.瞬时对人生的短暂和渺小,生命的无法捉摸和无法把握,陷入迷茫和惆怅当中.
但是最后,就眼前的景物,作者自己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道理,表现出豁达情怀,流露出随缘而适,随遇而安的思想情绪.有了飞跃,思想上的也矛盾也解决了,表达自己对人生和宇宙万物的看法以及应抱的处世态度:“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大自然所给予的美景,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尽宝藏,是永远享受不完的.只有忘怀得失,才能知足常乐,这是作者解脱苦闷的对症良药.
作者有了飞跃,思想上的也矛盾也解决了,自己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和宇宙万物的看法以及应抱的处世态度,
总之,苏轼的内心是复杂的、矛盾的.消极退隐和积极进取,疾世愤懑与逍遥山水的两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第四篇
曾经学了苏轼的《前赤壁赋》,那时还不是很清楚其中真正的内涵.今天又偶然的看到这篇文章,不禁又重新阅读了几次.真的有文读百遍其意自现的感觉,尤其是他的这段话让我有些新的认识.那就是他在文中发出这样的感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这段话蕴涵了深刻的哲理:时光易逝,生命又极其的短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个过程.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然而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青春就更加的宝贵了.趁着有限的青春去学无穷的知识,这样才无悔自己.
我深深的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它是快乐的源泉.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之快,也就会越想把它留住.当然时间是不因世人对它的留恋而停驻的.我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在有生之年没有在人生书本留下辉煌的一笔,不能划个完满的句号.不曾一次想到这些问题,而每次心灵都会撞击的厉害.面对过去的岁月,我已无力挽回,但现在和未来仍掌握在我手中.我还只走了人生的一小半,接下来的路仍然是充满希望的.
自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懂得生活的人把一生当一天珍惜,
而虚度光阴的人把一天当一生挥霍.
而今天是下辈子的第一天,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放弃,总会有成功的那天.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有许多许多的每一天.
第五篇
说到文章本身,首先应注意到它体裁方面的特点.它是“赋”,不是纯粹散文,却也不是诗,更不等于今天的散文诗.它是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来构成的带有韵脚的散文,却又饱含着浓厚的诗意.这在当时是一种新文体,是古典散文从骈文的桎梏中冲杀出来取得胜利后的一个新成果.可是这种新体的“赋”很难写,自宋代的欧阳修、苏轼以后,便不大有人染指了.既然它是“赋”,就应具有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苏轼写这两篇赋,没有按照汉魏六朝时代的作家写赋时那样大量堆砌辞藻,但比起他本人的其他文章来,文采显然要多.至于“体物写志”,则《赤壁赋》以“写志”为主,“体物”的部分着墨不多,却也精警凝炼,形象鲜明.作者在赋中所铺张的内容,主要不是景物和事件,而是抽象的道理.但作者所讲的抽象道理是通过形象、比喻、想象、联想以及凭吊古人和耽赏风月等方式来完成的,并不显得空泛或枯燥.这是在古人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结果.试以欧阳修《秋声赋》与之相比,欧赋的说理内容就未免过于抽象了,因此不及此赋更为扣人心弦.此外,汉魏的赋一般在开头结尾都有短幅叙事,中间有主客问答,此文亦具备.可见作者并没有脱离传统“赋”体的规格,从体制上讲,它仍符合作“赋”的要求.我们说,文学作品要继承传统.却不一定求其必遵循老路.苏轼正是本着这种创新精神来写《赤壁赋》的.
其次,从贯穿全篇的思想内容看,《赤壁赋》所反映的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同《念奴娇》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意思相近;二是抓住时机耽赏大自然的江山风月,亦即《念奴娇》结尾的“一樽还酹江月”.而主导思想乃偏重于后者.但这两层意思都是从篇中所歌唱的“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两句诗生出来的,这就不难看出苏轼的立足点和采取这种生活态度的原因.也许有的读者会说,《赤壁赋》中并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进步思想,不过主张“及时行乐”而已.这话当然不错.但在这篇赋中“及时行乐”的思想并未从文章中正面反映出来,读者所感受到的乃是作者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该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尽管它是短暂的)环境里,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而文章的成功处乃在于它有一种魅力,即大自然之美足以使人流连忘返,不得不为之陶醉.这种沉浸于当前的适意的境界中的满足,正是苏轼一贯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处于逆境之下.这种生活态度总比畏首畏尾、忧心忡仲或无所作为、意志消沉显得乐观旷达,显得有生机和情趣.因此,在特定的生活条件下和在常人已无法忍受的处境中,这种生活态度应该说尚有其可取的一面.而作者在《念奴娇》的收尾处,虽然说了“一樽还酹江月”的话,却没有摆脱掉“人生如梦”(一本作“人间如寄”)的空幻与悲哀.比起这篇赋来,就显得有些不足了.
因此看来,《赤壁赋》在艺术方面的成就乃是主要的.作者在篇中驰骋着意气纵横的想象力,仿佛“所向无空阔”的“天马”;同时却又体现出作者细密的文心,谨严的法度,无论遣辞造句,都不是无根据无来历的脱离传统艺术渊源的任意胡为.作者戛戛独造的创新之处无一不建筑在深厚而坚实的功力的基础之上.清代方苞评此文说:“所见无绝殊者(没有什么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心地旷达),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调适而鬯(畅)遂也.”可为定评.盖表面看去似挥洒自如,仿佛没有费什么气力,实际上却是思路缜密,一丝不苟:这正是苏轼文章的不可及处.
这篇文章虽短却写得精彩无比.具体经过是苏轼与朋友驾小舟在江上游玩,并唱起了《诗经》上的歌曲.这时,有一个朋友吹起洞箫,箫声却充满了哀怨.东坡问他为什么这样吹他就说想起曹操当年破荆州时的情形,何其壮观.英雄豪杰,叱咤一时,而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由此想到人的生命跟天地相比,渺小得就如同沧海一粟,功名利禄如同过眼云烟,因而悲从中来,不能自禁,演绎此悲凉之箫声.
苏子讲了水与月的例子来反驳他的观点.他说,人生的长短在于你怎么看,假如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即使是一眨眼的时间也没有停止过运动;假如从不变的角度看,我们与万物都是无穷尽的.这样想长江又有什么好羡慕的呢?苏轼的世界观是放达而积极的,从而也肯定了人的价值.接着他又说,万物各有属主,惟有“江山之情风,山间之明月”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自然界的宝藏.他把眼光超脱了人本身的局限,去追求、去享用自然界无穷无尽的美,这是发现了生命的本质奥妙和真谛的表现.这种旷达的胸怀大概可以让那些蝇营狗苟与名利、心胸狭窄而思想庸俗的人感到惭愧吧?!苏轼的朴素的世界观,与我一向尊崇的人生准则不谋而合,假如不是时空相隔,我还真想引之为挚友呢!
第二篇
赤壁之下,多少英雄尽事,多少骚客留情.赤壁的美,赤壁的妙,在大文豪苏轼的笔下,以简极的笔墨跃然生辉,意境悠长,令我陶醉.“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月色水光,天宇合一.是实景还是幻象?苏轼写的是常景,但却叫我也不禁“羽化登仙”了.
夜游赤壁,虽怡然但因苦闷.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政治上遭受严重打击,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而东坡毕竟是个胸怀旷达之人,他放情山水,随缘自适,不禁令人钦佩.文中此情此景,令人赏心悦目.正当主客陶然其中,扣弦而歌却又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为惆怅.借景生情,情由景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客”由曹操之口抒发感情:赤壁一带,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鱼樵江渚之上!江水无穷,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若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骤得”.赋写客之生悲,实为苏子开导之关合.他针对“客人”之言有感而发,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苏子的人生哲理,虽有佛老思想的随遇而安,惟我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但他身处逆境而不消极颓废,豁达开朗,超然物外,在当时是难能可贵了!此赋中对江山风景的热情赞美,对历史英雄的倾慕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值得受到我们感染,不愧为名作!
合卷闭目,坐思己过.现代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困难与坎坷虽无穷尽,但是只要有开朗乐观的心态,辽远旷达的胸襟,何畏之所有?
第三篇
《前赤壁赋》作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黄州编管期间.1079年,他因所作诗文语涉讪谤,被逮入狱,备经严勘,几经死地.次年被贬黄州,过着“半犯人”的管制生活,壬戌1082 而作此赋.他在黄州所作的诗中曾经描写过此时的困苦心情:“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受这种政治斗争的严重打击和直接刺激,升起在苏轼心底的主体情绪,便是那忧患人生的浓浓苦闷.这在他同时期所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过明显的袒露:大江东去的澎湃浪涛,冲刷走了千古风流人物的辉煌业绩;而现实环境中的我,更是“早生华发”和深慨于“人生如梦”了.
不过,《前赤壁赋》似乎并不如此低沉.文章一开始便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明丽如画、恬静优美的环境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绘了初秋时节江上的自然风光,衬托出游人平静爽快的心境.“举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显示出作者对明月的喜爱.作者与客人乘坐在小船上,微风拂面,举杯共酌,一时雅兴大发,朗诵起描写明月的诗歌来.从游人这些活动里,逼真地写出了封建社会人士大夫特有的兴致和雅怀.“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两句是写月出的情景.作者突出地写了月出时的动态.“徘徊”一词,用拟人化的手法,使月亮也具有了感情色彩.你看那月亮像游人一样陶醉在良辰美景之中,不愿离去,以致缓缓而行.这就委婉地折射出了游人的意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月下景色.白茫茫的露气像轻纱一样笼罩着江面,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月光映照着辽阔的江水,水光远接天边,水天连成一片,呈现出极其优美的景致.作者与客人在这样美的江面上怡然自乐,乘坐一叶扁舟,尽兴漫游,任船随水飘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浩浩荡荡,凌空驾风,任意翱翔,不知要飘到什么地方;又好像离开人世而超然独立,像飞到仙境一样.浩荡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一齐浮现在人们眼前,泛舟而游之乐深深感染着读者.
在“乐甚”情况下,自然是“扣舷而歌”了.作者在政治上屡屡受挫,长期郁结心头的苦闷在酒的刺激下,也要有所流露.这就是“饮酒当歌”.借歌唱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然而一阵呜咽悲凉的箫声之后,引起了作者强烈反响.通过吊古伤今,处处表达了一个“悲”字:凭吊英雄人物,自己感到悲;哀叹人生短促,自己感到悲;幻想无法实现,自己感到悲.瞬时对人生的短暂和渺小,生命的无法捉摸和无法把握,陷入迷茫和惆怅当中.
但是最后,就眼前的景物,作者自己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道理,表现出豁达情怀,流露出随缘而适,随遇而安的思想情绪.有了飞跃,思想上的也矛盾也解决了,表达自己对人生和宇宙万物的看法以及应抱的处世态度:“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大自然所给予的美景,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尽宝藏,是永远享受不完的.只有忘怀得失,才能知足常乐,这是作者解脱苦闷的对症良药.
作者有了飞跃,思想上的也矛盾也解决了,自己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和宇宙万物的看法以及应抱的处世态度,
总之,苏轼的内心是复杂的、矛盾的.消极退隐和积极进取,疾世愤懑与逍遥山水的两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第四篇
曾经学了苏轼的《前赤壁赋》,那时还不是很清楚其中真正的内涵.今天又偶然的看到这篇文章,不禁又重新阅读了几次.真的有文读百遍其意自现的感觉,尤其是他的这段话让我有些新的认识.那就是他在文中发出这样的感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这段话蕴涵了深刻的哲理:时光易逝,生命又极其的短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个过程.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然而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青春就更加的宝贵了.趁着有限的青春去学无穷的知识,这样才无悔自己.
我深深的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它是快乐的源泉.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之快,也就会越想把它留住.当然时间是不因世人对它的留恋而停驻的.我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在有生之年没有在人生书本留下辉煌的一笔,不能划个完满的句号.不曾一次想到这些问题,而每次心灵都会撞击的厉害.面对过去的岁月,我已无力挽回,但现在和未来仍掌握在我手中.我还只走了人生的一小半,接下来的路仍然是充满希望的.
自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懂得生活的人把一生当一天珍惜,
而虚度光阴的人把一天当一生挥霍.
而今天是下辈子的第一天,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放弃,总会有成功的那天.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有许多许多的每一天.
第五篇
说到文章本身,首先应注意到它体裁方面的特点.它是“赋”,不是纯粹散文,却也不是诗,更不等于今天的散文诗.它是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来构成的带有韵脚的散文,却又饱含着浓厚的诗意.这在当时是一种新文体,是古典散文从骈文的桎梏中冲杀出来取得胜利后的一个新成果.可是这种新体的“赋”很难写,自宋代的欧阳修、苏轼以后,便不大有人染指了.既然它是“赋”,就应具有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苏轼写这两篇赋,没有按照汉魏六朝时代的作家写赋时那样大量堆砌辞藻,但比起他本人的其他文章来,文采显然要多.至于“体物写志”,则《赤壁赋》以“写志”为主,“体物”的部分着墨不多,却也精警凝炼,形象鲜明.作者在赋中所铺张的内容,主要不是景物和事件,而是抽象的道理.但作者所讲的抽象道理是通过形象、比喻、想象、联想以及凭吊古人和耽赏风月等方式来完成的,并不显得空泛或枯燥.这是在古人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结果.试以欧阳修《秋声赋》与之相比,欧赋的说理内容就未免过于抽象了,因此不及此赋更为扣人心弦.此外,汉魏的赋一般在开头结尾都有短幅叙事,中间有主客问答,此文亦具备.可见作者并没有脱离传统“赋”体的规格,从体制上讲,它仍符合作“赋”的要求.我们说,文学作品要继承传统.却不一定求其必遵循老路.苏轼正是本着这种创新精神来写《赤壁赋》的.
其次,从贯穿全篇的思想内容看,《赤壁赋》所反映的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同《念奴娇》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意思相近;二是抓住时机耽赏大自然的江山风月,亦即《念奴娇》结尾的“一樽还酹江月”.而主导思想乃偏重于后者.但这两层意思都是从篇中所歌唱的“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两句诗生出来的,这就不难看出苏轼的立足点和采取这种生活态度的原因.也许有的读者会说,《赤壁赋》中并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进步思想,不过主张“及时行乐”而已.这话当然不错.但在这篇赋中“及时行乐”的思想并未从文章中正面反映出来,读者所感受到的乃是作者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该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尽管它是短暂的)环境里,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而文章的成功处乃在于它有一种魅力,即大自然之美足以使人流连忘返,不得不为之陶醉.这种沉浸于当前的适意的境界中的满足,正是苏轼一贯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处于逆境之下.这种生活态度总比畏首畏尾、忧心忡仲或无所作为、意志消沉显得乐观旷达,显得有生机和情趣.因此,在特定的生活条件下和在常人已无法忍受的处境中,这种生活态度应该说尚有其可取的一面.而作者在《念奴娇》的收尾处,虽然说了“一樽还酹江月”的话,却没有摆脱掉“人生如梦”(一本作“人间如寄”)的空幻与悲哀.比起这篇赋来,就显得有些不足了.
因此看来,《赤壁赋》在艺术方面的成就乃是主要的.作者在篇中驰骋着意气纵横的想象力,仿佛“所向无空阔”的“天马”;同时却又体现出作者细密的文心,谨严的法度,无论遣辞造句,都不是无根据无来历的脱离传统艺术渊源的任意胡为.作者戛戛独造的创新之处无一不建筑在深厚而坚实的功力的基础之上.清代方苞评此文说:“所见无绝殊者(没有什么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心地旷达),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调适而鬯(畅)遂也.”可为定评.盖表面看去似挥洒自如,仿佛没有费什么气力,实际上却是思路缜密,一丝不苟:这正是苏轼文章的不可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