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唯一流行全国的戏曲吗?为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01:47:53
京剧是唯一流行全国的戏曲吗?为什么?
是的.今天写这个题目冒着很大的风险,因为在当前状况下说出如此雷人的话既会招来不喜欢戏曲的朋友们的谩骂,也不会得到喜欢戏曲的观众的认可.但是真理往往都是隐藏在现象背后,而孕育在背后的戏曲或许将以全新面貌爆发出来,引领娱乐舞台.
在如今戏曲并不是很兴盛甚至可以说是极度萧条的年代,在这个商业横行的市场经济时代,戏曲的处境那是相当尴尬.当然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今天我们说起戏曲,我们似乎经常联想到传统联想到传统文化,实际上当年戏曲就是流行歌曲,就属于娱乐圈啊!如果说当年有网络,不仅仅是文化频道关注,更多的会充斥娱乐头条.
戏曲走向没落,难道真的从此将淡出人们的视野了吗?难道泱泱中华戏曲真的将消亡了吗?难道真的以后只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才能了解吗?这种质疑声早就普遍想起,我们不得不面对戏曲萧条的现状和悲哀,但是沉寂已久的她也会苏醒过来,我敢说,N年以后戏曲又将成为男女老少街头巷议、茶余饭后的谈资,又将成为他们娱乐消遣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我这么说听起来似乎有点悬,但是这正是时代变迁的规律.当人们厌倦电视电脑特技的眼花缭乱和虚假欺人时,一种回归舞台的愿望会更加强烈,回归舞台追求真实的感受和效果也就刺激了戏曲重新被认识.
作为全国300多个剧种之首的京剧被称为国粹,评剧也曾坐过第二金交椅,被荣奉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当然现在我个人认为它已经让贤于豫剧、越剧、黄梅戏了.在今年中国评剧迎来百年华诞之时,我想以评剧为例谈谈本戏迷对戏曲的一点拙见.
评剧从第二沦落为第四、五的位置,正如戏曲文化在当今文化的洪流中被冲淡一样,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光彩.但是评剧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最容易被观众接受,也曾一度威胁到京剧的地位,也正由于这一尴尬处境,我断言评剧一定比其他剧种更容易流行起来,但是她也永远都会被压在京剧之下.评剧不是没有市场,缺的是人才,我相信未来某一天会有一个人成为引领另一个评剧百年辉煌的时代弄潮儿,或许他会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当口,但是他会让大街小巷传唱起朗朗上口的评剧.
评剧不被人了解,是因为评剧被挡在了戏曲门口外,也因此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评剧,评剧是戏曲,但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其他戏曲,她是最能把握时代脉搏的流行歌曲,她最能唱出每个时代的气息,她最能赶上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的评剧一定会大放异彩,再次成为戏曲的主流,成为文化的主流,成为青少年的最爱.因为她有理由让年轻人喜爱让年轻人痴狂,评剧有信心成为传承文化超越流行歌曲的经典.当初谁会想到传统相声和不上台面的二人转会在一些人的改革和带领下流行起来呢?评剧只要走对路,也会有这么一天的.不过建议不要强迫年轻人喜欢,但是要创排适合他们的戏,吸引他们主动接受.新派应该算是评剧最有影响力的流派,评剧没落后的重新振兴要从新再来,更要从新派开始,所以说另一个评剧百年要从“新”开始.
一、从鼎盛到衰落再到觉醒是历史规律
评剧在20世纪初发源于唐山.以当地流行的“莲花落”为基础,吸收了蹦蹦戏(东北民间曲艺“二人传”)的说唱和表演,经过“彩扮”、“拆出”等形式进化,又吸收了河北梆子、冀皮影戏、京剧的部分音乐、表演程式,形成了“平腔梆子戏”,具备板腔体剧种的特点.
上世纪20、30年代曾是评剧第一个兴盛期,逐步走出唐山,北上南下.北上至东北各地,南下至上海.但后来中华民国将京剧改称平剧,大概是取北平剧种的意思吧!因此评剧才由原来的“平剧”叫法被迫改叫“评剧”,取评古论今之意.评剧也被赶出过北平,大受挫折.到上世纪50年代以后,评剧发展迅速,除上演传统戏以外,还演出贴近生活的现代戏,使评剧流传范围更为广阔.这是评剧发展史中最鼎盛时期,评剧成了除京剧外最大的戏曲剧种.那时随着一批评剧现代戏的上演,如《刘巧儿》《杨三姐告状》《小女婿》《夺印》《向阳商店》等,评剧几乎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后来十年浩劫,百花凋敝,评剧也未能幸免,每天响在耳畔的熟悉曲调不在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评剧又迎来了一个短暂的复苏期.不过好景不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因为演出越来越少,剧团赚不到钱,很多都相继解散了.直到现在,评剧乃至整个戏曲市场都不景气.
评剧也沉寂了好长一段时间了,她的沉寂并不意味着她的评剧消亡,而是孕育着更大的蓄势待发.评剧的冷会让冷思考顺利完成其历史使命,评剧在经历一段极度萧条之后一定是凤凰涅盘浴火重生.
二、评剧是全国唯一一个最接近普通话的剧种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最接近普通话的剧种,也可以说就是普通话,因此它最有群众基础.天南海北,无处不在.或许会有人说评剧怎么能和京剧相比呢,京剧才是真正的北京话,才是最接近普通话.错!这也是我不明白的地方,现在既然叫京剧为什么还有一些江阳辙,什么湖广音等等南方话,或许真是国粹的原因吧,南北并包.后来我查了一些资料,传统京剧念白(本文主要指韵白)及唱腔的字音,与京韵大鼓、评剧所采用的纯北京音有明显的不同,这是由京剧形成的历史渊源决定的.众所周知,作为国剧的京剧本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地方戏,二百年前“四大徽班”进京,在徽调(二黄)、汉调(西皮)结合的基础上,吸收融和了北昆、梆子的营养,逐步脱胎形成了京剧.所以,京剧既不是北京的地方戏,也不是几个地方戏的简单组合,称之为国剧实在是恰当不过的.在京剧形成的同时,也建立了京剧本身的语音系统,其中既有京音的成分,又有皖音、湖广音,并参照了昆曲的“中州韵”,但也同样不是几种方言的简单混合,而是成为京剧有别于其它戏曲剧种的主要标志的“京剧语音系统”.通常人们所说的“京剧姓京”、“京剧要用京字京韵”,这里的“京”应当理解为“京剧”的京,“京剧语音系统”的京,而不是“北京”的京.
不过我个人建议京剧取消“上口字”、“尖团字”,比如京剧里读“小”不读xiao而读siao,读正不读zheng而读zhen,应该让京剧的语音向普通话靠拢.
而评剧则不一样了,除了唐山一带常用唐山话外,正规的大剧团都是讲普通话的.当然也会偶有一些角色学京剧的口音,但我希望别那样学.我认为京剧才是不让人好好说话.安徽的黄梅戏也是在尽量接近普通话,特别是在戏曲电视剧中,为的就是克服方言阻碍黄梅戏在全国推广的障碍.所以评剧以其自身的优势完全可以占领全国市场.
三、评剧是除京剧以外分布区域最广的剧种
也正由于上面所讲到的评剧自身的语言优势,评剧分布地区非常广泛,群众基础雄厚.评剧主要分布于河北、北京、天津、东北三省甚至上海、贵州、河南等地,是除京剧以外分布区域最广的剧种.长期以来,评剧在自身发展中也呈现出区域特征,使得评剧具有不同的划分形式:1.东路和西路评剧;2.东北评剧、天津评剧和河北评剧,东北评剧以韩、花、筱三派为代表,天津评剧以鲜派和六岁红派为代表,北京和河北评剧以白派和新派为代表.分布区域的广泛性使评剧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国人大都知道京剧为国剧,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东北、华北、京津一带,评剧作为一个十分平民化的剧种,其影响所及,甚至超过京剧.
四、不了解评剧是因为被戏曲大门堵死
现在年轻人一说起不喜欢戏曲来,大多都表示戏曲太程式化,咿咿呀呀、节奏太慢,其实我觉得这就是人么不了解评剧的原因.从古至今,一谈到戏曲就会用咿咿呀呀来形容,咿咿呀呀的不是其他更不是评剧,而可能就是昆曲造成的.从我个人角度说,我不太喜欢昆曲,昆曲完全可以用唯美来形容,那才是真正的传统,这种东西除被少数人喜欢外,更应该列入研究的领域.因为昆曲太高雅了,不但咿咿呀呀、节奏超慢,更是听不懂说什么,一般人难以接受.
因此说起评剧首先就被昆曲式的戏曲把观众给挡在大门外边了,自然评剧再好也就无人问津了.一旦抛开这种思维定势式的传统惯性观念,真正深入到评剧剧种里,你会发现评剧是符合时代潮流的.
另外年轻人不喜欢程式化的戏曲表演也是个误区,当年西游记的主要演员大都是戏曲演员,还有《新白娘子传奇》虽有戏曲程式化的表演,也有似戏曲的歌唱,但都没有因此让观众讨厌,反而更喜欢这种表演的新鲜感.
五、评剧是雅俗共赏的平民文化
近日二人转的火爆,也让评剧界大为反思,因为评剧和二人转一样都是流行于东北大地上的地方剧种,都来自于百姓生活,来自于田间地头,有着浓郁的乡土味道.评剧的前身是冀东地区(唐山周边地区)的莲花落,二人转是由东北大秧歌融合莲花落演变而来的,两者皆与莲花落有着渊源关系.反之,莲花落、评剧又从二人转中吸取了大量艺术元素.三者由于流行地域、人文环境等原因,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彼此借鉴和交流,对各自的艺术风格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二人转似乎跟雅扯不上关系,而评剧则是雅俗兼备、雅俗共赏.当评剧走进大城市以后,虽然面对的不再仅仅是农民,但是普通老百姓仍然是他们忠实的观众.而且评剧属于市井文化,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这跟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一致.有评剧演员希望改革后的评剧也像芭蕾舞和交响乐一样时尚高雅,每一个章节下来,都能让大家不由自主地鼓掌,在美学上提高一个档次.评剧追求美没有错,但是我认为评剧无需像芭蕾像交响乐,因为她学不来.评剧从诞生那一天起的历史使命就是为平头老百姓消遣的,如果仅仅针对上流社会,那评剧就真的彻底完了.
评剧就是平民戏,这也正是评剧跟京剧不同的地方,评剧多演老百姓的平民生活、传统美德、家长里短,而京剧则是以历史剧为主.评剧很少演皇帝戏,而有一出著名的《打金枝》也主要是家庭内部矛盾.所以评剧更贴近于普通老百姓生活,所以许多年轻人是根本就没有看过才这么认为,评剧不是咿咿呀呀的昆曲,评剧是说唱艺术,现在流行歌曲不正流行说唱吗?
在如今草根日益被关注的现实下,评剧当之无愧的走在时代前列.
六、评剧朗朗上口最容易传唱
谁要是说评剧听不懂听不清而拒绝接受她我坚决不同意,周杰伦几乎每首歌都吐字不准、含混不清,但是周杰伦的歌却满大街都在传唱.我估计如果没有人知道周杰伦之前,打死你也不会相信你会喜欢这种歌曲.所以不仅仅是听清听不清的关系,但事实上评剧是听起来很好听懂,以普通话语音体系为基础,绝大多数人都能听懂.从这点来讲,它有利于普及、传播.唱腔上更是易学,唱起来朗朗上口.
评剧是说唱艺术,多呈半说半唱的艺术特色,演唱似说似唱,而现在流行歌曲也不正流行说唱的RAP吗?
当下时尚男女满口都是说唱形式的RAP,他们将外国流传进来的说唱家喻户晓.但实际上我们中国就有自己的说唱艺术.记得1995年,“六月六,六月六,六月六啊六月六!”巩汉林给赵丽蓉进行包装,要求新潮式的表演,动作要有爆发力,因此评剧唱词也改成了RAP(说唱).虽然小品《如此包装》对演艺圈流行的包装热进行了讽刺,然而传统戏曲的现代化改造仍然是摆在艺术家面前的难题.虽然这样说,但是赵丽蓉评剧的这几句唱也算是比较时尚的,节奏不是很慢.因此,评剧不是没有年轻人喜欢的时尚元素,而是没有年轻人了解到评剧.
七、评剧更擅演现实题材现代戏
评剧和其他剧种一样都能演传统戏,但她更擅长演现实题材的现代戏.评剧也是因为现代戏《杨三姐告状》火起来的,当然当初上演的时候完全是时装戏.因为火热上演时杨三姐的官司还在打,所以是现实和戏曲同步进行的,可以说最能反映现实题材也最有时效性.
当初尽管上演一些身穿古装的《小姑贤》,但实际上也是反映现实题材的.如果脱去戏装,换上老百姓的衣服,那完全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小戏.
评剧在现代戏的排演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前几年下岗题材《月嫂》,河南民警任长霞为原型的《长霞》等等,都是能够与时俱进,紧贴时代步伐.更主要的是评剧比起其他剧种来没有太多程式化的东西,因而更具有时效性的优势.只不过是现在评剧没什么好的剧目了.
八、评剧开始重视年轻观众群体
评剧包括其他戏曲一样一直处在你看我演不看我也演的状态,而现在他们开始注重开辟年轻观众的市场.年轻人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评剧是最灵活的一个剧种,也最容易紧贴现实,满足现实需要.有人说评剧改的不像样了,失去了原腔原调,老观众心目中的评剧不是那个什样子,而新观众也远离评剧,不恢复传统,评剧只有死路一条.评剧传统固然经典,然而这也只是一些老观众的意思,老观众的吸收固然重要,但是没有新观众没有年轻观众,评剧就真的没有出路了.
因此我不赞成评剧墨守陈规,保留老观众当然重要,但是吸引年轻人才是根本.《仁义胡同》就是个成功的例子.试想一下,当年新凤霞等老一辈艺术家刚创新时不也备受争议吗?估计至今也有不喜欢新派的,但是她成功了.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能达到满意.如果只针对老观众,固守传统,评剧就不会发展了.所以我认为,只要还是评剧,加入一些鲜活的时尚元素未尝不可.
《仁义胡同》可以说完全是在评剧市场不景气乃至戏曲艺术面临尴尬局面的一次大胆改革和创新.而这次改革的最大变化就是把一大批非戏迷的年轻人给吸引住了.个别老年观众和个别评委认为它太新潮,节奏太快,“看不懂,跟传统评剧差距太大.”其实个别人有这种想法也是意料之中,而且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个人认为评剧要想发展,留住老观众那自然本无可厚非,但是开拓更宽的戏路让戏曲的观众更立体更全面才是戏曲的发展之路.戏曲唱腔和表演需要演员的实力,但是即使演员唱得再棒,哪怕当年的小白玉霜、新凤霞等评剧皇后或公主转世恐怕她们的演唱也很难立足于当今的舞台.我非常喜欢白派和新派,更喜欢小白玉霜的低沉宛转和新凤霞的甜润清脆,但是时代不同了,观众的需要和欣赏标准也大不一样了.到底是硬把观众生拉到剧场看戏还是戏曲迎合观众的欣赏需要而自动吸引观众?这自然不必我多说,时代在变,在如今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文化娱乐形式多样的大背景下,戏曲不被许多年轻人喜欢也在情理之中.《仁义胡同》之所以更受年轻观众喜欢更重要的是这出戏几乎把网络上的热门及时下流行的都搬上了舞台.
我说一句或许不该说的话,评剧也一样,我们欣赏的《仁义胡同》如果你不喜欢评剧姑且把它当作一部大型小品吧,或者你可以说原来这就是评剧,不管怎么着,人们却在欢乐中知道了评剧我觉得这就是好事.
九、评剧要接近主流大众媒体
我相信酒香也怕巷子深,评剧再好没有进行有效的宣传也是枉然.我更相信不是所有年轻人都不喜欢评剧,如果可能的话,让年轻人回到那个年代,他们也照样会喜欢戏曲,因为那时候戏曲是最完善也是比较少有的娱乐艺术形式.
所以如今多元化的文化形势下,单靠戏曲这种单一的艺术形式吸引年轻观众未免有点太残忍.所以应该理解他们不喜欢戏曲自有不喜欢的道理.但是戏曲本身应该从年轻元素中汲取营养,完善自己.除此之外,就是必要的外力宣传工作.评剧院团没有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是导致评剧潜在需求不能转化为现实需求的重要因素.由于地域、空间的限制,很多观众特别是农村观众虽然有欣赏评剧的愿望,往往不能实现.即使是国家评剧院的所在地戏迷,由于不能准确掌握剧院的演出地点、时间等信息,也往往不能如愿.从而潜在需求者不得不寻找其他替代消费品来度过闲暇.过去评剧对广播市场的占有率是相当高的,如果此时评剧能够扩大广播电视市场占有率将是一次绝佳机遇.
当然我更要劝劝全国最大的评剧机构,偌大的一个中国评剧院网站居然三年都没有更新过了,可见他们忽视网络的力量是何等的悲哀?
十、国家大力扶持为评剧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既然有观众需求,却无法被满足.就必然有一种东西来协调.因此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戏曲艺术的大力扶植和抢救让戏曲又开始重获新生,比如京剧进课堂,而据说评剧也要、学习京剧进小学的办法,在评剧流行的东北、华北、京津地区,尝试评剧进课堂,让孩子们由知到爱.现在年轻戏迷少,不是评剧不好,而是孩子们所知太少.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地方政府关于深入扎实地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指示精神,近几年许多加大了文化下乡的力度.北京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中国评剧院也启动城市社区周末剧场,服务城市社区基层百姓.
随着近几年戏曲传统文化不断深入人心,一些流行歌曲的歌手也大打传统牌戏曲牌.李宇春、周杰伦、林俊杰都是将戏曲揉进流行歌曲的实践家,还有《ONE NIGHT IN BEIJING 》,之后又有《SUSAN 说》、《在梅边》、《花田错》……,都是把传统戏曲含纳进流行音乐的作品,似乎一时间京剧与流行音乐形影不离.特别是《梅兰芳》的上映也引爆了戏曲热.
相信能够把群众基础做到更加深入到位,戏曲不会消失,评剧也不会没有市场的,在不久的将来,年轻观众也会了解评剧并喜欢上她的.
我建议评剧应该叫做京剧,京剧叫做国剧,因为评剧才是地地道道的京腔京韵京白,而京剧相当一部分不属于普通话,京剧唱念中的那些上口字包含了来自鄂、皖、豫、苏等地的土语方言.否则,鉴于评剧的群众基础恐怕要取代京剧改称为国剧了.
在如今戏曲并不是很兴盛甚至可以说是极度萧条的年代,在这个商业横行的市场经济时代,戏曲的处境那是相当尴尬.当然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今天我们说起戏曲,我们似乎经常联想到传统联想到传统文化,实际上当年戏曲就是流行歌曲,就属于娱乐圈啊!如果说当年有网络,不仅仅是文化频道关注,更多的会充斥娱乐头条.
戏曲走向没落,难道真的从此将淡出人们的视野了吗?难道泱泱中华戏曲真的将消亡了吗?难道真的以后只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才能了解吗?这种质疑声早就普遍想起,我们不得不面对戏曲萧条的现状和悲哀,但是沉寂已久的她也会苏醒过来,我敢说,N年以后戏曲又将成为男女老少街头巷议、茶余饭后的谈资,又将成为他们娱乐消遣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我这么说听起来似乎有点悬,但是这正是时代变迁的规律.当人们厌倦电视电脑特技的眼花缭乱和虚假欺人时,一种回归舞台的愿望会更加强烈,回归舞台追求真实的感受和效果也就刺激了戏曲重新被认识.
作为全国300多个剧种之首的京剧被称为国粹,评剧也曾坐过第二金交椅,被荣奉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当然现在我个人认为它已经让贤于豫剧、越剧、黄梅戏了.在今年中国评剧迎来百年华诞之时,我想以评剧为例谈谈本戏迷对戏曲的一点拙见.
评剧从第二沦落为第四、五的位置,正如戏曲文化在当今文化的洪流中被冲淡一样,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光彩.但是评剧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最容易被观众接受,也曾一度威胁到京剧的地位,也正由于这一尴尬处境,我断言评剧一定比其他剧种更容易流行起来,但是她也永远都会被压在京剧之下.评剧不是没有市场,缺的是人才,我相信未来某一天会有一个人成为引领另一个评剧百年辉煌的时代弄潮儿,或许他会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当口,但是他会让大街小巷传唱起朗朗上口的评剧.
评剧不被人了解,是因为评剧被挡在了戏曲门口外,也因此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评剧,评剧是戏曲,但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其他戏曲,她是最能把握时代脉搏的流行歌曲,她最能唱出每个时代的气息,她最能赶上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的评剧一定会大放异彩,再次成为戏曲的主流,成为文化的主流,成为青少年的最爱.因为她有理由让年轻人喜爱让年轻人痴狂,评剧有信心成为传承文化超越流行歌曲的经典.当初谁会想到传统相声和不上台面的二人转会在一些人的改革和带领下流行起来呢?评剧只要走对路,也会有这么一天的.不过建议不要强迫年轻人喜欢,但是要创排适合他们的戏,吸引他们主动接受.新派应该算是评剧最有影响力的流派,评剧没落后的重新振兴要从新再来,更要从新派开始,所以说另一个评剧百年要从“新”开始.
一、从鼎盛到衰落再到觉醒是历史规律
评剧在20世纪初发源于唐山.以当地流行的“莲花落”为基础,吸收了蹦蹦戏(东北民间曲艺“二人传”)的说唱和表演,经过“彩扮”、“拆出”等形式进化,又吸收了河北梆子、冀皮影戏、京剧的部分音乐、表演程式,形成了“平腔梆子戏”,具备板腔体剧种的特点.
上世纪20、30年代曾是评剧第一个兴盛期,逐步走出唐山,北上南下.北上至东北各地,南下至上海.但后来中华民国将京剧改称平剧,大概是取北平剧种的意思吧!因此评剧才由原来的“平剧”叫法被迫改叫“评剧”,取评古论今之意.评剧也被赶出过北平,大受挫折.到上世纪50年代以后,评剧发展迅速,除上演传统戏以外,还演出贴近生活的现代戏,使评剧流传范围更为广阔.这是评剧发展史中最鼎盛时期,评剧成了除京剧外最大的戏曲剧种.那时随着一批评剧现代戏的上演,如《刘巧儿》《杨三姐告状》《小女婿》《夺印》《向阳商店》等,评剧几乎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后来十年浩劫,百花凋敝,评剧也未能幸免,每天响在耳畔的熟悉曲调不在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评剧又迎来了一个短暂的复苏期.不过好景不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因为演出越来越少,剧团赚不到钱,很多都相继解散了.直到现在,评剧乃至整个戏曲市场都不景气.
评剧也沉寂了好长一段时间了,她的沉寂并不意味着她的评剧消亡,而是孕育着更大的蓄势待发.评剧的冷会让冷思考顺利完成其历史使命,评剧在经历一段极度萧条之后一定是凤凰涅盘浴火重生.
二、评剧是全国唯一一个最接近普通话的剧种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最接近普通话的剧种,也可以说就是普通话,因此它最有群众基础.天南海北,无处不在.或许会有人说评剧怎么能和京剧相比呢,京剧才是真正的北京话,才是最接近普通话.错!这也是我不明白的地方,现在既然叫京剧为什么还有一些江阳辙,什么湖广音等等南方话,或许真是国粹的原因吧,南北并包.后来我查了一些资料,传统京剧念白(本文主要指韵白)及唱腔的字音,与京韵大鼓、评剧所采用的纯北京音有明显的不同,这是由京剧形成的历史渊源决定的.众所周知,作为国剧的京剧本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地方戏,二百年前“四大徽班”进京,在徽调(二黄)、汉调(西皮)结合的基础上,吸收融和了北昆、梆子的营养,逐步脱胎形成了京剧.所以,京剧既不是北京的地方戏,也不是几个地方戏的简单组合,称之为国剧实在是恰当不过的.在京剧形成的同时,也建立了京剧本身的语音系统,其中既有京音的成分,又有皖音、湖广音,并参照了昆曲的“中州韵”,但也同样不是几种方言的简单混合,而是成为京剧有别于其它戏曲剧种的主要标志的“京剧语音系统”.通常人们所说的“京剧姓京”、“京剧要用京字京韵”,这里的“京”应当理解为“京剧”的京,“京剧语音系统”的京,而不是“北京”的京.
不过我个人建议京剧取消“上口字”、“尖团字”,比如京剧里读“小”不读xiao而读siao,读正不读zheng而读zhen,应该让京剧的语音向普通话靠拢.
而评剧则不一样了,除了唐山一带常用唐山话外,正规的大剧团都是讲普通话的.当然也会偶有一些角色学京剧的口音,但我希望别那样学.我认为京剧才是不让人好好说话.安徽的黄梅戏也是在尽量接近普通话,特别是在戏曲电视剧中,为的就是克服方言阻碍黄梅戏在全国推广的障碍.所以评剧以其自身的优势完全可以占领全国市场.
三、评剧是除京剧以外分布区域最广的剧种
也正由于上面所讲到的评剧自身的语言优势,评剧分布地区非常广泛,群众基础雄厚.评剧主要分布于河北、北京、天津、东北三省甚至上海、贵州、河南等地,是除京剧以外分布区域最广的剧种.长期以来,评剧在自身发展中也呈现出区域特征,使得评剧具有不同的划分形式:1.东路和西路评剧;2.东北评剧、天津评剧和河北评剧,东北评剧以韩、花、筱三派为代表,天津评剧以鲜派和六岁红派为代表,北京和河北评剧以白派和新派为代表.分布区域的广泛性使评剧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国人大都知道京剧为国剧,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东北、华北、京津一带,评剧作为一个十分平民化的剧种,其影响所及,甚至超过京剧.
四、不了解评剧是因为被戏曲大门堵死
现在年轻人一说起不喜欢戏曲来,大多都表示戏曲太程式化,咿咿呀呀、节奏太慢,其实我觉得这就是人么不了解评剧的原因.从古至今,一谈到戏曲就会用咿咿呀呀来形容,咿咿呀呀的不是其他更不是评剧,而可能就是昆曲造成的.从我个人角度说,我不太喜欢昆曲,昆曲完全可以用唯美来形容,那才是真正的传统,这种东西除被少数人喜欢外,更应该列入研究的领域.因为昆曲太高雅了,不但咿咿呀呀、节奏超慢,更是听不懂说什么,一般人难以接受.
因此说起评剧首先就被昆曲式的戏曲把观众给挡在大门外边了,自然评剧再好也就无人问津了.一旦抛开这种思维定势式的传统惯性观念,真正深入到评剧剧种里,你会发现评剧是符合时代潮流的.
另外年轻人不喜欢程式化的戏曲表演也是个误区,当年西游记的主要演员大都是戏曲演员,还有《新白娘子传奇》虽有戏曲程式化的表演,也有似戏曲的歌唱,但都没有因此让观众讨厌,反而更喜欢这种表演的新鲜感.
五、评剧是雅俗共赏的平民文化
近日二人转的火爆,也让评剧界大为反思,因为评剧和二人转一样都是流行于东北大地上的地方剧种,都来自于百姓生活,来自于田间地头,有着浓郁的乡土味道.评剧的前身是冀东地区(唐山周边地区)的莲花落,二人转是由东北大秧歌融合莲花落演变而来的,两者皆与莲花落有着渊源关系.反之,莲花落、评剧又从二人转中吸取了大量艺术元素.三者由于流行地域、人文环境等原因,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彼此借鉴和交流,对各自的艺术风格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二人转似乎跟雅扯不上关系,而评剧则是雅俗兼备、雅俗共赏.当评剧走进大城市以后,虽然面对的不再仅仅是农民,但是普通老百姓仍然是他们忠实的观众.而且评剧属于市井文化,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这跟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一致.有评剧演员希望改革后的评剧也像芭蕾舞和交响乐一样时尚高雅,每一个章节下来,都能让大家不由自主地鼓掌,在美学上提高一个档次.评剧追求美没有错,但是我认为评剧无需像芭蕾像交响乐,因为她学不来.评剧从诞生那一天起的历史使命就是为平头老百姓消遣的,如果仅仅针对上流社会,那评剧就真的彻底完了.
评剧就是平民戏,这也正是评剧跟京剧不同的地方,评剧多演老百姓的平民生活、传统美德、家长里短,而京剧则是以历史剧为主.评剧很少演皇帝戏,而有一出著名的《打金枝》也主要是家庭内部矛盾.所以评剧更贴近于普通老百姓生活,所以许多年轻人是根本就没有看过才这么认为,评剧不是咿咿呀呀的昆曲,评剧是说唱艺术,现在流行歌曲不正流行说唱吗?
在如今草根日益被关注的现实下,评剧当之无愧的走在时代前列.
六、评剧朗朗上口最容易传唱
谁要是说评剧听不懂听不清而拒绝接受她我坚决不同意,周杰伦几乎每首歌都吐字不准、含混不清,但是周杰伦的歌却满大街都在传唱.我估计如果没有人知道周杰伦之前,打死你也不会相信你会喜欢这种歌曲.所以不仅仅是听清听不清的关系,但事实上评剧是听起来很好听懂,以普通话语音体系为基础,绝大多数人都能听懂.从这点来讲,它有利于普及、传播.唱腔上更是易学,唱起来朗朗上口.
评剧是说唱艺术,多呈半说半唱的艺术特色,演唱似说似唱,而现在流行歌曲也不正流行说唱的RAP吗?
当下时尚男女满口都是说唱形式的RAP,他们将外国流传进来的说唱家喻户晓.但实际上我们中国就有自己的说唱艺术.记得1995年,“六月六,六月六,六月六啊六月六!”巩汉林给赵丽蓉进行包装,要求新潮式的表演,动作要有爆发力,因此评剧唱词也改成了RAP(说唱).虽然小品《如此包装》对演艺圈流行的包装热进行了讽刺,然而传统戏曲的现代化改造仍然是摆在艺术家面前的难题.虽然这样说,但是赵丽蓉评剧的这几句唱也算是比较时尚的,节奏不是很慢.因此,评剧不是没有年轻人喜欢的时尚元素,而是没有年轻人了解到评剧.
七、评剧更擅演现实题材现代戏
评剧和其他剧种一样都能演传统戏,但她更擅长演现实题材的现代戏.评剧也是因为现代戏《杨三姐告状》火起来的,当然当初上演的时候完全是时装戏.因为火热上演时杨三姐的官司还在打,所以是现实和戏曲同步进行的,可以说最能反映现实题材也最有时效性.
当初尽管上演一些身穿古装的《小姑贤》,但实际上也是反映现实题材的.如果脱去戏装,换上老百姓的衣服,那完全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小戏.
评剧在现代戏的排演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前几年下岗题材《月嫂》,河南民警任长霞为原型的《长霞》等等,都是能够与时俱进,紧贴时代步伐.更主要的是评剧比起其他剧种来没有太多程式化的东西,因而更具有时效性的优势.只不过是现在评剧没什么好的剧目了.
八、评剧开始重视年轻观众群体
评剧包括其他戏曲一样一直处在你看我演不看我也演的状态,而现在他们开始注重开辟年轻观众的市场.年轻人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评剧是最灵活的一个剧种,也最容易紧贴现实,满足现实需要.有人说评剧改的不像样了,失去了原腔原调,老观众心目中的评剧不是那个什样子,而新观众也远离评剧,不恢复传统,评剧只有死路一条.评剧传统固然经典,然而这也只是一些老观众的意思,老观众的吸收固然重要,但是没有新观众没有年轻观众,评剧就真的没有出路了.
因此我不赞成评剧墨守陈规,保留老观众当然重要,但是吸引年轻人才是根本.《仁义胡同》就是个成功的例子.试想一下,当年新凤霞等老一辈艺术家刚创新时不也备受争议吗?估计至今也有不喜欢新派的,但是她成功了.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能达到满意.如果只针对老观众,固守传统,评剧就不会发展了.所以我认为,只要还是评剧,加入一些鲜活的时尚元素未尝不可.
《仁义胡同》可以说完全是在评剧市场不景气乃至戏曲艺术面临尴尬局面的一次大胆改革和创新.而这次改革的最大变化就是把一大批非戏迷的年轻人给吸引住了.个别老年观众和个别评委认为它太新潮,节奏太快,“看不懂,跟传统评剧差距太大.”其实个别人有这种想法也是意料之中,而且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个人认为评剧要想发展,留住老观众那自然本无可厚非,但是开拓更宽的戏路让戏曲的观众更立体更全面才是戏曲的发展之路.戏曲唱腔和表演需要演员的实力,但是即使演员唱得再棒,哪怕当年的小白玉霜、新凤霞等评剧皇后或公主转世恐怕她们的演唱也很难立足于当今的舞台.我非常喜欢白派和新派,更喜欢小白玉霜的低沉宛转和新凤霞的甜润清脆,但是时代不同了,观众的需要和欣赏标准也大不一样了.到底是硬把观众生拉到剧场看戏还是戏曲迎合观众的欣赏需要而自动吸引观众?这自然不必我多说,时代在变,在如今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文化娱乐形式多样的大背景下,戏曲不被许多年轻人喜欢也在情理之中.《仁义胡同》之所以更受年轻观众喜欢更重要的是这出戏几乎把网络上的热门及时下流行的都搬上了舞台.
我说一句或许不该说的话,评剧也一样,我们欣赏的《仁义胡同》如果你不喜欢评剧姑且把它当作一部大型小品吧,或者你可以说原来这就是评剧,不管怎么着,人们却在欢乐中知道了评剧我觉得这就是好事.
九、评剧要接近主流大众媒体
我相信酒香也怕巷子深,评剧再好没有进行有效的宣传也是枉然.我更相信不是所有年轻人都不喜欢评剧,如果可能的话,让年轻人回到那个年代,他们也照样会喜欢戏曲,因为那时候戏曲是最完善也是比较少有的娱乐艺术形式.
所以如今多元化的文化形势下,单靠戏曲这种单一的艺术形式吸引年轻观众未免有点太残忍.所以应该理解他们不喜欢戏曲自有不喜欢的道理.但是戏曲本身应该从年轻元素中汲取营养,完善自己.除此之外,就是必要的外力宣传工作.评剧院团没有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是导致评剧潜在需求不能转化为现实需求的重要因素.由于地域、空间的限制,很多观众特别是农村观众虽然有欣赏评剧的愿望,往往不能实现.即使是国家评剧院的所在地戏迷,由于不能准确掌握剧院的演出地点、时间等信息,也往往不能如愿.从而潜在需求者不得不寻找其他替代消费品来度过闲暇.过去评剧对广播市场的占有率是相当高的,如果此时评剧能够扩大广播电视市场占有率将是一次绝佳机遇.
当然我更要劝劝全国最大的评剧机构,偌大的一个中国评剧院网站居然三年都没有更新过了,可见他们忽视网络的力量是何等的悲哀?
十、国家大力扶持为评剧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既然有观众需求,却无法被满足.就必然有一种东西来协调.因此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戏曲艺术的大力扶植和抢救让戏曲又开始重获新生,比如京剧进课堂,而据说评剧也要、学习京剧进小学的办法,在评剧流行的东北、华北、京津地区,尝试评剧进课堂,让孩子们由知到爱.现在年轻戏迷少,不是评剧不好,而是孩子们所知太少.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地方政府关于深入扎实地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指示精神,近几年许多加大了文化下乡的力度.北京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中国评剧院也启动城市社区周末剧场,服务城市社区基层百姓.
随着近几年戏曲传统文化不断深入人心,一些流行歌曲的歌手也大打传统牌戏曲牌.李宇春、周杰伦、林俊杰都是将戏曲揉进流行歌曲的实践家,还有《ONE NIGHT IN BEIJING 》,之后又有《SUSAN 说》、《在梅边》、《花田错》……,都是把传统戏曲含纳进流行音乐的作品,似乎一时间京剧与流行音乐形影不离.特别是《梅兰芳》的上映也引爆了戏曲热.
相信能够把群众基础做到更加深入到位,戏曲不会消失,评剧也不会没有市场的,在不久的将来,年轻观众也会了解评剧并喜欢上她的.
我建议评剧应该叫做京剧,京剧叫做国剧,因为评剧才是地地道道的京腔京韵京白,而京剧相当一部分不属于普通话,京剧唱念中的那些上口字包含了来自鄂、皖、豫、苏等地的土语方言.否则,鉴于评剧的群众基础恐怕要取代京剧改称为国剧了.
戏曲的剧种除了京剧还有什么
戏曲的角色分为()四大行当.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京剧被称为(),昆剧被称为()
中国地方戏曲种类繁多,为什么京剧会成为有代表性的大剧种呢.起什么作用
京剧成为全国最大剧种是在
哪一戏曲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A 南戏 B元散曲 C元杂剧 D京剧
攀枝花是全国唯一,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吗?
全国唯一一个以花命名的城市是?
英语对于戏曲的说法京剧在英语中是beijing opera,那么越剧川剧那些呢?如果说川剧是sichuan opera,
全国现有的戏曲剧种大约有多少?
英语翻译京剧起源 京剧形成到底多少年?有两种说法:150年或200年.在戏曲史界,尤其在群众中有些争议,但此较准确的应是
京剧 短文阅读京剧,亦称“京戏”、“国剧”、“皮黄”.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京剧之
写一句描写国粹京剧表演的句子,至少用上两个与戏曲有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