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马字从繁体到简体是怎样演变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11/18 13:01:57
马字从繁体到简体是怎样演变的
马字从繁体到简体是怎样演变的
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3000多年来,汉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对于这些汉字,汉风先生有他独特的见解,“每个汉字都是有温度的,它们承担并记载着我们中华文明的进展过程,附着在一个字身上的内涵是无穷的.
  甲骨文
  现在呈现在你面前的这个字,特别像一匹仰天长啸的骏马,这是最初“马”字,也是我们课本上常介绍的甲骨文时期的“马”字.距今已经有3600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关甲骨文的概念.据介绍,甲骨文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
  徐州彭城书院院长、知名文化学者汉风先生介绍说,从甲骨文的样式上可以推断出来,在殷商时期的中国文字并没有统一,属于很杂乱的阶段.
  金文
  经历过甲骨文的文字特征,“马”字的金文表述并没有根本上的改变,形状上简洁且相似.大家可以看看它的形状,比甲骨文的“马”字更清晰.
  对金文的描述,有关记载中是这样说的: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
  “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汉风先生认为金文逐渐有了正统字体的概念.
  篆文
  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文,“马”字的演变更为具体,已经有了繁体“马”字的模样.这点从左面第四个“马”字上就能看到.
  所谓篆文,分为大篆和小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使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
  篆文以后
  “马”字从篆文继续发展下去,相继历经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印刷字体、电脑字体.隶书在汉代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古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和行书.
  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其它汉字均在进化的过程中,有了上述这些演变过程.对这些汉字,汉风先生有他独特的见解,“每个汉字都是有温度的,它们承担并记载着我们中华文明的进展过程,附着在一个字身上的内涵是无穷的.
  延伸阅读
  技术变革:深刻影响汉字演化
  从甲骨文、篆书到行、草、楷、宋,汉字演进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技术的进化史.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多样化、个性化,是计算机时代的汉字字体演变趋势.
  人们往往从艺术的角度来考察汉字的演变.而在参加研讨会的很多专家看来,汉字的演进背后,也是一部技术的进化史.
  甲骨文的字体风格,明显带着刻画的痕迹.这跟它的载体“甲骨”的材质密切相关.篆书写成长体,则因为竹简是窄长条,使得字形不能往左右横向展开.一些表示四蹄动物的字,在细长的竹简上侧过身子,写成了头上尾下四蹄向左的形状.
  纸的发明,彻底打破了竹简的约束.书写者在宽幅的纸张上连续运笔,催生了行书、草书等新字体的出现,纸张成为汉字书法艺术的重要技术基础.
  雕版和活字印刷是技术影响文字的最典型案例,它使汉字字体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类别——印刷体.
  宋体字不是设计出来的.最初的雕版都是由书法好的写手用楷书写在木板上,再由刻工来做,他们要快刻,而楷书的曲线不好处理,就变曲为直,宋体就这样产生了.所以宋体字的出现不是为了视觉美观,而是刻工们为了生活.”
  透过汉字字体,人们看到了如此之深的技术烙印.计算机时代的科技飞跃,又将给汉字带来怎样的明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