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生平的事,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22:06:31
丘逢甲生平的事,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包括出生、他亲历甲午等事件.
包括出生、他亲历甲午等事件.
丘逢甲(1864~1912),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光绪年间进士,授工部主事,惠潮嘉视学员.曾任中华民国广东省军政府教育部部长,赴南京参加筹建临时中央政府当选为参议院议员.
在日军继续向竹苗一带前进时,丘军部下吴汤兴、姜绍祖、徐骧等义勇军强烈抵抗,但身为义勇军领袖、曾誓言「与台湾共生死」的丘逢甲却在得知唐景崧逃走后,挟带公款官银十万两,仓徨逃往中国广东嘉应,置抗日义军、台湾人民以及自己的庄严承诺于不顾,沦为后世笑柄.
丘逢甲举卷款弃军劣迹史料列表:
• 《台湾通史,列传八》:「...十三日,日军迫狮球岭,景崧未战而走,文武多逃,逢甲亦挟款而去,或言近十万云.」(连横)
• 《四魂集,魂南集》:「...林朝栋、 杨汝翼、 主事邱逢甲皆拥巨资, 弃师潜逃.」(易顺鼎)
• 《让台记》:「...丘逢甲,各领饷银三个月.杨汝翼拔队至大甲,闻变逗留不前,乘间逃回福州,将饷银席卷而去,于勇在台辗转无依.」(吴德功)
• 《台海思痛录》:「...数月之间,逢甲领去官饷银十余万两,仅有报成军一禀而已.」(思痛子)
[编辑本段]简介
生于台湾省苗粟县,可以说是出生在一个爱国世家,其先祖是为躲避战乱而从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因不愿在入侵者面前苟且偷安而举族南迁.在长期颠沛流离的徙居生活中,他们不得不与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养成了刻苦耐劳的习惯和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并且后代子孙牢记一条遗训:即先祖是因外族侵扰而辗转南迁,所有后代子孙,不论落籍何处,都应勤耕苦读,自立图强.到丘逢甲的曾祖父丘仕俊时,因耕地狭小,无以为生,所以偕同一批客家人又漂洋过海,向台湾迁徙,这大概是清乾隆中叶时期.到丘逢甲这一代,丘家在台湾定居已有四代、近百年的历史了. 丘逢甲的父亲丘龙章,台湾贡生,毕生从教,为乡村塾师.他不仅是一位热心桑梓教育、培养后进的塾师,而且是一位关心国事、具有爱国心的封建知识分子.1874年日本出兵侵犯台湾南部牡丹社地区,以及1884年法军占据台湾鸡笼(今基隆)等事件,使丘龙章倍感忧虑和警惕,对台湾的将来担忧.1864年,丘逢甲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具有浓厚爱国爱乡思想、生活上则保持清朴风尚的乡村塾师的家庭里,自幼受清朴刚正家风的熏陶和艰苦生活的磨炼,“幼负大志”,渴望报效国家民族.这一切对他日后的事业以及人生道路都产生了积极有益的影响. 丘逢甲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在其父的亲自教授下,六七岁即能吟读、属对.14岁时赴台南应童子试,获全台第一,受闽抚兼学台丁日昌注意,特赠“东宁才子”印一方,由此闻名全台. 1888年参加乡试,中试为举人.第二年春,赴京参加会试(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中进士,钦点工部虞衡司主事.此时丘逢甲年仅26岁,但他却无意仕途,辞归故乡,专意养士讲学,任台南崇文书院主讲,同时兼任台湾府衡文书院及嘉义罗山书院主讲.1892年,《台湾通志》总局正式开设,丘逢甲被聘为采访师,负责采访、补辑乡土故实,因此有较多机会深入民间,了解社会民情.这时期,整个中华民族正处在深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之中,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威胁,这样的社会现实不能不使丘逢甲感到郁闷和隐忧,他慨叹道:“风月有天难补恨,江山无地可埋愁.”“孤岛十年民力尽,边疆千里将材难.”他预感到一场大的动荡即将到来,自己虽隐身山林,专心教读,但渴求报效国家之情却炽热而强烈.在他的书屋中,自书中堂“且看鹰翅出云时”,以明心志,时刻准备报效 国家.
甲午战争后,清廷割弃台湾,丘逢甲联合台绅驰电抗议,并倡议自救,率义军抗击登台日军.失败后离台内渡,定居镇平,往来潮、汕、广州之间,一度赴港、澳、南洋等地,曾与康有为、梁启超会晤.后顺应时代潮流,从赞同维新保皇逐渐倾向革命,掩护同盟会员的反清活动,致力于兴办学校,推行新学,培植人才.先后担任两广学务处视学、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等.民国成立,以广东代表身份赴南京参加筹组临时政府,被推举为参议院议员.1912年初,扶病南归,随即病故.
[编辑本段]亲历甲午
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全岛一片恐慌.丘逢甲愤然召集台湾乡绅咬指血书,联合电奏清政府抗争,表明“万民誓不服倭”,先后上疏四次、血书五次以示愤慨和决心,要求废约抗战、保卫国土.但清廷回电“台抗京危”,并急召守军早日撤回,派员专程南下交割台湾.
在清政府弃台并拒绝岛民内渡,台湾人民“无主可依”、“无人肯援”而强敌压境的危急情况下,悲愤至极的一介书生丘逢甲力倡建立了以清朝为正朔的“台湾民主国”,与台湾绅民一起自主保台,反对日本侵略,维护民族尊严和祖国统一、领土完整.他倾尽家资,组织和率领数万人的抗日护台义军,横刀跃马与日寇浴血奋战,并向国内外发表讨日檄文,宣言:“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尽显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崇高爱国情操和英雄气节.英勇的台湾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激烈战斗,打了大小一百多仗,日军死伤32000多人,其中侵台日军头目近卫师团长、陆军中将北向川能久亲王和第2旅团长、陆军少将山根信诚等在战争中毙命.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孤立无援,抗日军民弹尽粮绝、死伤严重,气壮山河的保台抗争终告失败.经部将劝说,丘逢甲不得不挥泪内渡,回到祖籍广东镇平县文福淡定村.后新加坡有报载文评曰:志虽未酬,而义声震于天地,名节已堪千古.返回大陆后,在大力推行教育的同时,丘逢甲积极从事变法维新和民主革命活动,曾任中华民国广东省军政府教育部部长,赴南京参加筹建临时中央政府当选为参议院议员.
丘逢甲回大陆后一直念念不忘故土台湾,谋求祖国统一.他临终弥留之际,嘱咐家人:“葬须南向,吾不忘台湾也!”情真意切,悲壮感人.
[编辑本段]文学创作
丘逢甲少有诗名,内渡前所作已多,但代表其诗歌思想、艺术成就的,是内渡后的作品.这部分诗约1700多首,以怀念台湾和感愤时事之作最为突出.《愁云》、《春愁》、《往事》、《送颂臣之台湾》、《夏夜与季平肖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和前后《秋怀》等,倾诉台湾沦亡的悲愤,抒写思念故园的愁情和恢复失土的壮志.《香港书感》、《海军衙门歌》、《闻胶州事书感》、《汕头海关歌》、《答敬南见赠次原韵》(其三)等,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和掠夺,谴责清政府的昏聩无能,要求变革图强,"诛秦"除暴.这些诗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内容,体现了丘逢甲"重开诗史作雄谈"(《论诗次铁庐韵》)的创作特点.此外,他的怀古、纪游诗,表彰前贤,刻画山川,往往寄托了忧时济世的怀抱.在艺术风格上,抒怀感时之作悲凉激越,写景小诗清新爽秀,叙事之作酣畅淋漓.在形式上,颇为放恣,不为格律所拘,语言圆熟流畅,好用俗语新词.所作以七律、七绝及七古居多.在风格卑靡、崇尚拟古的晚清诗坛上,丘逢甲的爱国诗篇,气壮而志奋、情真而意切,"震动一时"(江□《丘仓海传》).梁启超称他为"诗界革命之巨子"(《饮冰室诗话》),黄遵宪说"此君诗真天下健者也"(《与梁启超书》).唯其诗骋笔而书,不免有题意乃至语言雷同的缺陷,表现上也较率直而少含蓄.
诗集主要有《柏庄诗草》、《岭云海日楼诗钞》等.《柏庄诗草》为内渡前作品,作者原以为毁于战火,后人亦长期未见,1979年始被发现,今由丘氏后人收藏,有手稿影印本传世.《岭云海日楼诗钞》12卷,为其弟丘瑞甲从遗稿选辑编年,均为内渡后所作,1913年粤东编译公司刊印.1936年中山大学出版《诗钞》13卷本,系将原书第5卷"己亥稿上、下"分为2卷,又另辑"选外集" 1卷.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标点本,即以此为底本.1984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岭云海日楼抄》12卷,附《选外集》、《选外集补遗》、《柏庄诗草》、《其他诗作》,为现行丘诗的最足本.此外,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仓海先生丘公逢甲诗选》,是丘逢甲之子丘琮据《诗钞》12卷本所选,增入《离台诗》等作品.
[编辑本段]名篇共赏
丘逢甲《春愁》鉴赏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①. 四百万人同一哭②,去年今日割台湾③.
【简注】
①潸:流泪的样子.②四百万人:指台湾当时总人口.③去年今日:指1895年4月 17日,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赏析】
这首诗作于1896年春,即《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诗人痛定思痛,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深情.春天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草绿林青,百花争艳,连春山也显得格外妩媚.但诗人为什么觉得春愁难以排遣,以致勉强地观看春山也毫无兴致呢?这是因为诗人始终未能忘记去年春天发生的那件令人痛心疾首的往事.台湾本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诗人生于斯、长于斯,想不到满清卖国政府竟将它割让给了日本.这是对台湾人民的无耻出卖,也是台湾人民的奇耻大辱.回想起这一惊心动魄的惨剧,诗人怎能不愁情满怀、怆然泪下呢?“情能移景,景亦能移情”(吴乔《围炉诗话》)此时诗人被迫离开故乡,看见大陆的春山,联想起故乡台湾的青山绿水——那片被日寇侵占的土地,自然触景伤怀了.春愁难遣,看山落泪,正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和故乡山水的热爱.末两句诗中,诗人又用逆挽句式描述了去年今日台湾被割让时,四百万台湾人民同声痛哭,俯地悲泣的情景.这一催人泪下的情景生动地表明了全体台湾人民是热爱祖国的,台湾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讲,这首诗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又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主要是由于诗人与自己的人民同呼吸,共爱憎,泪洒在一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首诗的动人,主要是因为它真实而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心声.
1895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澎湖等领土被割让给日本.1896年4月17日,丘逢甲作诗曰:“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在日军继续向竹苗一带前进时,丘军部下吴汤兴、姜绍祖、徐骧等义勇军强烈抵抗,但身为义勇军领袖、曾誓言「与台湾共生死」的丘逢甲却在得知唐景崧逃走后,挟带公款官银十万两,仓徨逃往中国广东嘉应,置抗日义军、台湾人民以及自己的庄严承诺于不顾,沦为后世笑柄.
丘逢甲举卷款弃军劣迹史料列表:
• 《台湾通史,列传八》:「...十三日,日军迫狮球岭,景崧未战而走,文武多逃,逢甲亦挟款而去,或言近十万云.」(连横)
• 《四魂集,魂南集》:「...林朝栋、 杨汝翼、 主事邱逢甲皆拥巨资, 弃师潜逃.」(易顺鼎)
• 《让台记》:「...丘逢甲,各领饷银三个月.杨汝翼拔队至大甲,闻变逗留不前,乘间逃回福州,将饷银席卷而去,于勇在台辗转无依.」(吴德功)
• 《台海思痛录》:「...数月之间,逢甲领去官饷银十余万两,仅有报成军一禀而已.」(思痛子)
[编辑本段]简介
生于台湾省苗粟县,可以说是出生在一个爱国世家,其先祖是为躲避战乱而从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因不愿在入侵者面前苟且偷安而举族南迁.在长期颠沛流离的徙居生活中,他们不得不与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养成了刻苦耐劳的习惯和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并且后代子孙牢记一条遗训:即先祖是因外族侵扰而辗转南迁,所有后代子孙,不论落籍何处,都应勤耕苦读,自立图强.到丘逢甲的曾祖父丘仕俊时,因耕地狭小,无以为生,所以偕同一批客家人又漂洋过海,向台湾迁徙,这大概是清乾隆中叶时期.到丘逢甲这一代,丘家在台湾定居已有四代、近百年的历史了. 丘逢甲的父亲丘龙章,台湾贡生,毕生从教,为乡村塾师.他不仅是一位热心桑梓教育、培养后进的塾师,而且是一位关心国事、具有爱国心的封建知识分子.1874年日本出兵侵犯台湾南部牡丹社地区,以及1884年法军占据台湾鸡笼(今基隆)等事件,使丘龙章倍感忧虑和警惕,对台湾的将来担忧.1864年,丘逢甲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具有浓厚爱国爱乡思想、生活上则保持清朴风尚的乡村塾师的家庭里,自幼受清朴刚正家风的熏陶和艰苦生活的磨炼,“幼负大志”,渴望报效国家民族.这一切对他日后的事业以及人生道路都产生了积极有益的影响. 丘逢甲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在其父的亲自教授下,六七岁即能吟读、属对.14岁时赴台南应童子试,获全台第一,受闽抚兼学台丁日昌注意,特赠“东宁才子”印一方,由此闻名全台. 1888年参加乡试,中试为举人.第二年春,赴京参加会试(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中进士,钦点工部虞衡司主事.此时丘逢甲年仅26岁,但他却无意仕途,辞归故乡,专意养士讲学,任台南崇文书院主讲,同时兼任台湾府衡文书院及嘉义罗山书院主讲.1892年,《台湾通志》总局正式开设,丘逢甲被聘为采访师,负责采访、补辑乡土故实,因此有较多机会深入民间,了解社会民情.这时期,整个中华民族正处在深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之中,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威胁,这样的社会现实不能不使丘逢甲感到郁闷和隐忧,他慨叹道:“风月有天难补恨,江山无地可埋愁.”“孤岛十年民力尽,边疆千里将材难.”他预感到一场大的动荡即将到来,自己虽隐身山林,专心教读,但渴求报效国家之情却炽热而强烈.在他的书屋中,自书中堂“且看鹰翅出云时”,以明心志,时刻准备报效 国家.
甲午战争后,清廷割弃台湾,丘逢甲联合台绅驰电抗议,并倡议自救,率义军抗击登台日军.失败后离台内渡,定居镇平,往来潮、汕、广州之间,一度赴港、澳、南洋等地,曾与康有为、梁启超会晤.后顺应时代潮流,从赞同维新保皇逐渐倾向革命,掩护同盟会员的反清活动,致力于兴办学校,推行新学,培植人才.先后担任两广学务处视学、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等.民国成立,以广东代表身份赴南京参加筹组临时政府,被推举为参议院议员.1912年初,扶病南归,随即病故.
[编辑本段]亲历甲午
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全岛一片恐慌.丘逢甲愤然召集台湾乡绅咬指血书,联合电奏清政府抗争,表明“万民誓不服倭”,先后上疏四次、血书五次以示愤慨和决心,要求废约抗战、保卫国土.但清廷回电“台抗京危”,并急召守军早日撤回,派员专程南下交割台湾.
在清政府弃台并拒绝岛民内渡,台湾人民“无主可依”、“无人肯援”而强敌压境的危急情况下,悲愤至极的一介书生丘逢甲力倡建立了以清朝为正朔的“台湾民主国”,与台湾绅民一起自主保台,反对日本侵略,维护民族尊严和祖国统一、领土完整.他倾尽家资,组织和率领数万人的抗日护台义军,横刀跃马与日寇浴血奋战,并向国内外发表讨日檄文,宣言:“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尽显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崇高爱国情操和英雄气节.英勇的台湾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激烈战斗,打了大小一百多仗,日军死伤32000多人,其中侵台日军头目近卫师团长、陆军中将北向川能久亲王和第2旅团长、陆军少将山根信诚等在战争中毙命.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孤立无援,抗日军民弹尽粮绝、死伤严重,气壮山河的保台抗争终告失败.经部将劝说,丘逢甲不得不挥泪内渡,回到祖籍广东镇平县文福淡定村.后新加坡有报载文评曰:志虽未酬,而义声震于天地,名节已堪千古.返回大陆后,在大力推行教育的同时,丘逢甲积极从事变法维新和民主革命活动,曾任中华民国广东省军政府教育部部长,赴南京参加筹建临时中央政府当选为参议院议员.
丘逢甲回大陆后一直念念不忘故土台湾,谋求祖国统一.他临终弥留之际,嘱咐家人:“葬须南向,吾不忘台湾也!”情真意切,悲壮感人.
[编辑本段]文学创作
丘逢甲少有诗名,内渡前所作已多,但代表其诗歌思想、艺术成就的,是内渡后的作品.这部分诗约1700多首,以怀念台湾和感愤时事之作最为突出.《愁云》、《春愁》、《往事》、《送颂臣之台湾》、《夏夜与季平肖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和前后《秋怀》等,倾诉台湾沦亡的悲愤,抒写思念故园的愁情和恢复失土的壮志.《香港书感》、《海军衙门歌》、《闻胶州事书感》、《汕头海关歌》、《答敬南见赠次原韵》(其三)等,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和掠夺,谴责清政府的昏聩无能,要求变革图强,"诛秦"除暴.这些诗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内容,体现了丘逢甲"重开诗史作雄谈"(《论诗次铁庐韵》)的创作特点.此外,他的怀古、纪游诗,表彰前贤,刻画山川,往往寄托了忧时济世的怀抱.在艺术风格上,抒怀感时之作悲凉激越,写景小诗清新爽秀,叙事之作酣畅淋漓.在形式上,颇为放恣,不为格律所拘,语言圆熟流畅,好用俗语新词.所作以七律、七绝及七古居多.在风格卑靡、崇尚拟古的晚清诗坛上,丘逢甲的爱国诗篇,气壮而志奋、情真而意切,"震动一时"(江□《丘仓海传》).梁启超称他为"诗界革命之巨子"(《饮冰室诗话》),黄遵宪说"此君诗真天下健者也"(《与梁启超书》).唯其诗骋笔而书,不免有题意乃至语言雷同的缺陷,表现上也较率直而少含蓄.
诗集主要有《柏庄诗草》、《岭云海日楼诗钞》等.《柏庄诗草》为内渡前作品,作者原以为毁于战火,后人亦长期未见,1979年始被发现,今由丘氏后人收藏,有手稿影印本传世.《岭云海日楼诗钞》12卷,为其弟丘瑞甲从遗稿选辑编年,均为内渡后所作,1913年粤东编译公司刊印.1936年中山大学出版《诗钞》13卷本,系将原书第5卷"己亥稿上、下"分为2卷,又另辑"选外集" 1卷.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标点本,即以此为底本.1984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岭云海日楼抄》12卷,附《选外集》、《选外集补遗》、《柏庄诗草》、《其他诗作》,为现行丘诗的最足本.此外,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仓海先生丘公逢甲诗选》,是丘逢甲之子丘琮据《诗钞》12卷本所选,增入《离台诗》等作品.
[编辑本段]名篇共赏
丘逢甲《春愁》鉴赏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①. 四百万人同一哭②,去年今日割台湾③.
【简注】
①潸:流泪的样子.②四百万人:指台湾当时总人口.③去年今日:指1895年4月 17日,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赏析】
这首诗作于1896年春,即《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诗人痛定思痛,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深情.春天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草绿林青,百花争艳,连春山也显得格外妩媚.但诗人为什么觉得春愁难以排遣,以致勉强地观看春山也毫无兴致呢?这是因为诗人始终未能忘记去年春天发生的那件令人痛心疾首的往事.台湾本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诗人生于斯、长于斯,想不到满清卖国政府竟将它割让给了日本.这是对台湾人民的无耻出卖,也是台湾人民的奇耻大辱.回想起这一惊心动魄的惨剧,诗人怎能不愁情满怀、怆然泪下呢?“情能移景,景亦能移情”(吴乔《围炉诗话》)此时诗人被迫离开故乡,看见大陆的春山,联想起故乡台湾的青山绿水——那片被日寇侵占的土地,自然触景伤怀了.春愁难遣,看山落泪,正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和故乡山水的热爱.末两句诗中,诗人又用逆挽句式描述了去年今日台湾被割让时,四百万台湾人民同声痛哭,俯地悲泣的情景.这一催人泪下的情景生动地表明了全体台湾人民是热爱祖国的,台湾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讲,这首诗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又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主要是由于诗人与自己的人民同呼吸,共爱憎,泪洒在一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首诗的动人,主要是因为它真实而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心声.
1895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澎湖等领土被割让给日本.1896年4月17日,丘逢甲作诗曰:“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