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大雷电击破坏自然景象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5 22:19:30
有哪些大雷电击破坏自然景象
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一般发生在积雨云中).
积雨云通常产生电荷,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正电荷和负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良好的传导体.正电荷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负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一道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数百米(最短的为100米),但最长可达数千米. 闪电的温度,从摄氏一万七千度至二万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闪电的极度高热使沿途空气剧烈膨胀.空气移动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发超级闪电
超级闪电指的是那些威力比普通闪电大100多倍的稀有闪电.普通闪电产生的电力约为10亿瓦特,而超级闪电产生的电力则至少有1000亿瓦特,甚至可能达到万亿至100000亿瓦特. 纽芬兰的钟岛在1978年显然曾受到一次超级闪电的袭击,连13公里以外的房屋也被震得格格响,整个乡村的门窗都喷出蓝色火焰.
编辑本段海底闪电
海底也有闪电,这是前苏联科学家在日本海底发现的.灵敏的电场仪表明,海底放电的频率与大气中闪电的频率相同,这使科学家大惑不解.因为按水文物理学规律,深层海水的导电性良好,理应与雷公电母无缘. 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最后认为:电荷源实际上来自陆地上近海岸的空中,再经过岩石传导,一直深入到海底.但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电量逐渐减少.因此海底测得的放电量一般是较弱的.
编辑本段黑色闪电
最后,有一件事可以聊以自慰:等到你看见闪电时,它已经打不中你了. 黑色闪电的形成令科学家无法解释.长期以来,人们的心目中只有蓝白色闪电,这是空中的大气放电的自然现象,一般均伴有耀眼的光芒!而从未看见过不发光的“黑色闪电”.可是,科学家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确实证明有“黑色闪电”存在. 闪电
1974年6月23日,前苏联天文学家契尔诺夫就曾经在扎巴洛日城看见一次“黑色闪电”:一开始是强烈的球状闪电,紧接着,后面就飞过一团黑色的东西,这东西看上去像雾状的凝结物.经过研究分析表明:黑色闪电是由分子气凝胶聚集物产生出来的,而这些聚集物是发热的带电物质,极容易爆炸或转变为球状的闪电,其危险性极大. 据观察研究认为:黑色闪电一般不易出现在近地层,如果出现了,则较容易撞上树木、桅杆、房屋和其他金属,一般呈现瘤状或泥团状,初看似一团脏东西,极容易被人们忽视,而它本身却载有大量的能量,所以,它是“闪电族”中危险性和危害性均较大的一种.尤其是,黑色闪电体积较小,雷达难以捕捉;而且,它对金属物极具“青睐”;因而被飞行人员称作“空中暗雷”.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倘若触及黑色闪电,后果将不堪设想.而每当黑色闪电距离地面较近时,又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一只飞鸟或其他什么东西,不易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注意;如若用棍物击打触及,则会迅速发生爆炸,有使人粉身碎骨的危险.另外,黑色闪电和球状闪电相似,一般的避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球、避雷网等,对黑色闪电起不到防护作用;因此它常常极为顺利地到达防雷措施极为严密的储油罐、储气罐、变压器、炸药库的附近.此时此刻,千万不能接近它.应当避而远之,以人身安全为要. 闪电形成的原因 红色闪电
气流在雷雨云中会因为水分子的摩擦和分解产生静电.这些电分两种.一种是带有正电荷粒子的正电,一种是带有负电荷粒子的负电.正负电荷会相互吸引,就象磁铁一样.正电荷在云的上端,负电荷在云的下端吸引地面上的正电荷.云和地面之间的空气都是绝缘体,会阻止两极电荷的电流通过.当雷雨云里的电荷和地面上的电荷变得足够强时,两部分的电荷会冲破空气的阻碍相接触形成强大的电流,正电荷与负电荷就此相接触.当这些异性电荷相遇时便会产生中和作用(放电).激烈的电荷中和作用会放出大量的光和热,这些放出的光就形成了[闪电]. 大多数的闪电都是接连两次的.第一次叫前导闪接,是一股看不见的空气,一直下到接近地面的地方.这一股带电的空气就象一条电线,为第二次电流建立一条导路.在前导接近地面的一刹那,一道回接电流就沿着这条导路跳上来,这次回接产生的闪光就是我们通常所能看到的闪电了.
紫色闪电
近地面单个云系与大地产生闪电多为青紫色闪电很粗直插地面能量大破坏性强,在天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云系产生闪电多为亮白色或偏红色的光.
其实,闪电是电弧放电,发出是白光,并包含大量紫外线,因而给人以紫色的感觉其中光的颜色只是一部分,红色最主要来自空气中的某些气体在强光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有色气体蓝白光是肉眼看到的不同波长的光,当云层运动激烈时,产生的火光--也就是闪电能量很大,它电离空气会产生波长短,能量高的紫光,反之,就是红光.出声音.闪电距离近,听到的就是尖锐的爆裂声;如果距离远,听到的则是隆隆声.你在看见闪电之后可以开动秒表,听到雷声后即把它按停,然后用所得的秒数乘以0.3(声速约314m/s),即可大致知道闪电离你有几千米.
实例
对于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的人们来说,2004年6月26日是个黑色的日子.
这天下午2点多钟,杜桥镇发生特大雷击事故,雷电击中了3棵紧挨着的大杉树,共30多人被击倒,有17人死亡.目击者说,事发后,远远就听到凄厉的哭声,过往村名神色不安.在一处被建筑物四面环抱形成的空地左方5棵大杉树下,横七竖八地躺着10多具脸色灰黑、皮肤烧焦了的尸体,它们或穿鞋或光脚;尸身旁翻倒了很多长条凳、四五把雨伞;靠近尸体处,一彩色塑料棚瘫倒在地里.
当年18岁的围观者潘宗其当时也被雷电击倒,但只是脖子和左大腿受了一些轻伤,在附近的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他回忆当时情景说,自己当时是去现场叫表哥回来做生意的.到了现场后,看到一大堆人围在一起打牌,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气氛十分热烈.他在前往现场的路上,天就已经开始下雨,并听到了第一声响亮的雷声.到了现场大约10分钟时,打了第二声雷,悲剧就在这时候发生了.看到所有人都倒在了地上,他迅速打着滚脱离了中心地带,后来被送到医院.
据当时村民说,在这几棵杉树下玩牌,已至少有一个多月了.事故发生后,110指挥中心也接到了群众报警,所有警车、救护车纷纷将人送往医院.不少病人经雷击之后,除了头部严重肿胀、衣服焦裂之外,身体的表面也严重受伤.医学专家介绍说,"经过雷击后,患者的皮肤、肌肉、内脏甚至大脑的功能已遭到破坏甚至坏死,人之所以中了雷击会死亡,就是这个原因".
杜桥镇这次雷击死伤30多人,主要因为当时没有下太大的雨,使户外的人没有提高警惕及时回屋而酿成后果.加之许多人又缺乏预防雷电的常识,例如,雷雨天不应该在树下避雨,更不应该在树下玩牌.
积雨云通常产生电荷,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正电荷和负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良好的传导体.正电荷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负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一道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数百米(最短的为100米),但最长可达数千米. 闪电的温度,从摄氏一万七千度至二万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闪电的极度高热使沿途空气剧烈膨胀.空气移动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发超级闪电
超级闪电指的是那些威力比普通闪电大100多倍的稀有闪电.普通闪电产生的电力约为10亿瓦特,而超级闪电产生的电力则至少有1000亿瓦特,甚至可能达到万亿至100000亿瓦特. 纽芬兰的钟岛在1978年显然曾受到一次超级闪电的袭击,连13公里以外的房屋也被震得格格响,整个乡村的门窗都喷出蓝色火焰.
编辑本段海底闪电
海底也有闪电,这是前苏联科学家在日本海底发现的.灵敏的电场仪表明,海底放电的频率与大气中闪电的频率相同,这使科学家大惑不解.因为按水文物理学规律,深层海水的导电性良好,理应与雷公电母无缘. 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最后认为:电荷源实际上来自陆地上近海岸的空中,再经过岩石传导,一直深入到海底.但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电量逐渐减少.因此海底测得的放电量一般是较弱的.
编辑本段黑色闪电
最后,有一件事可以聊以自慰:等到你看见闪电时,它已经打不中你了. 黑色闪电的形成令科学家无法解释.长期以来,人们的心目中只有蓝白色闪电,这是空中的大气放电的自然现象,一般均伴有耀眼的光芒!而从未看见过不发光的“黑色闪电”.可是,科学家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确实证明有“黑色闪电”存在. 闪电
1974年6月23日,前苏联天文学家契尔诺夫就曾经在扎巴洛日城看见一次“黑色闪电”:一开始是强烈的球状闪电,紧接着,后面就飞过一团黑色的东西,这东西看上去像雾状的凝结物.经过研究分析表明:黑色闪电是由分子气凝胶聚集物产生出来的,而这些聚集物是发热的带电物质,极容易爆炸或转变为球状的闪电,其危险性极大. 据观察研究认为:黑色闪电一般不易出现在近地层,如果出现了,则较容易撞上树木、桅杆、房屋和其他金属,一般呈现瘤状或泥团状,初看似一团脏东西,极容易被人们忽视,而它本身却载有大量的能量,所以,它是“闪电族”中危险性和危害性均较大的一种.尤其是,黑色闪电体积较小,雷达难以捕捉;而且,它对金属物极具“青睐”;因而被飞行人员称作“空中暗雷”.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倘若触及黑色闪电,后果将不堪设想.而每当黑色闪电距离地面较近时,又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一只飞鸟或其他什么东西,不易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注意;如若用棍物击打触及,则会迅速发生爆炸,有使人粉身碎骨的危险.另外,黑色闪电和球状闪电相似,一般的避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球、避雷网等,对黑色闪电起不到防护作用;因此它常常极为顺利地到达防雷措施极为严密的储油罐、储气罐、变压器、炸药库的附近.此时此刻,千万不能接近它.应当避而远之,以人身安全为要. 闪电形成的原因 红色闪电
气流在雷雨云中会因为水分子的摩擦和分解产生静电.这些电分两种.一种是带有正电荷粒子的正电,一种是带有负电荷粒子的负电.正负电荷会相互吸引,就象磁铁一样.正电荷在云的上端,负电荷在云的下端吸引地面上的正电荷.云和地面之间的空气都是绝缘体,会阻止两极电荷的电流通过.当雷雨云里的电荷和地面上的电荷变得足够强时,两部分的电荷会冲破空气的阻碍相接触形成强大的电流,正电荷与负电荷就此相接触.当这些异性电荷相遇时便会产生中和作用(放电).激烈的电荷中和作用会放出大量的光和热,这些放出的光就形成了[闪电]. 大多数的闪电都是接连两次的.第一次叫前导闪接,是一股看不见的空气,一直下到接近地面的地方.这一股带电的空气就象一条电线,为第二次电流建立一条导路.在前导接近地面的一刹那,一道回接电流就沿着这条导路跳上来,这次回接产生的闪光就是我们通常所能看到的闪电了.
紫色闪电
近地面单个云系与大地产生闪电多为青紫色闪电很粗直插地面能量大破坏性强,在天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云系产生闪电多为亮白色或偏红色的光.
其实,闪电是电弧放电,发出是白光,并包含大量紫外线,因而给人以紫色的感觉其中光的颜色只是一部分,红色最主要来自空气中的某些气体在强光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有色气体蓝白光是肉眼看到的不同波长的光,当云层运动激烈时,产生的火光--也就是闪电能量很大,它电离空气会产生波长短,能量高的紫光,反之,就是红光.出声音.闪电距离近,听到的就是尖锐的爆裂声;如果距离远,听到的则是隆隆声.你在看见闪电之后可以开动秒表,听到雷声后即把它按停,然后用所得的秒数乘以0.3(声速约314m/s),即可大致知道闪电离你有几千米.
实例
对于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的人们来说,2004年6月26日是个黑色的日子.
这天下午2点多钟,杜桥镇发生特大雷击事故,雷电击中了3棵紧挨着的大杉树,共30多人被击倒,有17人死亡.目击者说,事发后,远远就听到凄厉的哭声,过往村名神色不安.在一处被建筑物四面环抱形成的空地左方5棵大杉树下,横七竖八地躺着10多具脸色灰黑、皮肤烧焦了的尸体,它们或穿鞋或光脚;尸身旁翻倒了很多长条凳、四五把雨伞;靠近尸体处,一彩色塑料棚瘫倒在地里.
当年18岁的围观者潘宗其当时也被雷电击倒,但只是脖子和左大腿受了一些轻伤,在附近的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他回忆当时情景说,自己当时是去现场叫表哥回来做生意的.到了现场后,看到一大堆人围在一起打牌,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气氛十分热烈.他在前往现场的路上,天就已经开始下雨,并听到了第一声响亮的雷声.到了现场大约10分钟时,打了第二声雷,悲剧就在这时候发生了.看到所有人都倒在了地上,他迅速打着滚脱离了中心地带,后来被送到医院.
据当时村民说,在这几棵杉树下玩牌,已至少有一个多月了.事故发生后,110指挥中心也接到了群众报警,所有警车、救护车纷纷将人送往医院.不少病人经雷击之后,除了头部严重肿胀、衣服焦裂之外,身体的表面也严重受伤.医学专家介绍说,"经过雷击后,患者的皮肤、肌肉、内脏甚至大脑的功能已遭到破坏甚至坏死,人之所以中了雷击会死亡,就是这个原因".
杜桥镇这次雷击死伤30多人,主要因为当时没有下太大的雨,使户外的人没有提高警惕及时回屋而酿成后果.加之许多人又缺乏预防雷电的常识,例如,雷雨天不应该在树下避雨,更不应该在树下玩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