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欧阳修的《采桑子》的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1 10:19:22
求 欧阳修的《采桑子》的赏析
并说明小令的主旨是什么
并说明小令的主旨是什么
采桑子·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此词描绘颖州西湖波平十顷、莲芰香清的美景,表达了词人寄情山水的志趣.全词即景抒情,词风清疏峻洁,意境清淡平和,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残霞夕照”是天将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尽的时候.“夕阳无限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歌咏过这一转瞬即逝的黄金时刻.欧阳修没有直写景物的美,而是说“霞”已“残”,可见已没有“熔金”、“合璧”那样绚丽的色彩了.但这时的西湖,作者却觉得“好”.好就好在“花坞苹汀”.在残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是种在花池里的花,长在水边或小洲上的苹草,无一字道及情,但情却寓于景中了.“十顷波平”,正是欧阳修在另一首《采桑子》里写的 “无风水面琉璃滑”.波平如镜,而且这“镜面”浩渺无边.“野岸无人舟自横”,这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改“渡”为 “岸”,说明“舟自横”是由于当日的游湖活动结束了,因此这“无人”而“自横”的“舟”,就更衬托出了此刻“野岸”的幽静沉寂.
“西南月上”,残霞夕照已经消失.月自西南方现出,因为不是满月,所以虽在“浮云散”之后,这月色也不会十分皎洁.这种色调与前面的淡素画图和谐融洽,见出作者用笔之细.“轩槛凉生”,这是人的感觉.直到这时才隐隐映现出人物来.至此可知,上片种种景物,都是在这“轩槛”中人的目之所见,显然他在这里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这里,作者以动写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使人们仿佛置身红尘之外.
“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水面风来”,既送来莲香,也吹醒了人的醉意.原来他喝醉了酒,就这么长时间地悄无声息地沉浸在“西湖好”的美景中.这位颍州西湖的“旧主人”怀着无限深情,谱出了一曲清歌.
欧公在此词中借啸傲湖山而试图忘记仕途的坎坷不平,表达了视富贵如浮云的情趣.词中用语平实却极有表现力.
采桑子·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这首词,上片描绘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下片写酒后醉眠船上,俯视湖中,但见行云在船下浮动,使人疑惑湖中别有天地.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下片写醉后俯视湖水,只见白云朵朵,飘于船下.船在移动,云也在移动,似乎人和船在天上飘飞.“空水澄鲜”一句,本于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言天空与湖水同是澄清明净.这一句是下片的关键.兼写“空”、 “ 水”,绾合上句的“云”与“舟”.下两句的 “俯”与“仰”、“湖”与“天”,四照玲珑,笔意俱妙,虽借用成句,而恰切现景,妥贴自然,如同己出.“俯仰留连”四字,又是承上启下过渡之笔.从水中看到蓝天白云的倒影,他一会儿举头望天,一会儿俯首看水,被这空阔奇妙的景象所陶醉,于是怀疑湖中别有一个天宇在,而自己行舟在两层天空之间. “疑是湖中别有天”,用“疑是”语,是就其形貌来说.说“疑”者非真,说“是”者诚是,“湖中别有天”的体会,自出心裁,给人以活泼清新之感.
采桑子·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这首词是作者颖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词中描写了颖州西湖暮春时节静谧清疏洒的风姿.作者以诗为词,将西湖清空幽寂的春末境界表现得优美可爱,体现了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无限热爱和眷恋.
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好”的意味.“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以上数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下片“笙歌散尽”,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游人去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的复杂微妙的心境.“始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藉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好”之所在.
最后二句,写室内景,以人物动态描写与自然景物映衬相结合,表达出作者恬适淡泊的胸襟.末两句是倒装,本是开帘待燕,“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拢”.结句“双燕归来细雨中”,意蕴含蓄委婉,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又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 这首词通篇写景,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作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
西湖花时过后,群芳凋零,残红狼藉.常人对此,当觉索然无味,而作者却面对这种“匆匆春又去”的衰残景象,不但不感伤,反而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这种春空之后的闲淡胸怀,这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正是此词有异于一般咏春词的独到之处.
采桑子·欧阳修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此词以清新质朴、自然流畅的诗化语言和清疏隽朗的风格,抒写了词人二十年前知颍州及归颍州而引发的人生感慨.
词的开头两句,就是追述往年知颍州的这段经历.古代太守乘朱轮车,“ 拥朱轮”即指担任知州的职务.这里特意将知颍州和“爱西湖”联系起来,是为了突出自己对西湖的爱早有渊源,故老而弥笃;也是为了表现自己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夙志.
“ 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突然从过去 “来拥朱轮”一下子拉回到眼前.这二十来年中,他从被贬谪外郡到重新起用、历任要职(担任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高级军政、行政职务),到再度受黜,最后退居颍州,不但个人在政治上屡经升沉,而且整个政局也有很大变化,因此他不免深感功名富贵正如浮云变幻,既难长久,也不必看重了.“富贵浮云”用孔子“富贵于我如浮云”之语,这里兼含变幻不常与视同身外之物两层意思.从“来拥朱轮”到 “俯仰流年二十春”,时间跨度很大,中间种种,都只用“富贵浮云”一语带过,许多难以明言也难以尽言之意尽在其中了.
“归来恰似辽东鹤.”过片点明视富贵如浮云以后的“归来”,与上片起首“来拥朱轮”恰成对照. “辽东鹤”用丁令威化鹤归来的传说,事见《搜神后记》.“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这三句紧承上句,一气直下,尽情抒发世事沧桑之感.这里活用典故,改成“城郭人民,触目皆新”与刘禹锡贬外郡二十余年后再至长安时诗句“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用意相同,以突出世情变化,从而逼出末句“谁识当年旧主人”.欧阳修自己,是把颍州当作第二故乡的.但人事多变,包括退居颍州后 “谁识当年旧主人”的情景,又不免使他产生一种怅惘与悲凉之感.
这首词的内容,不过是抒写词人二十年前知颍及归颍而引起的感慨,但在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中,却几乎是绝响.因为欧阳修的这首词,可以说是完全诗化了.
采桑子·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此词描写西湖的天光水色,尤其着意刻画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西湖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深深热爱和眷恋,反映了欧公晚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词一开始,作者便充满喜悦之情地衷心赞美西湖.湖上的“鸥鹭闲眠”,表明已经是夜晚.宋代士大夫们游湖,习惯带上歌妓,丝竹管弦,极尽游乐之兴.鸥鹭对于这些管弦歌吹之声,早已听惯不惊.这一方面表明欧公与好友陶醉于湖光山色间;另一方面也间接表现了欧公退隐之后,已无机心,故能与鸥鹭相处.相传古时海边有个喜爱鸥鸟的人,每天早上到海边,鸥鸟群集,与之嬉戏.欧公引退之后,欢度晚年,胸怀坦荡,与物有情,故能使鸥鹭忘机.
词的下片写夜晚泛舟西湖的欢悦之情.虽然西湖之美多姿多态,但比较而言要数“风清月白偏宜夜”最有诗意了.这时泛舟湖心,天容水色相映,月光皎洁,广袤无际,好似“一片琼田”.“琼田”即神话传说中的玉田,此处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这种境界会使人感到远离尘嚣,心旷神怡.人在此时此境中,很容易产生“人在舟中便是仙”的妙想.后来张孝祥过洞庭湖作《念奴娇》云“玉界琼田三万倾,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且曰“妙处难与君说”,同此境界,同此会心.
这首词通篇写景,景中寓情,反映的虽是个人生活感受和刹那间的意绪波动,但词境清隽疏澹,一扫宋初词坛上残余的“花间”习气.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读来确有耳目一新之感.
采桑子·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此词是作者宋神宗熙宁四年退居颍州后所作,词中以慷慨悲壮的感情发身世之慨,读来沉郁顿挫,荡气回肠,极一唱三叹之致,在《六一词》中属豪放一路.全词以情语胜,写情疏隽深婉,自然真切.
此词开头是回忆.十年以前,是一个概数,泛指他五十三岁以前的一段生活.那一时期,他曾出守滁州,徜徉山水之间,写过著名的《醉翁亭记》.后来移守杨州,又常常到竹西、昆冈、大明寺、无双亭等处嘲风咏月、品泉赏花;特别是仁宗嘉佑中,很顺利地由礼部侍郎拜枢密副使,迁参知政事,最后又加了上柱国的荣誉称号.这期间,多少人生况味,他只以 “月白风清”四字概括.“月白风清”四字,色调明朗,既象征处境的顺利,也反映心情的愉悦,给人的想象是美好、广阔的.至“忧患凋零”四字,猛一跌宕,展现十年以后的生活.这一时期,他的好友梅尧臣、苏舜钦相继辞世.友朋凋零,引起他的哀痛.英宗治平二年,他又患了消渴疾.老病羸弱,更增添他的悲慨.后来英宗去世,神宗即位,他被蒋之奇诬陷为“帷薄不修”,“私从子妇”;又因对新法持有异议,受到王安石的弹劾.这对他个人来说,可谓种种不幸,接踵而来.种种不幸,他仅以“忧患凋零”四字概之,以虚代实,更有千钧之力.接着以“老去光阴速可惊”,作上片之结,语言朴质无华,斩截有 力.“速可惊”三字,直似从肺腑中发出.
此词下片承前片意脉,有如藕断丝连;但感情上骤然转折,又似异军突起.时光的流逝,不幸的降临,使得词人容颜渐老,但他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于是他豪迈地唱道“鬓华虽改心无改”!他是把一腔忧愤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语言虽豪迈而感情却很沉郁.在这里,词人久经人世沧桑、历尽宦海浮沉的老辣性格,似乎隐然可见.以纵酒寻欢来慰藉余年,其中渗透着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情.词中接下去就说“试把金觥”.金觥,大酒杯.《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本来就有销愁的意思在;但此词着一“把”字,便显出豪迈的气概.
结尾二句紧承前句.词人手把酒杯,耳听旧曲,似乎自己仍陶醉在往日的豪情盛慨里.这个结尾正与起首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在这里,词人说“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便补足了前面的意思,首尾相应,运转自如,于是便构成了统一的艺术整体.曲既旧矣,又复重听,一个“旧”字,一个“重”字,便把词人的感情和读者的想象带到十年以前的环境里.
这首词以情语取胜,即使谈到十年前后的景况,也是在抒发感情时自然而然地带出来的,因而情感充沛,有一气呵成之势;又沉郁顿挫,极一唱三叹之致,已颇具豪放派之词风.
采桑子·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它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词的上片,轻舟短棹,一开头就给人以悠然自在的愉快感觉.以下数句展开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不仅是“春草碧色,春水渌波”,跟绵长的堤影掩映着,看到的是一幅淡远的画面;而且在短棹轻纵的过程里,随船所向,都会听到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这些乐曲处处随着词人的船,仿佛是为着词人而歌唱.廖廖数笔,就营造出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下片着重描写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景色.前三句以静写动,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如同琉璃,平滑似镜,游人不觉船移,只是看到船浆轻划,水上形成细小的波纹时,方感船身滑动.结句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而西湖却愈显其幽静.此句与王维笔下的 “空山不见人,但闻鸟鸣声”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令人留连忘返,从中足见欧公乃词坛写景高手.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此词描绘颖州西湖波平十顷、莲芰香清的美景,表达了词人寄情山水的志趣.全词即景抒情,词风清疏峻洁,意境清淡平和,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残霞夕照”是天将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尽的时候.“夕阳无限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歌咏过这一转瞬即逝的黄金时刻.欧阳修没有直写景物的美,而是说“霞”已“残”,可见已没有“熔金”、“合璧”那样绚丽的色彩了.但这时的西湖,作者却觉得“好”.好就好在“花坞苹汀”.在残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是种在花池里的花,长在水边或小洲上的苹草,无一字道及情,但情却寓于景中了.“十顷波平”,正是欧阳修在另一首《采桑子》里写的 “无风水面琉璃滑”.波平如镜,而且这“镜面”浩渺无边.“野岸无人舟自横”,这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改“渡”为 “岸”,说明“舟自横”是由于当日的游湖活动结束了,因此这“无人”而“自横”的“舟”,就更衬托出了此刻“野岸”的幽静沉寂.
“西南月上”,残霞夕照已经消失.月自西南方现出,因为不是满月,所以虽在“浮云散”之后,这月色也不会十分皎洁.这种色调与前面的淡素画图和谐融洽,见出作者用笔之细.“轩槛凉生”,这是人的感觉.直到这时才隐隐映现出人物来.至此可知,上片种种景物,都是在这“轩槛”中人的目之所见,显然他在这里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这里,作者以动写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使人们仿佛置身红尘之外.
“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水面风来”,既送来莲香,也吹醒了人的醉意.原来他喝醉了酒,就这么长时间地悄无声息地沉浸在“西湖好”的美景中.这位颍州西湖的“旧主人”怀着无限深情,谱出了一曲清歌.
欧公在此词中借啸傲湖山而试图忘记仕途的坎坷不平,表达了视富贵如浮云的情趣.词中用语平实却极有表现力.
采桑子·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这首词,上片描绘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下片写酒后醉眠船上,俯视湖中,但见行云在船下浮动,使人疑惑湖中别有天地.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下片写醉后俯视湖水,只见白云朵朵,飘于船下.船在移动,云也在移动,似乎人和船在天上飘飞.“空水澄鲜”一句,本于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言天空与湖水同是澄清明净.这一句是下片的关键.兼写“空”、 “ 水”,绾合上句的“云”与“舟”.下两句的 “俯”与“仰”、“湖”与“天”,四照玲珑,笔意俱妙,虽借用成句,而恰切现景,妥贴自然,如同己出.“俯仰留连”四字,又是承上启下过渡之笔.从水中看到蓝天白云的倒影,他一会儿举头望天,一会儿俯首看水,被这空阔奇妙的景象所陶醉,于是怀疑湖中别有一个天宇在,而自己行舟在两层天空之间. “疑是湖中别有天”,用“疑是”语,是就其形貌来说.说“疑”者非真,说“是”者诚是,“湖中别有天”的体会,自出心裁,给人以活泼清新之感.
采桑子·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这首词是作者颖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词中描写了颖州西湖暮春时节静谧清疏洒的风姿.作者以诗为词,将西湖清空幽寂的春末境界表现得优美可爱,体现了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无限热爱和眷恋.
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好”的意味.“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以上数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下片“笙歌散尽”,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游人去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的复杂微妙的心境.“始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藉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好”之所在.
最后二句,写室内景,以人物动态描写与自然景物映衬相结合,表达出作者恬适淡泊的胸襟.末两句是倒装,本是开帘待燕,“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拢”.结句“双燕归来细雨中”,意蕴含蓄委婉,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又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 这首词通篇写景,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作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
西湖花时过后,群芳凋零,残红狼藉.常人对此,当觉索然无味,而作者却面对这种“匆匆春又去”的衰残景象,不但不感伤,反而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这种春空之后的闲淡胸怀,这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正是此词有异于一般咏春词的独到之处.
采桑子·欧阳修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此词以清新质朴、自然流畅的诗化语言和清疏隽朗的风格,抒写了词人二十年前知颍州及归颍州而引发的人生感慨.
词的开头两句,就是追述往年知颍州的这段经历.古代太守乘朱轮车,“ 拥朱轮”即指担任知州的职务.这里特意将知颍州和“爱西湖”联系起来,是为了突出自己对西湖的爱早有渊源,故老而弥笃;也是为了表现自己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夙志.
“ 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突然从过去 “来拥朱轮”一下子拉回到眼前.这二十来年中,他从被贬谪外郡到重新起用、历任要职(担任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高级军政、行政职务),到再度受黜,最后退居颍州,不但个人在政治上屡经升沉,而且整个政局也有很大变化,因此他不免深感功名富贵正如浮云变幻,既难长久,也不必看重了.“富贵浮云”用孔子“富贵于我如浮云”之语,这里兼含变幻不常与视同身外之物两层意思.从“来拥朱轮”到 “俯仰流年二十春”,时间跨度很大,中间种种,都只用“富贵浮云”一语带过,许多难以明言也难以尽言之意尽在其中了.
“归来恰似辽东鹤.”过片点明视富贵如浮云以后的“归来”,与上片起首“来拥朱轮”恰成对照. “辽东鹤”用丁令威化鹤归来的传说,事见《搜神后记》.“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这三句紧承上句,一气直下,尽情抒发世事沧桑之感.这里活用典故,改成“城郭人民,触目皆新”与刘禹锡贬外郡二十余年后再至长安时诗句“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用意相同,以突出世情变化,从而逼出末句“谁识当年旧主人”.欧阳修自己,是把颍州当作第二故乡的.但人事多变,包括退居颍州后 “谁识当年旧主人”的情景,又不免使他产生一种怅惘与悲凉之感.
这首词的内容,不过是抒写词人二十年前知颍及归颍而引起的感慨,但在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中,却几乎是绝响.因为欧阳修的这首词,可以说是完全诗化了.
采桑子·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此词描写西湖的天光水色,尤其着意刻画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西湖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深深热爱和眷恋,反映了欧公晚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词一开始,作者便充满喜悦之情地衷心赞美西湖.湖上的“鸥鹭闲眠”,表明已经是夜晚.宋代士大夫们游湖,习惯带上歌妓,丝竹管弦,极尽游乐之兴.鸥鹭对于这些管弦歌吹之声,早已听惯不惊.这一方面表明欧公与好友陶醉于湖光山色间;另一方面也间接表现了欧公退隐之后,已无机心,故能与鸥鹭相处.相传古时海边有个喜爱鸥鸟的人,每天早上到海边,鸥鸟群集,与之嬉戏.欧公引退之后,欢度晚年,胸怀坦荡,与物有情,故能使鸥鹭忘机.
词的下片写夜晚泛舟西湖的欢悦之情.虽然西湖之美多姿多态,但比较而言要数“风清月白偏宜夜”最有诗意了.这时泛舟湖心,天容水色相映,月光皎洁,广袤无际,好似“一片琼田”.“琼田”即神话传说中的玉田,此处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这种境界会使人感到远离尘嚣,心旷神怡.人在此时此境中,很容易产生“人在舟中便是仙”的妙想.后来张孝祥过洞庭湖作《念奴娇》云“玉界琼田三万倾,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且曰“妙处难与君说”,同此境界,同此会心.
这首词通篇写景,景中寓情,反映的虽是个人生活感受和刹那间的意绪波动,但词境清隽疏澹,一扫宋初词坛上残余的“花间”习气.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读来确有耳目一新之感.
采桑子·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此词是作者宋神宗熙宁四年退居颍州后所作,词中以慷慨悲壮的感情发身世之慨,读来沉郁顿挫,荡气回肠,极一唱三叹之致,在《六一词》中属豪放一路.全词以情语胜,写情疏隽深婉,自然真切.
此词开头是回忆.十年以前,是一个概数,泛指他五十三岁以前的一段生活.那一时期,他曾出守滁州,徜徉山水之间,写过著名的《醉翁亭记》.后来移守杨州,又常常到竹西、昆冈、大明寺、无双亭等处嘲风咏月、品泉赏花;特别是仁宗嘉佑中,很顺利地由礼部侍郎拜枢密副使,迁参知政事,最后又加了上柱国的荣誉称号.这期间,多少人生况味,他只以 “月白风清”四字概括.“月白风清”四字,色调明朗,既象征处境的顺利,也反映心情的愉悦,给人的想象是美好、广阔的.至“忧患凋零”四字,猛一跌宕,展现十年以后的生活.这一时期,他的好友梅尧臣、苏舜钦相继辞世.友朋凋零,引起他的哀痛.英宗治平二年,他又患了消渴疾.老病羸弱,更增添他的悲慨.后来英宗去世,神宗即位,他被蒋之奇诬陷为“帷薄不修”,“私从子妇”;又因对新法持有异议,受到王安石的弹劾.这对他个人来说,可谓种种不幸,接踵而来.种种不幸,他仅以“忧患凋零”四字概之,以虚代实,更有千钧之力.接着以“老去光阴速可惊”,作上片之结,语言朴质无华,斩截有 力.“速可惊”三字,直似从肺腑中发出.
此词下片承前片意脉,有如藕断丝连;但感情上骤然转折,又似异军突起.时光的流逝,不幸的降临,使得词人容颜渐老,但他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于是他豪迈地唱道“鬓华虽改心无改”!他是把一腔忧愤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语言虽豪迈而感情却很沉郁.在这里,词人久经人世沧桑、历尽宦海浮沉的老辣性格,似乎隐然可见.以纵酒寻欢来慰藉余年,其中渗透着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情.词中接下去就说“试把金觥”.金觥,大酒杯.《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本来就有销愁的意思在;但此词着一“把”字,便显出豪迈的气概.
结尾二句紧承前句.词人手把酒杯,耳听旧曲,似乎自己仍陶醉在往日的豪情盛慨里.这个结尾正与起首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在这里,词人说“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便补足了前面的意思,首尾相应,运转自如,于是便构成了统一的艺术整体.曲既旧矣,又复重听,一个“旧”字,一个“重”字,便把词人的感情和读者的想象带到十年以前的环境里.
这首词以情语取胜,即使谈到十年前后的景况,也是在抒发感情时自然而然地带出来的,因而情感充沛,有一气呵成之势;又沉郁顿挫,极一唱三叹之致,已颇具豪放派之词风.
采桑子·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它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词的上片,轻舟短棹,一开头就给人以悠然自在的愉快感觉.以下数句展开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不仅是“春草碧色,春水渌波”,跟绵长的堤影掩映着,看到的是一幅淡远的画面;而且在短棹轻纵的过程里,随船所向,都会听到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这些乐曲处处随着词人的船,仿佛是为着词人而歌唱.廖廖数笔,就营造出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下片着重描写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景色.前三句以静写动,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如同琉璃,平滑似镜,游人不觉船移,只是看到船浆轻划,水上形成细小的波纹时,方感船身滑动.结句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而西湖却愈显其幽静.此句与王维笔下的 “空山不见人,但闻鸟鸣声”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令人留连忘返,从中足见欧公乃词坛写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