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关于改革开放30年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6 11:16:36
作文,关于改革开放30年得,
600上900字以下
600上900字以下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位老人是在1978年想到要画这个圈的,距今正好三十年.
小平同志是如何认识到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要感谢李光耀.1978年11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他在年轻时去过新加坡,现在故地重游,他深深地被新加坡的繁荣与发达所震撼.在谈话中邓小平提到,中国要从十年浩劫中恢复过来需要很多年,但李光耀不同意,李认为中国真要追上来,甚至会比新加坡做得更好,根本没有问题.因为怎么说新加坡人都不过是福建、广东等地目不识丁、没有田地的农民的后裔,而中国大陆有的却尽是留守中原的达官显宦、文人学士的后代.李光耀写道:邓小平听后沉默不语.
同样都是华人为主的国家,为什么中国却比新加坡落后这么多?新加坡的面积只有上海的十分之一,没有任何自然资源.这番谈话一个月后,即1978年12月,中国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会上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深圳成立,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现在的大都市,2007年人均GDP超过了一万美元.新加坡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发展参照标准,在1979年底的一次中共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座谈会上,邓小平讲了如下这番话:
我到新加坡去,了解他们利用外资的一些情况.外国人在新加坡设厂,新加坡得到几个好处,一个是外资企业利润的35要用来交税,这一部分国家得了;一个是劳务收入,工人得了;还有一个是带动了它的服务行业,这都是收入.……外国人为什么要来,他们判断,中国确实有偿付能力.我们有稀有金属,有各种矿藏,有油水.如果没有偿付能力,他不会干的.……人家来做生意,就是要赚钱,我们应该使得他们比到别的地方投资得利多,这样才有竞争力.我们的劳动力比较便宜,有这个优越条件.……我们干几件事,慢慢就懂了.小平同志的预见此后一一实现,但外国人担心的倒不是中国人有没有偿付能力,他们主要担心中国政府会不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改变政策,这种不确定性是极高的成本,足以使多数人放弃投资,幸好小平同志意识到了,于是保证这一政策50年不变.现在有很多人,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挫折,就幻想着回到以前的所谓乌托邦里去,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胡锦涛主席已经指出,启动改革的内因就是以前的路走不通了,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人类社会的环境一直在迅速变化,而人类针对环境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以前,一直以来,环境对我们来说就是零和的,所以人们总也想不通可以通过合作使得多方受益.改革开放初期就有人问:为什么要让外国人赚我们的钱?便是例证.如果一件事情总也做不对,那么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它的认识本身就错了,一旦有了正确的认识,那么很快就能把事情做对.抛掉错误认识,接受正确认识,这就是思想解放.
三十年之后,我们又一次面临思想大解放.先问个问题,政府为什么要努力提高GDP?这是因为改革之初,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有另一种经济模式,也没机会出去看一看,大家都等着政府来负责自己的生老病死,这就只能靠政府从上至下的推动经济发展.但是经济本身是一个有机体,一旦起步就能自行运转,需要的只是一个自由的空间.那些先富起来的省市要认识到,本地的GDP很大一部分是由外来务工者贡献出来的,即所谓“打工经济”,他们拿着极低的工资,却创造了极大的财富.解决这个问题才是政府的当务之急,例如,政府是否可以补贴农民工的社保金,农民工存一块钱,政府补贴几毛钱;在信息化的今天,农民工的社保是否可以在地域之间自由流动;根据现有的政策,职工的社保主要是企业和个人负担,政府连年提高的财政收入是否也可以反哺?不可否认,这些事情比起政绩工程来说,是看不见摸不找的,但是老百姓的心里可都记着.
小平同志是如何认识到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要感谢李光耀.1978年11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他在年轻时去过新加坡,现在故地重游,他深深地被新加坡的繁荣与发达所震撼.在谈话中邓小平提到,中国要从十年浩劫中恢复过来需要很多年,但李光耀不同意,李认为中国真要追上来,甚至会比新加坡做得更好,根本没有问题.因为怎么说新加坡人都不过是福建、广东等地目不识丁、没有田地的农民的后裔,而中国大陆有的却尽是留守中原的达官显宦、文人学士的后代.李光耀写道:邓小平听后沉默不语.
同样都是华人为主的国家,为什么中国却比新加坡落后这么多?新加坡的面积只有上海的十分之一,没有任何自然资源.这番谈话一个月后,即1978年12月,中国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会上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深圳成立,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现在的大都市,2007年人均GDP超过了一万美元.新加坡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发展参照标准,在1979年底的一次中共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座谈会上,邓小平讲了如下这番话:
我到新加坡去,了解他们利用外资的一些情况.外国人在新加坡设厂,新加坡得到几个好处,一个是外资企业利润的35要用来交税,这一部分国家得了;一个是劳务收入,工人得了;还有一个是带动了它的服务行业,这都是收入.……外国人为什么要来,他们判断,中国确实有偿付能力.我们有稀有金属,有各种矿藏,有油水.如果没有偿付能力,他不会干的.……人家来做生意,就是要赚钱,我们应该使得他们比到别的地方投资得利多,这样才有竞争力.我们的劳动力比较便宜,有这个优越条件.……我们干几件事,慢慢就懂了.小平同志的预见此后一一实现,但外国人担心的倒不是中国人有没有偿付能力,他们主要担心中国政府会不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改变政策,这种不确定性是极高的成本,足以使多数人放弃投资,幸好小平同志意识到了,于是保证这一政策50年不变.现在有很多人,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挫折,就幻想着回到以前的所谓乌托邦里去,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胡锦涛主席已经指出,启动改革的内因就是以前的路走不通了,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人类社会的环境一直在迅速变化,而人类针对环境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以前,一直以来,环境对我们来说就是零和的,所以人们总也想不通可以通过合作使得多方受益.改革开放初期就有人问:为什么要让外国人赚我们的钱?便是例证.如果一件事情总也做不对,那么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它的认识本身就错了,一旦有了正确的认识,那么很快就能把事情做对.抛掉错误认识,接受正确认识,这就是思想解放.
三十年之后,我们又一次面临思想大解放.先问个问题,政府为什么要努力提高GDP?这是因为改革之初,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有另一种经济模式,也没机会出去看一看,大家都等着政府来负责自己的生老病死,这就只能靠政府从上至下的推动经济发展.但是经济本身是一个有机体,一旦起步就能自行运转,需要的只是一个自由的空间.那些先富起来的省市要认识到,本地的GDP很大一部分是由外来务工者贡献出来的,即所谓“打工经济”,他们拿着极低的工资,却创造了极大的财富.解决这个问题才是政府的当务之急,例如,政府是否可以补贴农民工的社保金,农民工存一块钱,政府补贴几毛钱;在信息化的今天,农民工的社保是否可以在地域之间自由流动;根据现有的政策,职工的社保主要是企业和个人负担,政府连年提高的财政收入是否也可以反哺?不可否认,这些事情比起政绩工程来说,是看不见摸不找的,但是老百姓的心里可都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