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如何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精选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0 22:40:17
如何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精选作文
如何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精选作文
1 重视培养忧患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忧患意识是人的一种认识活动.强烈的忧患意识能够使人明确奋斗目标,具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成为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必须着力构建的重大系统工程.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进程中艰苦奋斗、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苦乐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目前,高校中的大部分学生有理想、有抱负,学习刻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不断牢固专业思想,但是厌学、逃课、旷课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有些学生上课不积极,目标不明确,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当然其中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但最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甚至没有忧患意识或危机意识,他们精力涣散、无所事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压力,没有目标.所以增强他们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1忧患意识缺失的常见表现
1.1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目的不强
对大学生来讲,从高中到大学最大的差别,是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过去的老师、家长盯着学变成“我要学”.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不少同学不适应,或者说远离了父母的视线,他们不再给学习安排合理的时间,迟到、旷课现象频频发生,他们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网络游戏、花前月下,失去了学习的目标,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一味放任和纵容自己,学校对他们而言已不是学习知识和磨练意志的场所,而成了悠然自在、花前月下的享乐天堂.久而久之,这些大学生必陷入无聊失落的泥沼而难以自拔,心理和能力方面渐呈低能化趋势.
1.2缺乏集体观念,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
该类学生没有集体观念,没有团队意识,任何集体活动都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对自己自由放任,不遵守规章制度,也不把集体荣誉当回事,我行我素,浑浑噩噩,对班干部的号召置之不理,对老师的规劝全然不顾.常此以往,这部分学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与自己所谓“志同道合”的朋友呆在一起,全然不知身边的同学进步多快,收获多大,学业就此荒废.
2优患意识缺失的常见原因
2.1与个人、父母、家庭有关
有些学生的大学志愿完全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填写的,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发现自己不喜欢、不适应,对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对父母心存抱怨,故缺乏学习积极性,对自己听之任之,自由放任,同时也作为报复父母的一种手段,“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完全将学习任务置之脑后,茫然、麻木的过着所谓的大学生活.
还有些学生的家庭具有丰实的经济基础,甚至有自己的家业,这部分学生在父母和亲人无微不至的呵护下,过着衣食无忧的惬意生活,毕业后子承父业甚至可被送出国,他们没有压力,没有危机,没有担忧.还有些父母不尊重孩子读书的选择,不恰当的语言动摇了孩子的目标,舒适的生活环境弱化和消解了孩子应有的人生理想和长远追求,这些都是导致其忧患意识缺失的原因.
2.2与学校有关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融合在一起.创造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严抓考勤、抓上网、抓补考,最重要的是解决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忧患意识,增强他们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如果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加重不良现象的发生.
2.3与社会有关.
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变革时期,各种制度不是很健全,且现代信息技术如此发达,无论是学生听到的,还是看到的,某些不合理的现象或不恰当的言论对他们都产生了冲击,因而导致一些学生的无所谓态度:只要有关系、有门路就行,不再为理想而奋斗,不再为优秀而苦读.
3怎样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大学生忧患意识的缺失是普遍的,这需要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全面配合,从而改变这种现状,升华和培育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3.1学校应加强忧患意识教育
学校应把忧患意识的培养纳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等环节中,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3.1.1激发爱国热情,加强社会责任感
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具有强大的理性导向作用,蕴含着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知和可贵的探求精神.学校应该将爱国教育、责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通过阅读、参观、讨论等各种学习形式,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增强群体的忧患意识,进一步唤起他们“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使命感,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顽强斗志,引导他们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努力成才,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3.1.2树立人生目标,坚定理想信念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信念,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如果没有人生目标,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漫无目的,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没有人生目标,就没有前进的动力;没有人生目标,自然生活混沌.所以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增强忧患意识,激励大学生昂然前行,不断追求,不断进取.
3.1.3分析目前就业形势,增加就业危机感
当今社会是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有才华、有本事,才有立足之地,才能干出一番大事业;相反,如果只想凭借社会关系的优势,而无真才实学,无论在什么时候,最终都会被社会淘汰.当代大学生应当具有对就业、职业和事业的个人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其中有社会因素,更重要的是自身因素一缺乏竞争力.所以在大一、大二时就要向学生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与就业状况,增强他们的危机感、紧迫感,让他们意识到“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没有努力就不能成功”的道理,从而将这种压力变成一种动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输入源源不竭的力量.
3.2家庭要重视忧患意识的培养
父母以及家庭的其他成员应该告诫孩子,当前的竞争多么激烈,而不能过于宠爱孩子,溺爱孩子,要舍得让孩子吃苦,不能因为优越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就对孩子放任自由,不管不顾.如果孩子长期在父母的宠爱下,势必丧失不断奋斗的勇气;如果孩子长期在父母的庇佑下,永远学不到生存的本领.
3.3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离不开社会的广泛支持,离不开社会这块丰厚的土壤.国家安定团结,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民主生活的气氛文明、宽松,竞争公平,也为大学生培养忧患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要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成员都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让他们明白“劳有所得,劳有所获”的道理,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懈努力!
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养成其居安思危的品质,这是当前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基础.只有忧患,才能紧迫;只有紧迫,才有动力;只有动力,才能前进.
2 面对就业难,大学生要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着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能力是缓解就业难的关键.大学生就业能力本质上是一种表现力,是毕业生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本钱.综合素质是就业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和显著标志.
大学生就业由“精英”教育阶段的毕业包分配到现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就业双向选择.目前是竞争激烈的年代,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调整好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和职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了解社会对人才的本质要求,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掌握就业技能,打好就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金融危机爆发,经济萧条,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性因素也有社会性因素.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一个不高的水平,大学的招生数量还要继续增加,所以,大学生就业难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
有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中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低已经成为制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首先,高校过度扩招使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而且,部分高校的师资等软件要求不能满足这样的扩招,以致大学生综合素质缺失.而就业的本质是社会对求职者综合素质的需要和认可,因此,大学生是否具备社会需要和认可的综合素质变成了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其次,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形成单一专业的知识结构,知识面狭窄;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操作,以致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太差.这种知识结构状况缺乏创新活力,理论脱离实际,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水平.
再次,学生之间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地区差异显著;加之个人主义、自我等原因,集体主义感和团结意识薄弱.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团结协作能力欠缺,进而影响日后的工作协作能力.
最后,绝大部分学生为了上大学,过于注重高考成绩,忽略其它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交际能力,缺乏基本的表达能力.许多都是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后,基本上没有养成良好交际的习惯,走上社会就难以应付日常各种交际,以致与用人单位交流时,有一部分人不能把自己的优势等恰当地展示给用人单位.
此外,部分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欠缺,诚信缺乏,做事不踏实,态度不严谨,也造成就业难的因素.

二、着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能力是缓解就业难的关键

生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本钱.综合素质是就业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
构成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素包括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组织与决策能力、心理素质、人际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气质修养等.知识结构是基础,提高思维能力,才会显得“有内涵”.动手能力决定一个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良好的组织决策能力可以对实现目标和方式做出最佳选择.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已成为“双向选择”成与败的关键.人际沟通能力更是在社会求职中必须掌握的技能.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在就业实践中的作用也越来越被看好.现在所认为的大学生的能力,早已不只是指知识的多少,而是指以知识结构为基础,包括以上所述的多方面综合能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下,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全面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对策

(一)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为自己提升就业能力奠定基础
首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找准职业倾向,择己所爱,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会把外部学习技能内化成为自己能力的过程,变成学习的主人,拥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善于发现自己不足及乐于探究求新,为获得理想的职业积极做好准备.
其次,正确进行自我评估和职业分析,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充分了解职业的特性、现状及发展空间,以及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进行职业定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找工作.
再次,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按照社会与职业发展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交叉融合,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
最后,加强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要加强社会实践能力,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以外,提高实际运用能力,还需具备从事该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积极投入到社会工作当中.
(二)掌握基础知识性能力,促进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
为了就业而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外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了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正确运用,必须努力学习英语和计算机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各类有用的信息,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实现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
虽说大学是小社会,但是学校和社会是存在差距的,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对社会看法过于简单、片面和理想.缺乏工作经历和生活经验的他们,角色转换慢,适应过程长,难以适应企业要求.这就需要在就业前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适应能力是指一种综合性能力,它包括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组织与决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
思维能力对于人的学习、生活、事业的成功非常重要.依靠思维能力,才能总结、概括前人的经验,揭示事物的本质.思维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要求的必备素质,也是就业能力结构的核心.
动手能力可以理解为一种实践的技能,是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关键.无论在学校中你的专业知识掌握得如何,如在工作中不能转化为实际,不能带来实际的工作业绩,最终也将会被社会淘汰.在学校期间,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各类社团活动和毕业设计等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组织与决策能力是指在组织群体活动时,对未来行为目标的决断和选择,及时处理,向一个共同目标奋斗,按照明确的计划,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协调地进行工作,并达到预期目的的能力.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在未来的工作中,各种问题都需要迅速作出反应.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训练和培养自己的组织和决策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或文字阐述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思想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成功就业的基础和关键.如果不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不具备基本的就业竞争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能否正确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且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的健康.大学毕业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非常重要,以达到善于与用人单位沟通,顺利就业.

(四)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提升就业能力的保障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心理素质,导致在求职的过程中,有些人在遭遇失败后,一蹶不振,自信成就了不少人,自卑也使不少人痛失良机,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所以大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锻炼自己坚强的性格,求职时用积极的心态战胜困难.
此外,大学生还需要有良好的择业心态,正确的就业观.应当把就业观念转换为就业大众化,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充分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认清就业形势,确立“先就业,后择业”思想: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