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高中文言文重点虚词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1 03:20:31
高中文言文重点虚词
高中文言文重点虚词

(一)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如:“遂使之行成于吴.”(《勾践灭吴》)之:代大夫文种.
3.近指代词,可译为“这”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之:这样的
4.代事.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之: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5.代物.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之:代木.
(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定语的标志.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如:“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之:可译为“的”.
2.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厌”提前到了动词前.
3.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②“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
4.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第二个“之”,是“得”的意思.
5.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主谓短语在句中作宾语.如:“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勾践灭吴》)其中“其力之不足”在句中作“知”的宾语.
③用在复句的一个主谓式分句里面.如:“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之”不是加在主谓之间,而是加在主语和介宾短语之间,改变其句子的结构关系,主语和介宾短语组成新的短语.例如:
(7)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8)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国语•勾践灭吴》)
(9)今秦之与齐也,犹齐之于路也.(《史记•张仪列传》)
去掉例(7)、例(8)中的“之”字,我们可以发现,“寡人”和“吴”在全句中充当主语,介宾短语“于国”和“与越”在句中充当状语(谓语的一部分);加上“之”后,全句的结构就发生了变化,两个特殊形式的短语,也就是主语和介宾短语组成的新短语“寡人之于国”和“吴之与越”充当了全句的主语,这种句式有强调语势的作用.在翻译时,不妨还原句子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去掉“之”字,让特殊短语中的主语充当全句的主语,介宾短语充当全句的状语.如例(7)可译为:我对于自己的国家算是尽心了.在例(9)中,“秦之与齐”作全句的主语,“齐之与鲁”作动词“犹”的宾语.
(三)音节助词
1.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袁:这个之很容易误认为是代词,因为“鼓”已经翻译成“击鼓”,所以“之”在这里只是一个衬音,没有实在意义.)(《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四)动词,到……去.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五)固定格式“……之谓也”,表总结性的判断语气,译为“说的就是……啊”.
如:“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该句句意为:“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过上百种道理,便以为没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再问: 而呢?
再答: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