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15:26:39
浅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将来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里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而小学语文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则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学科特点,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促进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利用教材自身的教育因素,来树立法制观念在我们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篇目中都蕴含着法制教育,只要适时的挖掘,就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在《生命桥》一课的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优美的文字、令人震撼的情节、斑羚超乎常人想象的智慧和团队精神所吸引.在充分赏析了学生感兴趣的这些内容之后,注意引领学生关注造成这场动物悲剧的“罪魁祸首”――狩猎队,他们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学生立即意识到这中捕杀斑羚的狩猎活动是一种违法行为.教师趁机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禁止猎杀野生动物的相关条例,让学生对此行为性质的认识更加清楚、深刻.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谴责他们的违法行为,控诉他们的累累罪行.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得到极大的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在学完课文《月亮湾》后,学生都对月亮湾的美景由衷的喜爱,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再联系现实,看看现在周边的河流没有一条是清澈的,和二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里的鱼鲜美能吃,妇女在河里洗衣服,现在河里的鱼已不能吃,就连河的颜色有时泛黑,发出怪味,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分析、通过讨论、通过比较就会发出感叹“保护环境多么重要啊!”这样联系实际渗透法制知识,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认同.二、在口语交际中展示法治现象,迁移学生的法制认知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口语交际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考,深化对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的认知.通过交际他们会从事物的表象认识到事物的内层,会在自己的心理形成一种强烈的认知.但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呢?我经常引用生活中的、报刊上的、电视上的那些违法犯罪的事件,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因为这些最能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和交流的热情.比如有一个少年上网成瘾,每天沉浸在虚幻世界中,思想堕落,学业荒废,最可耻的是竟以自己妈妈的生命相要挟,向家庭索取上网费.父母含辛茹苦,得来的却是这样的后果.教育者适机引导学生讨论: 怎样能抚平泪水涟涟中的父母心理上的创伤.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上网不学习的不对,报答父母就是要好好学习,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避免因为年幼无知走上犯罪的道路.三、利用语文综合实践课模拟法制现场,形成法制道德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以语文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腿、动口、动脑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认知生活,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而法治教育其实就是指导学生怎样生活,怎样做人的,它只有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教育本身所可能产生的作用.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时常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审案的形式,让学生来扮演法官、原告人、被告人、辩护律师,再现生活中的某些情境.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还认识到作为一个人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必须要学会公平、公正、公开对待每一件事,不能徇私舞弊,损公肥私,这其实就是培养他们良好的法制道德.此外还有环境保护调查、制作法制手抄报等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法制道德的形成搭建平台,提供生长的土壤.开展语文活动,创设浓厚的法制氛围,也是进行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活动的内容要丰富,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比如,在对学生上学路上的安全进行教育的同时,可以做一个身临其境的游戏:“今天我来指挥交通”,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再让学生亲身实践,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处: 他可以使行人和车辆有条不紊地通过.也可逆行而施,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人人都随己心愿,任意在十字路口穿梭,想怎样开就怎样开,就会引起很多的交通事故.并告诉学生这只是演艺,真实的现实是很残忍的.学生通过游戏,了解了许多的交通法规,增强了维护交通秩序的观念,对学生今后的生活终身受益.四、在作文教学中引进法制事件,规范法制行为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现实是活生生的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讨论分析,明辨是非,做到遵纪守法.新闻上连续报道建筑大桥坍塌事故,血淋淋的场景令人触目惊心,遗憾的并且都是国家一流的工程,一流的建筑公司.由于有关建设部门投机取巧,偷工减料,造成质量上的严重不合格,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利益带来严重的损失,责任者往往牟取暴利,以侥幸的心理免于灾难.偷税漏税,结果咎由自取,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教育学生一定清正廉洁,廉洁奉公,对国家和人民负责,避免悲剧重演,一定要务实求真,真抓实干,从而保证国家建设的质量性和技术性.通过学生对时事事件的讨论和发言,学生初步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好下一代,不光是使他们学到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教育好他们如何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在小学阶段就要对他们进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要学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教育学生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语文学科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健全的法治素质也是其中内容之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理由也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为学生的健康快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