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止观双运?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09:21:55
什么是止观双运?
止观双运是佛教禅定修习的基本方法和指导原则,又作止观双修、定慧等持.佛教禅定包含了“止”和“观”两大部分.“止”,梵文Sa—matha,音译奢摩他或三摩地,即心一境性,指心持续专注一境而寂然不动.“观”,梵文Vipasyna,音译毗婆奢那,即正观察力,指用如实的智慧观析真实.止为息内,就是心平息,不受杂念的干扰,如同平息水面的波纹.观有两种,一是“慧观”,即用佛陀教示的知见观察分析,也就是用缘起性空的道理破除我执;二是“胜观”,即在慧观的基础上产生轻安.\x0d止和观是佛教禅定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在佛教修习中,止观必须兼顾,如果只修止不修观,就不能得到断无明的智慧而究竟圆满;如果只修观不修止,不仅已经修得的止容易退失,遇到烦恼障碍的时候,无从对治,心也不能寂定,观就无法成就.因此佛教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否则就会偏向外道.\x0d佛教中修习止观及入止观双运的门径很多.修行者依哪一种次第入门,主要根据自己的根性和习惯,随从一门而入,而不必限定在现成的次第上.中国佛教中,对止观双运探讨较多的是天台宗.智顗将各种禅法中的修习次第概括为四种:一、次第,从止入观,循序渐进,依现成之法;二、非次第,或直入观门,不受现成之法的限定;三、次第非次第,于次第渐修中不依次第法,如在修止至任何一个定时,修观得慧;四,非次第次第,于非次第中依次第,顿悟之后返修止门.\x0d一般来说,止观双修的次第,大都从止入观而达止观双运.小乘南传禅法从“四十业处”入慧地,大乘念佛禅从持名、观想入实相念佛,密乘或从有相瑜伽入无相瑜伽,或从生起次第入圆满次第.修止至何定心要入修观,也因所持禅法不同而有别.《瑜伽师地论》和《菩提道次第论》等,皆以修止至初禅未到地定以上,身心轻安为奢摩他时为修观所依的定.当然,也有从观直接进入止观双运的,以天台宗的一心三观、圆顿止观等为代表.智顗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说:“或有声闻从初发心即修慧行,发电光三昧得四果,未具初禅,为欲满足有为功德故.”直从修观而入止观双运的这类修行法门可视为渐门中的顿门,也就是次第禅的直入法.\x0d禅宗的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则是另一种止观双运、定慧等持的修行方式.惠能融禅定止观于行住坐卧之中,这与他以慧摄定,将定、慧统一于无念之心有密切的关系.《坛经》中说:“定慧体一不二,即定是慧体,即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心口俱善,内外一种,定慧即等”.定慧等的提法在佛经中早已存在,但多是定多修慧、慧多修定,定慧均等,可以修得的意思.惠能的定慧等则是定慧无二无别,不可相分,同时定慧又是自性本有,不假修习.惠能的禅法既不以系心一缘而修止,也不以闻思修慧以修观,而是以人们当下念念无住的本觉之心为依持,由定慧一体直入一行三昧.这一止观双运的修行方法看似简单容易,实际上非上根利智之人不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