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写作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3 11:34:50
老师 请提供清明节缅怀先烈有关的素材及文章 谢谢
解题思路: 了解先烈事迹,突出人物精神品质,热情讴歌,揭示影响。
解题过程:
先烈事迹
1、精忠报国——岳飞 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绍兴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大破金兵于蔡州、陈州、颍州,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郾城等地,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 ”、“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正当岳飞所向披摩,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 强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指使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1142年1月28日),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因父丧未受官职。开庆初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以振奋人心,并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后历任刑部郎官,知瑞州等职。咸淳六年(1270),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德佑元年(1275)正月,闻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杭州,当时南宋的京城)。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被派往元营中谈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复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不久,为元重兵所败,妻子儿女皆被执,将士牺牲甚众,天祥只身逃脱,乃退广东继续抗元。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次年,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出身将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岁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三十四年(1555年)调浙江都司佥事,次年升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3府。9月,倭寇800人进掠龙山所,戚继光等即率10倍于敌的明军前往阻击。倭寇分3路冲杀,1万多明军竟不堪一击,阵渐大乱,纷纷溃退。戚继光看到形势危急,纵身跳上一块高石,连发 3箭,3个倭寇头目应声而倒,倭寇群龙无首,仓皇退逃。三十八年(1559年)台州倭乱频繁,百姓深受其害。数千名倭寇包围桃渚千户所,戚继光从宁波率兵连夜驰援台州,解桃渚之围,歼入侵海门倭寇。接着,亲去金华、义乌等地招募精壮农民和矿工3000余人,以岳家军为榜样进行编练,终成闻名天下的戚家军。戚继光针对南方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特点,创造了长短兵器配合,因敌因地变换队形、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使用飞刀、飞枪、飞箭的火箭等,屡次打败倭寇。三十九年(1560年)春,改任台(州)、金(华)、严(州)参将,驻守台州。在沿海造烽堠,修城墙,训练守军。四十年(1561年),数千名倭寇在台州登陆。戚继光率军出击,在宁海健跳(今属三门),临海花街、上峰岭、白水洋和太平(今温岭)新河、长沙等地,连续9次挫败倭寇的进犯,救出数千名被掳难民。史称台州大捷,亦称台州九战九捷。次年夏援闽,捣破倭寇在横屿的老巢,并乘胜破牛田、兴化的倭寇,连克60余营。四十二年(1565年)与俞大猷剿平广东倭寇,解除东南倭患。后戚继光在蓟州镇守16年,边备修饬,外敌不敢轻易进犯。因受排挤,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调广东戍守。后遭诬陷,夺职回乡。戚继光对练兵、治械、阵图等都有创见,他的优秀军事理论著作《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倍受兵家重视。 4、万里勤王——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年) ,字贞素。明朝末期战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为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史书记秦良玉载到: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料敌如神,兼通词翰,常为男子装。自幼从父秦葵习文练武,丈夫死后,继任其职,她曾派出兄弟秦邦屏、秦民屏救援沈阳抗击后金,被明熹宗封为二品夫人、充总兵官,并赐“忠义可嘉”匾额。更曾亲率3000精兵北上,镇守山海关(榆关)。崇祯三年,又奉诏勤王,收复永平、遵化等四城,受到崇祯帝优诏褒美并诰封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挂镇东将军印。还先后平定杨应龙、奢崇明等土司叛乱。后又多次于夔门等地击退张献忠等农民军的进攻。清军入关南下,她坚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晋封太保兼太子太保、忠州侯。永历皇帝亦加封其太子太傅、四川招讨使,仍以镇东将军督兵靖川中诸贼。去世后谥号“忠贞”。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非列女传)的巾帼英雄。郭沫若曾撰文赞誉秦良玉:“像她这样不怕死不爱钱的一位女将,在历史上毕竟是很少的”。北京四川营胡同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遗址。 5、收复新疆——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 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重要首领。字季高,一字朴存,号上农人。湖南湘阴人。 1875年(光绪元年),清政府内部发生“海防”和“塞防”的争论。时西北边塞和东南沿海防务均告危急;李鸿章等认为两者“力难兼顾”,主张放弃塞防,将 “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左宗棠力表异议,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招致英、俄渗透。是年5月,奉命督办新疆军务。1876 年,驻肃州指挥多路军讨伐阿古柏,次年1月占和阗(今和田),收复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随即上疏建议新疆改设行省,以收长治久安之效。1879年中俄伊犁交涉时,抨击崇厚一任俄国要求,轻率定议约章,丧权失地,主张“先之以议论”,“决之于战阵”。1880年春,在新疆部署兵事,出肃州抵哈密。 1881年初,中俄《伊犁条约》签定,应诏至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同年夏,调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84年6月,奉召入京,再任军机大臣。时值中法战争,法国舰队在福州马尾击溃福建水师,奉命督办福建军务。11月抵福州后,积极布防,并组成“恪靖援台军”东渡台湾。 1885年病故于福州。著有《楚军营制》(附条规),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 6、收复台湾——郑成功 郑成功(公元1624~1662)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为明末南安人。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的无比愤慨。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7、抗日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1905~194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 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父亲马锡龄是一穷苦农民。杨靖宇八岁时进私塾读书。1918年入确山县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进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胜利北进,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阳、开封等地先后三次被捕入狱。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秋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军委书记等职,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等职。1937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基本队伍有六千余人,分布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斗争。1938年5月,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会后,在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同年冬,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并勾结日本武装屯田移民,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遭遇几位村民,其中一人回大屯泄密给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将军,并紧急召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参战;经过数小时激战,将军被叛徒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 8、虎门销烟——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溢号文忠,福建侯官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 “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 9、国神——比干 《史记·殷本记》载:殷商末期,很多诸侯背叛了纣而归服西伯。西伯的势力更加强大,纣因此渐渐丧失了权势。王子比干劝说纣,纣不听,比干更加淫乱,毫无止息。微子曾多次劝谏,纣都不听,微子就和太师、少师商量,然后逃离了殷国。比干却说:“给人家做臣子,不能不拚死争谏。”就极力劝谏。纣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于是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来观看。 周武王封比干国神封铜盘铭:轩辕王子比干垄,上报天神,下报地神。中华民族千秋令:“齐封神雨,雷电照今;供干师忠,慎为瞻遗。”命为宗祀,历朝致祭。并令禁慎瞻遗。 10、流亡励志——晋重耳 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年轻时才华出众,深得父亲赏识。后来,晋献公听信谗言,把重耳赶去守边关。 重耳在边关被仇人追杀,逃到狄国。五年后,晋献公去世了。大夫里克来接重耳回国继承王位。重耳担心有人害他,拒绝了。 里克没有办法,只好让重耳的弟弟夷吾当国君,称晋惠公。夷吾担心重耳抢王位,派刺客杀他。重耳听到后,带着谋士赵衰等人赶往齐国。 路过卫国,重耳又饿又累,在路边歇下来。一个农民走来,重耳说:“我们非常饿,能给点吃的吗?”那人拿出一只碗,抓了把土放在碗里。 重耳很生气。赵衰劝道:“他把土献给您,说明他尊重您!”重耳跋山涉水,来到楚国。楚成王隆重迎接重耳。楚成王说:“秦国和你们相邻,你该求助秦王。”重耳认为楚成王说得有理,来到秦国。 秦穆公友好地接待他们。秦穆公早就不满意晋惠公,得知他去世,便把重耳送回晋国。重耳终于成为晋国国君。重耳积极发展生产,安定民心,晋国很快强盛起来。 11.关天培 关天培(1780—1841),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行伍出身。平时勇于任事,治学练兵注重实效,被称作“干济之才”。1833年署江南提督,1834年任广东水师提督。1839年坚决支持林则徐的禁烟措施,训练水师,修筑炮台,加强战备,曾多次击退英军的进犯。1841年2月25日,英舰18艘向虎门发动进攻,关天培与游击麦廷章在靖远炮台率将士奋勇抵抗。26日下午英军再度发动猛攻,琦善拒发援兵,关天培孤军奋战,受伤数十处,仍亲燃大炮杀敌。最后与守炮台将士四百多人壮烈牺牲。著有《筹海初集》。 12.定海三总兵 葛云飞(1789—1841),字雨田,又字鹏起,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领导定海保卫战的主要爱国将领。1838年任定海镇总兵。1839年因父死回家守丧。1841年初,英军从定海撤退后,葛云飞奉命进驻定海。安徽寿春镇总兵王锡朋、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也同时奉调率兵进驻定海,与葛云飞协力防守。1841年9月下旬,英军再次进攻定海。葛云飞对所部坚定地说:“贼不足畏,可尽灭也!万一不利,某身为大将,奉天子命镇守斯土,城亡与亡,大义也!当死在此地,不离定海寸步!”9月26日,敌军进攻定海竹山门,葛云飞下令开炮,击断敌船桅,敌军仓皇退去。27日,英军向土城开炮,葛云飞指挥各营开炮猛烈还击,敌人慌忙败退。28日至30日,侵略军向定海竹山门、五奎山进攻,企图登陆,都被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击退。于是敌人调集兵力,集中进攻定海,定海守军一共只有四千多人,且武器弹药不足,处境危急,因此,三总兵联名飞书向镇海大营告急。但大营不发救兵。10月1日,英军从小路攻上定海北面的晓峰岭。王锡朋壮烈牺牲。接着英军进攻竹山门,郑国鸿率军誓死抵抗,亲手挥刀杀死侵略军多人后,也英勇牺牲。葛云飞据守在最危险的定海城南土城。王、郑牺牲后,敌人向葛云飞阵地压来。他手执大刀,率二百多名士兵,大呼杀入敌阵,劈死敌军多人。葛云飞全身受伤四十余处,但他仍忍痛奋力砍杀。最后,一颗炮弹击中他的胸部,英勇殉难,二百多名士兵也全部壮烈牺牲。葛云飞、王锡朋和郑国鸿一起被称为“定海三总兵”。葛云飞著有《名将录》、《浙海险要图说》及许多诗文。 13.陈连升(?—1841)湖北鹤峰人。他出身于行伍,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累擢曾山营参将。1839年在回击英国侵略军制造的官涌武装挑衅中,因功擢三江口副将,调守沙角炮台。1841年1月7日,英军猛攻沙角炮台。他镇定自若,指挥守军多次击退敌人进攻。英军闯入炮台后,他身先士卒,奋勇抵抗,不幸中弹扑地,英勇捐躯。 14.董存瑞(1933-1948)1945年,年轻的民兵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在激烈的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战士,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我军被敌暗堡所阻。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但找不到炸药支架,为保证整个战斗胜利,他毅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15.邱少云,1952年10月,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实践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战后,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授“模范青年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16.杨根思,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工事摧毁,他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带领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美军的第一次进攻。接着,美军组织2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锨展开拼杀。激战中,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他亲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击,指挥第8班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美军击退。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滥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阵地上只剩他和两名伤员时,又有40多名美军爬近山顶。危急关头,他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英勇捐躯。 17.梁士英 ,1948年9月,梁士英参加解放锦州作战,被派到尖刀连8连2排5班当战斗组长。10月14日上午,总攻锦州的战斗打响了。梁士英首先登城,一个人用十几颗手榴弹击退了一个连的敌人反扑。在这关键时刻,梁士英提起爆破筒,冒着密集的子弹,将拉开导火索的爆破筒塞进碉堡里,正当他转身离开时,爆破筒又被敌人推了出来。梁士英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躯死死地顶住了就要爆炸的爆破筒。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敌堡被炸毁,梁士英壮烈牺牲,年仅26岁。 战后,师党委给梁士英追记三大功,授予“特等功臣”光荣称号。纵队命名5班为“梁士英班”。锦州市人民政府将锦州西北门改称“士英门”,将惠安街改称“士英街”,以永远纪念这位不朽的英雄,伟大的战士。 18.罗盛教,1952年1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遇到4个正在滑冰的朝鲜少年。 忽然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压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 罗盛教 立刻脱掉棉衣,毫不犹豫地跳进冰窟窿里进行抢救。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 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莹。 他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头将崔莹顶出水面,这时战 友赶来把崔莹救了上来。但罗盛教由于严寒,体力消耗殆尽,当他被人们救上来 时,已经停止了呼吸。时年只有21岁。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了表彰罗盛教用生命救 出朝鲜少年的国际主义精神,给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模范 称号。团中央追认他为“模范青年团员”。他还荣获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 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范文:
仰望丰碑
一面党旗,承载历史,汇聚信念,寄托希望,光荣与梦想,在这里交织。八十多年的风雨跋涉,八十多年的沧桑历程。星星之火,点燃成滚滚而来的革命铁流;井冈翠竹,培育出坚不可摧的钢铁意志。心中的那团不灭的信念之火,让我又一次站在了这英雄的丰碑下。 仰望英雄的丰碑,我仿佛看见嘉兴湖上那艘悄悄驶来却满载着希望与理想的小船,听见了长江的呼唤,黄河的呼唤,感受到了那上天揽月的豪迈,那鹰击长空的磅礴之势。 仰望英雄的丰碑,我仿佛看见了橘子洲头那万山红遍的轮廓,听见了井冈山上挑粮队伍匆匆前进的脚步声,感受到新中国诞生时那山河沸腾的景象。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这座英雄丰碑的辉映下,我读懂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读懂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撒高原”的壮语,更加深切的体会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深刻内涵。 英雄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先驱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当我站在这鲜红的党旗前,驻足于这座英雄的丰碑下,我感到一份庄严与神圣——我要用美丽的青春去描绘党旗的风采。 我再一次仰望这座英雄的丰碑,看到了长征途中的篝火辉映着港澳回归的焰火,延河的清波荡漾着西部大开发的雄伟凯歌。 我再一次仰望这座英雄的丰碑,看到了十六大旗帜迎风高高飘扬,神舟五号一飞冲天百年梦圆;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指引,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吹响振兴的号角…… 东海万顷碧波在瞩目,珠穆朗玛雪峰在眺望,伟大祖国的车轮滚滚前进,和平崛起的步伐势不可挡。仰望这座英雄的丰碑,我感受到岁月的厚重。仰望这座英雄的丰碑,我感受到使命的神圣。我仔细打量着那用斧头和镰刀雕刻,用小米和步枪,用鲜血和生命铸就而成的丰碑,它凝聚着天地日月的辉煌,凝聚着江河山川的气魄,凝聚着炎黄儿女的青春血液,凝聚着伟大民族的崇高精神。它是一座胜利的丰碑,一座伟大的丰碑,一座揭示真理的丰碑,更是一座昭示未来的、英雄的丰碑。
最终答案:略
解题过程:
先烈事迹
1、精忠报国——岳飞 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绍兴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大破金兵于蔡州、陈州、颍州,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郾城等地,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 ”、“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正当岳飞所向披摩,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 强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指使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1142年1月28日),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因父丧未受官职。开庆初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以振奋人心,并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后历任刑部郎官,知瑞州等职。咸淳六年(1270),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德佑元年(1275)正月,闻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杭州,当时南宋的京城)。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被派往元营中谈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复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不久,为元重兵所败,妻子儿女皆被执,将士牺牲甚众,天祥只身逃脱,乃退广东继续抗元。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次年,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出身将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岁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三十四年(1555年)调浙江都司佥事,次年升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3府。9月,倭寇800人进掠龙山所,戚继光等即率10倍于敌的明军前往阻击。倭寇分3路冲杀,1万多明军竟不堪一击,阵渐大乱,纷纷溃退。戚继光看到形势危急,纵身跳上一块高石,连发 3箭,3个倭寇头目应声而倒,倭寇群龙无首,仓皇退逃。三十八年(1559年)台州倭乱频繁,百姓深受其害。数千名倭寇包围桃渚千户所,戚继光从宁波率兵连夜驰援台州,解桃渚之围,歼入侵海门倭寇。接着,亲去金华、义乌等地招募精壮农民和矿工3000余人,以岳家军为榜样进行编练,终成闻名天下的戚家军。戚继光针对南方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特点,创造了长短兵器配合,因敌因地变换队形、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使用飞刀、飞枪、飞箭的火箭等,屡次打败倭寇。三十九年(1560年)春,改任台(州)、金(华)、严(州)参将,驻守台州。在沿海造烽堠,修城墙,训练守军。四十年(1561年),数千名倭寇在台州登陆。戚继光率军出击,在宁海健跳(今属三门),临海花街、上峰岭、白水洋和太平(今温岭)新河、长沙等地,连续9次挫败倭寇的进犯,救出数千名被掳难民。史称台州大捷,亦称台州九战九捷。次年夏援闽,捣破倭寇在横屿的老巢,并乘胜破牛田、兴化的倭寇,连克60余营。四十二年(1565年)与俞大猷剿平广东倭寇,解除东南倭患。后戚继光在蓟州镇守16年,边备修饬,外敌不敢轻易进犯。因受排挤,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调广东戍守。后遭诬陷,夺职回乡。戚继光对练兵、治械、阵图等都有创见,他的优秀军事理论著作《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倍受兵家重视。 4、万里勤王——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年) ,字贞素。明朝末期战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为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史书记秦良玉载到: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料敌如神,兼通词翰,常为男子装。自幼从父秦葵习文练武,丈夫死后,继任其职,她曾派出兄弟秦邦屏、秦民屏救援沈阳抗击后金,被明熹宗封为二品夫人、充总兵官,并赐“忠义可嘉”匾额。更曾亲率3000精兵北上,镇守山海关(榆关)。崇祯三年,又奉诏勤王,收复永平、遵化等四城,受到崇祯帝优诏褒美并诰封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挂镇东将军印。还先后平定杨应龙、奢崇明等土司叛乱。后又多次于夔门等地击退张献忠等农民军的进攻。清军入关南下,她坚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晋封太保兼太子太保、忠州侯。永历皇帝亦加封其太子太傅、四川招讨使,仍以镇东将军督兵靖川中诸贼。去世后谥号“忠贞”。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非列女传)的巾帼英雄。郭沫若曾撰文赞誉秦良玉:“像她这样不怕死不爱钱的一位女将,在历史上毕竟是很少的”。北京四川营胡同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遗址。 5、收复新疆——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 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重要首领。字季高,一字朴存,号上农人。湖南湘阴人。 1875年(光绪元年),清政府内部发生“海防”和“塞防”的争论。时西北边塞和东南沿海防务均告危急;李鸿章等认为两者“力难兼顾”,主张放弃塞防,将 “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左宗棠力表异议,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招致英、俄渗透。是年5月,奉命督办新疆军务。1876 年,驻肃州指挥多路军讨伐阿古柏,次年1月占和阗(今和田),收复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随即上疏建议新疆改设行省,以收长治久安之效。1879年中俄伊犁交涉时,抨击崇厚一任俄国要求,轻率定议约章,丧权失地,主张“先之以议论”,“决之于战阵”。1880年春,在新疆部署兵事,出肃州抵哈密。 1881年初,中俄《伊犁条约》签定,应诏至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同年夏,调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84年6月,奉召入京,再任军机大臣。时值中法战争,法国舰队在福州马尾击溃福建水师,奉命督办福建军务。11月抵福州后,积极布防,并组成“恪靖援台军”东渡台湾。 1885年病故于福州。著有《楚军营制》(附条规),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 6、收复台湾——郑成功 郑成功(公元1624~1662)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为明末南安人。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的无比愤慨。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7、抗日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1905~194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 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父亲马锡龄是一穷苦农民。杨靖宇八岁时进私塾读书。1918年入确山县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进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胜利北进,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阳、开封等地先后三次被捕入狱。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秋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军委书记等职,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等职。1937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基本队伍有六千余人,分布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斗争。1938年5月,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会后,在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同年冬,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并勾结日本武装屯田移民,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遭遇几位村民,其中一人回大屯泄密给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将军,并紧急召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参战;经过数小时激战,将军被叛徒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 8、虎门销烟——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溢号文忠,福建侯官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 “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 9、国神——比干 《史记·殷本记》载:殷商末期,很多诸侯背叛了纣而归服西伯。西伯的势力更加强大,纣因此渐渐丧失了权势。王子比干劝说纣,纣不听,比干更加淫乱,毫无止息。微子曾多次劝谏,纣都不听,微子就和太师、少师商量,然后逃离了殷国。比干却说:“给人家做臣子,不能不拚死争谏。”就极力劝谏。纣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于是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来观看。 周武王封比干国神封铜盘铭:轩辕王子比干垄,上报天神,下报地神。中华民族千秋令:“齐封神雨,雷电照今;供干师忠,慎为瞻遗。”命为宗祀,历朝致祭。并令禁慎瞻遗。 10、流亡励志——晋重耳 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年轻时才华出众,深得父亲赏识。后来,晋献公听信谗言,把重耳赶去守边关。 重耳在边关被仇人追杀,逃到狄国。五年后,晋献公去世了。大夫里克来接重耳回国继承王位。重耳担心有人害他,拒绝了。 里克没有办法,只好让重耳的弟弟夷吾当国君,称晋惠公。夷吾担心重耳抢王位,派刺客杀他。重耳听到后,带着谋士赵衰等人赶往齐国。 路过卫国,重耳又饿又累,在路边歇下来。一个农民走来,重耳说:“我们非常饿,能给点吃的吗?”那人拿出一只碗,抓了把土放在碗里。 重耳很生气。赵衰劝道:“他把土献给您,说明他尊重您!”重耳跋山涉水,来到楚国。楚成王隆重迎接重耳。楚成王说:“秦国和你们相邻,你该求助秦王。”重耳认为楚成王说得有理,来到秦国。 秦穆公友好地接待他们。秦穆公早就不满意晋惠公,得知他去世,便把重耳送回晋国。重耳终于成为晋国国君。重耳积极发展生产,安定民心,晋国很快强盛起来。 11.关天培 关天培(1780—1841),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行伍出身。平时勇于任事,治学练兵注重实效,被称作“干济之才”。1833年署江南提督,1834年任广东水师提督。1839年坚决支持林则徐的禁烟措施,训练水师,修筑炮台,加强战备,曾多次击退英军的进犯。1841年2月25日,英舰18艘向虎门发动进攻,关天培与游击麦廷章在靖远炮台率将士奋勇抵抗。26日下午英军再度发动猛攻,琦善拒发援兵,关天培孤军奋战,受伤数十处,仍亲燃大炮杀敌。最后与守炮台将士四百多人壮烈牺牲。著有《筹海初集》。 12.定海三总兵 葛云飞(1789—1841),字雨田,又字鹏起,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领导定海保卫战的主要爱国将领。1838年任定海镇总兵。1839年因父死回家守丧。1841年初,英军从定海撤退后,葛云飞奉命进驻定海。安徽寿春镇总兵王锡朋、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也同时奉调率兵进驻定海,与葛云飞协力防守。1841年9月下旬,英军再次进攻定海。葛云飞对所部坚定地说:“贼不足畏,可尽灭也!万一不利,某身为大将,奉天子命镇守斯土,城亡与亡,大义也!当死在此地,不离定海寸步!”9月26日,敌军进攻定海竹山门,葛云飞下令开炮,击断敌船桅,敌军仓皇退去。27日,英军向土城开炮,葛云飞指挥各营开炮猛烈还击,敌人慌忙败退。28日至30日,侵略军向定海竹山门、五奎山进攻,企图登陆,都被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击退。于是敌人调集兵力,集中进攻定海,定海守军一共只有四千多人,且武器弹药不足,处境危急,因此,三总兵联名飞书向镇海大营告急。但大营不发救兵。10月1日,英军从小路攻上定海北面的晓峰岭。王锡朋壮烈牺牲。接着英军进攻竹山门,郑国鸿率军誓死抵抗,亲手挥刀杀死侵略军多人后,也英勇牺牲。葛云飞据守在最危险的定海城南土城。王、郑牺牲后,敌人向葛云飞阵地压来。他手执大刀,率二百多名士兵,大呼杀入敌阵,劈死敌军多人。葛云飞全身受伤四十余处,但他仍忍痛奋力砍杀。最后,一颗炮弹击中他的胸部,英勇殉难,二百多名士兵也全部壮烈牺牲。葛云飞、王锡朋和郑国鸿一起被称为“定海三总兵”。葛云飞著有《名将录》、《浙海险要图说》及许多诗文。 13.陈连升(?—1841)湖北鹤峰人。他出身于行伍,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累擢曾山营参将。1839年在回击英国侵略军制造的官涌武装挑衅中,因功擢三江口副将,调守沙角炮台。1841年1月7日,英军猛攻沙角炮台。他镇定自若,指挥守军多次击退敌人进攻。英军闯入炮台后,他身先士卒,奋勇抵抗,不幸中弹扑地,英勇捐躯。 14.董存瑞(1933-1948)1945年,年轻的民兵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在激烈的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战士,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我军被敌暗堡所阻。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但找不到炸药支架,为保证整个战斗胜利,他毅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15.邱少云,1952年10月,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实践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战后,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授“模范青年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16.杨根思,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工事摧毁,他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带领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美军的第一次进攻。接着,美军组织2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锨展开拼杀。激战中,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他亲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击,指挥第8班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美军击退。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滥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阵地上只剩他和两名伤员时,又有40多名美军爬近山顶。危急关头,他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英勇捐躯。 17.梁士英 ,1948年9月,梁士英参加解放锦州作战,被派到尖刀连8连2排5班当战斗组长。10月14日上午,总攻锦州的战斗打响了。梁士英首先登城,一个人用十几颗手榴弹击退了一个连的敌人反扑。在这关键时刻,梁士英提起爆破筒,冒着密集的子弹,将拉开导火索的爆破筒塞进碉堡里,正当他转身离开时,爆破筒又被敌人推了出来。梁士英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躯死死地顶住了就要爆炸的爆破筒。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敌堡被炸毁,梁士英壮烈牺牲,年仅26岁。 战后,师党委给梁士英追记三大功,授予“特等功臣”光荣称号。纵队命名5班为“梁士英班”。锦州市人民政府将锦州西北门改称“士英门”,将惠安街改称“士英街”,以永远纪念这位不朽的英雄,伟大的战士。 18.罗盛教,1952年1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遇到4个正在滑冰的朝鲜少年。 忽然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压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 罗盛教 立刻脱掉棉衣,毫不犹豫地跳进冰窟窿里进行抢救。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 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莹。 他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头将崔莹顶出水面,这时战 友赶来把崔莹救了上来。但罗盛教由于严寒,体力消耗殆尽,当他被人们救上来 时,已经停止了呼吸。时年只有21岁。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了表彰罗盛教用生命救 出朝鲜少年的国际主义精神,给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模范 称号。团中央追认他为“模范青年团员”。他还荣获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 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范文:
仰望丰碑
一面党旗,承载历史,汇聚信念,寄托希望,光荣与梦想,在这里交织。八十多年的风雨跋涉,八十多年的沧桑历程。星星之火,点燃成滚滚而来的革命铁流;井冈翠竹,培育出坚不可摧的钢铁意志。心中的那团不灭的信念之火,让我又一次站在了这英雄的丰碑下。 仰望英雄的丰碑,我仿佛看见嘉兴湖上那艘悄悄驶来却满载着希望与理想的小船,听见了长江的呼唤,黄河的呼唤,感受到了那上天揽月的豪迈,那鹰击长空的磅礴之势。 仰望英雄的丰碑,我仿佛看见了橘子洲头那万山红遍的轮廓,听见了井冈山上挑粮队伍匆匆前进的脚步声,感受到新中国诞生时那山河沸腾的景象。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这座英雄丰碑的辉映下,我读懂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读懂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撒高原”的壮语,更加深切的体会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深刻内涵。 英雄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先驱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当我站在这鲜红的党旗前,驻足于这座英雄的丰碑下,我感到一份庄严与神圣——我要用美丽的青春去描绘党旗的风采。 我再一次仰望这座英雄的丰碑,看到了长征途中的篝火辉映着港澳回归的焰火,延河的清波荡漾着西部大开发的雄伟凯歌。 我再一次仰望这座英雄的丰碑,看到了十六大旗帜迎风高高飘扬,神舟五号一飞冲天百年梦圆;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指引,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吹响振兴的号角…… 东海万顷碧波在瞩目,珠穆朗玛雪峰在眺望,伟大祖国的车轮滚滚前进,和平崛起的步伐势不可挡。仰望这座英雄的丰碑,我感受到岁月的厚重。仰望这座英雄的丰碑,我感受到使命的神圣。我仔细打量着那用斧头和镰刀雕刻,用小米和步枪,用鲜血和生命铸就而成的丰碑,它凝聚着天地日月的辉煌,凝聚着江河山川的气魄,凝聚着炎黄儿女的青春血液,凝聚着伟大民族的崇高精神。它是一座胜利的丰碑,一座伟大的丰碑,一座揭示真理的丰碑,更是一座昭示未来的、英雄的丰碑。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