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事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9 18:50:09
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事例
需要找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观点或结果的事例,要形成鲜明对比的,并且要新,就是别人很难想到的那种,并且最好有一定的意义
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事例
思路
  角度不同,所看到的事物也会不同
  学会转换角度解决难题
  思维定式阻碍变换角度思考
  各人有各自的角度
  改变看事情的角度,就是改变做事情的方式.
  换个角度会使成功变得容易
  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转换角度,换位思考
  名言
  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贝尔
  要是火柴在你的口袋里燃烧起来,那你应该高兴,多亏你的口袋不是火药桶.要是你的手指扎了根刺,那你应该高兴,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你眼睛里.要是你的妻子对你变了心,那你应该高兴,多亏她背叛的是你,而不是你的国家.——契诃夫
  随着立场,就发生我们对于各种具体事物所采取的具体态度.比如说,歌颂呢,还是暴露呢?这就是态度问题.——毛泽东
  一千个观众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别林斯基
  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葆青春.——英国谚语
  乐观者在一个灾难中看到一个希望,悲观者在一个希望中看到一个灾难.——英国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俗语
  河有两岸,事有两面.——俗语
  经典素材
  轿夫的快乐
  (不要用自己的角度衡量他人)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1924年来到中国的四川.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当时正值夏天,天气非常闷热.罗素和陪同他的几个人坐着那种两人抬的竹轿子上峨眉山.山路陡峭险峻,几位轿夫累得大汗淋漓.此情此景,使罗素没有了心情观景,而是思考起几位轿夫的心情来.
  他想,轿夫们一定痛恨他们几位坐轿的人,这么热的天,还要他们抬着上山.甚至他们或许正在思考,为什么自己是抬轿的人而不是坐轿的人?
  到了山腰的一个小平台,罗素下了竹轿,认真地观察轿夫的表情.他看到轿夫们坐成一行,拿出烟斗,又说又笑,丝毫没有怪怨天气和坐轿人的意思.他们还饶有兴趣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很好奇地问罗素一些外国的事情,在交谈中不时发出高兴的笑声.
  罗素在他的《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讲到这个故事.而且,他因此得出结论: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是错误的.
  霍金的命运
  (乐观的角度)
  想起霍金,眼前就浮现出这位杰出科学大师那永远深邃的目光和宁静的笑容.世人推崇霍金,不仅仅因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为他还是一位人生的斗士.
  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捷足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已在轮椅里生活了三十余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这个问题显然有些突兀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肃谧.
  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然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心灵的震颤之后,掌声雷动.人们纷纷涌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跳出死胡同
  (改变惯常的思维角度)
  著名的心算家阿伯特•卡米洛从来没有失算过.
  这一天他做表演时,有人上台给他出了道题:“一辆载着283名旅客的火车驶进车站,有87人下车,65人上车;下一站又下去49人,上来112人;再下一站又下去37人,上来96人;再再下一站又下去74人,上来69人;再再再下一站又下去17人,上来23人……”
  那人刚说完,心算大师便不屑地答道:“小儿科!告诉你,火车上一共还有——”
  “不,”那人拦住他说,“我是请您算出列车一共停了多少站口.”阿伯特•卡米洛呆住了,这组简单的加减法成了他的“滑铁卢”.
  真正“滑铁卢”的失败者拿破仑也有一个故事.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他的一位善于谋略的密友通过秘密方式给他捎来一副用象牙和软玉制成的国际象棋.拿破仑爱不释手,从此一个人默默地下起了象棋,打发着寂寞痛苦的时光.象棋被摸光滑了,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拿破仑死后,这副象棋经过了多次的转手拍卖.后来一个拥有者偶然发现,有一枚棋子的底部居然可以打开,里面塞有一张如何逃出圣赫勒拿岛的详细计划!
  两个故事,两个遗憾.
  他们的失败,其实都是败在思维定式上.心算家思考的只是老生常谈的数字,军事家想的只是消遣.他们忽略了数字的“数字”,象棋的“象棋”.由此可见,在自己的思维定式里打转,天才也走不出死胡同.
  两位大师的画
  (角度不同,是非不同)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大公委托画家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各画一幅表现古代佛罗伦萨战争场面的画.画成之后,两幅画都引起了巨大反响.米开朗琪罗的画,表现了佛罗伦萨战士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挺身而出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获得了人们的一致称赞.达•芬奇画中的佛罗伦萨战士,一个个都像发了狂似的,他们的脸都变了形.看起来,仿佛这些战士是处在惧怕和绝望之中.这幅画引起人们的失望甚至不满,有人觉得这是对光荣的佛罗伦萨人的侮辱.直到后来,一些美术评论家还断言这是达•芬奇“一生仅有的一次失败”.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评断.米开朗琪罗的画是《卡西那之战》,描绘的是古代佛罗伦萨人战胜凶暴侵略者的巴比伦的史实,达•芬奇画的《安加列之战》,则是发生在1400年的一场贵族之间的战争.达•芬奇厌恶地称之为“兽性的疯狂”,他的画所要揭示的,正是这种战争的残酷性和罪恶性.
  最后一周粮食
  (转换思维角度解决难题)
  在古希腊,各个城邦之间经常发生残酷的战争.其中有一次战争,雅典城邦被敌对的城邦围困了半年之久.这个时候,雅典最高长官命令负责军粮的官员认真计算一下他们还有多少粮食,雅典还能支撑多久.没有多长时间,官员惊慌失措地报告,我们的粮食仅仅还够支撑一周的时间,一周以后全城的人就会被饿死.
  最先听到这个消息的一些官员也惊慌失措起来,他们纷纷向长官进言,与其被围困饿死,还不如开城投降,保住一城百姓的性命.
  这个时候,最高长官站了起来,他的脸上充满了自信和乐观.他说,我们还有一周的粮食可以支持,太好了,难道我们不能利用这一周突围吗?敌人的军粮就够一周用吗?难道一周我们还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吗?
  是啊,还有一周呢,一周,也许敌人就会坚持不住了,我们就会不战而胜了.
  正如最高长官预测的那样,到了他们的粮食还能够支撑三天时间的时候,围城的敌人开始撤退了,原因是他们的军粮已经用尽了,雅典靠信心和希望战胜了敌人.
  有很多时候是这样的,同一个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从一个角度去看,是死路一条的绝路,而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则是充满希望的阳光大道.
  铅笔的用途
  (多角度发散思维)
  纽约里士满区有一所穷人学校,1983年,一位名叫普热罗夫的捷克籍法学博士,在做毕业论文时发现,50年来,该校出来的学生在纽约警察局的犯罪记录最低.
  普热罗夫对此展开了漫长的调查活动.问:圣•贝纳特学院教会了你什么?在将近6年的时间里,他共收到3756份答卷.在这些答卷中有74%的人回答,他们知道了一枝铅笔有多少种用途. 他首先走访了纽约市最大的一家皮货商店的老板,老板说:“是的,贝纳特牧师教会了我们一枝铅笔有多少种用途.我们入学的第一篇作文就是这个题目.当初,我认为铅笔只有一种用途,那就是写字.谁知铅笔不仅能用来写字,必要时还能用来做尺子画线,还能作为礼品送人表示友爱;能当商品出售获得利润;铅笔的芯磨成粉后可作润滑粉;演出时也可临时用于化妆;削下的木屑可以做成装饰画;一枝铅笔按相等的比例锯成若干份,可以做成一副象棋,可以当作玩具的轮子;在野外有险情时,铅笔抽掉芯还能当作吸管喝石缝中的水;在遇到坏人时,削尖的铅笔还能作为自卫的武器……总之,一枝铅笔有无数种用途.贝纳特牧师让我们这些穷人的孩子明白,有着眼睛、鼻子、耳朵、大脑和手脚的人更是有无数种用途,并且任何一种用途都足以使我们生存下去.”
  普热罗夫后来又采访了一些圣•贝纳特学院毕业的学生,发现无论贵贱,他们都有一份职业,并且都生活得非常乐观.而且,他们都能说出一支铅笔至少20种用途.
  用心听人说话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与行动)
  美国汽车推销之王乔•吉拉德曾有过一次深刻的体验.一次,某位名人来向他买车,他推荐了一种最好的车型给他.那人对车很满意,并掏出10000美元现钞,眼看就要成交了,对方却突然变卦而去.
  乔为此事懊恼了一下午,百思不得其解.到了晚上11点他忍不住打电话给那人:“您好!我是乔•吉拉德,今天下午我曾经向您介绍一部新车,眼看您就要买下,却突然走了.”
  “喂,你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吗?”
  “非常抱歉,我知道现在已经是晚上11点钟了,但是我检讨了一下午,实在想不出自己错在哪里了,因此特地打电话向您讨教.”
  “真的吗?”
  “肺腑之言.”
  “很好!你用心在听我说话吗?”
  “非常用心.”
  “可是今天下午你根本没有用心听我说话.就在签字之前,我提到犬子吉米即将进入密执安大学念医科,我还提到犬子的学科成绩、运动能力以及他将来的抱负,我以他为荣,但是你毫无反应.”
  乔不记得对方曾说过这些事,因为他当时根本没有注意.乔认为已经谈妥那笔生意了,他不但无心听对方说什么,而且在听办公室内另一位推销员讲笑话.
  这就是乔失败的原因:那人除了买车,更需要得到对于一个优秀儿子的称赞.
  乔•吉拉德恰恰没有“站在对方立场思考与行动”.他只是想当然地以为“已经成交了”.“站在对方立场思考与行动”,谁都明白是金口良言,但做起来实在也难.成功的推销员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用赞美“教训”你
  (换个角度会做得更好)
  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
  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依次告诉这个犯错的人,他今生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都必须将犯错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而且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都将正面的评语说完为止.
  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们对待犯错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但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曾为整个部落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认真地反思,然后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整个部落的人都坚信:你一定具备改过向善的信心与能力.”
  意林故事
  金币会被溶化掉吗
  化学课上,老师掏出一枚金币,指着玻璃器皿里的溶液问学生:“刚才我已经讲过这种溶液的性质,现在,我把这块金币扔进去.你们想一想,金币会被溶化掉吗?”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答不上来.
  忽然,坐在第一排的霍特站起来大声说:“肯定不会.”
  “你回答得很好,”老师摸着小霍特的头,赞许地说,“今天的课,你一定弄懂了.”
  “我什么也没听懂.”小霍特低头说.
  “那你为什么知道金币不会被溶化呢?”
  小霍特很快回答:“要是这种溶液能溶化金币,你怎么舍得把它放进去呢?”
  一块废铜
  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在路上看到一块废铜,父亲问儿子这块废铜值多少钱,儿子说值3.5美分.父亲说不对,值3.5美元,你可以把它加工成一块铜的门把手后卖出去.他还说,别人认为1+1=2,但很多情况下1+1>2.后来,儿子凭着这种1+1>2的思维方式,办起了铜加工业.有一次,自由女神像重新整修后,遗留下许多垃圾.市政府悬赏几万美元,雇人打扫都没人愿意,而这个从事铜加工业的儿子,自愿免费组织清理现场.他把包括铜粉在内的各种金属分类,制成诸如自由女神像的小旅游纪念品出售,甚至连尘土都卖给了花店.结果,他赚了几百万美元.
  用1+1=2的常规思维看废品,废品还是废品.从不同的角度,运用1+1>2的思维看废品,废品可以变成财富.
  地图的另一面
  一位牧师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打算在很困难的条件下,准备他的唠叨的讲道.他的妻子出去买东西了.那天在下雨,他的小儿子吵闹不休,令人讨厌.最后,这位牧师在失望中拾起一本旧杂志,一页一页地翻阅,直到翻到一幅色彩鲜艳的大图画——一幅世界地图.
  他就从那本杂志上撕下这一页,再把它撕成了碎片,丢在起坐间的地上,说道:
  “小约翰,如果你能拼拢这些碎片,我就给你2角5分钱.”
  牧师以为这件事会使小约翰花费上午的大部分时间.但是没有10分钟,就有人敲他的房门.这是他的儿子.牧师惊愕地看到约翰如此之快地拼好了一幅世界地图.
  “孩子,你怎样把这件事做得这样快?”牧师问道.
  “啊,”小约翰说,“这很容易.在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就是正确的.”
  牧师微笑起来,给了他的儿子2角5分钱.“你也替我准备好了明天的讲道.”他说,“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也就会是正确的.”
  井里与天上
  一位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和朋友谈起了自己看问题视野的变化.
  由于小学成绩优秀,他考上了县城的中学.他发现自己再不能像在小学时那样稳拿第一时,于是产生了嫉妒:比自己好的同学原来都有六棱铅笔,自己却没有,天道不公啊!经过几年的苦读,他居然又成为县中学的第一了.而他又觉得:人与人之间还是不平等的,为什么自己没有好钢笔呢?
  中学毕业后,他考上了北京的某所大学,可好景不长,他的学习成绩连中等也保不住了.
  看到城里的同学是好铅笔成堆,好钢笔成把,早上蛋糕牛奶,晚上香茶水果,想想自己,早上一个窝头还舍不得吃完,还要给晚上留一半.“合理”又从何谈起呢?……
  五年后,他留学到美国,亲眼看到了五光十色的西方世界,所有的嫉妒、自卑、怨恨却忽然一扫而光了.原来自己选取的比较标准发生了变化,看到的不再是自己的同学、 同事和邻居,而是整个世界.
  有的人在蜗牛角上打架,有的人携手在太空漫步.坐井观天的争斗只有一个结果,就是故步自封.当你转换一个视角再看问题时,你有可能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不生气的秘诀
  古时候,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他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多,而一生气时,他仍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孙子问:“阿公!你生气时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爱地巴对孙子说:“年轻时,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时,我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我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别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工作和学习了.”
  孙子又问:“阿公!成了富人后您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爱地巴笑着说:“边跑我就边想啊——我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也就消了.”
  酒精实验
  一天,一位医生将一群嗜酒如命的酒鬼召集到一块,他在他们面前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医生将两只杯子放到了桌上,一杯装满了清水,另一杯装满了酒精.他把一只毛毛虫先丢进了装满清水的杯子,大家看着虫子在清水里游着,慢慢地又爬了出来.然后,医生又将毛毛虫抓了起来,投进了装酒精的杯子,虫子在酒精里挣扎了几下就死去了.
  看了这个实验后,酒鬼们面面相觑,屋子里沉默了好长一会时间.正当医生准备对他们说明酒精对人体有害的时候,在屋子的最后排传来一个声音:“医生,我明白了,只要我们多喝酒,那我们肚子里就绝不会生虫子!”
  即使是一种正确的观念,也总有人站在负面的角度去理解.对这些人来讲,过多的劝服是没有太大的用途.不要把你的时间花费在“无用功”上.
  换个角度解决难题
  一家公司招聘职员,有一道试题是这样的:
  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你开车经过一个车站,发现有三个人正苦苦地等待公交车的到来:第一个是一个看上去濒临死亡的老妇;第二个是曾经挽救过你生命的医生;第三个是你的梦中情人.但你的汽车只能再容得下一位乘客,你会选择谁?
  这是一道人格测试题.每个人的答案都有他的理由:也许你会选择老妇人,因为她就要死了,我们应该挽救她的生命;也许你会选择医生,因为他曾经救过你的命,现在是你报答他的最好机会(但也许你也可以在将来不断地回报他);也许你会选择你的梦中情人,错过这个机会,也许你就永远也找不回她(他)了……
  在200个候选人中最终获聘的一位答案是什么呢?
  “我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赶紧把老妇人送往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着我心爱的人,一起等待公交车的到来……”
  有时,抛开思维的固有模式,我们可以获得更多.
  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
  愚公一家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儿,门口王屋、太行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日子难过啊!这里好像与世隔绝,城里有什么新鲜事传到这儿早已变成“旧闻”了,这种生活真的需要改变了.愚公寻思着:得想法子把太行、王屋两座山给搬了.
  这天,愚公找到了老朋友智叟,告诉他想移山的事,智叟听了笑笑,摸着胡子想了想,摇摇头,愚公啊,你可知道,纵使你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一起搬又有何用呢?大山终究是大山,要多少年才能搬走呢?人力、物力是统统投放了,效益呢?不行!智叟坚决反对.愚公想想,山不能搬,那该怎么办呢?智叟不愧是智叟,一会儿就想出了一个主意告诉了愚公.愚公一听连声称好,于是愚公就回去了.
  回到家,愚公召集家人开了一个会议,会上提出了智叟的办法,全家人听了都觉得十分妙,第二天便各自行动了.原来,智叟建议利用这两座山进行资源开发,引入资金,不但节省了人力,还有经济效益产生,这不是两全齐美的好办法吗?怪不得愚公一家都叫妙呢.
  随后的几年中,愚公亲自上山进行了资源勘探,查明了山上居然有很多珍稀动植物.于是智叟又进城申请成立了自然保护区.愚公的儿子又进城请了工程队,修筑了通往山外的大路.一切都准备就绪,你该知道了吧,他们是开一个天然公园.最后得给它起个名了,智叟想愚公的知名度很高,不如就叫“愚公园”吧,于是名字就定了.最后智叟又请广告公司帮忙做广告,忙活了这么长时间,“愚公园”终于开园了,这回智叟真的是功不可没啊.
  城里人听说愚公居然利用王屋、太行开了公园,都觉得很惊讶,全都想去看看,到那一看,果然不同凡响,巍巍青山,高耸入云,飞禽走兽,让你可以随意接近.愚公和智叟亲自迎接游人,与他们合影留念.大山再也不是过去的沉寂样了,城里和山里连到了一起.愚公不禁感叹:其实不移山也真的很好.像现在这样有了大路,有了“愚公园”,还怕什么呢?
  愚公移山,的确显示了他的坚忍不拔,但事情要多角度想,像我们故事中的愚公,不移山不是也达到了目的吗?
  应用与创新
  换个角度会很美
  烈日,沙漠.两个焦渴疲惫的旅人,取出惟一的水壶,摇一摇.一个旅人说:“唉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个旅人却高兴地说:“是吗?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其实,人生中的好多事就像那半壶水一样,换个角度,就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
  爱迪生为了寻找适合做灯丝的材料做了一千多次实验,当有人嘲笑他的失败时,他却自豪地说:“我已发现了一千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这样的胸襟,这样的气度,这样的智慧,真让人拍案叫绝.而这一切,不是源于爱迪生与众不同的思考角度吗?
  换个角度,我们要有推翻陈见的勇气和别出心裁的智慧.一个普普通通的苹果,所有的人都规规矩矩地纵向剖开,而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却固执地把它横向切开了,于是,她闪亮的大眼睛发现了苹果里的“星星”!正是因为孩子们的“无知”才造就了他们独具慧眼,才使他们有如此探索世界的勇气和热情.于是儿童有时让人敬畏.
  世界这么大,睁大我们的眼睛,用单纯而善感的心灵,用宁静平和的呼吸,去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用孩子般的热情与好奇打开观察世界的多棱镜.多角度的斑斓定会让我们惊喜不已:原来,恼人的雨冲洗下的绿叶会如此纯粹鲜灵;灰灰的云间也会透过几缕分外金黄的阳光;无名无香的野花小草也自有一份平凡的生机与美丽;生命中刺痛的挫折也可以变成使人成长的营养;失败也可以是人生旅途中醒目的坐标……
  换个角度,生命会展现出另一种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的话总是那么耐人寻味.
  不同角度思考历史
  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历史就是这样.
  时过一千多年,杜牧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惜之.
  又过了数百年,王安石说: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贬之.
  又过了几十年,李清照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颂之.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会有如此不同的三种评价呢?
  我们知道,杜牧一生仕途坎坷,“卷土重来”带有几分自勉,而王安石则站在一个政治家的角度上视之为历史朝代的必然更替,又不无劝谏君王勿使“百战疲劳壮士衰”之意,易安居士则目睹了金兵长驱直入,宋室南渡苟安,而感叹“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不肯过江东”,讽刺可谓入木三分.
  评论史实是这样,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是这样.只要你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会是丰富多彩的.
  最后一题错了
  一位小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由一名学生上来做——
  3×9=27 4×9=36 5×9=45 6×9=54 7×9=62
  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题错了……”
  老师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错的这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
  不是吗?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更多的是看到其阴暗面,还是看光明面?
  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时,更多的是看其缺点,还是优点?
  当我们面对困难时,更多的是看到失败,还是看到希望?
  当我们处于低谷,更多的是看到失去,还是看到得到?
  诸多的事实已经表明,决定结果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的艰难与复杂,而是我们看待事情的态度.
  换个角度看冬天
  冬天,一片衰败的景象,干枯的枝干与夏日那饱满的浓荫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沉闷、凋谢,和夏日的鸟语花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切是悲观者对冬天的感悟.而乐观者带上透视镜,去领悟冬天展示给我们的生机,去感悟那些不为人知的生命力.
  在厚厚的落叶下,冰冷的泥土里,那繁密的根系依然存活着,正在努力收集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能源,最大限度地储存着能量,上面的枯草是它最忠实的保护伞,为它抵御着寒冷和冰雪的袭击.
  枯萎的花瓣和落地的干枝将自己最后的能量渗进泥土,传给了根部,将自己今世的生命奉献给了来年的缤纷,正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冰雪覆盖了整个大地,悄然无声.雪花放弃了自己的多姿,化作雪水为每一寸干渴的土地送去冬天最可贵的礼物.孩子们的笑声打破了雪地的宁静,五彩的棉衣是冬天最亮丽的风景.
  地下的活动原来如此精彩,这一切能量的传送、生命的延续正在地下激烈地进行着;而人们只看见了它表面的衰败.换一种角度去看待冬天,它不再是休眠而是孕育新的生命;不是沉闷而是无声的生机;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是生命的地下延续.
  换一种思维去对待身边的事物,生活不就需要我们这种思维转换吗?
  像沙漠中的一眼清泉,冬天里的一缕阳光,黑夜里的一丝光明,它会给你更多的惊喜.冬天在此,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