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希望老师能给我出一些分析文章线索的习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9/21 20:53:29
希望老师能给我出一些分析文章线索的习题,并附上答案。越多越好,最好多得能让我练完后分析任何文章线索都易如反掌。(如果不想写原文的话,只写个题目就行了,我自己去网上搜(所以最好出能从网上搜到的原文)) 谢谢了!
希望老师能给我出一些分析文章线索的习题
解题思路: 见“解答过程”。下面彩色部分的内容为课文,都有文章线索的分析。但是老师不能依依列举所有的课文了,希望能得到你的理解。祝你学业有成!!如果有不明白的问题,请在下面的“继续讨论”与老师联系。谢谢!
解题过程: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络,体现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u/fp[1]7`2
作为叙述线索,可以有多种。 #,% r d­
⑴以时间为线索。这类文章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把不同的时空、人物串联在一起。如《挖荠菜》,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用“吃荠菜”和“挖荠菜”为中心材料,把全文贯穿起来。 rHVECRC

挖荠菜
  张洁
  ——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刚抽出嫩条还没打花苞的蔷薇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刚割下来的蜂蜜,我会连蜂房一起放进嘴巴里;更别说什么青玉米棒子、青枣、
  青豌豆罗。所以,只要我一出门儿,碰上财主家的胖儿子,他就总要跟在我身后,拍着手、跳着脚地叫着:“馋丫头!馋丫头!”羞得我连头也不敢回。
  ——我感到又羞恼,又冤屈!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饿啊!我真不记得什么时候,那种饥饿的感觉曾经离开过我,就是现在,每
  当我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情景,留在我记忆里最鲜明的感觉,也还是一片饥饿……
  ——吃那些没收进主人家仓房里的东西,‘我还一次也没有被人家抓到过。倒不是因为我的运气格外好,而是人们多半并不想认真地惩罚一个饥饿的孩子。可有一次,我在财
  主家的地里掰玉米棒子,被他的大管家发现了,他立刻拿着一根又粗又直的木头棒子,毫不留情地紧紧向我追来。
  ——我没命地逃着。我想我一定跑得飞快,因为风在我的耳朵旁边呼呼直响。不知是我被吓昏了,还是平时很熟悉的那些田间小路有意捉弄我,为什么面前偏偏横着一条小
  河?追赶我的人越来越近了。我害怕到了极点,便不顾一切地纵身跳进那条河。
  ——河水并不很深,但是足以没过我那矮小的身子。我一声不响地挣扎着,扑腾着,身子失去了平衡。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好难受,我几乎背过气去,而河水却依旧在我身边
  不停地流着,流着……在由于恐怖而变得混乱的意识里,却出奇清晰地反映出岸上那个追赶我的人的残酷笑声。
  ——我简直不知道我是怎么样才爬上对岸的。更使我丧气的是脚上的鞋子不知什么时候掉了一只。我实在没有勇气重新回头去找那只丢失了的鞋子,可我也不敢回家,我怕
  妈妈知道。不,我并不是怕她打我。我是怕看见她那双被贫困的生活折磨得失去了光彩的、哀愁的眼睛。那双眼睛,会因为我丢失了鞋子而更加暗淡。
  ——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太阳落山了,城用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幕中响起来。羊儿咋咋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派派地叫着回巢去了。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
  ——说过了这些,人们也许会理解我为什么对荠菜有着那么特殊的感情。经过一个没有什么吃食可以寻觅、因而显得更加饥饿的冬天,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日子重新来临了!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雪蒿、马齿苋、灰灰菜、野葱……最好吃的是荠菜。把它下在玉米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真是无上的美味啊!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大棒子凶神恶煞似地追赶我,我甚至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看天上吱吱喳喳飞过去的小鸟,树上绽开的花儿和蓝天上白色的云朵。那时,我的心里便会不由地升起一个热切的愿
  望:巴不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像荠菜一样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
  ——解放以后,我进了城。偶然,在大菜场里,也可以看到人工培植的荠菜出售。长得肥肥大大的,总有半尺来长,洗得干干净净,水灵灵的。一小扎,一小扎,码得整整齐齐地摆在菜摊子上,价钱也不贵。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
  ——多少年来,每到春天,我总要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上孩子们到郊区的野地里去挖荠菜。我明白,孩子们之所以在我的身旁跳着,跑着,尖声地打着唿哨,多半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和煦的阳光,绿色的田野,就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似的展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的身心全都感到愉快。他们长大一些之后,陪同我去挖荠菜,似乎就变成了对我的一种迁就了,正像那些恭顺的年轻人,迁就他们那些因为上了年纪而变得有点怪癖的长辈一样。这时,我深感遗憾:他们多半不能体会我当年挖荠菜的心情!
  ——等到我把一盘用精盐、麻油、味精、白糖精心调配好的荠菜放到餐桌上去的时候(小的时候,我可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我那可爱的荠菜会享受到今天这样的“荣华富贵”),他们也还是带着那种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地用筷子挑上几根荠菜……看着他们那双懒洋洋的筷子,我的心里就像翻倒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因为我知道,这种赏光似的迁就,并不只是表现在对挖荠菜这一桩事情上,它还表现在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些见解和行为上。在他们看来,我们的有些见解和行为,都像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出土文物——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太远了,不顶用了。自然,我也并不认为我们的见解和行为就完全正确。只要他们不觉得厌烦,我甚至愿意跟他们谈谈我们在探索人生方面曾经走过的弯路,以便他们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我真希望我们之间不要成为隔膜很深的两代人,而是心动相通的朋友。
——孩子,让我们多谈谈心吧,让妈妈多讲讲当“馋丫头”时的故事给你们听吧。想想你们妈妈当年挖荠莱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珍爱生活。你们就会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
⑵以事件为线索。如《挺进报》一文,是以油印、散发《挺进报》为线索。
ctKd;jF[1 挺进报
罗广斌 刘德彬 杨益言

  1947年秋天,重庆地下党发行了《挺进报》,由一个市委委员领导,下面有三个工作同志:一个收听和记录新华社的广播,一个刻钢板,一个油印。陈然是一个工厂的代理厂长,条件最好,不容易暴露,因此党把油印的工作交给了他。从此他白天是个代理厂长,晚上就成了印刷工人。他积极地学习油印技术,最初一张蜡纸只能印三五十份,几个月以后就可以印两千几百份了。他不满足于这点成绩,还下决心学写仿宋字,刻钢板。他向市委建议减少一个工作同志,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力,又可以减少《挺进报》周转的时间和暴露的危险。市委批准了他的建议。
  第二年4月里的一天,市委派人到陈然家里通知他:党内出现了叛徒,《挺进报》应该尽快转移。那人临走时候对他说:“明天晚上,你印好最后一期报纸,后天--23日早上8点正,我来帮你运走。这两天你要特别警惕,不用再回工厂了。一有可疑的情况,你就先离开这里。”
  22日黄昏,陈然忽然收到一封没有署名的短信:“近日江水暴涨,闻君欲买舟东下,谨祝一帆风顺,沿途平安。”
  这分明是暗示陈然,叫他快走。陈然不知道,这是在敌人机构里秘密工作的一个同志得到了消息,来不及报告市委,才冒险直接通知他的。他舍不得写好的蜡纸和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印出的《挺进报》,以为再过一个晚上不会有什么危险,他抑制不住工作的热情,又走进储藏室去工作。他急忙地赶印,到早晨五点钟,突然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立刻明白了,就轻轻地关上灯,拉开窗门,随手拿起准备好的扫帚,小心地挂在窗台下面的钉子上。
  门破了,几支枪对准了他,他被捕了。几个便衣特务留在他的房间里,危险进一步威胁到市委。
  8点整,市委的同志来了。四周没有发现可疑的人,他一直走向陈然住的小楼,忽然看到窗外挂着扫帚,立刻扭转身,从后门走出去了。
  敌人怕陈然传播消息,把他单独囚禁在白公馆楼上一间小牢房里。但是敌人的如意算盘落空了,那间小牢房早就被同志们打穿了一个秘密孔道,可以和楼下的党组织取得联系。地下党通知陈然,叫他把最近的胜利消息写成字条,秘密传下楼去。
  陈然高兴极了。党组织给了他半截铅笔——这是罗世文同志遗留下来的,还有一些包香烟的薄纸和一个破刀片。他工整地写着消息,报头是:“挺进报第一期,白公馆出版。”
  《挺进报》从秘密孔道送到楼下以后,很快得到党组织的通知,通知里严肃地批评陈然,指示说:第一,刊头立刻取消,不许再写“挺进报”、期数和出版日期;第二,必须坚持写仿宋字,以免被敌人发现笔迹。陈然认识到自己缺乏对敌斗争的经验,诚恳地接受了党的批评。不久,陈然又得到通知,说隔壁关着一位黄显声老先生,他有报纸,可以从他那里得到更多更新的消息。
  黄显声是个赞同革命的民主人士,已经被捕十来年了。陈然利用放风的机会,拖着脚镣,踱到黄显声的窗口附近,轻声说:“我要看报!……”
  黄显声仿佛没有听见,把头转过去了。
  回到牢房里,陈然有些担心。但是他又想,既然党组织叫他联系,一定没有问题。
  半夜里,墙壁上发出轻轻的敲击声,从一扇密封的门下边的缝里塞进来一张报纸。报纸里面还夹着一张字条:“不要讲话。报纸每天晚上准时送去,必须在天亮以前准时从原路退回。”
  从此陈然写的报上每天都有最新的消息了。送到楼下的报并不是每个同志都能看到;为了保密,党组织的几个领导人看了就毁掉了,其他同志都是听口头传达的。但是报上有些消息太宝贵了,谁也舍不得烧毁,就冒着危险藏起来。同志们受到毒刑拷打,或是被重病折磨的时候,一读这些消息就有了力量。
  一个名叫宣灏的难友,已经被捕多年,眼睛高度近视,身体很坏,生了病。同志们把一张报塞在他手里。他躲在墙角聚精会神地看,兴奋得连放风也忘了,被看守长发现了,他想把这张报塞到口里,已经来不及,连人带报被抓住了。
在特务的办公室里,看守长拿着鞭子逼问宣灏:“这张传单是谁写的?”宣灏想到自己的过失,为了不牵连别人,承认是自己写的。
  特务知道宣灏不是共产党员,写不出共产党的传单,就用皮鞭狠狠地打他。宣灏倔强地挺立着,一口咬定是自己写的。
  特务所长和看守长共同研究这张可怕的传单:“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石家庄附近举行……毛泽东主席向全会作了工作报告……”他们认为这表明重庆地下党和监狱有联系,一定要搜查,要破获,于是立刻在整个集中营里突击搜查。
  几个月的狱中生活,使陈然增长了许多地下斗争的经验。黄显声的报纸每天都按时送还,铅笔、薄纸和刀片都妥善地藏起来。敌人来搜查,一点线索也没找到。
  敌人使出最毒辣的手法,用一切刑具折磨宣灏。他们知道共产党员不会让群众代替自己牺牲,折磨宣灏,就会使写传单的人自动站出来。的确,宣灏被拷打,受折磨,同志们难过极了。陈然觉得自己应该站出来,牺牲自己,保全同志。但是报是在楼下被截获的,他关在楼上,如果他站出来,消息来源,秘密孔道,楼下党组织,就会全部暴露,牺牲太大了。正在这紧张的时刻,和宣灏同住一间牢房的共产党员、被捕十年的老同志许晓轩挺身站出来,承认那张纸条是他写的。
  看守长吃了一惊。这是个不容易对付的共产党员,刑罚对他是没有用处的。许晓轩被押到所长办公室,特务们叫他写几个字看看。他明白这是核对笔迹。他拿起铅笔,写了几个工整的仿宋字。愚蠢的特务鉴别了两个钟头,结论是“笔迹相同”,就断定是许晓轩写的。
  许晓轩同志是狱中党组织的负责人。指示陈然不许写“刊头”,要坚持写仿宋字的,就是他和其他几位同志。从第一张报传到楼下那一天开始,许晓轩他们就学写陈然的仿宋字体,以防万一。
  特务们追问消息的来源,追问地下党的联系。许晓轩冷笑着回答:“几天前放风的时候,管理室没有人,我走进去,从报纸上抄下这条消息。”特务们连忙搬来一大叠报纸。许晓轩慢慢地翻看,果然找到了纸条上的那个消息。特务们哑口无言了。
  按照集中营的惯例,凡是进行秘密组织或者宣传活动的人,立刻处死。许晓轩从息烽到白公馆,十年炼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对敌人说:“写报告枪毙我吧!我永远是一个共产党员。”敌人却没有写报告,因为报纸是管理室的,他们怕担“失职”的罪名,按照规定,失职人员要判处一年徒刑。案子似乎破了,烦恼的却是敌人自己,所长室直到半夜还没有熄灯。第二天,看守长召集看守员训话说:“那张‘纸条’的事,谁也不准再提!”
革命同志以无比的机智战胜了敌人,保全了党组织。
⑶以某物为线索。例如《黄河象》一文,作者就是以“黄河象化石”为线索,描写了“黄河象化石”的样子,想象了黄河象是怎样落水并形成化石的,同时叙述了化石被发现和挖掘的经过,及其在科学上的价值等内容。这些记叙,作者都是围绕“黄河象化石”这一特定的物件线索有条不紊地展开的,这使文章显得真实可信。一般状物类的说明文都可采用这种线索法,如《琥珀》《鲸》等。 再如《七根火柴》就是以“七根火柴”为线索。 d OR[
%SX
《黄河象》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就是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的。看,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人们站在骨架前面,似乎看到一头大象正昂首阔步向前跑。  黄河象属长鼻真象科剑齿象属,是地球上早已绝灭的一种大象。门齿粗大,平行排列,弯曲度小。头骨正方形...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是全世界已经发现的剑齿象骨骼中最完整的一具。
  科学家假想这具黄河象化石的来历。200万年前的一天,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荒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鸵鸟走来走去。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流去。一群黄河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了。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一望见前边有一条小河,它们就高兴地跑起来。
 老象跑在前头,最先来到河边。它伸长了鼻子去吸河水。可是水位很低, 它够不着,只好又往前走了一步。它想,要是跨进水里,美美地喝一顿,再洗个澡,那才凉爽呢!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石头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脚来不及往回收,一下子就踏进河里,踩在河底的淤泥上,深深地陷了进去。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的老象呢?不一会儿,老象身子一侧,载进河里。它使劲挣扎,但是越挣扎身子越往下陷。它抬起头呼救,但是水立刻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紧跟在后边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它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回头四散逃跑。
  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动弹了。日子一天天过去,老象被冲积的泥沙掩盖起来。它的尸体腐烂了,骨骼和大牙却慢慢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
 200万年过去了,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往日的草原升成了高原,一座座山岭耸出了地面,一条新的大河又从老象安息的地方流过。
  1973年的春天,甘肃省的一些农民在这里挖掘沙土,忽然发现沙土中有一段洁白的象牙。他们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后来在当地政府的指挥下进行挖掘 。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
 这具化石被命名“黄河象”。它身高4米,体长8米,象牙长达2米多,好像两把长剑,所以又叫剑齿象。剑齿象在几百万年前分布很广,在外国也发现过它的化石。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是全世界已经发现的剑齿象骨骼中最完整的一具。
  据推测,在300万年前,甘肃地区不像现在这样干燥,到处有河流和湖泊。有一天,一只剑齿象在河边饮水时,失足陷入泥潭之中,逐渐被泥沙掩埋,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沙堆积的越来越厚,因而它的的骨骼得以完整地保存。而经过复杂的地质演变,这一地区被抬升为高原,黄河象得以重见天日。
  黄河象化石是人们了解甘肃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的珍贵资料,是中国古生物发掘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在中国十分有名,中国小学语文教材中,就专门有一篇课文讲述了黄河象的故事。黄河象化石目前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中。 1973年,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几位农民在挖掘沙土时,忽然发现一段洁白的象牙。他们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后来在当地政府的指挥挖掘下,化石终于全部露出:这是一头大象的骨架,它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这具化石被命名“黄河象”。它身高4米,体长8米,象牙长达2米多,好像两把长剑,所以又叫剑齿象。剑齿象在几百万年前分布很广,在外国也发现过它的化石。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是全世界已经发现的剑齿象骨骼中最完整的一具。黄河象化石是人们了解甘肃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的珍贵资料,是中国古生物发掘的重要成果之一。 因为这具化石是在黄河区域被发现的,所以命名为“黄河象”。
注:黄河象,黄河剑齿象的学名是师氏剑齿象。
⑷以某人为线索。以某人为线索的文章中,某人往往是文章中的贯穿线索人物,倒不一定是文中的主角。如《背影》中的“我”。 +B)+6eOO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fb(*⑸以见闻为线索。《故乡》就是一例。小说以“我”回故乡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描述农村的破败及闰土、杨二嫂和“我”的巨大变化,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十年中农村破产和农民痛苦生活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w[7
sX
I5)nz\.ot
⑹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例如《桃花源记》一文,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地点变换)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以及离开桃源的情形,都贯穿起来了。 9J&}{&
⑺以感情为线索。以某种感情变化串联起材料组成文章,完成主题的表达。这感情可以是直线的,也可以是曲线的。情感线索法是以人物情感的流露与变化为线索来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例如,《月光曲》一文描写了贝多芬激情创作《月光曲》的情感变化,这就是文章的线索。首先,旅行演出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因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而“好奇”。当随着琴声走近茅屋听到穷兄妹俩的谈话后,他油然而生“怜惜之心”,于是走进茅屋为兄妹俩演奏钢琴曲。弹完一曲后,当盲姑娘对曲子表示赞赏并一语猜中弹奏人时,贝多芬被盲姑娘酷爱音乐的热情所感染,同时为自己巧逢知音而无比欣慰,无比兴奋,灵感顿生,借着如银似纱的月光,贝多芬产生了一种宁静、纯洁、高雅的感受,即兴谱写了著名的《月光曲》。
《月光曲》
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再如《我的老师》以“依恋、思念、爱戴”蔡老师这一感情为线索。 _|<G0h6a 如《记念刘和珍君》,以作者的悲愤之情作为全文的线索,连接起对死难者生前经历的简历,对死难者牺牲场面的描述和对死难者战斗精神和死难意义的论述,体现了作者极度的悲痛和无比愤懑的心绪,表达了作者对青年学生的爱和对敌人的恨。
  (8)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全文紧扣某一中心事件来组织材料,围绕这一事件展开情节。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全文以“寻找和运送特效药”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来逐步展开,通过“找药”、“送药”联系起多方面材料,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9)以某一实物为线索。全文紧扣某一实物,逐层深入。如《这不是一颗流星》,文章以熊皮手套为线索,由儿子观看熊杂技时希望熊死而有熊皮为阿婆做熊皮手套,引出阿婆对儿子的关心以及儿子对阿婆的怀念,表现出儿子对阿婆的深厚感情。
(10)以某句话、某种行动为线索。文章以一个人物的一句个性化的话语或典型性的行动来串联材料,构成有机整体。如《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文,以“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为线索,连起吴吉昌为了完成总理嘱托而遭受的种种折磨,显示了吴吉昌同志忠于党,献身科学,而又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精神。
(11)明暗双线法是指一篇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相互交替,贯穿全文。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一方面以游程为序,突出空间的变换、地点的转移,依次写了“沿途——洞外——孔隙——内洞——出洞”,此为“明线”。另一方面作者又总是在每段的开头或结尾描写“溪流”,不断地为文章的叙述铺路搭桥,使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转换流畅自如,毫不生硬。开始是“一路迎着溪流”来到双龙洞口,发现“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进入洞口,又见“泉水靠着洞的右边往外流”,“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在洞中,“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最后点明“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这样,“溪流”很自然地成为了文章的又一条线索,我们把它称为“暗线”。Y "YIg S

月光饼
琦君①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央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儿的掰开嚼。家里亲友们送来的月光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是“嫦娥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等的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彩画纸抽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了一大叠。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看,还把它钉成一本,留作纪念。
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度过中秋节,她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饼,我要她五张,她不肯,两个人就吵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长了不少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叠画纸撕成片片地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的一声哭起来。母亲走来狠狠地训我一顿,又捧了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抬眼望着母亲问道:“表嫂,你说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抚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②。你越长大,雀斑就越隐下去了。”母亲又说又笑:“你多拜拜月亮菩萨,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使你长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上的芝麻,和我两个人呆愣愣地对望了好一会儿,她忽然掰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吧!我跟你要好。”我看看地上撕碎了的画纸与踩烂的饼屑,感激万分地接过饼,跟表姑手牵手悄悄地去后院里,恭恭敬敬地向天上的月亮拜三拜,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了都有一张观音面。
表姑长大以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为恩爱,她生的两个女儿,都出落得玫瑰花儿似的,我们见面时谈起幼年抢吃月光饼和拜月亮的事情,她笑笑说:“月亮菩萨还是听我的祷告的。我自己脸上的雀斑虽然是越来越多,而她却保佑我有一一对美丽的女孩子。”
台湾是产糖的地方,各种馅儿的月饼,做的比大陆上更腻口③,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
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
注释:
①琦君:本名潘希珍,现代散文作家,1917年生于浙江省永嘉县,1949年去台湾。作品风格温柔敦厚、清新自然。著有《烟愁》、《三更有梦书当枕》、《橘子红了》等。
②观音面:在这里指端庄美丽的容貌。
③腻口:因太甜或油腻不想多吃。
1.选文开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月光饼的外形、用料、滋味等方面内容,事隔多年作者为什么还能记忆犹新?(3分)
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3.结合上下文,分析划线句子中“又心疼又后悔”的原因。(3分)
4.作者在台湾生活多年,可她仍感觉台湾的各种月饼“做的比大陆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从全文看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4分)
5.文中记叙了中秋节作者与表姑争吵、和好的经历,这让你在为人处事方面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结合生活实际,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3分)
6.琦君写吃月光饼、喝春酒,为我们展示了浙江的风土人情;汪曾祺写端午吃鸭蛋,使我们对江南的端午习俗有所了解。在中国这块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沃土上,还有很多民俗,请你举出一例并写出这种民俗所蕴含的意义。(4分)
答案: 1.月光饼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或思念之情;是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
2.月光饼。在结构上:与开头相呼应;内容上;深化中心(结合句意亦可)
3.画纸被撕碎;月光饼被踩碎;说了伤害表姑的话。
4.对比(或衬托);突出了作者对故乡(大陆)的思念之情。
5.能围绕“宽容”、“理解”、“谦让”、“说话得体”等某一方面谈即可。
6.例:端午节吃粽子;为了纪念屈原,表达爱国情感。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