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袁隆平的寻梦园 点睛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6 19:09:18
袁隆平的寻梦园 点睛
袁隆平的寻梦园 点睛
自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四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突破……
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三十五亿多亩,增产稻谷三千五百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三千五百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上的同行则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遨游;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
最佳答案
【简介】
“南袁”,即:袁隆平 (1930.9.1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1980-1981年,袁隆平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
毕业后,袁隆平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袁隆平是我国的著名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多项国际奖.袁隆平 (1930.9.1 -)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与西南师范大学 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发现很多人不理解杂交水稻的真正意义,不少人认为自己是北方人,吃的是小麦,不吃水稻,就和袁隆平没关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假设世界上有100个人,而粮食只够90个人吃,粮食紧缺再加上财富的不均衡分配,那么就会出现50个人有充足的粮食,而另外40个人没粮食吃,于是大规模的饥荒和战乱就爆发了,这样这场危机就从10人波及到全部的100人.
如果世界有100人,而粮食够110-120个人吃,那么粮食就不再紧缺,就不会出现大规模囤积现象.全部的100人都可以避免这些危机.
袁隆平是我国的著名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多项国际奖.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这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祖居江西省德安县城南郊,世代务农,其父袁兴烈读书求学,任过小学校长,后又谋生在外,并投身抗日战争.隆平的母亲高小毕业,任过教师,常以多读书、求进取、做好事的思想教育孩子.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出生于北平(今北京),幼年正值“9•18”事变,日本侵华,并逐步侵占华北和中国内地.1953年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教书,隆平一家和全国千千万万同胞一样过着逃难生活,曾易地湖北、湖南、四川三省的几十个地方.国破家亡的中国人民遭受日本侵略军空袭,尸横遍野.这些悲惨景象,给袁隆平童年的心底,留下深深的民族创伤,也在他脑海里产生了一串串的问号:为什么中国百姓如此被人欺侮,任人宰割?为什么外国强盗在中国如此横行霸道?面对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使袁隆平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
袁隆平在当时的大后方重庆上的高小和初中.他学习不愿死记硬背,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从思考中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兴趣爱好广泛,学会多种姿势游泳,可以横渡长江.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随父亲迁回汉口上高中,曾获汉口赛区男子自由泳冠军.1948年,隆平又随父迁到南京,并在南京中大附中读完了高中全部课程.
高中毕业以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为隆平全家议论的焦点.他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生气盎然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慈善的母亲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经过家庭民主协商,最后让孩子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了.袁隆平上的农学系,经合并、调整,成为农业部所属的全国重点高等农业大学.1953年夏,结束了大学学习生活,他服从分配,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开始了他长达19个春秋的教学生涯.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他教外语,效果良好,还刻苦自学,不断提高听、写、阅读水平,可以不带字典阅读英、俄文资料.
进校第二年,他又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教授生物学、作物栽培、遗传育种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他深感以前学得不深,既已任教,就边教边学,边学边教,教学相长.
1954年,他教普通植物学.他下苦功夫,从构成植物体的最小单位——细胞的构造开始,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等,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千次,一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深有体会地说:“即使浅显的问题,如果教师本身钻得不深不透,也不可能把课讲好!”
1959年,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也是他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七个年头.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进行了解放后10年来的回顾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同时,他还向党和人民立下誓言:“要做到政治挂帅,红专并进.”
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1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他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得到一些奇花异果,但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并决心扩大视野,另辟蹊径.
到60年代,他从阅读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学说,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1960年受到天然杂交稻株启示后,在育种方法上他由采用系统选育法,转变到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课题上来.从1964年在大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第一篇重要论文,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利用被批斗的空隙,仍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条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
在漫长的19年教学生涯中,袁隆平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
[编辑本段]【杂交水稻之父】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他确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则,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文中还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和恢复系 (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10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1985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花力气最大的是培育核质杂种.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生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他便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种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领域去探索.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二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继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农垦58自然群体中发现一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后,1987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稳定50天以上,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关于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也使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满必胜信心.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隆平近年来,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杂交水稻研究事业方兴未艾,正朝着袁隆平新的战略设想的方向迅猛发展!
[编辑本段]【两大心愿】
袁隆平有两个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这是袁隆平的心声,一种博大的爱.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从成绩与荣誉两个“包袱”中解脱出来,超然于名利之外,对于众多的头衔和兼职,能辞去的坚决辞去,能不参加的会议一般不参加,梦魂萦绕的只有杂交稻.他希望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国家自己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解决人类仍然面临的饥饿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袁隆平把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稻当作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事业.他还受聘担任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记者离开三亚基地的时候已是4月7日的黄昏,北国还是春寒料峭,这里已经袁隆平把记者送至路口,说:“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
满载着袁隆平的梦想与希望,杂交水稻在中国和世界的大地上播种和收获,创造着一个个神话般的厅迹.
世界杰出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写了一部名著,叫《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书中写到“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中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现在,已有20多个国家引种杂交稻,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转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90年代以来专门立项支持在世界一些产稻国家发展杂交水稻.袁隆平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这些年他每年都出国指导,还派出了许多专家担任顾问,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指导,并为这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从1981年至1998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举办了38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15个以上国家的100多各科技人员.
1998年,越南和印度种植面积已分别超过了10万公顷和20万顷,并且取得了每公顷增产1吨----2吨的效果.杂交水稻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上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编辑本段]【荣誉一览】
1.2007年十大经济年度特别荣誉奖
2.国家特等发明奖
3.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编辑本段]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表彰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现在我国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从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已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这是首次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荣誉奖励.奖金500万元.
[编辑本段]2、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7年4月29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出席了有世界数百名顶级科学家参加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年会.据悉,袁隆平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惟一当选者.
美国科学院有着14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顶级的科学院.每年美国科学院在世界各国评选出在世界某个科学领域最杰出的代表、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为科学院外籍院士.本年度全世界有18位顶级科学家被评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袁隆平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纳米技术专家白春礼先生共同当选.
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先生在新当选院士就职典礼上介绍袁隆平院士的当选理由时说: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编辑本段]3、其他国际荣誉
(1)1985.10,创造与发明奖章(杰出发明家)金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下同)
(2)1987.11,科学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3)1988.3,农学与营养奖,英国Rank基金会
(4)1993.4,拯救世界饥饿(研究)荣誉奖,美国Feinstein基金会
(5)1993年获美国菲因斯特基金“拯救饥饿奖”
(6) 1994,何梁何利基金奖
(7)1996.5,日经亚洲奖,日本经济新闻社
(8)1997.8,杂种优势利用杰出先驱科学家称号,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国际讨论会,墨西哥
(9) 1998.11,越光国际水稻奖,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事务局
(10)2001.8,拉蒙•麦格赛赛奖,菲律宾拉蒙•麦格赛赛基金会
(11)2004.5,沃尔夫奖,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
(12) 2002年获越南政府“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荣誉徽章
(13)2004.10,世界粮食奖,世界粮食奖基金会
(14) 2008.03.30 中国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颁“2007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