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史事件上的知道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11/19 19:01:2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史事件上的知道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史事件上的知道有哪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结晶.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思想,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迈进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和北美全面确立其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并把它的影响扩展到全世界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当时面临的历史课题,是教育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他们通过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石;同时,他们特别声明:自己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自《共产党宣言》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欧洲大陆爆发了一系列民族民主革命,特别是发生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的巴黎公社革命;近代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显端倪.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新的发展,不断运用所创立的理论指导革命运动,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理论,修改某些具体的设想和论断,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列宁所处的时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已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发展,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面对这样的现实,列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胜利,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同时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论断,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列宁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的认识,果断取消了基于战争环境与过去的认识而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余粮征集制,推行适合本国国情的“新经济政策”,从忽视、排斥商品生产转向有计划地利用商品货币的积极作用,并把发展商业视为“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列宁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新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活动舞台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致力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近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认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在实践中,正是由于他敢于突破苏俄中心城市暴动的革命方式,从而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的革命道路,并在革命的依靠力量上,纠正了单纯依靠城市工人阶级的做法,锻造了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在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他吸取苏联改造模式严重破坏生产力的教训,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一化三改”的路子,在成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平稳、持续的发展,并对尔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社会主义理念和实践面临严峻挑战.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在敏锐洞察和正确揭示时代新主题的同时,深刻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搞社会主义只能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他坚决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路线,从根本上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模式,成功推行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他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使中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给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适应时代特征和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的起点和层面上,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力.邓小平理论在继承毛泽东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进一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对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总结.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根据新世纪的时代特征、当代中国国情和历史任务、党的执政地位,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实践提出的新思想、新标准、新要求,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社会进步标准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集体智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唯物史观的新发展,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再一次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给马克思主义增添了浓厚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的必由之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必备条件.
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挥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就必须把它同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历史条件和各国不同的情况,是马克思主义保持生命力的内在要求,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和基本方式.
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必须反对两种错误态度.一是自由化态度.持这种态度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众多学说流派中的一种,没有必要给予其特殊地位,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领域客观存在的多样化与搞指导思想多元化混为一谈,其实质是要否定和背离马克思主义,主张中国全盘西化.二是僵化态度.持这种态度的人,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作出的个别结论,当作亘古不变的教条,照搬照套.当前,要警惕前一种错误态度,更要特别注意防止后一种错误态度,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践还证明,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敌,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大敌.
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5 年后的德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时又明确指出,“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并特别说明“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有些论述虽然在原则上至今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毕竟已经过时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对自己的经典著作都能采取如此客观豁达、不断发展的态度,作为后继者们,我们更不应该拘泥于他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列宁在领导俄国的革命和建设中,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并明确指出: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列宁之所以成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伟大设想变为成功实践的第一人,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态度和勇于进行创造性实践的精神是紧密相关的.毛泽东同志亦是如此.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就明确指出: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又特别强调要“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并向全党提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但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必须创造新的理论.邓小平则深刻地指出,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就要亡党亡国;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同志的求实态度、务实品格和开拓精神,促使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江泽民同志总结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程,明确指出: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适时提出和深刻阐发,为我们“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指明了方向,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又一光辉典范.
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认清和坚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马克思主义.面对发展了的实践,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任何期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他们身后产生的所有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必须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不断发展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与时俱进,必须关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在回应挑战中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一是冷战结束后,政治多极化的步伐在世纪之交放缓,呈现一超多强、多极并存的国际格局,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更多不可测的因素.特别是发生了苏东剧变,国际共运陷入低潮.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命运,在一定意义上,将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对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教训所作的总结和汲取的程度.站在时代高度,结合国际共运的历史经验和新的社会实践,研究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二是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进入了又一个大转折时期.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时代特征,妥善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并存、共处和激烈竞争乃至斗争的关系,是关系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重大问题.三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生产力和更多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和难题.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并对一系列科学突破作哲学上的概括,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四是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制约和困扰着人类的发展,人与自然怎么相处的问题日益突出.怎样正确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矛盾冲突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直非常关注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应当成为我们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五是世界范围内的改革、调整浪潮方兴未艾.我国自20 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以市场经济为启动力量的经济社会转型也正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深层的社会矛盾愈加凸显;我们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以及党员队伍的状况,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变化,如果我们固步自封、画地为牢,就只能是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实践,就会丧失发展的良机,导致政党的衰落、政权的丧失.
今天的世界与15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诞生时的情况已大不相同,中国的基本国情与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社会、与诞生列宁主义的俄国的情况也大不相同,现在的中国与50多年前、20多年前的中国也大不相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就要敢于直面时代新问题,并在解答和应对新问题的过程中,寻求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契机和基点.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和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与民族复兴大业的关键问题,为正确应对时代问题和解决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指明了方向.只有坚决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不断地学习、领悟和运用“三个代表”所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才能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