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选修课老师讲了先秦到明清的文学发展,让选一个人物写一篇论文.如果我选李白来写,大致说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5 16:05:01
选修课老师讲了先秦到明清的文学发展,让选一个人物写一篇论文.如果我选李白来写,大致说下,
格式,内容
选修课老师讲了先秦到明清的文学发展,让选一个人物写一篇论文.如果我选李白来写,大致说下,
唐诗及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李白的课题的评论资料和专著的相对匮乏.典型一点的就胡震亨的《李诗通》,杨其贤、萧士赟及王琦三家分别为《李太白全集》做的注本,以及薛仲邕做的《李太白年谱》等,到了近代,也只有郭沫若先生曾系统地研究过.与李白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相比,在专著的数量和质量上,可谓“扬杜而抑李”了.其实,更多的研究者却是,隐藏或者回避了更深的内涵和问题不谈,或者只是考证了一下诗的某句出典或者创作的年代,实在是离李白诗歌背后的人性挖掘很远,离浪漫主义精神的根源与神韵更远.
李白是中国这块汉语言文字沃土上滋生的特殊文化现象.其长期存在而且具有恒久的艺术和人性魅力,一定有自己不可复制和逆转的深层次原因.这当然需要我们对李白以及浪漫主义诗歌乃至文学进行本体上的考虑,这种考虑或者应以生命的存在为基础,这就是李白的价值重估的问题,我对李白的认识,在接近的程度上永远不敢说真正理解李白的精神神韵.加上我现在只有20岁的小小年龄,不敢也不可能陷入那细节上的研究,难免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我在玩味李白作品的时候,始终告诫自己一点:做人要做真诚的人,依照自己的本性,而不是世俗的理念,浪漫只能是以人的生命为主体的浪漫.下面就将自己的三个妄自菲薄的观点和体会谈一谈:
第一, 诗歌与人生合一.
人生应该是诗意的人生.所以浪漫主义诗人始终追思人生的诗意,把人的本真情感纯化,力图把人类从各种“非人化境遇”中拉出来,启迪异化现象日趋严重情况下芸芸众生那沉重的心灵.表现在李白身上,他是一个强烈的“以天下为一己之私”的人.与李白同时代的其它诗人,根本无法将个人的主体意识摆到李白这样的高度上.

1、从青年起,李白就怀有“济苍生,安社稷”之宏大抱负,并为理想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希望建立不世之功.
2、在处世上,道家的思想支配他,他自由自在,毫无拘检,无为而达.
3、他以诗人的眼光观察政治人情世态,有时异常敏锐地看出本质的东西.
5、李白正是因为以脱离现实的“以天下为一已之私”的想象之翼翱翔时,远离了社会的价值判断,这是造成其人生悲喜剧的主要原因,但同时又给他浪漫主义诗作注入超越时代的魅力.
6、李白能把不被世人理解的悲愤,体现在不入流俗的的气魄和狂歌的坦荡上从这个意义让讲:李白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一个以生命写诗的人.
李白是一个能把外物随时随处为我所有、带着强列主观色彩的人,这一特点集中反映在他的“以第一人称为视点”的歌行中.李白这种做法无疑给作品带来了不谐调的成分,或者说紧张感、跳跃感,而李白的不受内心束缚的浪漫主义诗情,只有通过大多数诗人认为“不可做诗的形式”中,才会在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世界里展翅敖游.
第二,理性不能保证人的判断的正确性.人应以自己内在的的灵性作为外界的依据,以直觉各顿悟有所判断的依据.
从诗的概念的简单分析和比较,我们容易看出,诗的创作在各个时代有些共同特点.在人的诗作和修行成佛上,都存在着这样两种方式孰优的争论:是顿悟的,还是渐修的,是要借用直觉直抒胸意和感受,还是借助理性观照勤修苦炼,是做道家的游方圣僧,还是做苦行僧.一者以酒肉穿肠过,一者以恪守五戒十律,问汝今能持否?这种争论,导致了佛教完派的分野,推而广之,在做人和做诗上也有南宗、北宗之分.北宗学问渊综广博,南宗学问清通简要.“北宗人看书如显处观月,南宗人看书如牖中窥日.北宗风格退敛,南宗风格肆纵.北宗重细节,南宗人重大概.”作诗也是如此.李白是一个性灵的诗人,他很崇拜谢灵运,他的心里时常是“空无一物”坦荡的,所以没有任何滞重的东西,他能抓住一刹那的感受,而不拘泥形式地表现内心的“志”这一点上.
在荡漾人类性灵的浪漫主义诗人那里,主体感受已经最大限度地溶在诗中,甚至可以活主体已消失在语言中,同时语言的形式语言的选择已成活主体已成极其次要的问题,只有一种意识上的一种冲动在主体和鉴赏者中间,这种意识就下面第三点中谈及的宇宙意识.
第二, 追求与大自然的神秘契合交感,反对理性使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抗.
这一点是李白和所有浪漫主义诗人和文学家共同具备的,那就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宇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