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外国文人作文素材!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0 20:43:09
急求外国文人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之文人掌故篇
文人掌故篇
中国现当代部分
抗战时期,闻一多在西南联大任教授,生活非常困难.象他这样的名教授,生活要好一点很容易,可以用他的专业知识发点国难财,但闻一多对此不屑一顾.他家7口人住在城郊的简陋的农舍里,朋友们看了心中难受,但闻一多不以为然,高吟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说:“教了好多年杜甫的诗,只有亲身体现了之后,才更能领会到杜甫的心情的胸怀.”
中国的老一辈的知识分子,大多是最可尊敬的人.他们安贫乐道,以天下为己任,看看闻一多,身住茅屋,并不感到悲哀,而是以杜甫为榜样,实在可敬.中国的知识分子,你只要看得起他,尊重他,信任他,让他有施展才华的环境,他就会努力工作而不大地计较报酬.但是,有时候我们连这一点也做不到,把他们称为“臭老九”,以整他们为乐事,这实在是民族的悲剧.
1948年夏,朱自清贫病交加.某天,吴晗拿着一张纸来到朱自清的家,叫他签名,那张纸是写着“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吴晗看到他的情况,便凑过来说:“这次你……”但朱自清只看了一眼,即那起笔,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领取这种侮辱性的施舍.”他当即签了名.就在这一年,朱自清贫病而死.
说到有骨气的文人,当数朱自清.毛泽东有一篇《别了,司徒雷登》的文章,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所以连高中生也知道朱自清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面粉的事.在晚清,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抗战时期,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都可以找到不少显示出民族骨气和清高气节的文人,然而,奇怪的是,到了后来,就很少听闻这样的事了.最能体现“士可杀不可辱”的,就是老舍、傅雷、李广田、翦伯赞、周瘦鹃等人的无言的抗争.现在的不少地方的中小学教师,还要靠“父母官”发工资,按时发的就谢天谢地,经常听闻有拖欠几个月,但那些教师仍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这是否也是“骨气”的体现?
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的最高学历是北京大学预科毕业,他主要靠自学成才.他20岁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他制定了详细的自学计划,用了10年时间,系统地阅读了先秦诸子和历代名家的著作,以及世界名著,自学的范围,还遍及政治、历史、地理和外语等.他读名著,一般要读三遍,第一遍叫“鸟瞰”,第二遍叫“精读”,第三遍叫“消化”.他主张学习任何著作,一定要用心提取其精华,化为自己的血肉.
一般人只知道,茅盾是我国的文学巨匠,他的《子夜》、《林家铺子》、《蚀》等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理.但是,恐怕很少有人会知道,茅盾其实也是个自学成才的人.北京大学预科,充其量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高三年级吧,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学巨匠,和他那10年的自学之路是分不开的.我们现在也不乏自学的人,但象茅盾那样,有明确的目标,有详细的计划,有科学的方法的,恐怕不多吧.我自己也曾有过这样或那样的自学打算,但终因无决心,更无恒心,结果一事无成,想想茅公,看看自己,悲从中来,如今垂垂老矣,尚能学否?
作家艾芜青年时代十分困苦,1925年,他离家飘泊,给人做杂役,艰难谋生.他由四川到云南,由云南到缅甸,一路上都带着书、纸笔和一只用细麻绳系着瓶颈的墨水瓶,从不离身.他每到一处,便抒写见闻和断想.1927年冬,他终于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总结这段文学生涯,他说:“那是‘墨水瓶挂在颈子上’的写作”.
人们也会说“苦难出作家”“愤怒出诗人”之类的话.这样的话,不无道理.一个养尊处忧的人,肯定伴随着慵懒,很难从事艰苦的写作生涯;另外,生活悠闲者,他的生活圈子也相对狭窄,也不容易写得出有深刻体会内容的,接近人民大众的力作.艾芜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南行记》等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位.而他的《南行记》,就是在如此艰苦的历程中,靠着“挂在颈子上的墨水瓶”写出来的.我常常想,为什么上世纪上半叶的战乱事期,我们产生了那么多的著名的作家和作品,到了和平时代,他们怎么都变得平庸无奇,光芒尽失?难道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上世纪20年代,语言学家王力在法国留学.他穷得交不起学费,有时连饭钱也没有.一位在巴黎的中国教授见他法语学得很好,就建议他翻译一些不国文学作品寄回国内,换点稿酬.王力后来把稿子寄到商务印书馆,被采用了,并一发不可收.是谁垂青王力?是编辑叶圣陶.由于他的扶持,王力在异国度过不少难关.1932年,王力获法国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到清华大学执教.他经常对人说:“我在巴黎上大学的学费,都是叶老给的.”直到解放后的1950年,王力与叶圣陶第一次见上面.王力晚年,在他的《音韵学初探》的扉页上,写着这样的一行字:“献给叶圣陶先生.”
这个故事发人思考的是:王力为什么在1932年回国,直到1950年才有想到去亲自感谢恩师?这18年中,叶圣陶怎么没有因王力不亲自来感谢而谴责他忘恩负义?这两件事都没有发生,而他们也安之若素,这就很值得探讨了.我们今天,也不时可以从报上看到一些“师”与“生”骂战甚至打官司的新闻,与叶王二人相比,不是应该感到惭愧吗?古语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叶老认为,扶持后辈,是应尽的义务,并不需要感恩;王力认为,对恩师最好的感激,就是干出成绩,为国家为民族争光.于是,就有了这个我们不大理解的两人神交二三十年的故事.
1930年,20岁的臧克家报考青岛大学,数学0分,作文只写了三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无底的苦海.”按说,肯定无法考取.但主考者闻一多,却从这三句杂感中看出臧克家的才气,破格录取.三年后,臧克家的诗集《烙印》出版,轰动一时,臧克家也成了誉满中华的诗人.
故事感想:一是,如果臧克家今天参加高考,肯定落榜无疑.现在的高考讲究的是五科综合或六科综合.数学考了个0分,总分如何上得去?二是,再说那作文,现在的作文都有字数的要求,800字以上;也有内容的要求,如什么“材料”,什么“话题”,臧克家那三句杂感,连同标点,只有30个字,内容也有点费解,这是任何改卷老师都会打0分的.两科0分,还考什么?三是,在三十年代,高考的形式很随意,或者说很灵活,只要主考者认为可以,就能录取,不是吗,闻一多一句话,臧克家就成了青岛大学的大学生了.四是,如何看待臧克家这样的学生.我们现在不是也有韩寒那样的例子吗?韩寒还写出了一、两部长篇,大学尚且拒之门外,就凭臧克家那三句杂感即录取他,确实要很具慧眼,同时也要有如此的录取新生的自主权.现在我们的体制,又如何能做到?五是,有人可能会说,臧克家和文革时期的“白卷英雄”张铁生不是一样吗?我说,那区别就大了.张铁生是白卷一张,再胡诌几句;而威克家是三句被朱自清慧眼看出才气的“杂感”.三年之后,一位新星就在中国诗坛升起,事实证明了,闻一多做得很对.六是,我们今天的高考制度,是否也可以作某些大胆的改革,让众多类似臧克家、吴晗、钱钟书的偏才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沈尹默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书法家.从8岁起,他就在父亲的教导下,苦练书法,到二十多岁时,已自认为功力深厚,不时为朋友题字.1909年的一天,他听到时约30多岁、任小学教员的陈独秀评他的字“其俗在骨”,沈尹默虽然气愤难堪,但他认真反思,觉得自己写的字确有格调不高的俗气.于是,他决心再苦练,每天用大狼毫临写汉碑.为了练腕力,他把一面小镜子放在腕背上.就这样,一练3年,到他29岁时,终于克服了“其俗在骨”的毛病.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这是许多人都知道,他同样是一位文人学者,书法大概也差不到哪儿去,但是似乎未闻他也算一位书法家.既然他不是书法家,那么他说了一句“其俗在骨”的话,其实是不必在意的.但是沈尹默并不是这样,他认真检讨自己的字,发现的确并不高雅,还有改进的地方.于是,他又苦练了3年,终于克服了“其俗在骨”的毛病.这个故事当然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对别人的批评,要认真反思,找出毛病,努力克服,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可惜,如今,虚怀若谷的人并不太多,相反,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人随处可见.文人之中,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做法也日渐稀少,反而一言不合或一文引发即会闹上公堂,这样的风气,对文艺的发展肯定是没有好处的.
在中国,巴金是唯一的一位自解放以来,没领过一分钱工资的作家.巴金虽然德望重,但他从来不做生日,谢绝别人为自己祝寿.巴金从来没有想过把钱财留给子女,几年前,他把稿费中的大部分15万元捐给了国家,作为筹建中国现代文学资料馆之用.
巴金在文学上的成就,早已镌刻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史册上.他除了文字好,还有品格好,上面的事迹虽短小,内容却很丰富.一是,他自建国以来,没有拿过国家一分钱工资,这在中国的作家之中是唯一的一位.没有工资,就必须“卖文为生”,促使自己笔耕不辍.二是,他淡薄功名,不喜欢别人对自己歌功颂德,表现在他每年的生日,他都不事庆贺,这就难怪他在暮年之际仍能争取到时间和精力,写出多卷的非常有价值的《随想录》.三是,他知道怎样对待儿孙才是真正的爱护.不少人在自己有权有势时,除了为自己建造安乐窝,还为儿女,为儿女的儿女也预先建好一处处的安乐窝,而巴金老,却将稿费的大部分共15万元的钱捐献给国家,他虽然已是个百岁老人,但他比许多年轻得多的人都清醒.
文人掌故篇
中国现当代部分
抗战时期,闻一多在西南联大任教授,生活非常困难.象他这样的名教授,生活要好一点很容易,可以用他的专业知识发点国难财,但闻一多对此不屑一顾.他家7口人住在城郊的简陋的农舍里,朋友们看了心中难受,但闻一多不以为然,高吟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说:“教了好多年杜甫的诗,只有亲身体现了之后,才更能领会到杜甫的心情的胸怀.”
中国的老一辈的知识分子,大多是最可尊敬的人.他们安贫乐道,以天下为己任,看看闻一多,身住茅屋,并不感到悲哀,而是以杜甫为榜样,实在可敬.中国的知识分子,你只要看得起他,尊重他,信任他,让他有施展才华的环境,他就会努力工作而不大地计较报酬.但是,有时候我们连这一点也做不到,把他们称为“臭老九”,以整他们为乐事,这实在是民族的悲剧.
1948年夏,朱自清贫病交加.某天,吴晗拿着一张纸来到朱自清的家,叫他签名,那张纸是写着“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吴晗看到他的情况,便凑过来说:“这次你……”但朱自清只看了一眼,即那起笔,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领取这种侮辱性的施舍.”他当即签了名.就在这一年,朱自清贫病而死.
说到有骨气的文人,当数朱自清.毛泽东有一篇《别了,司徒雷登》的文章,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所以连高中生也知道朱自清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面粉的事.在晚清,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抗战时期,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都可以找到不少显示出民族骨气和清高气节的文人,然而,奇怪的是,到了后来,就很少听闻这样的事了.最能体现“士可杀不可辱”的,就是老舍、傅雷、李广田、翦伯赞、周瘦鹃等人的无言的抗争.现在的不少地方的中小学教师,还要靠“父母官”发工资,按时发的就谢天谢地,经常听闻有拖欠几个月,但那些教师仍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这是否也是“骨气”的体现?
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的最高学历是北京大学预科毕业,他主要靠自学成才.他20岁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他制定了详细的自学计划,用了10年时间,系统地阅读了先秦诸子和历代名家的著作,以及世界名著,自学的范围,还遍及政治、历史、地理和外语等.他读名著,一般要读三遍,第一遍叫“鸟瞰”,第二遍叫“精读”,第三遍叫“消化”.他主张学习任何著作,一定要用心提取其精华,化为自己的血肉.
一般人只知道,茅盾是我国的文学巨匠,他的《子夜》、《林家铺子》、《蚀》等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理.但是,恐怕很少有人会知道,茅盾其实也是个自学成才的人.北京大学预科,充其量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高三年级吧,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学巨匠,和他那10年的自学之路是分不开的.我们现在也不乏自学的人,但象茅盾那样,有明确的目标,有详细的计划,有科学的方法的,恐怕不多吧.我自己也曾有过这样或那样的自学打算,但终因无决心,更无恒心,结果一事无成,想想茅公,看看自己,悲从中来,如今垂垂老矣,尚能学否?
作家艾芜青年时代十分困苦,1925年,他离家飘泊,给人做杂役,艰难谋生.他由四川到云南,由云南到缅甸,一路上都带着书、纸笔和一只用细麻绳系着瓶颈的墨水瓶,从不离身.他每到一处,便抒写见闻和断想.1927年冬,他终于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总结这段文学生涯,他说:“那是‘墨水瓶挂在颈子上’的写作”.
人们也会说“苦难出作家”“愤怒出诗人”之类的话.这样的话,不无道理.一个养尊处忧的人,肯定伴随着慵懒,很难从事艰苦的写作生涯;另外,生活悠闲者,他的生活圈子也相对狭窄,也不容易写得出有深刻体会内容的,接近人民大众的力作.艾芜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南行记》等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位.而他的《南行记》,就是在如此艰苦的历程中,靠着“挂在颈子上的墨水瓶”写出来的.我常常想,为什么上世纪上半叶的战乱事期,我们产生了那么多的著名的作家和作品,到了和平时代,他们怎么都变得平庸无奇,光芒尽失?难道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上世纪20年代,语言学家王力在法国留学.他穷得交不起学费,有时连饭钱也没有.一位在巴黎的中国教授见他法语学得很好,就建议他翻译一些不国文学作品寄回国内,换点稿酬.王力后来把稿子寄到商务印书馆,被采用了,并一发不可收.是谁垂青王力?是编辑叶圣陶.由于他的扶持,王力在异国度过不少难关.1932年,王力获法国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到清华大学执教.他经常对人说:“我在巴黎上大学的学费,都是叶老给的.”直到解放后的1950年,王力与叶圣陶第一次见上面.王力晚年,在他的《音韵学初探》的扉页上,写着这样的一行字:“献给叶圣陶先生.”
这个故事发人思考的是:王力为什么在1932年回国,直到1950年才有想到去亲自感谢恩师?这18年中,叶圣陶怎么没有因王力不亲自来感谢而谴责他忘恩负义?这两件事都没有发生,而他们也安之若素,这就很值得探讨了.我们今天,也不时可以从报上看到一些“师”与“生”骂战甚至打官司的新闻,与叶王二人相比,不是应该感到惭愧吗?古语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叶老认为,扶持后辈,是应尽的义务,并不需要感恩;王力认为,对恩师最好的感激,就是干出成绩,为国家为民族争光.于是,就有了这个我们不大理解的两人神交二三十年的故事.
1930年,20岁的臧克家报考青岛大学,数学0分,作文只写了三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无底的苦海.”按说,肯定无法考取.但主考者闻一多,却从这三句杂感中看出臧克家的才气,破格录取.三年后,臧克家的诗集《烙印》出版,轰动一时,臧克家也成了誉满中华的诗人.
故事感想:一是,如果臧克家今天参加高考,肯定落榜无疑.现在的高考讲究的是五科综合或六科综合.数学考了个0分,总分如何上得去?二是,再说那作文,现在的作文都有字数的要求,800字以上;也有内容的要求,如什么“材料”,什么“话题”,臧克家那三句杂感,连同标点,只有30个字,内容也有点费解,这是任何改卷老师都会打0分的.两科0分,还考什么?三是,在三十年代,高考的形式很随意,或者说很灵活,只要主考者认为可以,就能录取,不是吗,闻一多一句话,臧克家就成了青岛大学的大学生了.四是,如何看待臧克家这样的学生.我们现在不是也有韩寒那样的例子吗?韩寒还写出了一、两部长篇,大学尚且拒之门外,就凭臧克家那三句杂感即录取他,确实要很具慧眼,同时也要有如此的录取新生的自主权.现在我们的体制,又如何能做到?五是,有人可能会说,臧克家和文革时期的“白卷英雄”张铁生不是一样吗?我说,那区别就大了.张铁生是白卷一张,再胡诌几句;而威克家是三句被朱自清慧眼看出才气的“杂感”.三年之后,一位新星就在中国诗坛升起,事实证明了,闻一多做得很对.六是,我们今天的高考制度,是否也可以作某些大胆的改革,让众多类似臧克家、吴晗、钱钟书的偏才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沈尹默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书法家.从8岁起,他就在父亲的教导下,苦练书法,到二十多岁时,已自认为功力深厚,不时为朋友题字.1909年的一天,他听到时约30多岁、任小学教员的陈独秀评他的字“其俗在骨”,沈尹默虽然气愤难堪,但他认真反思,觉得自己写的字确有格调不高的俗气.于是,他决心再苦练,每天用大狼毫临写汉碑.为了练腕力,他把一面小镜子放在腕背上.就这样,一练3年,到他29岁时,终于克服了“其俗在骨”的毛病.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这是许多人都知道,他同样是一位文人学者,书法大概也差不到哪儿去,但是似乎未闻他也算一位书法家.既然他不是书法家,那么他说了一句“其俗在骨”的话,其实是不必在意的.但是沈尹默并不是这样,他认真检讨自己的字,发现的确并不高雅,还有改进的地方.于是,他又苦练了3年,终于克服了“其俗在骨”的毛病.这个故事当然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对别人的批评,要认真反思,找出毛病,努力克服,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可惜,如今,虚怀若谷的人并不太多,相反,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人随处可见.文人之中,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做法也日渐稀少,反而一言不合或一文引发即会闹上公堂,这样的风气,对文艺的发展肯定是没有好处的.
在中国,巴金是唯一的一位自解放以来,没领过一分钱工资的作家.巴金虽然德望重,但他从来不做生日,谢绝别人为自己祝寿.巴金从来没有想过把钱财留给子女,几年前,他把稿费中的大部分15万元捐给了国家,作为筹建中国现代文学资料馆之用.
巴金在文学上的成就,早已镌刻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史册上.他除了文字好,还有品格好,上面的事迹虽短小,内容却很丰富.一是,他自建国以来,没有拿过国家一分钱工资,这在中国的作家之中是唯一的一位.没有工资,就必须“卖文为生”,促使自己笔耕不辍.二是,他淡薄功名,不喜欢别人对自己歌功颂德,表现在他每年的生日,他都不事庆贺,这就难怪他在暮年之际仍能争取到时间和精力,写出多卷的非常有价值的《随想录》.三是,他知道怎样对待儿孙才是真正的爱护.不少人在自己有权有势时,除了为自己建造安乐窝,还为儿女,为儿女的儿女也预先建好一处处的安乐窝,而巴金老,却将稿费的大部分共15万元的钱捐献给国家,他虽然已是个百岁老人,但他比许多年轻得多的人都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