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获得者 物理学家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物理作业 时间:2024/11/13 15:22:03
诺贝尔获得者 物理学家有哪些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是诺贝尔奖之一.该奖项旨在奖励那些对人类物理学领域里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奖金,每年的奖项候选人由瑞典皇家自然科学院的瑞典或外国院士、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委员会的委员、曾被授与诺贝尔物理或化学奖金的科学家、 在乌普萨拉、隆德、奥斯陆、哥本哈根、赫尔辛基大学、卡罗琳医学院和皇家技术学院永久或临时任职的物理和化学教授等科学家推荐!
这些是华人~
李政道 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杨振宁 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丁肇中 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朱棣文 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获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49岁;
崔琦 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获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59岁;
高锟 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英美双国籍.20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75岁.
近10年的得奖者:
2001年:克特勒(德国)、康奈尔、卡尔·E·维曼(美国)在“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本性质研究”方面取得成就
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小柴昌俊(日本)“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的成就.”
2003年: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安东尼·莱格特(美国)、维塔利·金茨堡(俄罗斯)“表彰三人在超导体和超流体领域中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2004年:戴维·格罗斯(美国)、戴维·普利策(美国)和弗兰克·维尔泽克(美国),为表彰他们“对量子场中夸克渐进自由的发现.”
2005年:罗伊·格劳伯(美国)表彰他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约翰·霍尔(John L.Hall,美国)和特奥多尔·亨施(德国)表彰他们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2006年:约翰·马瑟(美国)和乔治·斯穆特(美国) 表彰他们发现了黑体形态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扰动现象.
2007年:法国科学家艾尔伯·费尔和德国科学家皮特·克鲁伯格,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贡献.
2008年:日本科学家南部阳一郎(Yoichiro Nambu),表彰他发现了亚原子物理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日本物理学家小林诚(Makoto Kobayashi),益川敏英(Toshihide Maskawa)提出了对称性破坏的物理机制,并成功预言了自然界至少三类夸克的存在.
2009年:英国籍华裔物理学家高锟因为“在光学通信领域中光的传输的开创性成就” 而获奖;美国物理学家韦拉德·博伊尔(Willard S.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E.Smith)因“发明了 成像半导体电路——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 获此殊荣.
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在二维空间材料石墨烯的突破性实验获奖.
这些是华人~
李政道 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杨振宁 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丁肇中 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朱棣文 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获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49岁;
崔琦 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获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59岁;
高锟 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英美双国籍.20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75岁.
近10年的得奖者:
2001年:克特勒(德国)、康奈尔、卡尔·E·维曼(美国)在“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本性质研究”方面取得成就
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小柴昌俊(日本)“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的成就.”
2003年: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安东尼·莱格特(美国)、维塔利·金茨堡(俄罗斯)“表彰三人在超导体和超流体领域中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2004年:戴维·格罗斯(美国)、戴维·普利策(美国)和弗兰克·维尔泽克(美国),为表彰他们“对量子场中夸克渐进自由的发现.”
2005年:罗伊·格劳伯(美国)表彰他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约翰·霍尔(John L.Hall,美国)和特奥多尔·亨施(德国)表彰他们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2006年:约翰·马瑟(美国)和乔治·斯穆特(美国) 表彰他们发现了黑体形态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扰动现象.
2007年:法国科学家艾尔伯·费尔和德国科学家皮特·克鲁伯格,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贡献.
2008年:日本科学家南部阳一郎(Yoichiro Nambu),表彰他发现了亚原子物理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日本物理学家小林诚(Makoto Kobayashi),益川敏英(Toshihide Maskawa)提出了对称性破坏的物理机制,并成功预言了自然界至少三类夸克的存在.
2009年:英国籍华裔物理学家高锟因为“在光学通信领域中光的传输的开创性成就” 而获奖;美国物理学家韦拉德·博伊尔(Willard S.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E.Smith)因“发明了 成像半导体电路——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 获此殊荣.
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在二维空间材料石墨烯的突破性实验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