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和谐演讲稿中文的,剩下我翻译,两、三百字就可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11/11 04:40:42
希望和谐演讲稿
中文的,剩下我翻译,两、三百字就可以.
中文的,剩下我翻译,两、三百字就可以.
一个人,一件事物,不管是大,还是小,也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不管是聪明,还是愚昧,这些外在的形式毫无影响,他们一律都是和谐的.未知数是大是小,并不知道,但是,它必须是和谐的,才能列出方程.和谐是和外在形式无关的,所有事物的本质.它即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必须遵守.
和谐是一切事物的原则,工作、学习、生活、文章,条例,它们内在必须是和谐的,和其它事物的关系必须是和谐的.如果不和谐就不可能存在,一点的变化,必然引起其它的变化,所以是不可阻挡,因为它们有内在的联系,有和谐的本质.所以,一个谎言,为了掩盖它,必须编造另一个更大的谎言.一个扭曲,会造成另一个更大的扭曲.斗争,只是现象,和谐才是它的本质.为什么要解方程?为了解决问题.只有和谐才能解决问题,和谐就是条件.斗争只是手段.为了解决问题,不得不,迫不得已,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为了达到和谐,双方的利益,不得已而为之.为了更高的和谐,斗争更微妙复杂.就象两个球队.这就象比赛,两个球队.有人看球赛,就是看输嬴.有人则不然,他们欣赏的是和谐.比赛,激烈的拼抢,有时还大打出手,他们不和谐吗?不!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合谐的.他们表面上势不两立,其实,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那就是达到观众的满意.自己技艺纯熟,更希望对方有好的表现.合谐包含着斗争,与此同时也有妥协.合谐包含着严格,也有宽容,和谐包含着一分为二,也包含着合二为一.有阴有阳,方方面面都能存在,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是物质的本质,物质不灭定律.
为什么不是极端?因为,互相都有需要,世界是一个整体,所以能找出共同点,共同的利益所在.这是整体观的表现.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关系.
生活的乐趣并不在于成败输嬴,成者能有多少?不以成败论英雄.生活也不在于得失,也不在于生老病死.生活是为了体验韵味,合谐带给人的感受.比如:2+3=5,5+3呢就等于8,数字不同,有一个加法法则贯穿在其中,这个法则是相同的.在运算中,我们体会到了这个法则.它是客观的、实际的、合乎逻辑的、完美的,一句话是合谐的.也如打乒乓球,这样打过去,就那样回过来.这种回应是客观的、合乎规则的.如果打不回来,老是接不着,同样是客观规律的展现.通过努力又能接回去了,符合了乒乓球运动的规律,乒乓球飞行的是那样巧妙.打的是有形的球,体会的是无形的运动规律,有韵味,很合谐.生活中也是如此,方方面面的关系,这样向社会展示,社会就会这样的回应,完美合谐.对自己也是如此,生老病死,形象各不相同,但是,无论内部,还是外部,各种各样的关系变化,那种无形的东西组成了一幅互动的画面,合谐,让人感到完美.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有形象的是现象,本质没有形象.有形象的东西是变换无常的,合谐是本质是能够永存的.合谐没有形象,它隐于有形之中,无处不在,合谐是真实因此可以长久.科学家发现了很多规律,这些规律可见吗?有形吗?即不可见,又无形象,但是,它确实存在,隐藏在有形事物之中.它们有能量,互相关联,也是客观的存在.由于它们的存在,世界才是合谐的.符合规律即是合谐,有人想不合谐,行吗?答案是:不行!因为,规律有能量,谁想违反规律?做不到!如果能做到,违反规律,那还能算做规律吗!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的背后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是变化的依据、标准、是绝对的.合谐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试金石.
由可见的事物中,发现不可见的规律,这在科学中彼彼皆是.看到苹果落地这一可见事物,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看到苹果落地的人有的是,从中发现这个无形的万有引力的只有牛顿一人.虽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一般人没有发现,但是,万有引力是客观的存在.它的存在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无差无别.
和谐可以用公式表达出来,也可以是人的感受.满足方程式即是满足合谐的条件,是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是唯一的条件.如果没有合谐,数值不可能计算出大小,事物不可能确定形态,一句话:不能存在. 再举一例:一条河流,有多少人赞叹它?它美好,为什么?因为,它和谐.它的流动符合拉普拉斯方程式.这个方程式是对流动的液体,那种互相补充,和谐互动的描述.所以,它显得美,不会缺一块少一块.山河大地很美,因为,它原本也是流动的岩浆所凝结,也符合拉普拉斯方程式.发现拉普拉斯方程式的只是一个人,他是用公式的形式表示流体的这一性质.人们却用感受来体会.有形事物美的原因,是暗藏的一种和谐.它不是具体指某一形象.光秃秃的山有什么美?一个动物满肚子屎有什么美?而生命的美是无形的事物,在于它的合谐和巧妙,说不清,道不明,让人感到的生命的力量.
顽强和顺从,强大或娇小,以及等等,在言语和形象以外的东西,把内容和形象抛开,感到了一种美,那是无形的.让人心中升起怜悯、热爱和改悔,赞叹上天的伟大.
暗中的东西是什么?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和谐决定事物的大小形态.所谓智慧,智慧的人,在于发现这种联系.当然,也有人感觉不到.虽然,感觉不到,但它们是客观的存在.音乐、书法、图画所表现的也是形象背后的东西,无形的东西,而使人升华.
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
和谐社会的有关资料: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3,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目标:
到二〇二〇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五,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七)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六,和谐社会六大特征:
l,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七,关于和谐的名言:
家和万事兴!
和为贵,谐为美!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
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
——鲁迅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是和谐而不会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而不会和谐
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毕达哥拉斯
和谐美是美的最高境界.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说过:
"美在和谐."可见,和谐 美是一个极古老而又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美学命题.
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 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
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 造就了环境的美."
赫拉克利特说:"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
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黑格尔:“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
和谐——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体理论,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理想的中国化,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比如对于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的论断;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发展动力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政治保证问题、战略步骤问题、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以及祖国统一等问题,这一理论还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回答了中国为什么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问题,主要内容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他们之间就好像哲学原理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前者是整体规划,后者是如何具体实行,是实行的具体指导思想.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他是目前发展的一个目标、愿景,既是目标又是过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重要思想指导.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以上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无差别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目标又是过程,需要经过长期奋斗、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
★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
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与国家相对应的是狭义的社会,指的是与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相区别的,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广泛领域.我们党提出的和谐社会中的“社会”,是指狭义的社会.这一点学者们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
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观点二: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这种观点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提出来的.
观点三: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其保证层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
观点四: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等.实际上,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几乎就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全部内容.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谈论的和谐社会是狭义上的和谐社会.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术界主要有两种界定.
观点一: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这主要是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和谐社会部分的论述归纳出来的.
观点二: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属性来看,它应该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
★传统和谐社会与现代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些学者在研究中注意到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的全称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全称告诉我们有各式各样的和谐社会.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出现过“和谐”这一社会历史现象.历朝历代的“盛世”,就可以说是一种和谐社会.但这样的和谐社会都是“传统的和谐社会”.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代的和谐社会”.传统的和谐社会与现代的和谐社会有两个重大区别:一是前者往往以牺牲个人利益来换取社会的和谐局面,后者则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能够协调好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能够整合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因而能够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二是前者建立在少数群体剥夺多数群体、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基础之上,缺乏社会公平和正义,它是不能长久的,后者则是建立在社会公平和正义基础上的,具有可持续性.
★关于和谐社会的特征或标志
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出发,对和谐社会的特征或标志的概括有很大的差异.
观点一:和谐社会有三个标志:一是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任何阶层特别是具有较高社会位置的阶层都不应以任何理由人为地设置障碍,来排斥其他阶层的社会成员进入本阶层,以达到维护本阶层特有利益的目的;二是各个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的并且是恰如其分的回报,这就必须按照贡献进行分配;三是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应当保持着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这就必须在其相互之间实现互惠互利的公正规则.
观点二:有学者根据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有关论述,把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是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三是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四是要加强社会治安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关于当前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
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基于我们的社会还是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和因素.有学者提出,当前社会中最不和谐的,还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大,而且很多是由不公平分配所造成的.比如腐败、权钱交易、偷税漏税、走私贩私等.还有垄断性行业,它凭借对资源、市场、价格的垄断,获得大量的垄断利润.
有学者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解决我们党的一些主要依靠力量为改革发展所承担的代价与得到的补偿不对等的问题.农民、产业工人曾经为改革发展承担了相当大份额的成本或代价,应当想方设法予以适当的补偿.
社会学学者们特别关注社会阶层关系的不和谐,提出了社会排斥、社会剥夺和社会断裂等概念来说明这一问题.所谓社会排斥,是指我们制定游戏规则时,尽量考虑大家共同的利益,但每一个游戏规则都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维护部分人利益的同时,有意无意地排斥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至于社会剥夺,体现最突出的就是城市拆迁和农民失地问题.这种社会剥夺,反映了我们当前的一些政策考虑得还不够周全.社会断裂,指的是我们社会当中出现一些障碍,阻碍了阶层间流动,尤其是下层向上层的流动.对这些负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社会和谐是很难做到的.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关系
在研究和讨论过程中,经常要涉及这几个概念,干部群众在学习讨论中也大多搞不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学者专门撰文回答了这一问题.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要经历相当长历史阶段的社会实体,因而在逻辑学上可以把“社会主义社会”看作一个实体范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不同,它是社会主义社会某一方面的属性,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属性范畴,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属性.全面小康社会是“三步走”战略中的关键一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有一个明确的任务,这就是让社会更加和谐.
★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
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一是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从国际上看,这一时期往往是社会稳定问题非常突出的时期,不能不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二是正确应对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一方面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另一方面催生了大量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群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因而,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利益矛盾大量出现了,人民内部的物质利益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而解决这些矛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情况,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自然要提上日程,提到比过去更为重要的位置.
三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也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内部冲突加剧,处于恶性运行之中这一状况提出的,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的不稳定这一特定现状而言的.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些学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来的,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具有重大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的进一步丰富,是当前国家和全社会关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摘自《应用写作》杂志2005年第5期)
一是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主义社会是民主的社会,是富裕的社会,还应该是和谐的社会,我们要构建一个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二是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认识的一个新突破.
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我们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
四是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治理社会的理念有了新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和谐社会成为中国新的主题.
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百姓生活质量.
和谐是一切事物的原则,工作、学习、生活、文章,条例,它们内在必须是和谐的,和其它事物的关系必须是和谐的.如果不和谐就不可能存在,一点的变化,必然引起其它的变化,所以是不可阻挡,因为它们有内在的联系,有和谐的本质.所以,一个谎言,为了掩盖它,必须编造另一个更大的谎言.一个扭曲,会造成另一个更大的扭曲.斗争,只是现象,和谐才是它的本质.为什么要解方程?为了解决问题.只有和谐才能解决问题,和谐就是条件.斗争只是手段.为了解决问题,不得不,迫不得已,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为了达到和谐,双方的利益,不得已而为之.为了更高的和谐,斗争更微妙复杂.就象两个球队.这就象比赛,两个球队.有人看球赛,就是看输嬴.有人则不然,他们欣赏的是和谐.比赛,激烈的拼抢,有时还大打出手,他们不和谐吗?不!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合谐的.他们表面上势不两立,其实,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那就是达到观众的满意.自己技艺纯熟,更希望对方有好的表现.合谐包含着斗争,与此同时也有妥协.合谐包含着严格,也有宽容,和谐包含着一分为二,也包含着合二为一.有阴有阳,方方面面都能存在,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是物质的本质,物质不灭定律.
为什么不是极端?因为,互相都有需要,世界是一个整体,所以能找出共同点,共同的利益所在.这是整体观的表现.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关系.
生活的乐趣并不在于成败输嬴,成者能有多少?不以成败论英雄.生活也不在于得失,也不在于生老病死.生活是为了体验韵味,合谐带给人的感受.比如:2+3=5,5+3呢就等于8,数字不同,有一个加法法则贯穿在其中,这个法则是相同的.在运算中,我们体会到了这个法则.它是客观的、实际的、合乎逻辑的、完美的,一句话是合谐的.也如打乒乓球,这样打过去,就那样回过来.这种回应是客观的、合乎规则的.如果打不回来,老是接不着,同样是客观规律的展现.通过努力又能接回去了,符合了乒乓球运动的规律,乒乓球飞行的是那样巧妙.打的是有形的球,体会的是无形的运动规律,有韵味,很合谐.生活中也是如此,方方面面的关系,这样向社会展示,社会就会这样的回应,完美合谐.对自己也是如此,生老病死,形象各不相同,但是,无论内部,还是外部,各种各样的关系变化,那种无形的东西组成了一幅互动的画面,合谐,让人感到完美.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有形象的是现象,本质没有形象.有形象的东西是变换无常的,合谐是本质是能够永存的.合谐没有形象,它隐于有形之中,无处不在,合谐是真实因此可以长久.科学家发现了很多规律,这些规律可见吗?有形吗?即不可见,又无形象,但是,它确实存在,隐藏在有形事物之中.它们有能量,互相关联,也是客观的存在.由于它们的存在,世界才是合谐的.符合规律即是合谐,有人想不合谐,行吗?答案是:不行!因为,规律有能量,谁想违反规律?做不到!如果能做到,违反规律,那还能算做规律吗!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的背后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是变化的依据、标准、是绝对的.合谐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试金石.
由可见的事物中,发现不可见的规律,这在科学中彼彼皆是.看到苹果落地这一可见事物,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看到苹果落地的人有的是,从中发现这个无形的万有引力的只有牛顿一人.虽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一般人没有发现,但是,万有引力是客观的存在.它的存在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无差无别.
和谐可以用公式表达出来,也可以是人的感受.满足方程式即是满足合谐的条件,是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是唯一的条件.如果没有合谐,数值不可能计算出大小,事物不可能确定形态,一句话:不能存在. 再举一例:一条河流,有多少人赞叹它?它美好,为什么?因为,它和谐.它的流动符合拉普拉斯方程式.这个方程式是对流动的液体,那种互相补充,和谐互动的描述.所以,它显得美,不会缺一块少一块.山河大地很美,因为,它原本也是流动的岩浆所凝结,也符合拉普拉斯方程式.发现拉普拉斯方程式的只是一个人,他是用公式的形式表示流体的这一性质.人们却用感受来体会.有形事物美的原因,是暗藏的一种和谐.它不是具体指某一形象.光秃秃的山有什么美?一个动物满肚子屎有什么美?而生命的美是无形的事物,在于它的合谐和巧妙,说不清,道不明,让人感到的生命的力量.
顽强和顺从,强大或娇小,以及等等,在言语和形象以外的东西,把内容和形象抛开,感到了一种美,那是无形的.让人心中升起怜悯、热爱和改悔,赞叹上天的伟大.
暗中的东西是什么?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和谐决定事物的大小形态.所谓智慧,智慧的人,在于发现这种联系.当然,也有人感觉不到.虽然,感觉不到,但它们是客观的存在.音乐、书法、图画所表现的也是形象背后的东西,无形的东西,而使人升华.
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
和谐社会的有关资料: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3,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目标:
到二〇二〇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五,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七)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六,和谐社会六大特征:
l,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七,关于和谐的名言:
家和万事兴!
和为贵,谐为美!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
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
——鲁迅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是和谐而不会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而不会和谐
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毕达哥拉斯
和谐美是美的最高境界.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说过:
"美在和谐."可见,和谐 美是一个极古老而又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美学命题.
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 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
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 造就了环境的美."
赫拉克利特说:"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
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黑格尔:“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
和谐——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体理论,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理想的中国化,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比如对于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的论断;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发展动力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政治保证问题、战略步骤问题、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以及祖国统一等问题,这一理论还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回答了中国为什么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问题,主要内容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他们之间就好像哲学原理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前者是整体规划,后者是如何具体实行,是实行的具体指导思想.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他是目前发展的一个目标、愿景,既是目标又是过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重要思想指导.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以上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无差别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目标又是过程,需要经过长期奋斗、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
★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
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与国家相对应的是狭义的社会,指的是与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相区别的,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广泛领域.我们党提出的和谐社会中的“社会”,是指狭义的社会.这一点学者们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
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观点二: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这种观点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提出来的.
观点三: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其保证层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
观点四: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等.实际上,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几乎就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全部内容.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谈论的和谐社会是狭义上的和谐社会.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术界主要有两种界定.
观点一: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这主要是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和谐社会部分的论述归纳出来的.
观点二: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属性来看,它应该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
★传统和谐社会与现代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些学者在研究中注意到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的全称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全称告诉我们有各式各样的和谐社会.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出现过“和谐”这一社会历史现象.历朝历代的“盛世”,就可以说是一种和谐社会.但这样的和谐社会都是“传统的和谐社会”.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代的和谐社会”.传统的和谐社会与现代的和谐社会有两个重大区别:一是前者往往以牺牲个人利益来换取社会的和谐局面,后者则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能够协调好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能够整合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因而能够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二是前者建立在少数群体剥夺多数群体、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基础之上,缺乏社会公平和正义,它是不能长久的,后者则是建立在社会公平和正义基础上的,具有可持续性.
★关于和谐社会的特征或标志
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出发,对和谐社会的特征或标志的概括有很大的差异.
观点一:和谐社会有三个标志:一是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任何阶层特别是具有较高社会位置的阶层都不应以任何理由人为地设置障碍,来排斥其他阶层的社会成员进入本阶层,以达到维护本阶层特有利益的目的;二是各个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的并且是恰如其分的回报,这就必须按照贡献进行分配;三是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应当保持着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这就必须在其相互之间实现互惠互利的公正规则.
观点二:有学者根据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有关论述,把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是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三是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四是要加强社会治安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关于当前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
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基于我们的社会还是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和因素.有学者提出,当前社会中最不和谐的,还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大,而且很多是由不公平分配所造成的.比如腐败、权钱交易、偷税漏税、走私贩私等.还有垄断性行业,它凭借对资源、市场、价格的垄断,获得大量的垄断利润.
有学者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解决我们党的一些主要依靠力量为改革发展所承担的代价与得到的补偿不对等的问题.农民、产业工人曾经为改革发展承担了相当大份额的成本或代价,应当想方设法予以适当的补偿.
社会学学者们特别关注社会阶层关系的不和谐,提出了社会排斥、社会剥夺和社会断裂等概念来说明这一问题.所谓社会排斥,是指我们制定游戏规则时,尽量考虑大家共同的利益,但每一个游戏规则都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维护部分人利益的同时,有意无意地排斥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至于社会剥夺,体现最突出的就是城市拆迁和农民失地问题.这种社会剥夺,反映了我们当前的一些政策考虑得还不够周全.社会断裂,指的是我们社会当中出现一些障碍,阻碍了阶层间流动,尤其是下层向上层的流动.对这些负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社会和谐是很难做到的.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关系
在研究和讨论过程中,经常要涉及这几个概念,干部群众在学习讨论中也大多搞不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学者专门撰文回答了这一问题.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要经历相当长历史阶段的社会实体,因而在逻辑学上可以把“社会主义社会”看作一个实体范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不同,它是社会主义社会某一方面的属性,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属性范畴,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属性.全面小康社会是“三步走”战略中的关键一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有一个明确的任务,这就是让社会更加和谐.
★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
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一是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从国际上看,这一时期往往是社会稳定问题非常突出的时期,不能不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二是正确应对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一方面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另一方面催生了大量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群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因而,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利益矛盾大量出现了,人民内部的物质利益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而解决这些矛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情况,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自然要提上日程,提到比过去更为重要的位置.
三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也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内部冲突加剧,处于恶性运行之中这一状况提出的,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的不稳定这一特定现状而言的.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些学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来的,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具有重大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的进一步丰富,是当前国家和全社会关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摘自《应用写作》杂志2005年第5期)
一是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主义社会是民主的社会,是富裕的社会,还应该是和谐的社会,我们要构建一个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二是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认识的一个新突破.
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我们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
四是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治理社会的理念有了新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和谐社会成为中国新的主题.
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百姓生活质量.
希望和谐演讲稿中文的,剩下我翻译,两、三百字就可以.
克服困难的小故事两三百字就可以
美文摘抄 写事不要太长,有个两三百字就可以了,我要摘抄的.记住要两三百字麻烦了
谁可提供一篇英汉翻译或汉英翻译,可以用来做翻译单位分析,两三百字就可以,
一篇关于自然和谐希望的初中英语演讲稿
英语初一作文(自我介绍)演讲用的 两三百字
续写《穷人》,不要太多,两三百字就可以
大学英语1分钟演讲找个高手帮忙翻译一个大学1分钟演讲 希望简单点 高中词汇 高中就能听懂的 中文如下: 大家好,我的名字
关于昨天今天明天的演讲稿,俩三百字.
求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英文简介,要中英文对照的,两三百字就可以了,
麻烦英文高手帮我翻译两句英文,翻译成中文就可以,谢谢了~
关于新中国取得的成就的演讲稿(两三百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