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01:41:53
求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
最好有人物分析,背景介绍,最好是英汉对照!
最好有人物分析,背景介绍,最好是英汉对照!
作者简介
作者塞林格全名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一九一九年生于美国纽约城,父亲是做奶酪和火腿进口生意的犹太商人,家境相当富裕.塞林格十五岁的时候,被父母送到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军事学校里住读,据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关于寄宿学校的描写,很大部分是以那所学校为背景的.一九三六年,塞林格在军事学校毕业,取得了他毕生唯一的一张文凭.
从一九四○年在《小说》杂志上发表他的头一个短篇小说起,到一九五一年出版他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止,在十余年中他共发表了二十多个短篇,有些短篇还在《老爷》、《纽约人》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从而使他在文学界有了一点点名气.成名后他隐居到乡下,特地为自己造了一个只有一扇天窗的水泥斗室作书房,每天早晨八点半就带了饭盒入内写作,直到下午五点半才出来,家里任何人都不准进去打扰他;如有要事,只能用电话联系.他写作的过程据说还十分艰苦,从《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后,他写作的进度越来越慢,十年只出版三个中篇和一个短篇,后来甚至不再发表作品.偶尔有幸见过他的人透露说,他脸上已“显出衰老的痕迹”.他业已完成的作品据说数量也很可观,只是他不肯拿出来发表.不少出版家都在打他的主意,甚至在计划如何等他死后去取得他全部著作的出版权,但至今除本书外,作者只出版过一个短篇集《九故事》(195)和两个中篇集《弗兰尼与卓埃》(1961)及《木匠们,把屋梁升高;西摩;一个介绍》(1963).
本书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虽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出一头,整日穿着风雨衣,戴着鸭舌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3次被学校开除.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他又因5门功课中4门不及格被校方开除.他丝毫不感到难受.在和同房间的同学打了一架后,他深夜离开学校,回到纽约城,但他不敢贸然回家.当天深夜住进了一家小旅馆.他在旅馆里看到的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有穿戴女装的男人,有相互喷水、喷酒的男女,他们寻欢作乐,忸怩作态,使霍尔顿感到恶心和惊讶.他无聊之极,便去夜总会厮混了一阵.回旅馆时,心里仍觉得十分烦闷,糊里糊涂答应电梯工毛里斯,让他叫来了一个妓女.妓女一到他又紧张害怕,最后按讲定的价格给了五块钱,把她打发走了.
第二天是星期天,霍尔顿上街游荡,遇见两个修女,捐了10块钱.后来他的女友萨丽去看了场戏,又去溜冰.看到萨丽那假情假义的样子,霍尔顿很不痛快,两人吵了一场,分了手.接着霍尔顿独自去看了场电影,又到酒吧里和一个老同学一起喝酒,喝得酩酊大醉.他走进厕所,把头伸进盥洗盆里用冷水浸了一阵,才清醒过来.可是走出酒吧后,被冷风一吹,他的头发都结了冰.他想到自己也许会因此患肺炎死去,永远见不着妹妹菲芘了,决定冒险回家和她诀别.
霍尔顿偷偷回到家里,幸好父母都出去玩了.他叫醒菲芘,向她诉说了自己的苦闷和理想.他对妹妹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后来父母回来了,霍尔顿吓得躲进壁橱.等父母去卧室,他急忙溜出家门,到一个他尊敬的老师家中借宿.可是睡到半夜,他发觉这个老师有可能是个同性恋者,于是只好偷偷逃出来,到车站候车室过夜.
霍尔顿不想再回家,也不想再念书了,决定去西部谋生,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他想在临走前再见妹妹一面,于是托人给她带去一张便条,约她到博物馆的艺术馆门边见面.过了约定时间好一阵,菲芘终于来了,可是拖着一只装满自己衣服的大箱子,她一定要跟哥哥一起去西部.最后,因对妹妹劝说无效,霍尔顿只好放弃西部之行,带她去动物园和公园玩了一阵,然后一起回家.回家后不久,霍尔顿就生了一场大病.整部小说是以回忆的方式写的.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今天的当代美国文学中,有两部小说经过三十多年时间的考验,已被认为是“现代经典”:一部是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Ralph Elli., 1914一)的《无形人》(The Invisible Man,1952),一部就是本书.
本书篇幅不大,只十几万字.作者除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外,迄今只写过这一部长篇小说,却在美国社会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小说一出版,就受到国内青少年的热烈欢迎,认为它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一时大、中学校的校园里到处都模仿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他们在大冬天身穿风衣,倒戴着红色鸭舌帽,学着霍尔顿的言语动作.甚至在六十年代初期,外国学者只要跟美国学生一谈到文学,他们就马上提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不同的青年、不同的家长和不同的评论家,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书作出不同的评价.有过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颂扬此书,把它说得天花乱坠,认为成人通过本书可以增加对青少年的理解,青年人在阅读本书后则能增加对生活的认识,使自己对丑恶的现实提高警惕,并促使自己去选择一条自爱的道路;另一种意见严厉批评本书,把它看作洪水猛兽,说主人公满嘴粗话,张口“他妈的”,闭口“混帐”,读书不用功,还抽烟、酗酒、搞女人,从而认为本书内容“猥亵”、“读神”,有些家长甚至要求学校禁止学生阅读这类书籍,某些图书馆(如加利福尼亚州桑胡斯城的中学图书馆)曾一度将本书列为禁书;但经过时间的考验后,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把本书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许多公共学校还以它为教材,美国的社会学家大卫·里斯曼(David Riesman)在哈佛大学开设的社会学课程《美国的社会结构和性质》中,指定本书为必修读物.
这部小说出版后,至今影响不衰,总销售量已超过千万册,有好几种不同版本,例如平装的班登(Bantaxn)版已印至第五十三版.它在当代美国文学中的地位也日益巩固,越来越受到文学评论界的重视.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受到重视,不仅是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说话口吻叙述全书,更重要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人活着除了物质生活外,还要有精神生活,而且在一个比较富裕的社会里,精神生活往往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美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战后物质生产发展得很快,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产阶级的人数也激增.
但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空虚.五十年代初美国政府奉行杜鲁门主义和麦卡锡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国际上加剧冷战,国内镇压进步力量,核战争的恐怖笼罩着每个人的心灵,有些人粉饰太平,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另有些人看不惯庸俗、虚伪的世道,想要反抗,却又缺乏光辉的理想,找不到一条光明的出路.因此美国有的当代史家把美国的五十年代称为“静寂的五十年代”或“怯懦的五十年代”.
有些青年人以消极的方式(主要通过酗酒、吸毒、群居等颓废的方式)对现实进行反抗,史家称他们为“垮掉的一代”或“垮掉分子”.本书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的人物如本书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实际上也是垮掉分子的代表,但垮得还不到吸毒.群居的地步,如霍尔顿尚想探索和追求理想(包括爱情理想),因此他向往东方哲学,提出长大成人后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种理想当然幼稚可笑,但说明作者有点像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提出来的那样,尚有“救救孩子”的想法.霍尔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他的性格较为复杂,有受资本主义社会耳濡目染的丑恶一面,但也有反抗现实、追求理想的纯洁一面.
他为什么不肯用功读书,被四次开除出学校?那是因为学校里的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迫他读书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而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再说人人还在搞下流的小集团……”这就是霍尔顿所生活的世界.他不愿同流合污,自然也就无法好好念书,因此他的不用功实质上是对资产阶级现行教育制度的一种反抗.
另一方面,在他那样的生活环境里,他又能找到什么可贵的精神寄托或崇高理想呢?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势利的伪君子,连他所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师后来发现也可能是个搞同性恋的,而这位老师谆谆教导他的,也只是资产阶级利已主义的信条:“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本书在艺术上颇具特色,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可以说开当代美国文学中心理现实主义的先河.从表面上看,霍尔顿不求上进,抽烟、喝酒.乱谈恋爱甚至找妓女,简直是个糟糕透顶的“坏孩子”,如果光看这些外表上的不良倾向,当然无法真正理解像霍尔顿这样的孩子,而我们多少成年人却往往用简单、粗暴、主观的方法去对待青少年(包括自己的子 女),从而造成或加深两代人的隔阂(也即西方所谓的“代沟”).
本书作者以犀利的洞察力解剖青少年的复杂心理,透过现象观察精神实质,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霍尔顿的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既揭示了他受环境影响颓废、没落的一面,也写出了他纯朴、敏感、善良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反映了青春变化期青少年的特点,无怪乎在西方社会里引起了广大青少年的巨大反响,而且不少成年人也把它看作启发自己理解年轻一代的钥匙.
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创一格,这种风格后来被不少西方作家所模仿.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使用了大量的俚语和口语.
作者塞林格全名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一九一九年生于美国纽约城,父亲是做奶酪和火腿进口生意的犹太商人,家境相当富裕.塞林格十五岁的时候,被父母送到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军事学校里住读,据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关于寄宿学校的描写,很大部分是以那所学校为背景的.一九三六年,塞林格在军事学校毕业,取得了他毕生唯一的一张文凭.
从一九四○年在《小说》杂志上发表他的头一个短篇小说起,到一九五一年出版他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止,在十余年中他共发表了二十多个短篇,有些短篇还在《老爷》、《纽约人》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从而使他在文学界有了一点点名气.成名后他隐居到乡下,特地为自己造了一个只有一扇天窗的水泥斗室作书房,每天早晨八点半就带了饭盒入内写作,直到下午五点半才出来,家里任何人都不准进去打扰他;如有要事,只能用电话联系.他写作的过程据说还十分艰苦,从《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后,他写作的进度越来越慢,十年只出版三个中篇和一个短篇,后来甚至不再发表作品.偶尔有幸见过他的人透露说,他脸上已“显出衰老的痕迹”.他业已完成的作品据说数量也很可观,只是他不肯拿出来发表.不少出版家都在打他的主意,甚至在计划如何等他死后去取得他全部著作的出版权,但至今除本书外,作者只出版过一个短篇集《九故事》(195)和两个中篇集《弗兰尼与卓埃》(1961)及《木匠们,把屋梁升高;西摩;一个介绍》(1963).
本书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虽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出一头,整日穿着风雨衣,戴着鸭舌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3次被学校开除.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他又因5门功课中4门不及格被校方开除.他丝毫不感到难受.在和同房间的同学打了一架后,他深夜离开学校,回到纽约城,但他不敢贸然回家.当天深夜住进了一家小旅馆.他在旅馆里看到的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有穿戴女装的男人,有相互喷水、喷酒的男女,他们寻欢作乐,忸怩作态,使霍尔顿感到恶心和惊讶.他无聊之极,便去夜总会厮混了一阵.回旅馆时,心里仍觉得十分烦闷,糊里糊涂答应电梯工毛里斯,让他叫来了一个妓女.妓女一到他又紧张害怕,最后按讲定的价格给了五块钱,把她打发走了.
第二天是星期天,霍尔顿上街游荡,遇见两个修女,捐了10块钱.后来他的女友萨丽去看了场戏,又去溜冰.看到萨丽那假情假义的样子,霍尔顿很不痛快,两人吵了一场,分了手.接着霍尔顿独自去看了场电影,又到酒吧里和一个老同学一起喝酒,喝得酩酊大醉.他走进厕所,把头伸进盥洗盆里用冷水浸了一阵,才清醒过来.可是走出酒吧后,被冷风一吹,他的头发都结了冰.他想到自己也许会因此患肺炎死去,永远见不着妹妹菲芘了,决定冒险回家和她诀别.
霍尔顿偷偷回到家里,幸好父母都出去玩了.他叫醒菲芘,向她诉说了自己的苦闷和理想.他对妹妹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后来父母回来了,霍尔顿吓得躲进壁橱.等父母去卧室,他急忙溜出家门,到一个他尊敬的老师家中借宿.可是睡到半夜,他发觉这个老师有可能是个同性恋者,于是只好偷偷逃出来,到车站候车室过夜.
霍尔顿不想再回家,也不想再念书了,决定去西部谋生,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他想在临走前再见妹妹一面,于是托人给她带去一张便条,约她到博物馆的艺术馆门边见面.过了约定时间好一阵,菲芘终于来了,可是拖着一只装满自己衣服的大箱子,她一定要跟哥哥一起去西部.最后,因对妹妹劝说无效,霍尔顿只好放弃西部之行,带她去动物园和公园玩了一阵,然后一起回家.回家后不久,霍尔顿就生了一场大病.整部小说是以回忆的方式写的.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今天的当代美国文学中,有两部小说经过三十多年时间的考验,已被认为是“现代经典”:一部是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Ralph Elli., 1914一)的《无形人》(The Invisible Man,1952),一部就是本书.
本书篇幅不大,只十几万字.作者除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外,迄今只写过这一部长篇小说,却在美国社会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小说一出版,就受到国内青少年的热烈欢迎,认为它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一时大、中学校的校园里到处都模仿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他们在大冬天身穿风衣,倒戴着红色鸭舌帽,学着霍尔顿的言语动作.甚至在六十年代初期,外国学者只要跟美国学生一谈到文学,他们就马上提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不同的青年、不同的家长和不同的评论家,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书作出不同的评价.有过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颂扬此书,把它说得天花乱坠,认为成人通过本书可以增加对青少年的理解,青年人在阅读本书后则能增加对生活的认识,使自己对丑恶的现实提高警惕,并促使自己去选择一条自爱的道路;另一种意见严厉批评本书,把它看作洪水猛兽,说主人公满嘴粗话,张口“他妈的”,闭口“混帐”,读书不用功,还抽烟、酗酒、搞女人,从而认为本书内容“猥亵”、“读神”,有些家长甚至要求学校禁止学生阅读这类书籍,某些图书馆(如加利福尼亚州桑胡斯城的中学图书馆)曾一度将本书列为禁书;但经过时间的考验后,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把本书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许多公共学校还以它为教材,美国的社会学家大卫·里斯曼(David Riesman)在哈佛大学开设的社会学课程《美国的社会结构和性质》中,指定本书为必修读物.
这部小说出版后,至今影响不衰,总销售量已超过千万册,有好几种不同版本,例如平装的班登(Bantaxn)版已印至第五十三版.它在当代美国文学中的地位也日益巩固,越来越受到文学评论界的重视.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受到重视,不仅是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说话口吻叙述全书,更重要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人活着除了物质生活外,还要有精神生活,而且在一个比较富裕的社会里,精神生活往往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美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战后物质生产发展得很快,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产阶级的人数也激增.
但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空虚.五十年代初美国政府奉行杜鲁门主义和麦卡锡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国际上加剧冷战,国内镇压进步力量,核战争的恐怖笼罩着每个人的心灵,有些人粉饰太平,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另有些人看不惯庸俗、虚伪的世道,想要反抗,却又缺乏光辉的理想,找不到一条光明的出路.因此美国有的当代史家把美国的五十年代称为“静寂的五十年代”或“怯懦的五十年代”.
有些青年人以消极的方式(主要通过酗酒、吸毒、群居等颓废的方式)对现实进行反抗,史家称他们为“垮掉的一代”或“垮掉分子”.本书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的人物如本书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实际上也是垮掉分子的代表,但垮得还不到吸毒.群居的地步,如霍尔顿尚想探索和追求理想(包括爱情理想),因此他向往东方哲学,提出长大成人后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种理想当然幼稚可笑,但说明作者有点像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提出来的那样,尚有“救救孩子”的想法.霍尔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他的性格较为复杂,有受资本主义社会耳濡目染的丑恶一面,但也有反抗现实、追求理想的纯洁一面.
他为什么不肯用功读书,被四次开除出学校?那是因为学校里的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迫他读书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而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再说人人还在搞下流的小集团……”这就是霍尔顿所生活的世界.他不愿同流合污,自然也就无法好好念书,因此他的不用功实质上是对资产阶级现行教育制度的一种反抗.
另一方面,在他那样的生活环境里,他又能找到什么可贵的精神寄托或崇高理想呢?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势利的伪君子,连他所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师后来发现也可能是个搞同性恋的,而这位老师谆谆教导他的,也只是资产阶级利已主义的信条:“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本书在艺术上颇具特色,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可以说开当代美国文学中心理现实主义的先河.从表面上看,霍尔顿不求上进,抽烟、喝酒.乱谈恋爱甚至找妓女,简直是个糟糕透顶的“坏孩子”,如果光看这些外表上的不良倾向,当然无法真正理解像霍尔顿这样的孩子,而我们多少成年人却往往用简单、粗暴、主观的方法去对待青少年(包括自己的子 女),从而造成或加深两代人的隔阂(也即西方所谓的“代沟”).
本书作者以犀利的洞察力解剖青少年的复杂心理,透过现象观察精神实质,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霍尔顿的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既揭示了他受环境影响颓废、没落的一面,也写出了他纯朴、敏感、善良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反映了青春变化期青少年的特点,无怪乎在西方社会里引起了广大青少年的巨大反响,而且不少成年人也把它看作启发自己理解年轻一代的钥匙.
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创一格,这种风格后来被不少西方作家所模仿.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使用了大量的俚语和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