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2000字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8 12:05:25
格列佛游记2000字读后感
范文一
格列佛这3格字,一看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当我看完这本《格列佛游记》时,我再也不觉得这个人没
什么了.
这本书第一站是小人国利立浦特.小人国的确小,格列佛一只手就能拖动他们的整只海军舰队.大致说来这是个十二分之一的微缩国度.作者耐心的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鸡鸭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反复的提醒读者牢记这个比例.例如,小人国的国民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名工匠,搭建了一个长七英尺、宽四英尺、有二十二个轮子的木架:
但是主要的困难是怎样把作者抬到车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竖起了八十根一英尺高的柱子.工人们用带子捆绑住作者的脖子、手、脚和身体;然后用像作者他们包扎物品用的那么粗的绳索,一头缚在木柱顶端的滑轮上.九百条大汉一齐动手拉这些绳索,不到三个钟头,就把他抬上了架车……一万五千匹高大的御马,都有四英尺多高,拖着我向京城进发……
在这般小的玩具世界,所有的雄心和邀宠、政争和战事都不显的渺小委琐.而我们庞大的、具有五千
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如果我们也能让全国人民的雄心衔接在一起的话,我想这会儿,我们国家已经是
世界上的强国了.
而后,格列佛又来到了大人国,他与大人国国王的一段对话,不仅构成对英国的批评,也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思路,并使它们互为评议.《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在揭示现状的同时,也构成对某些语言的模拟和挖苦.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的缘故.
这个较有人情味的格列佛,把小说带向另一个层面的讽刺:即对人性的怀疑.
两次尺度转换起了某种否定的作用.到了大人国,这点就变的十分明确了——因为格列佛自己也变成了“小人”:他用自己少得可怜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弄刀舞剑,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后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机.但他的讨好保护人的行动又实属迫不得已——因为他随时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力量伤害.
如此,对社会现状的批评便进而转化为对普遍人性的怀疑.关于“钱”的一段深入肯綮的评论就实例证.
在第4卷,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马国,为了让他的慧驷马主明白人何以会义无返顾地去欺骗抢劫、杀人放火等.这是这本书的关键.
总之,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就是对一个国家的这种点评和讽刺,而让我喜欢.
范文二
《格列佛游记》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据说伏尔泰、拜伦、高尔基和鲁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我深深地崇拜着鲁迅,他用枯黄却瘦劲的手指着青年前进的方向,于是我便朝着那个方向,看上了《格列佛游记》--爱屋及乌.但是看过之后,大呼"上当"也于事无补,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可以问问别人对斯威夫特怎么看,来显示自己是"文学青年",更实际地是写一篇不伦不类的读后感交上去凑数.
每当回想起当年看这本名著的时候,历史的沧桑感便涌上了心头,那些日子真是没有成就感受,很失败.一天仅仅十几页,举"目"维艰,冷不防冒上一句"往事不堪回首",发自于肺腑啊!
打个比方,读《围城》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就像是用地道战地雷战打鬼子,越打越过瘾,正打在关头上,钱钟书先生将大笔一搁,鬼子投降了;读《骆驼祥子》也挺爽,应该属于三大战役的那种,共军三下五除二地把蒋介石赶到了台湾,我也三下五除二地干掉了老金;但读《格列佛游记》就大不一样了,是一种受罪,就像血战台儿庄一样,拉锯战,特艰苦卓绝,不但要跟斯威特作斗争,还要与瞌睡虫作斗争,不过"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我还是取得了"格列佛大捷",但损失惨重,至今想起来还余悸不已.
因此,此后,看到鲁迅拿着烟斗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总会口不自禁地唱道:"都是你的错,是你骗了我,还让我不知不觉满足被骗的虚荣"……
但是,尽管受了骗,并未影响鲁迅在我心的地位,我依然固执地认为:斯威夫特是不能与鲁迅同日而语的.
鲁迅,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斯威夫特何许人也?英国十八世纪罪恶腐朽的资产阶级中的一员.他们的阶级属性有着本质区别(如果赶上"文革"就好了,分清敌我很重要啊).其二,鲁迅是国产的,斯威夫特是洋货(这好像是废话).至于第三点,我认为是最最重要的,鲁迅的文章虽艰深生涩但我依稀可辨,斯威夫特的译本虽然都是大白话,但我就是不知所言,所言何干.
经过一番换位思考,我作出如下推测:大不列颠的可爱青年们也必然不知道鲁迅在说些什么,要表达些什么,以及"可能吧--那简直就是一定的"那种鲁迅特色的矛盾句式.
他们正如我一样.
究其原因,彼此在不同的国度,承着不同的文化,对于过去,对于历史,自己的从小就了解,别人的很少去触及.而没有一定的知识垫底,去读这种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指桑骂槐的作品,看不懂是不足为奇的.
我不知道十八世纪美国的辉格、托利两党缠绵悱恻、暧昧的关系,当然也就无从体会斯威夫特笔下的争论吃鸡蛋应先敲哪头、 鞋跟之高低等"原则"问题的"高跟党"与"低跟党"的妙处.
我错怪斯威夫特了,我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而后来的斯威夫特也渐渐变得可以理解了,给我的感觉是他很正义.
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yahoo,不是"雅虎").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看完《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
有一句话,我认为评论得很经典:以夸张渲染时代的生气,藉荒唐痛斥时代的弊端;在厌恨和悲观背后,应是一种苦涩的忧世情怀.
没有想到在那些朴实得如同流水账的大白话游记中竟蕴含着这么深邃的内涵.
我知道,《格列佛游记》还需要再读上一遍,抑或是更多遍.这应该是以后的事了.
格列佛这3格字,一看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当我看完这本《格列佛游记》时,我再也不觉得这个人没
什么了.
这本书第一站是小人国利立浦特.小人国的确小,格列佛一只手就能拖动他们的整只海军舰队.大致说来这是个十二分之一的微缩国度.作者耐心的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鸡鸭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反复的提醒读者牢记这个比例.例如,小人国的国民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名工匠,搭建了一个长七英尺、宽四英尺、有二十二个轮子的木架:
但是主要的困难是怎样把作者抬到车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竖起了八十根一英尺高的柱子.工人们用带子捆绑住作者的脖子、手、脚和身体;然后用像作者他们包扎物品用的那么粗的绳索,一头缚在木柱顶端的滑轮上.九百条大汉一齐动手拉这些绳索,不到三个钟头,就把他抬上了架车……一万五千匹高大的御马,都有四英尺多高,拖着我向京城进发……
在这般小的玩具世界,所有的雄心和邀宠、政争和战事都不显的渺小委琐.而我们庞大的、具有五千
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如果我们也能让全国人民的雄心衔接在一起的话,我想这会儿,我们国家已经是
世界上的强国了.
而后,格列佛又来到了大人国,他与大人国国王的一段对话,不仅构成对英国的批评,也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思路,并使它们互为评议.《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在揭示现状的同时,也构成对某些语言的模拟和挖苦.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的缘故.
这个较有人情味的格列佛,把小说带向另一个层面的讽刺:即对人性的怀疑.
两次尺度转换起了某种否定的作用.到了大人国,这点就变的十分明确了——因为格列佛自己也变成了“小人”:他用自己少得可怜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弄刀舞剑,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后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机.但他的讨好保护人的行动又实属迫不得已——因为他随时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力量伤害.
如此,对社会现状的批评便进而转化为对普遍人性的怀疑.关于“钱”的一段深入肯綮的评论就实例证.
在第4卷,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马国,为了让他的慧驷马主明白人何以会义无返顾地去欺骗抢劫、杀人放火等.这是这本书的关键.
总之,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就是对一个国家的这种点评和讽刺,而让我喜欢.
范文二
《格列佛游记》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据说伏尔泰、拜伦、高尔基和鲁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我深深地崇拜着鲁迅,他用枯黄却瘦劲的手指着青年前进的方向,于是我便朝着那个方向,看上了《格列佛游记》--爱屋及乌.但是看过之后,大呼"上当"也于事无补,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可以问问别人对斯威夫特怎么看,来显示自己是"文学青年",更实际地是写一篇不伦不类的读后感交上去凑数.
每当回想起当年看这本名著的时候,历史的沧桑感便涌上了心头,那些日子真是没有成就感受,很失败.一天仅仅十几页,举"目"维艰,冷不防冒上一句"往事不堪回首",发自于肺腑啊!
打个比方,读《围城》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就像是用地道战地雷战打鬼子,越打越过瘾,正打在关头上,钱钟书先生将大笔一搁,鬼子投降了;读《骆驼祥子》也挺爽,应该属于三大战役的那种,共军三下五除二地把蒋介石赶到了台湾,我也三下五除二地干掉了老金;但读《格列佛游记》就大不一样了,是一种受罪,就像血战台儿庄一样,拉锯战,特艰苦卓绝,不但要跟斯威特作斗争,还要与瞌睡虫作斗争,不过"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我还是取得了"格列佛大捷",但损失惨重,至今想起来还余悸不已.
因此,此后,看到鲁迅拿着烟斗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总会口不自禁地唱道:"都是你的错,是你骗了我,还让我不知不觉满足被骗的虚荣"……
但是,尽管受了骗,并未影响鲁迅在我心的地位,我依然固执地认为:斯威夫特是不能与鲁迅同日而语的.
鲁迅,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斯威夫特何许人也?英国十八世纪罪恶腐朽的资产阶级中的一员.他们的阶级属性有着本质区别(如果赶上"文革"就好了,分清敌我很重要啊).其二,鲁迅是国产的,斯威夫特是洋货(这好像是废话).至于第三点,我认为是最最重要的,鲁迅的文章虽艰深生涩但我依稀可辨,斯威夫特的译本虽然都是大白话,但我就是不知所言,所言何干.
经过一番换位思考,我作出如下推测:大不列颠的可爱青年们也必然不知道鲁迅在说些什么,要表达些什么,以及"可能吧--那简直就是一定的"那种鲁迅特色的矛盾句式.
他们正如我一样.
究其原因,彼此在不同的国度,承着不同的文化,对于过去,对于历史,自己的从小就了解,别人的很少去触及.而没有一定的知识垫底,去读这种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指桑骂槐的作品,看不懂是不足为奇的.
我不知道十八世纪美国的辉格、托利两党缠绵悱恻、暧昧的关系,当然也就无从体会斯威夫特笔下的争论吃鸡蛋应先敲哪头、 鞋跟之高低等"原则"问题的"高跟党"与"低跟党"的妙处.
我错怪斯威夫特了,我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而后来的斯威夫特也渐渐变得可以理解了,给我的感觉是他很正义.
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yahoo,不是"雅虎").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看完《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
有一句话,我认为评论得很经典:以夸张渲染时代的生气,藉荒唐痛斥时代的弊端;在厌恨和悲观背后,应是一种苦涩的忧世情怀.
没有想到在那些朴实得如同流水账的大白话游记中竟蕴含着这么深邃的内涵.
我知道,《格列佛游记》还需要再读上一遍,抑或是更多遍.这应该是以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