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 启示?、、、、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0 15:31:24
《皇帝的新装》 启示?、、、、
求《皇帝的新装》 启示!
求《皇帝的新装》 启示!
26 皇帝的新装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写于1837年,是他最著名的童话之一.
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课文具体描述的是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发掘的则是看得见的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
骗子行骗,赋予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所谓的“新衣服”一个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种奇怪的特性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作者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都是围绕这个主线进行的.童话就围绕它巧妙地展开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离奇而生动的故事情节.
童话首先交代皇帝喜欢穿新装的怪癖,这是整个故事的引子.接着写骗子投皇帝所好,轻而易举地骗过了皇帝,开始“做”新装.这是故事的开端.顺着做新装,写皇帝派人去看新装.大臣和随员虽然都没有看到所谓的新装,但为了不让别人说他们不称职或愚蠢,都不住口地夸赞所谓的布料美极了,揭露了他们的虚伪和自欺欺人的本质.这是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写皇帝穿上新装参加游行大典.文章细腻地描绘了从皇帝到大臣参加游行大典前后的丑恶表演,最终使皇帝在光天化日之下当场出丑.这是全文故事情节的高潮和结局.
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作者围绕“新装”这个中心,极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二、问题研究
1.夸张和想像的运用
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历史上那种只顾穷奢极欲、不理朝政的昏君是屡见不鲜的,童话家安徒生根据这样的现实加以想像和夸张,塑造了这样一个典型形象.本文从人物性格的刻画到整个情节的安排,从开头到结尾,全面而成功地运用了夸张和想像.比如开头一段,写皇帝酷爱穿着打扮,竟然到了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地步;几乎每时每刻都消磨在更衣室里,为了穿得漂亮不惜花掉所有的钱;他甚至从不关心他的军队,只关心自己的新衣服.用这样夸张的笔调开头,不仅一开始就让读者对这个不称职的皇帝的骄奢淫逸和爱慕虚荣有所认识,而且顺理成章,成功地推出了整个骗局.
实际上,这极度的夸张是借助于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完成的.比如写两个骗子所设下的骗局,想像就非常奇特.骗子就怕戳穿他们的骗局,而这两个骗子对皇帝的心思和臣民的心理都琢磨透了,他俩的骗局非常露骨,而且非常毒辣.他们不是搞伪劣产品,而是根本就没有织布,根本就没有衣服.他们有一种“钳口术”,谁要说一句真话,说看不见衣服,就借用专制的皇权,说你“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于是,大臣随员为了保护自己只得说假话,皇帝为了自己的“尊严”也要说假话,高贵的骑士们、街上和窗口里的老百姓、成百上千的人都在异口同声、自欺欺人地称赞皇帝的“新装”.这是一个多么强烈的讽刺!
所有这一切,乍一看似乎令人难以置信,只能是作者奇特的想像,然而人们读了之后,谁也不会怀疑它的真实性.在专制制度的淫威下,从朝廷大臣到普通百姓为了自身的安全而不得不说假话.面对这个骗局,他们那样的心理,那样的言行,固然荒唐可笑,却又是十分自然的,作者的想像既丰富又合理.无论什么人,从皇帝到大臣到一切官员,直到老百姓,有职位的怕丢职位,没有职位的还怕人家嘲笑他太愚蠢,几乎人同此心,但是各色人等,由于地位的不同,他们的心理和言行也有细微的差异,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细节表现了安徒生卓越的想像能力.
关于结局的想像也是合乎逻辑的.皇帝既意识到自己出了丑,又生怕国人说他不称职,说他太愚蠢,而他的内臣们也是私心重重,这帮腐朽的统治者是决不会自动放弃他们的权力而承认真理的.安徒生想这时“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这样的想像是很合人物性格的逻辑的.
由此可以看出,想像是以现实生活做基础的,有生活的真实;而夸张是借助于想像完成的,它可以深化故事的主题,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艺术的感染力.本文成功地运用夸张和想像,绘出了一幅骗者行骗、被骗者自欺欺人甘心被骗的群丑图.
2.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童话一开头就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不惜把他所有的钱花掉”,写他为了穿新衣而恣意挥霍民脂民膏;“既不……也不……除非……”,写出他穿新衣胜过关心军队和其他活动;“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和“皇上在更衣室里”,极尽夸张,突出强调他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穿衣上而不顾国计民生.这样一个嗜新衣成癖的皇帝,对于骗子所言的神奇而漂亮的新衣当然会感兴趣了.
两个骗子看准了皇帝的心思,声称他们能够“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他就是喜欢穿得漂亮,他根本不问国家大事,因此他觉得这“真是理想的衣服”,“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也就是说,这样的新装一举两得,不仅漂亮无比,而且还是一件法宝,可以帮助皇帝检验他的臣民是否称职和愚蠢,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这对皇帝来说当然更有吸引力了.
这样,骗局和皇权就结合起来了.事实是根本没有衣服,说“看不见”是一句真话,但敢于说真话就是“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在这样的威压之下,“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从皇帝到大臣,到朝廷大小官员,谁都自欺欺人,最后演出了一出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老百姓起先也只得说假话,最后是一个小孩子说出了真话,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出了真话,而皇帝和大臣们硬是装模作样,直至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作者凭借自己天才的想像,通过两个骗子设的骗局,对皇帝尽情戏弄,让他丑态百出,丧尽尊严.童话以讽刺之鞭无情地挞伐了腐朽的封建王朝,无情地挞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一群道貌岸然的大臣,把他们的愚蠢、卑鄙、虚伪,为了保持权力不惜自欺欺人等等恶行,拿出来示众.童话还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3.皇帝想去看新衣织得怎样了,但又不敢亲自去看,这时作者着重写他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
这段心理描写一波三折,写得非常精彩.“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这是第一次转折,联系第一段对他爱好新衣的描写,不难看出,皇帝自己其实心很虚,他很怕自己看不见,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而且对自己是否聪明也不敢自信.接着是第二个转折:“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从“不大自然”到“无须害怕”,这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壮胆,强作镇静.虽然如此,但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这是第三次转折,说明他心里还是非常害怕自己看不见那块布,因而证明自己是不称职或愚蠢的,所以心生一计,还是先派人去看看比较妥当.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把皇帝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不仅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且深化了中心思想.
4.大臣、官员和皇帝都去看布料,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它们不同在哪里?
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反复揭露他们碍于私利而自欺欺人的恶行,刻画他们那种丑恶可笑的嘴脸.如果只写其中一次,则不足以揭露整个宫廷的腐败,然而三个场面又几乎雷同,一一写来,要写得耐读,实在困难.作者善于准确把握人物身份和年龄的特点,充分调动语言艺术,把三个场面写得类而不同,娓娓道来,情趣横生,使情节得到了充分的展开.
老大臣和官员察看织布的神态、动作各有不同.老大臣在惊奇之余,先是“把眼睛睁得特别大”,然后又一边称赞,“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最后则“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而那个官员呢,他只是“看了又看”,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心理描写也各有不同.老大臣和皇帝的心情都非常惊诧,但是写老大臣用祈使句,表示他的可怜和哀叹;写皇帝则多用疑问句,表示吃惊和怀疑.他们三个人都否认自己的愚蠢,否认自己不称职,但写法也有变化:老大臣自恃年高资深,皇帝自以为至高无上,都用反问句,否定语气强烈.官员年轻得志,不禁有点自我怀疑,所以用的是疑问句:“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
对这三个人的语言描写也各有特色,话有多有少,有具体的有概括的,各不相同.特别是老大臣的语言,他不仅反复称赞,并且答应要呈报皇上,而且“事实上”他也确实把骗子的话“照样背出来”.这些都表现了老大臣的虚伪、自欺欺人,也再现了他当时那种惶恐的心态.
总起来看,写老大臣比后面那位“诚实的”官员写得详细,因为他是第一个来“看”布的人,关系着这场骗局是否能进行下去,所以,作者用了较多的笔墨描述.对这两位大臣的描述是为了揭露皇帝,他们处于陪衬、烘托的地位.大臣的以讹传讹,实质上给皇上更增添了一层虚荣心:大臣们尚且能看见,我怎能视而不见?可见,皇帝不但上了骗子的当,而且还受了大臣们的骗,说假话、互相欺骗、随声附和正是那个社会的恶习.
5.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儿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
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要让一个小孩子来揭开皇帝新装的奥秘,戳穿游行大典的骗局?因为孩子总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的:“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符合孩子的身份.如果改由成人来说,反倒不真实.其实,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所有老百姓的意见,以致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这句话.作者用孩子的眼光来感受、描绘,寓严肃的主题于诙谐的故事之中,因此,他不愧为世界著名的童话家.
练习说明
一 阅读这篇童话,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2.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设题意图:培养学生阅读中迅速找出关键语句和概括内容要点,从而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的能力.第1小题可先勾画出在“新装”面前皇帝、大臣以及老百姓的语言和表现,然后再概括.第2小题意在让学生在第1小题基础上作进一步思考、概括,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现实教育意义.
参考答案:第1题参考“问题研究②”;第2题,“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二 阅读下面描写皇帝的爱好和心理活动的句子,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
“皇上在更衣室里.”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2.“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
(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
3.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想像一下这个皇帝回到宫里会采取什么行动.)
设题意图:意在引导学生从课文里有关皇帝的语句中,比较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皇帝这一人物形象.
解题思路:第1小题的句子,点出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糜,是故事的引子.第2小题从上下文中寻求答案.第3小题,皇帝的心理活动,依然是虚荣的继续.
1.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
2.皇帝一方面愚蠢地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经受住新装的检验,可是由于事关重大,直接威胁着他的尊严、皇权,所以又不免有些心虚,所以“感到不大自然”.
3.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住,摆出“更骄傲的神气”,这也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
按照课文中所表现的皇帝的性格特点,皇帝回到宫里,依然会厚待骗子.“具体行动”,可让学生去推求、想像.
三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
1.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有关说真话的问题.
2.有人认为课文中的骗子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人不同意,试就这个问题展开辩论.
设题意图:让学生将所学所知同自己的思想认识、生活现实贯通,以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人格.
解题思路:第1题第一问重点说说自己选择做法的制约因素.第二问,可让大家先列举现实生活中明知是假,偏要说真的现象,然后分析其原因.第2题可提示学生从骗子的动机和客观效果上分析认识.
教学建议
一、本文是一篇童话,充分体现了作者天才的想像能力.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一方面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猜想,看看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是否有差别;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想像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语言描写的妙处,深入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猜读时,到了一个新情节的开头,不要急于往下读,可以让学生把书合上自己先试着想像,从而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例如:
读到“为了要穿得漂亮”,可以想像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到了什么程度.
读到“来了两个骗子”,可以想像一下,这两个骗子会怎样行骗.
读到“都看不见衣服”,可以想像一下,这个皇帝会怎样想,怎么办.
读到“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可以想像一下,这个老大臣看到骗局会有怎样的表现.
读到“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工作进行的情况”,可以想像一下,这个官员看到骗局又会有怎样的表现.
读到“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可以想像一下,这个皇帝看到骗局又会有什么表现.
读到“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可以想像一下,宫内宫外看着光身子的皇帝将会怎么样,结局会怎么样.
想一想,读一读,体会体会安徒生的想像力多么丰富,多么精妙,自己哪些想像也很好,也可以让学生介绍些自己所想像的情节,讲读分析则要着重分析课文想像的特色.
二、教学本文,要重视朗读,在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最好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朗读前应该先让学生分清哪是叙述部分,哪是人物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从而读出各自不同的感情.有录音带的学校,可以先让学生听听录音,然后自己朗读,效果可能会更好.
三、这篇童话字面上容易懂,故事又有趣,讲读要防止浮而不实、追求表面热闹而不注意深入理解,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玩味课文,含蓄的语句要领会其深层含义,精彩的语句要揣摩其用笔的精妙,但是不宜过多,要少而精.
板书设计
情节:
有关资料
一、关于作者和作品
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他的最好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有些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于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挚的笔触热烈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等高尚品质;另一方面又愤怒地鞭挞了残暴、贪婪、虚弱、愚蠢的反动统治阶级和剥削者,揭露了教会僧侣的丑行和人们的种种陋习,不遗余力地批判了社会罪恶.《皇帝的新装》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夜莺》和《豌豆上的公主》嘲笑了贵族的无知和脆弱.有些故事如《白雪皇后》则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理想的看法,即坚信“真善美终将取得胜利”的乐观主义信念.他在最后一部作品《园丁和主人》中,还着力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安徒生的一些童话故事,特别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显示出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他虽然把满腔同情倾注在穷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摆脱不幸的道路,又以伤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极情绪.他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时也进行道德说教,宣扬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提倡容忍与和解的精神.
安徒生的童话同民间文学有着血缘关系 ,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文学的朴素清新的格调.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民间故事,后期创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间歌谣和传说.
在体裁和写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样化的,有童话故事,也有短篇小说;有寓言,也有诗歌;既适合于儿童阅读,也适合于成年人鉴赏.他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
在语言风格上,安徒生是一个有高度创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丹麦下层人民的日常口语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二、课文时代背景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麦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三、《皇帝的新装》所依据的西班牙民间故事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从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民间故事移植过来的.它最早见于14世纪堂·曼纽埃索的《卢卡诺伯爵》的第七章,说的是一个国王被人整治的故事,篇名即《赤身裸体的国王》.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从前有三个流氓来见一位国王,说他们是织布的能工巧匠.他们特别会织一种料子,这料子人人都能看得见,只要他有一个世人公认的父亲,他又真是这个父亲的儿子.但谁要不是他想像中的父亲的儿子,那他就看不见.这使国王大为喜欢,因为他以为借着这种纺织品的帮助,可以知道自己的王国里,哪些人是法定父亲的儿子,哪些人不是.这样,他便能调整王国中的许多事情.因为在摩尔如果他们不是父亲真正的儿子,便不能继承他们父亲的遗产.于是他下令召那三人进宫来工作.三人告诉国王,确保不搞欺骗,可以把他们锁在皇宫里,直到织完那段料子.这使国王非常高兴.国王由于对新布的“图案”和“色彩”什么也看不出,被一种死亡般的恐怖震惊了,因为他相信他不可能是他认作父亲的那位国王的儿子.他穿上了那看不见的衣服,骑着马在城中巡游,亏他运气好,那时正是夏天.
最后是一位照管御骑而自身又不担心损失什么的黑人走到国王跟前,说出了真话.
《皇帝的新装》同原型相比,有三处重要的更动:一是在塑造人物方面.原作中的皇帝只是一个在故事情节中起穿针引线作用的人物,缺乏典型性,而安徒生童话中的皇帝则是一个典型形象.二是原作中说凡是私生子看不见衣服,安徒生把它改为“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笨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三是原作中由一个没有财产继承权的黑人来点破真相,安徒生则通过一个孩子的口来戳穿骗局.后面的两处改动,加强了童话细节描写的典型性.总的说来,《皇帝的新装》中的这些改动,使人物塑造和细节描写更加典型化,这样就增强了作品的教育性和艺术魅力.正因为如此,所以直到现在,人们批判那些自欺欺人的行为,往往还要引用那个没有穿什么衣服,还自以为穿得很漂亮的皇帝的愚笨相来作比喻.
从西班牙的民间故事到《皇帝的新装》,不难发现作者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想像,精心进行了再创作.单从上述三处改动,也可见出安徒生在创作上的一番匠心.
四、本文的艺术特色
《皇帝的新装》十分注意叙述的清晰性和完整性.它所用的叙事方式,是儿童们最易接受的顺叙法,落笔就写主要人物,介绍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然后引出骗子,接着写织布,做衣,最后写皇帝穿上“新衣”参加游行大典,在人们面前出尽洋相.故事顺序展开,一环紧扣一环,逐步引向高潮,最后简短作结,且又留有想像余地.这样的写法,既能适应少年儿童的智力水平,又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周密的思考能力、清晰的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像能力.
《皇帝的新装》十分注意突出重点,对于关键性的情节和细节,运用多种手法,不断加以重复,反复进行交代.这篇童话中,凡属重要的情节和细节,诸如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骗子的阴谋诡计,他们吹嘘自己所织出的衣料的“特性”,他们在织布机上的“空忙”情况,大臣、官员和皇帝察看织布情况时的心理动态,皇帝穿“新衣”上街游行和被老百姓识破的过程,等等,作者都用不同的方式,重复地加以叙述和描绘.这种成年人可能会感到“嗦”的描述方式却正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使他们觉得是在娓娓而谈,清楚明白,引人入胜.
《皇帝的新装》还十分注意叙述方式的多样化,使故事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有趣.作者在叙述整个故事时,有时采用明白流畅的白描手法,有时通过精彩的对话,有时则细致地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这样多种方式的相互交叉,灵活运用,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有利于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随着故事情节的逐步展开,很自然地接受作品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摘自王维昌《〈皇帝的新装〉分析》)
五、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六、论童话
丹麦出了一个安徒生,赢得了世界的、不只限于少年儿童的广大读者.我们中国也要有自己民族的、社会主义的安徒生!
(摘自周扬《为了未来的一代》,原载《儿童文学》1980年第5期)
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在为孩子们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
(安徒生,见叶君健《安徒生童话全集·译者前言》)
最奇妙的童话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否则我的美丽的接骨树丛就不会从茶壶里冒出来了.
(安徒生,见《儿童文学研究》1978年第1辑)
童话中的形象是从生活中来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童话的形象是象征性的形象,并且具有极大的夸张性.
(摘自贺宜《小百花园丁杂说》)
生气勃勃的、富有诗意的想像力是培养儿童作家的一系列必备条件中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儿童作家应当通过幻想并且凭借这种幻想去打动孩子们.
(摘自别林斯基《新年礼物.霍夫曼的两篇童话和伊利涅依爷爷的童话》,
见《俄苏作家论儿童文学》)阅读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写于1837年,是他最著名的童话之一.
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课文具体描述的是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发掘的则是看得见的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
骗子行骗,赋予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所谓的“新衣服”一个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种奇怪的特性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作者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都是围绕这个主线进行的.童话就围绕它巧妙地展开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离奇而生动的故事情节.
童话首先交代皇帝喜欢穿新装的怪癖,这是整个故事的引子.接着写骗子投皇帝所好,轻而易举地骗过了皇帝,开始“做”新装.这是故事的开端.顺着做新装,写皇帝派人去看新装.大臣和随员虽然都没有看到所谓的新装,但为了不让别人说他们不称职或愚蠢,都不住口地夸赞所谓的布料美极了,揭露了他们的虚伪和自欺欺人的本质.这是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写皇帝穿上新装参加游行大典.文章细腻地描绘了从皇帝到大臣参加游行大典前后的丑恶表演,最终使皇帝在光天化日之下当场出丑.这是全文故事情节的高潮和结局.
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作者围绕“新装”这个中心,极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二、问题研究
1.夸张和想像的运用
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历史上那种只顾穷奢极欲、不理朝政的昏君是屡见不鲜的,童话家安徒生根据这样的现实加以想像和夸张,塑造了这样一个典型形象.本文从人物性格的刻画到整个情节的安排,从开头到结尾,全面而成功地运用了夸张和想像.比如开头一段,写皇帝酷爱穿着打扮,竟然到了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地步;几乎每时每刻都消磨在更衣室里,为了穿得漂亮不惜花掉所有的钱;他甚至从不关心他的军队,只关心自己的新衣服.用这样夸张的笔调开头,不仅一开始就让读者对这个不称职的皇帝的骄奢淫逸和爱慕虚荣有所认识,而且顺理成章,成功地推出了整个骗局.
实际上,这极度的夸张是借助于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完成的.比如写两个骗子所设下的骗局,想像就非常奇特.骗子就怕戳穿他们的骗局,而这两个骗子对皇帝的心思和臣民的心理都琢磨透了,他俩的骗局非常露骨,而且非常毒辣.他们不是搞伪劣产品,而是根本就没有织布,根本就没有衣服.他们有一种“钳口术”,谁要说一句真话,说看不见衣服,就借用专制的皇权,说你“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于是,大臣随员为了保护自己只得说假话,皇帝为了自己的“尊严”也要说假话,高贵的骑士们、街上和窗口里的老百姓、成百上千的人都在异口同声、自欺欺人地称赞皇帝的“新装”.这是一个多么强烈的讽刺!
所有这一切,乍一看似乎令人难以置信,只能是作者奇特的想像,然而人们读了之后,谁也不会怀疑它的真实性.在专制制度的淫威下,从朝廷大臣到普通百姓为了自身的安全而不得不说假话.面对这个骗局,他们那样的心理,那样的言行,固然荒唐可笑,却又是十分自然的,作者的想像既丰富又合理.无论什么人,从皇帝到大臣到一切官员,直到老百姓,有职位的怕丢职位,没有职位的还怕人家嘲笑他太愚蠢,几乎人同此心,但是各色人等,由于地位的不同,他们的心理和言行也有细微的差异,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细节表现了安徒生卓越的想像能力.
关于结局的想像也是合乎逻辑的.皇帝既意识到自己出了丑,又生怕国人说他不称职,说他太愚蠢,而他的内臣们也是私心重重,这帮腐朽的统治者是决不会自动放弃他们的权力而承认真理的.安徒生想这时“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这样的想像是很合人物性格的逻辑的.
由此可以看出,想像是以现实生活做基础的,有生活的真实;而夸张是借助于想像完成的,它可以深化故事的主题,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艺术的感染力.本文成功地运用夸张和想像,绘出了一幅骗者行骗、被骗者自欺欺人甘心被骗的群丑图.
2.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童话一开头就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不惜把他所有的钱花掉”,写他为了穿新衣而恣意挥霍民脂民膏;“既不……也不……除非……”,写出他穿新衣胜过关心军队和其他活动;“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和“皇上在更衣室里”,极尽夸张,突出强调他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穿衣上而不顾国计民生.这样一个嗜新衣成癖的皇帝,对于骗子所言的神奇而漂亮的新衣当然会感兴趣了.
两个骗子看准了皇帝的心思,声称他们能够“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他就是喜欢穿得漂亮,他根本不问国家大事,因此他觉得这“真是理想的衣服”,“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也就是说,这样的新装一举两得,不仅漂亮无比,而且还是一件法宝,可以帮助皇帝检验他的臣民是否称职和愚蠢,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这对皇帝来说当然更有吸引力了.
这样,骗局和皇权就结合起来了.事实是根本没有衣服,说“看不见”是一句真话,但敢于说真话就是“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在这样的威压之下,“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从皇帝到大臣,到朝廷大小官员,谁都自欺欺人,最后演出了一出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老百姓起先也只得说假话,最后是一个小孩子说出了真话,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出了真话,而皇帝和大臣们硬是装模作样,直至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作者凭借自己天才的想像,通过两个骗子设的骗局,对皇帝尽情戏弄,让他丑态百出,丧尽尊严.童话以讽刺之鞭无情地挞伐了腐朽的封建王朝,无情地挞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一群道貌岸然的大臣,把他们的愚蠢、卑鄙、虚伪,为了保持权力不惜自欺欺人等等恶行,拿出来示众.童话还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3.皇帝想去看新衣织得怎样了,但又不敢亲自去看,这时作者着重写他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
这段心理描写一波三折,写得非常精彩.“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这是第一次转折,联系第一段对他爱好新衣的描写,不难看出,皇帝自己其实心很虚,他很怕自己看不见,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而且对自己是否聪明也不敢自信.接着是第二个转折:“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从“不大自然”到“无须害怕”,这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壮胆,强作镇静.虽然如此,但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这是第三次转折,说明他心里还是非常害怕自己看不见那块布,因而证明自己是不称职或愚蠢的,所以心生一计,还是先派人去看看比较妥当.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把皇帝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不仅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且深化了中心思想.
4.大臣、官员和皇帝都去看布料,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它们不同在哪里?
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反复揭露他们碍于私利而自欺欺人的恶行,刻画他们那种丑恶可笑的嘴脸.如果只写其中一次,则不足以揭露整个宫廷的腐败,然而三个场面又几乎雷同,一一写来,要写得耐读,实在困难.作者善于准确把握人物身份和年龄的特点,充分调动语言艺术,把三个场面写得类而不同,娓娓道来,情趣横生,使情节得到了充分的展开.
老大臣和官员察看织布的神态、动作各有不同.老大臣在惊奇之余,先是“把眼睛睁得特别大”,然后又一边称赞,“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最后则“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而那个官员呢,他只是“看了又看”,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心理描写也各有不同.老大臣和皇帝的心情都非常惊诧,但是写老大臣用祈使句,表示他的可怜和哀叹;写皇帝则多用疑问句,表示吃惊和怀疑.他们三个人都否认自己的愚蠢,否认自己不称职,但写法也有变化:老大臣自恃年高资深,皇帝自以为至高无上,都用反问句,否定语气强烈.官员年轻得志,不禁有点自我怀疑,所以用的是疑问句:“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
对这三个人的语言描写也各有特色,话有多有少,有具体的有概括的,各不相同.特别是老大臣的语言,他不仅反复称赞,并且答应要呈报皇上,而且“事实上”他也确实把骗子的话“照样背出来”.这些都表现了老大臣的虚伪、自欺欺人,也再现了他当时那种惶恐的心态.
总起来看,写老大臣比后面那位“诚实的”官员写得详细,因为他是第一个来“看”布的人,关系着这场骗局是否能进行下去,所以,作者用了较多的笔墨描述.对这两位大臣的描述是为了揭露皇帝,他们处于陪衬、烘托的地位.大臣的以讹传讹,实质上给皇上更增添了一层虚荣心:大臣们尚且能看见,我怎能视而不见?可见,皇帝不但上了骗子的当,而且还受了大臣们的骗,说假话、互相欺骗、随声附和正是那个社会的恶习.
5.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儿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
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要让一个小孩子来揭开皇帝新装的奥秘,戳穿游行大典的骗局?因为孩子总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的:“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符合孩子的身份.如果改由成人来说,反倒不真实.其实,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所有老百姓的意见,以致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这句话.作者用孩子的眼光来感受、描绘,寓严肃的主题于诙谐的故事之中,因此,他不愧为世界著名的童话家.
练习说明
一 阅读这篇童话,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2.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设题意图:培养学生阅读中迅速找出关键语句和概括内容要点,从而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的能力.第1小题可先勾画出在“新装”面前皇帝、大臣以及老百姓的语言和表现,然后再概括.第2小题意在让学生在第1小题基础上作进一步思考、概括,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现实教育意义.
参考答案:第1题参考“问题研究②”;第2题,“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二 阅读下面描写皇帝的爱好和心理活动的句子,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
“皇上在更衣室里.”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2.“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
(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
3.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想像一下这个皇帝回到宫里会采取什么行动.)
设题意图:意在引导学生从课文里有关皇帝的语句中,比较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皇帝这一人物形象.
解题思路:第1小题的句子,点出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糜,是故事的引子.第2小题从上下文中寻求答案.第3小题,皇帝的心理活动,依然是虚荣的继续.
1.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
2.皇帝一方面愚蠢地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经受住新装的检验,可是由于事关重大,直接威胁着他的尊严、皇权,所以又不免有些心虚,所以“感到不大自然”.
3.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住,摆出“更骄傲的神气”,这也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
按照课文中所表现的皇帝的性格特点,皇帝回到宫里,依然会厚待骗子.“具体行动”,可让学生去推求、想像.
三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
1.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有关说真话的问题.
2.有人认为课文中的骗子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人不同意,试就这个问题展开辩论.
设题意图:让学生将所学所知同自己的思想认识、生活现实贯通,以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人格.
解题思路:第1题第一问重点说说自己选择做法的制约因素.第二问,可让大家先列举现实生活中明知是假,偏要说真的现象,然后分析其原因.第2题可提示学生从骗子的动机和客观效果上分析认识.
教学建议
一、本文是一篇童话,充分体现了作者天才的想像能力.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一方面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猜想,看看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是否有差别;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想像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语言描写的妙处,深入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猜读时,到了一个新情节的开头,不要急于往下读,可以让学生把书合上自己先试着想像,从而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例如:
读到“为了要穿得漂亮”,可以想像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到了什么程度.
读到“来了两个骗子”,可以想像一下,这两个骗子会怎样行骗.
读到“都看不见衣服”,可以想像一下,这个皇帝会怎样想,怎么办.
读到“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可以想像一下,这个老大臣看到骗局会有怎样的表现.
读到“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工作进行的情况”,可以想像一下,这个官员看到骗局又会有怎样的表现.
读到“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可以想像一下,这个皇帝看到骗局又会有什么表现.
读到“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可以想像一下,宫内宫外看着光身子的皇帝将会怎么样,结局会怎么样.
想一想,读一读,体会体会安徒生的想像力多么丰富,多么精妙,自己哪些想像也很好,也可以让学生介绍些自己所想像的情节,讲读分析则要着重分析课文想像的特色.
二、教学本文,要重视朗读,在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最好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朗读前应该先让学生分清哪是叙述部分,哪是人物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从而读出各自不同的感情.有录音带的学校,可以先让学生听听录音,然后自己朗读,效果可能会更好.
三、这篇童话字面上容易懂,故事又有趣,讲读要防止浮而不实、追求表面热闹而不注意深入理解,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玩味课文,含蓄的语句要领会其深层含义,精彩的语句要揣摩其用笔的精妙,但是不宜过多,要少而精.
板书设计
情节:
有关资料
一、关于作者和作品
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他的最好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有些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于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挚的笔触热烈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等高尚品质;另一方面又愤怒地鞭挞了残暴、贪婪、虚弱、愚蠢的反动统治阶级和剥削者,揭露了教会僧侣的丑行和人们的种种陋习,不遗余力地批判了社会罪恶.《皇帝的新装》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夜莺》和《豌豆上的公主》嘲笑了贵族的无知和脆弱.有些故事如《白雪皇后》则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理想的看法,即坚信“真善美终将取得胜利”的乐观主义信念.他在最后一部作品《园丁和主人》中,还着力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安徒生的一些童话故事,特别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显示出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他虽然把满腔同情倾注在穷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摆脱不幸的道路,又以伤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极情绪.他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时也进行道德说教,宣扬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提倡容忍与和解的精神.
安徒生的童话同民间文学有着血缘关系 ,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文学的朴素清新的格调.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民间故事,后期创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间歌谣和传说.
在体裁和写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样化的,有童话故事,也有短篇小说;有寓言,也有诗歌;既适合于儿童阅读,也适合于成年人鉴赏.他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
在语言风格上,安徒生是一个有高度创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丹麦下层人民的日常口语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二、课文时代背景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麦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三、《皇帝的新装》所依据的西班牙民间故事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从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民间故事移植过来的.它最早见于14世纪堂·曼纽埃索的《卢卡诺伯爵》的第七章,说的是一个国王被人整治的故事,篇名即《赤身裸体的国王》.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从前有三个流氓来见一位国王,说他们是织布的能工巧匠.他们特别会织一种料子,这料子人人都能看得见,只要他有一个世人公认的父亲,他又真是这个父亲的儿子.但谁要不是他想像中的父亲的儿子,那他就看不见.这使国王大为喜欢,因为他以为借着这种纺织品的帮助,可以知道自己的王国里,哪些人是法定父亲的儿子,哪些人不是.这样,他便能调整王国中的许多事情.因为在摩尔如果他们不是父亲真正的儿子,便不能继承他们父亲的遗产.于是他下令召那三人进宫来工作.三人告诉国王,确保不搞欺骗,可以把他们锁在皇宫里,直到织完那段料子.这使国王非常高兴.国王由于对新布的“图案”和“色彩”什么也看不出,被一种死亡般的恐怖震惊了,因为他相信他不可能是他认作父亲的那位国王的儿子.他穿上了那看不见的衣服,骑着马在城中巡游,亏他运气好,那时正是夏天.
最后是一位照管御骑而自身又不担心损失什么的黑人走到国王跟前,说出了真话.
《皇帝的新装》同原型相比,有三处重要的更动:一是在塑造人物方面.原作中的皇帝只是一个在故事情节中起穿针引线作用的人物,缺乏典型性,而安徒生童话中的皇帝则是一个典型形象.二是原作中说凡是私生子看不见衣服,安徒生把它改为“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笨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三是原作中由一个没有财产继承权的黑人来点破真相,安徒生则通过一个孩子的口来戳穿骗局.后面的两处改动,加强了童话细节描写的典型性.总的说来,《皇帝的新装》中的这些改动,使人物塑造和细节描写更加典型化,这样就增强了作品的教育性和艺术魅力.正因为如此,所以直到现在,人们批判那些自欺欺人的行为,往往还要引用那个没有穿什么衣服,还自以为穿得很漂亮的皇帝的愚笨相来作比喻.
从西班牙的民间故事到《皇帝的新装》,不难发现作者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想像,精心进行了再创作.单从上述三处改动,也可见出安徒生在创作上的一番匠心.
四、本文的艺术特色
《皇帝的新装》十分注意叙述的清晰性和完整性.它所用的叙事方式,是儿童们最易接受的顺叙法,落笔就写主要人物,介绍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然后引出骗子,接着写织布,做衣,最后写皇帝穿上“新衣”参加游行大典,在人们面前出尽洋相.故事顺序展开,一环紧扣一环,逐步引向高潮,最后简短作结,且又留有想像余地.这样的写法,既能适应少年儿童的智力水平,又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周密的思考能力、清晰的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像能力.
《皇帝的新装》十分注意突出重点,对于关键性的情节和细节,运用多种手法,不断加以重复,反复进行交代.这篇童话中,凡属重要的情节和细节,诸如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骗子的阴谋诡计,他们吹嘘自己所织出的衣料的“特性”,他们在织布机上的“空忙”情况,大臣、官员和皇帝察看织布情况时的心理动态,皇帝穿“新衣”上街游行和被老百姓识破的过程,等等,作者都用不同的方式,重复地加以叙述和描绘.这种成年人可能会感到“嗦”的描述方式却正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使他们觉得是在娓娓而谈,清楚明白,引人入胜.
《皇帝的新装》还十分注意叙述方式的多样化,使故事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有趣.作者在叙述整个故事时,有时采用明白流畅的白描手法,有时通过精彩的对话,有时则细致地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这样多种方式的相互交叉,灵活运用,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有利于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随着故事情节的逐步展开,很自然地接受作品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摘自王维昌《〈皇帝的新装〉分析》)
五、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六、论童话
丹麦出了一个安徒生,赢得了世界的、不只限于少年儿童的广大读者.我们中国也要有自己民族的、社会主义的安徒生!
(摘自周扬《为了未来的一代》,原载《儿童文学》1980年第5期)
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在为孩子们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
(安徒生,见叶君健《安徒生童话全集·译者前言》)
最奇妙的童话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否则我的美丽的接骨树丛就不会从茶壶里冒出来了.
(安徒生,见《儿童文学研究》1978年第1辑)
童话中的形象是从生活中来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童话的形象是象征性的形象,并且具有极大的夸张性.
(摘自贺宜《小百花园丁杂说》)
生气勃勃的、富有诗意的想像力是培养儿童作家的一系列必备条件中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儿童作家应当通过幻想并且凭借这种幻想去打动孩子们.
(摘自别林斯基《新年礼物.霍夫曼的两篇童话和伊利涅依爷爷的童话》,
见《俄苏作家论儿童文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