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真的有意念移物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1 08:23:59
真的有意念移物吗?
真的有意念移物吗?
意念移物
一些人能够用思维影响物质的说法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但是,调查这种现象的努力却一直存在争议.为此,某些学者关注测量普通大众的意念移物能力,寻找表明他们能影响特殊电子装置输出的证据.这项研究成果至今仍然激发着科学家和怀疑论者的兴趣.
自我测试:你有意念移物能力吗?
测试意念移物能力有个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约瑟夫·莱因率先使用的掷色子法.在大小一样的纸条内分别写下从1到6这几个数字,把纸条混在一个碗里,每次拿出一张,得出的就是你每次要掷出的数.从第一个数字开始–比如是4–掷10遍色子,看有多少次是4.剩下5个数也采用同样的方法,看看这60次中有多少次掷出了你原来想要的数.如果超出15次,那么,与随机结果的偏差就相当大了,可以视为“在统计学上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们对意念移物的态度
正方:加利福尼亚智力研究所迪安·雷丁博士
多数科学家都知道,表示出对意念移物一类问题的兴趣会影响你的声誉.因此,这个问题总是遭到回避或否定,理由是“没有证据”,这显然不符合事实.我在私下里发现,对于意念在有形的世界中起到积极作用这个问题,多数科学家都抱着比较开放的态度,即使不了解相关的文献.在阅读相关材料或参加有关这方面证据的讲座以后,科学家在私下里的态度还会更肯定.
大家之所以忌讳这个问题,是因为基于常识的对世界的判断.当量子论是我们对物质世界的人是发生改变后,这种禁忌自会烟消云散.但是,维持这个禁忌还有一个原因:人们认为,心灵心理学现象似乎与宗教有关.
此外,事实表明,在大多数时候,人们的意愿或祈祷对整个世界没有什么影响.即使在实验室条件下,如果没有巧合或失误,我们看到的效果往往也微乎其微.意念移物或许可以看作雨滴的力量.要刻出大峡谷需要极多的雨滴.但是,有足够的雨滴,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了不起的事情就能发生.
反方:伦敦戈德史密斯学院克里斯·弗伦奇教授
直觉上,你可能以为,宏观意念移物,比如抬起桌子或弯曲勺子将对怀疑者提出最大的挑战.令人遗憾的是,没人能在适当控制的条件下证明这类效果,而魔术师却能轻而易举地再现类似情况.因此,微观意念移物的研究结果才是怀疑论者真正要面对的问题.我认为,支持者和怀疑者大致上都同意,对这个领域的整合分析有力地说明,“某种情况”的确在发生,而这种“情况”大概无法轻而易举地加以解释.问题在于,这种情况到底是不是意念移物?显然,至今的结果还令人不解,需 要进一步研究.
但是,我敢打赌,真实的原因是某种微妙的由研究方法造成的假象,或者是目前尚未得到认识的统计学问题.我们目前所讨论的效果的规模很小.比如,全世界最有经验的REG研究小组普林斯顿大学工程偏差研究小组得到的研究结果只比随机几率偏离0.02%.此外,这个小组最近没能在与两所德国大学联合进行的大型项目中再现最初的结果.
扩展阅读:意念移物的证据5月27日凌晨,一场强烈地震袭击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岛屿爪哇,使6000人丧生,20万人无家可归,并且引发一场国际救援行动.
但有些科学家认为,这次地震可能还产生了其他结果.自1998年以来,他们就一直在检测全球各地大约60个电子装置的输出.这就是“随机现象发生器”(REG)网络.这些发生器配备特殊电路,可以持续产生完全随机的信号.至少,根据设计它们应该产生这样的信号.有些时候,机器的输出会偏离无意义的随机起伏.这种变化通常很小,可以当作统计学上的巧合忽略不计.但是有时输出的变化却难以解释,电子装置似乎处于某种外力的控制之下.
巧合还是必然
5月份发生的情况恰好如此.对REG输出信号的分析显示,从地震袭击爪哇前一小时开始,这些信号就偏离随机性,并且持续了8个小时.变化非常明显,仅仅因为地震而导致该变化的可能性还不到1/150.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会是什么?会不会是地震以某种不为人知的方式影响到REG的输出?毕竟,这场地震影响到世界各地的测震仪.但是,这却无法解释 2004年俄罗斯别斯兰恐怖事件发生时REG的类似变化–当时,恐怖分子袭击一所学校, 300多人因此丧生.这也无法解释5年前纽约双塔遇袭时REG发生的类似变化.
多数科学家都会把这些情况当作巧合.但是,在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全球意识研究计划的罗杰·纳尔逊博士等人认为,REG网络或许探测出某种重要得多的东西:意念移物.
人们很早就开始寻找意念移物的证据,全球意识研究计划是这种努力的最新体现.多年以前就有关于意念移物的传闻,从移动家具到把勺子“看”弯等等. 1970年,俄罗斯妇女尼娜·库拉金娜曾使冷战发生短暂解冻:苏联科学家邀请西方同行来俄罗斯观看她表演意念移物能力,比如用目光让小物体移动.怀疑者坚持说,库拉金娜用的只是普通的戏法,比如超细的线或磁铁,但是,这些断言始终没有得到证实.即便如此,没有几个科学家乐意承认,这是意念移物确实存在的证据.
在传统研究中通常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在意念移物的支持者和怀疑者之间却成了问题:从对数据的解释到研究者的品格都遭到质疑.
这并非没有原因.如果意念移物确实存在,这将是对当代科学的根本质疑.纳尔逊博士说:“这种现象很微妙.从机械和材料角度都没有办法解释,也没有理论能说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挑战当代科学
这促使一些科学家开始持续多年的研究.他们不断积累证据,希望有朝一日能揭露真相.这种办法由来已久.比如,今天许多药物的疗效都是经过多年研究才显示出来的.一个原因在于,药物的效果可能极其微妙.就连意念移物的支持者也承认,其效果很弱,持续积累证据是唯一的办法.
1989年,心理学家黛安娜·费拉里和普林斯顿大学的迪安·雷丁用一种称作整合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前人收集的证据.整合分析广泛用于医疗研究,把许多小型调查的结果综合起来,减少了偶然性.
对2500人掷出的250万次色子的分析发现,意念移物效果虽然很小,但在统计学上却有重大意义.一种解释是,绝大多数人的意念移物能力都微乎其微,从掷色子上体现不出什么效果.60年代末,西雅图波音实验室的物理学家赫尔穆特·施密特用REG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此后,REG就成为意念移物研究中的标准工具.REG利用亚原子效果,不需要外来干预,产生的输出没有微妙的偏差,而且更容易受意念移物影响.与掷色子实验一样,早期研究显示出意念移物作用确实存在.但是,后来的实验结果却正负参半.
对REG数据的分析显示,实验效果或许会随着参加者人数的增加而增强.纳尔逊领导的全球意识研究计划似乎很适于检测这种可能性.纳尔逊认为,可能引发全球关注的大事或许能影响到REG网络.到目前为止,全球意识研究计划一共记录了200次大事,从1999年10月在全球范围内举行的“冥想活动”到2004年的印尼海啸.其结果各不相同.比如,2004年的海啸没有使REG出现明显变化,而2005年导致数百名伊拉克人死亡的践踏事件却使REG发生明显变化.或许,只有揭示出意念移物的特性,这些情况才能得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