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军队在哪里、何时被阿拉伯人打败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21:16:09
唐朝军队在哪里、何时被阿拉伯人打败了?
如题
如题
这场战争的背景、起因
中国人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扩张、侵略性.所有的所谓的“扩张”都是因为被那些“夷族”骚扰得火冒三丈才不得已出兵灭掉以绝后患.唐朝也是如此.唐朝经营西域,也是因为不堪突厥骚扰而愤起还击.
在贞观四年(630年),惊才绝艳的名将李靖,仅仅以三千之众,奇迹般使得突厥主力土崩瓦解,而后与另一位大唐名将李世绩的配合之下,一举将东突厥彻底消灭.东突厥汗国纳入中国版图.唐朝利用投降的突厥军队作为先锋,开始经营西域.
在伊吾(哈密)、鄯善等国臣服于唐朝之后,唐朝又于贞观十四年攻灭了西域上的绊脚石―高昌国,建立了西州和安西都护府.此后唐朝连续剿灭了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二十几个不听话的西域小国,建立了以安西四镇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当时的安西四镇为龟兹(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安西都护府则座落在龟兹镇.
随着大唐帝国的兴起,同时代也有两个强国正在悄悄崛起,一个就是青藏高原上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帝国―吐蕃帝国,还有就是中东崛起的阿拉伯帝国.这两个国家同唐帝国成为了这段时期西域历史的主角.
先由吐蕃谈起,安西四镇的兴旺很快就引起了吐蕃的觊觎,吐蕃于公元670年唐高宗咸享元年对安西都护府发动了第一次攻击,拉开了两国争夺西域的序幕.此后唐朝与吐蕃在四镇几番争夺,四镇数度易手,终于唐朝在公元692 年武周长寿元年,由唐武威军总管王孝杰与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联兵攻破吐蕃,安西四镇的争夺战终于暂时告了一个段落.
从唐高宗到武则天这62年间,唐朝在西域与吐蕃进行了连续不断的拉锯战,终于将太宗皇帝所打下的基业维持住了.
时间流逝,终于到了玄宗皇帝的时代,唐朝的国力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在玄宗皇帝时期达到了顶点,而玄宗皇帝也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皇帝,他并不满足于只是作一个守成的君主.于是在他的领导下,唐朝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用兵.
此时的阿拉伯帝国也已经加入了争夺西域的行列,并且在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和唐朝有了第一次冲突,西域终于变成三个大国之间的角逐.
由于国力的强盛,在西域方面优势开始向唐朝一边倾斜,吐蕃在西域的扩张受到连续挫败,甚至与阿拉伯帝国联盟也不能占得丝毫的便宜.首先在开元三年(公元715 年),吐蕃与大食共同立了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打唐朝属国拔汗那国.监察御史张孝嵩与安西都护吕休率旁侧戎落兵万余人,击败吐蕃大食联军,夺得中亚重要的属国拔汉那,威振西域.
然后是开元五年(公元717 年),突骑施联合吐蕃和大食(阿拉伯)攻打四镇,被唐朝再次击败.
接着是开元十年(公元722 年),吐蕃大军攻打唐朝属国小勃律,北庭节度使张孝嵩率疏勒副使张思礼以步骑四千救援,大败吐蕃军.
而阿拉伯方面,首先在被阿拉伯人称为“列王之父”的阿卜杜勒.麦立克(685 ―705 年在位)的任命之下,哈查只.伊本.优素福被任命为掌管东方的最高权利者,在他的领导下,阿拉伯的疆域向东方获得了极大的扩张,由于垂涎中国的富庶,他应许他的两个大将之一,穆罕默德和古太白,谁首先踏上中国的领土,就任命谁做中国的长官.于是古太白.本.穆斯林.巴西里征服了塔立甘、舒曼、塔哈斯坦、布哈拉等大片中亚地区,而穆罕默德.伊本.卡西木征服了印度的边疆地区,但是他俩都没有能跨过中国的国界.
在开元三年和开元五年阿拉伯对中国的战争均遭到失败之后,阿拉伯仍旧执着地向中亚进行扩张.由于地理上的巨大优势,更因为唐军这个时期在青海和吐蕃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而无暇顾及西域,阿拉伯的影响力慢慢的体现出来,军事加上宗教的影响使得唐朝原本在西域的属国栗特诸国纷纷倒向了阿拉伯一边.为了对抗阿拉伯在西域扩张,唐朝利用突骑施给了阿拉伯相当沉重的打击.(突骑施是一个突厥族的部落,可汗名叫苏禄,在中国很有名.中国以前拍过一个电影.这突骑施受了唐朝的安抚,一心一意为唐朝打了好多仗)
如:
开元六年(718 年)大食将加拉赫统兵北征,于“河中北部得胜,并己准备侵入中国领土,但是被突厥人包围,经过偿付赎金,才好不容易得救.
开元十―年(723 年)大食呼罗珊已易将穆斯棱,往任之初即兴兵攻东拔汗那,突骑施奉诏出征,大破之.
开元十二年(724 年)叶齐德二世殁,希沙木继为哈利发,再遣穆斯林攻东拔汗那,围其都渴塞城,爆发渴水日之战,大食军大败,后卫主将战死,导致原已叛附大食的康、石诸国复归于唐,这一挫折使阿拉伯向东的扩张中止了约50年.
从724 至727 年,突骑施深深地渗入粟特国境,远至康国(撒马尔罕)本土.726 年,突骑施为防卫骨咄(帕米尔以西)而与阿拉伯人交战.这一段时间,突骑施在中亚是作为唐朝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的.
突骑施败亡之后,大名鼎鼎的高仙芝终于在此时登场了.
高仙芝本是高丽人,出身于将门之家.二十余岁时即拜为将军(跟他爹的官职一样大(班秩相同))到了开元末,即升任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首先吐蕃以武力迫使小勃律(今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与之联姻,由于小勃律地处西域要冲,小勃律的转向使得西域诸国向唐朝进贡的通道被堵死,于是“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由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加上吐蕃重兵驻扎于此,当时的四镇节度使田仁琬曾3 次讨伐均未成功(“安西都护三讨之无功”).于是在天宝六载(747 ),唐玄宗任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步骑一万进行长途远征.高仙芝行军百余日,从安西出发,经过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进入握瑟德(今新疆巴楚东北),再经过疏勒(今新疆喀什),翻过葱岭(今帕米尔),过播密川,抵达小勃律特勒满川,最后会师于吐蕃连云堡(小勃律西北部今阿富汗东北的萨尔哈德).连云堡南面依山,北临婆勒川.此时吐蕃连云堡有万人吐蕃兵防守,在激烈的攻防战中,唐军,斩五千人,活捉千人,获得战马千余匹,衣资器甲数以万计.吐蕃在小勃律的屏障被高仙芝拔除了.由于监军边令诚畏惧而不肯行.仙芝只好留下三千兵,让边令诚领着守城,自己率兵继续深入,进逼坦驹岭.坦驹岭山口,海拔4688米,是兴都库什山著名的险峻山口之一.登临山口,必须沿冰川而上,别无其它蹊径.最后终于以千余人大破小勃律,活捉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
天宝八载(749 )十一月,吐火罗(在今阿富汗北部)叶护失里伽罗(来自梵文Sri Man- gala )上表唐廷说,?师国(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奇特拉尔)王亲附吐蕃,此王切断了小勃律与克什米尔之间的交通,所以失里伽罗欲发兵击破师国,请求唐朝调发安西兵助战,来年正月至小勃律,六月进至大勃律.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奉命出军,遂于翌年二月击破?师国,俘虏其国王勃特没.
这两次艰难的远征使得高仙芝在西域获得了极大的声誉,被吐蕃和大食誉为山地之王.高仙芝的胜利也标志着唐朝中国在中亚的扩张达到了顶点.此时,中国已经成为塔里木地区、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的占有人和塔什干的宗主,她控制了帕米尔山谷地区,成了吐火罗地区,喀布尔和克什米尔的保护者.高仙芝在库车驻地上,其行为俨然是中国在中亚的总督.
就在高仙芝忙于对付吐蕃的时候,阿拉伯的国内发生革命,在750 年4 月26日攻陷首都大马士革,阿拔斯王朝(中国称之为黑衣大食)建立了.
在初步解决了吐蕃方面的问题之后,高仙芝开始采取手段对抗阿拉伯的势力,
前文已经提到,在阿拉伯帝国的压迫之下,中亚诸国均臣服于阿拉伯,虽然有突骑施曾经和阿拉伯对抗过一阵子,但是突骑施败亡之后,阿拉伯迅速的恢复了在中亚的统治地位.为了打破阿拉伯的统治,高仙芝以石国(昭武九姓之一)无蕃臣礼节为由,发动了对石国的战争,其实这场战争的实质是为了打击阿拉伯在中亚的势力.
攻其国实乃同大食重新争夺河中.志在利用这一大食易代,河中叛乱的干载难逢良机.剪除大食羽翼.逐步规复唐朝在岭外地区的政治主权.天宝十载(751 )正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入朝,献所擒突骑施可汗,突厥酋长、石国王、师王,加仙芝开府仪同三司.可见高仙芝主持的西域反攻确已取得了初期的胜利.
高仙芝旨在恢复唐朝在河中地区势力的行动自然会遭到阿拉伯帝国的反击,怛罗斯(今哈萨克江布尔城附近)战役终于在天宝10年(公元751 年)爆发.这是一场迟早要打的战役,唐朝要恢复在中亚的霸权就必须击败阿拉伯,而阿拉伯要完全控制中亚则必须击败唐朝.
战役前的实力对比
唐朝方面,主将是高仙芝,副将为李嗣业,别将为段秀实,兵力为安西都护府二万汉军,盟军拔汗那以及葛逻禄部一万人.高仙芝时代“凡镇兵四十九万,安西节度兵二万四千”怛罗斯之战居然出动安西都护府八成以上的兵马,说明这次高仙芝是下了血本的,也是对即将和阿拉伯的大战有心里准备的.唐军虽说是马步混合部队,但是唐军的步兵均有马匹,平时以马代步,作战的时候才下马作战,战斗力极为强大.阿拉伯方面的主将是阿拉伯的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Abu Muslim),手下大将为齐雅德.伊本.萨里(Ziyad ibn Salih ),兵力为呼罗珊本部宗教战士(ghazi )四万人,加上已经被阿拉伯控制的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的几乎所有属国的兵力十余万,总兵力当在十五万至二十万之间.在兵力方面,阿拉伯联军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的.在素质方面,呼罗珊是是阿拉伯历代经营的军事重镇,又是阿拔斯王朝起家的地方,呼罗珊骑兵的素质在阿拉伯帝国中当属翘楚,都是精锐.
地理方面
地理方面,观察地图以及结合史书我们可以看出.高仙芝翻越葱岭(帕米尔高原),“深入七百馀里”,其实已经在阿拉伯的地盘上作战,阿拉伯在补给,情报等方面占了绝对的优势.
兵器方面
唐军步兵均用陌刀,威力极大,列阵而出则“如墙而进”,肉搏时候威力不减,史载李嗣业用陌刀肉搏“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骑兵方面则是轻重骑兵结合,一般使用马槊,在近身肉搏时候则是用横刀,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唐样大刀”.横刀的锻造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是极为先进的,锻造出来的刀锋锐无比,而且步骑两用,制造横刀的技术后来被日本学去,成就了日本刀后世的声名.唐军的铠甲抛弃了魏晋的具装铠,演变为以明光铠为代表的唐十三铠,重量更加轻,但是防御力却大大的提升.唐朝军队在武器上最大的优势是拥有成熟的弩,唐军一般使用四种弩,伏远弩射程三百步(450 米),擘张弩射程二百三十步(345米),角弓弩射程二百步(300 米),单弓弩射程百六十步(240 米)在不同范围均可以形成威胁.阿拉伯军队在这方面显然逊色不少.由于高仙芝在与阿拉伯大军对战之前曾经围攻怛逻斯城,我们有理由推测高仙芝还使用了车弩,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床弩.
马匹方面阿拉伯人占了绝对的优势,阿拉伯马是世界上最好的马种,这是唐军所不能相比的.
战役过程
高仙芝消灭石国之后,中国在中亚的势力有所恢复,为了对抗高仙芝的进攻活动,阿拉伯联合河中所有属国准备进行反击,高仙芝得到这个情报之后于天宝10年四月(公元751 年),从安西出发,准备先发制人.在翻过帕米尔高原(葱岭),越过沙漠,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高仙芝在七月份到达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逻斯,并且开始围攻怛逻斯城.由于阿拉伯人早就在准备对安西四镇的攻击,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立即组织了十余万的大军赶往怛罗斯城,双方在怛逻斯河两岸、今天的奥李- 阿塔(Aulie-Ata 今江布尔)附近展开了决战.在高仙芝的指挥之下中国人是极其善战的,靠着步兵的强弓硬弩,高仙芝曾经占有很大的优势,中国骑兵一度完全压制了阿拉伯骑兵,但是由于阿拉伯联军数量极多,高仙芝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战斗进行到第五天,形势突变,中国军队战斗到傍晚之后,葛逻禄(Qarluq)雇佣兵突然叛变,他们从背后包围了中国步兵并且断绝了他们与骑兵的联系.而阿拉伯联军乘中国军队由于葛逻禄雇佣兵突然叛变而暂时混乱的机会,出动重骑兵突击中国军队的中心,于是高仙芝终于溃败,两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只剩下数千人逃出生天.在收拢残兵之后骁勇的高仙芝并不甘心,依然想进行一次反击,但是在副将李嗣业的劝说之下终于放弃.由于对中国军队在怛罗斯战役中表现的惊人的战斗力印象深刻,阿拉伯人并没有乘胜追击,只是巩固了他们在中亚的霸权而已.再后来因为阿拉伯军的主将阿布.穆斯林功高震主而被谋杀,手下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也被处死,其余部于是叛乱,呼罗珊陷入混乱,阿拉伯忙于平乱,对于遥远的中国已经是有心无力了.而中国方面由于安史之乱,国力大损,也只能放弃在中亚与阿拉伯的争夺.
总结
怛罗斯中葛逻禄部族是极其关键的角色,他们的叛变成为了怛罗斯之战的转折点,关于葛逻禄部反叛的原因,我认为这是和阿拉伯人交易的后果,葛逻禄人帮助阿拉伯人打败唐朝军队,而阿拉伯则默许葛逻禄人在两河流域附近的扩张.
安西都护府在怛罗斯之战后损失惨重,精锐损失殆尽,但是盛唐时期的恢复能力是惊人的,仅仅过了两年,升任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于天宝十二年(753 年)进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今克什米尔西北的巴勒提斯坦),“大破之,受降而还.”这说明安西都护府的实力已经大体恢复,如若不是安史之乱,安西都护府是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较长短的.
怛罗斯之战的后果是阿拉伯帝国完全控制了中亚,中亚开始了整体伊斯兰化的过程.另外一个众所周知的后果就是中国的造纸术由是西传,撒马尔罕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造纸中心,西方文明也因此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关于唐朝最后退出中亚的争夺,个人比较同意白寿彝先生的看法,即是唐朝的退出不是因为怛罗斯之战,而是因为安史之乱,因为安史之乱,即使是怛罗斯之战获胜,唐朝依然会退出中亚,这是必然的结果.
天宝十四年(755 年)十一月,安禄山叛反于范阳,天下大乱,唐朝在西域的辉煌也随着盛唐的崩溃而随风消逝,只留下那些不朽的诗篇还在被后人传唱…
中国人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扩张、侵略性.所有的所谓的“扩张”都是因为被那些“夷族”骚扰得火冒三丈才不得已出兵灭掉以绝后患.唐朝也是如此.唐朝经营西域,也是因为不堪突厥骚扰而愤起还击.
在贞观四年(630年),惊才绝艳的名将李靖,仅仅以三千之众,奇迹般使得突厥主力土崩瓦解,而后与另一位大唐名将李世绩的配合之下,一举将东突厥彻底消灭.东突厥汗国纳入中国版图.唐朝利用投降的突厥军队作为先锋,开始经营西域.
在伊吾(哈密)、鄯善等国臣服于唐朝之后,唐朝又于贞观十四年攻灭了西域上的绊脚石―高昌国,建立了西州和安西都护府.此后唐朝连续剿灭了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二十几个不听话的西域小国,建立了以安西四镇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当时的安西四镇为龟兹(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安西都护府则座落在龟兹镇.
随着大唐帝国的兴起,同时代也有两个强国正在悄悄崛起,一个就是青藏高原上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帝国―吐蕃帝国,还有就是中东崛起的阿拉伯帝国.这两个国家同唐帝国成为了这段时期西域历史的主角.
先由吐蕃谈起,安西四镇的兴旺很快就引起了吐蕃的觊觎,吐蕃于公元670年唐高宗咸享元年对安西都护府发动了第一次攻击,拉开了两国争夺西域的序幕.此后唐朝与吐蕃在四镇几番争夺,四镇数度易手,终于唐朝在公元692 年武周长寿元年,由唐武威军总管王孝杰与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联兵攻破吐蕃,安西四镇的争夺战终于暂时告了一个段落.
从唐高宗到武则天这62年间,唐朝在西域与吐蕃进行了连续不断的拉锯战,终于将太宗皇帝所打下的基业维持住了.
时间流逝,终于到了玄宗皇帝的时代,唐朝的国力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在玄宗皇帝时期达到了顶点,而玄宗皇帝也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皇帝,他并不满足于只是作一个守成的君主.于是在他的领导下,唐朝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用兵.
此时的阿拉伯帝国也已经加入了争夺西域的行列,并且在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和唐朝有了第一次冲突,西域终于变成三个大国之间的角逐.
由于国力的强盛,在西域方面优势开始向唐朝一边倾斜,吐蕃在西域的扩张受到连续挫败,甚至与阿拉伯帝国联盟也不能占得丝毫的便宜.首先在开元三年(公元715 年),吐蕃与大食共同立了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打唐朝属国拔汗那国.监察御史张孝嵩与安西都护吕休率旁侧戎落兵万余人,击败吐蕃大食联军,夺得中亚重要的属国拔汉那,威振西域.
然后是开元五年(公元717 年),突骑施联合吐蕃和大食(阿拉伯)攻打四镇,被唐朝再次击败.
接着是开元十年(公元722 年),吐蕃大军攻打唐朝属国小勃律,北庭节度使张孝嵩率疏勒副使张思礼以步骑四千救援,大败吐蕃军.
而阿拉伯方面,首先在被阿拉伯人称为“列王之父”的阿卜杜勒.麦立克(685 ―705 年在位)的任命之下,哈查只.伊本.优素福被任命为掌管东方的最高权利者,在他的领导下,阿拉伯的疆域向东方获得了极大的扩张,由于垂涎中国的富庶,他应许他的两个大将之一,穆罕默德和古太白,谁首先踏上中国的领土,就任命谁做中国的长官.于是古太白.本.穆斯林.巴西里征服了塔立甘、舒曼、塔哈斯坦、布哈拉等大片中亚地区,而穆罕默德.伊本.卡西木征服了印度的边疆地区,但是他俩都没有能跨过中国的国界.
在开元三年和开元五年阿拉伯对中国的战争均遭到失败之后,阿拉伯仍旧执着地向中亚进行扩张.由于地理上的巨大优势,更因为唐军这个时期在青海和吐蕃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而无暇顾及西域,阿拉伯的影响力慢慢的体现出来,军事加上宗教的影响使得唐朝原本在西域的属国栗特诸国纷纷倒向了阿拉伯一边.为了对抗阿拉伯在西域扩张,唐朝利用突骑施给了阿拉伯相当沉重的打击.(突骑施是一个突厥族的部落,可汗名叫苏禄,在中国很有名.中国以前拍过一个电影.这突骑施受了唐朝的安抚,一心一意为唐朝打了好多仗)
如:
开元六年(718 年)大食将加拉赫统兵北征,于“河中北部得胜,并己准备侵入中国领土,但是被突厥人包围,经过偿付赎金,才好不容易得救.
开元十―年(723 年)大食呼罗珊已易将穆斯棱,往任之初即兴兵攻东拔汗那,突骑施奉诏出征,大破之.
开元十二年(724 年)叶齐德二世殁,希沙木继为哈利发,再遣穆斯林攻东拔汗那,围其都渴塞城,爆发渴水日之战,大食军大败,后卫主将战死,导致原已叛附大食的康、石诸国复归于唐,这一挫折使阿拉伯向东的扩张中止了约50年.
从724 至727 年,突骑施深深地渗入粟特国境,远至康国(撒马尔罕)本土.726 年,突骑施为防卫骨咄(帕米尔以西)而与阿拉伯人交战.这一段时间,突骑施在中亚是作为唐朝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的.
突骑施败亡之后,大名鼎鼎的高仙芝终于在此时登场了.
高仙芝本是高丽人,出身于将门之家.二十余岁时即拜为将军(跟他爹的官职一样大(班秩相同))到了开元末,即升任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首先吐蕃以武力迫使小勃律(今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与之联姻,由于小勃律地处西域要冲,小勃律的转向使得西域诸国向唐朝进贡的通道被堵死,于是“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由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加上吐蕃重兵驻扎于此,当时的四镇节度使田仁琬曾3 次讨伐均未成功(“安西都护三讨之无功”).于是在天宝六载(747 ),唐玄宗任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步骑一万进行长途远征.高仙芝行军百余日,从安西出发,经过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进入握瑟德(今新疆巴楚东北),再经过疏勒(今新疆喀什),翻过葱岭(今帕米尔),过播密川,抵达小勃律特勒满川,最后会师于吐蕃连云堡(小勃律西北部今阿富汗东北的萨尔哈德).连云堡南面依山,北临婆勒川.此时吐蕃连云堡有万人吐蕃兵防守,在激烈的攻防战中,唐军,斩五千人,活捉千人,获得战马千余匹,衣资器甲数以万计.吐蕃在小勃律的屏障被高仙芝拔除了.由于监军边令诚畏惧而不肯行.仙芝只好留下三千兵,让边令诚领着守城,自己率兵继续深入,进逼坦驹岭.坦驹岭山口,海拔4688米,是兴都库什山著名的险峻山口之一.登临山口,必须沿冰川而上,别无其它蹊径.最后终于以千余人大破小勃律,活捉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
天宝八载(749 )十一月,吐火罗(在今阿富汗北部)叶护失里伽罗(来自梵文Sri Man- gala )上表唐廷说,?师国(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奇特拉尔)王亲附吐蕃,此王切断了小勃律与克什米尔之间的交通,所以失里伽罗欲发兵击破师国,请求唐朝调发安西兵助战,来年正月至小勃律,六月进至大勃律.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奉命出军,遂于翌年二月击破?师国,俘虏其国王勃特没.
这两次艰难的远征使得高仙芝在西域获得了极大的声誉,被吐蕃和大食誉为山地之王.高仙芝的胜利也标志着唐朝中国在中亚的扩张达到了顶点.此时,中国已经成为塔里木地区、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的占有人和塔什干的宗主,她控制了帕米尔山谷地区,成了吐火罗地区,喀布尔和克什米尔的保护者.高仙芝在库车驻地上,其行为俨然是中国在中亚的总督.
就在高仙芝忙于对付吐蕃的时候,阿拉伯的国内发生革命,在750 年4 月26日攻陷首都大马士革,阿拔斯王朝(中国称之为黑衣大食)建立了.
在初步解决了吐蕃方面的问题之后,高仙芝开始采取手段对抗阿拉伯的势力,
前文已经提到,在阿拉伯帝国的压迫之下,中亚诸国均臣服于阿拉伯,虽然有突骑施曾经和阿拉伯对抗过一阵子,但是突骑施败亡之后,阿拉伯迅速的恢复了在中亚的统治地位.为了打破阿拉伯的统治,高仙芝以石国(昭武九姓之一)无蕃臣礼节为由,发动了对石国的战争,其实这场战争的实质是为了打击阿拉伯在中亚的势力.
攻其国实乃同大食重新争夺河中.志在利用这一大食易代,河中叛乱的干载难逢良机.剪除大食羽翼.逐步规复唐朝在岭外地区的政治主权.天宝十载(751 )正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入朝,献所擒突骑施可汗,突厥酋长、石国王、师王,加仙芝开府仪同三司.可见高仙芝主持的西域反攻确已取得了初期的胜利.
高仙芝旨在恢复唐朝在河中地区势力的行动自然会遭到阿拉伯帝国的反击,怛罗斯(今哈萨克江布尔城附近)战役终于在天宝10年(公元751 年)爆发.这是一场迟早要打的战役,唐朝要恢复在中亚的霸权就必须击败阿拉伯,而阿拉伯要完全控制中亚则必须击败唐朝.
战役前的实力对比
唐朝方面,主将是高仙芝,副将为李嗣业,别将为段秀实,兵力为安西都护府二万汉军,盟军拔汗那以及葛逻禄部一万人.高仙芝时代“凡镇兵四十九万,安西节度兵二万四千”怛罗斯之战居然出动安西都护府八成以上的兵马,说明这次高仙芝是下了血本的,也是对即将和阿拉伯的大战有心里准备的.唐军虽说是马步混合部队,但是唐军的步兵均有马匹,平时以马代步,作战的时候才下马作战,战斗力极为强大.阿拉伯方面的主将是阿拉伯的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Abu Muslim),手下大将为齐雅德.伊本.萨里(Ziyad ibn Salih ),兵力为呼罗珊本部宗教战士(ghazi )四万人,加上已经被阿拉伯控制的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的几乎所有属国的兵力十余万,总兵力当在十五万至二十万之间.在兵力方面,阿拉伯联军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的.在素质方面,呼罗珊是是阿拉伯历代经营的军事重镇,又是阿拔斯王朝起家的地方,呼罗珊骑兵的素质在阿拉伯帝国中当属翘楚,都是精锐.
地理方面
地理方面,观察地图以及结合史书我们可以看出.高仙芝翻越葱岭(帕米尔高原),“深入七百馀里”,其实已经在阿拉伯的地盘上作战,阿拉伯在补给,情报等方面占了绝对的优势.
兵器方面
唐军步兵均用陌刀,威力极大,列阵而出则“如墙而进”,肉搏时候威力不减,史载李嗣业用陌刀肉搏“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骑兵方面则是轻重骑兵结合,一般使用马槊,在近身肉搏时候则是用横刀,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唐样大刀”.横刀的锻造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是极为先进的,锻造出来的刀锋锐无比,而且步骑两用,制造横刀的技术后来被日本学去,成就了日本刀后世的声名.唐军的铠甲抛弃了魏晋的具装铠,演变为以明光铠为代表的唐十三铠,重量更加轻,但是防御力却大大的提升.唐朝军队在武器上最大的优势是拥有成熟的弩,唐军一般使用四种弩,伏远弩射程三百步(450 米),擘张弩射程二百三十步(345米),角弓弩射程二百步(300 米),单弓弩射程百六十步(240 米)在不同范围均可以形成威胁.阿拉伯军队在这方面显然逊色不少.由于高仙芝在与阿拉伯大军对战之前曾经围攻怛逻斯城,我们有理由推测高仙芝还使用了车弩,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床弩.
马匹方面阿拉伯人占了绝对的优势,阿拉伯马是世界上最好的马种,这是唐军所不能相比的.
战役过程
高仙芝消灭石国之后,中国在中亚的势力有所恢复,为了对抗高仙芝的进攻活动,阿拉伯联合河中所有属国准备进行反击,高仙芝得到这个情报之后于天宝10年四月(公元751 年),从安西出发,准备先发制人.在翻过帕米尔高原(葱岭),越过沙漠,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高仙芝在七月份到达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逻斯,并且开始围攻怛逻斯城.由于阿拉伯人早就在准备对安西四镇的攻击,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立即组织了十余万的大军赶往怛罗斯城,双方在怛逻斯河两岸、今天的奥李- 阿塔(Aulie-Ata 今江布尔)附近展开了决战.在高仙芝的指挥之下中国人是极其善战的,靠着步兵的强弓硬弩,高仙芝曾经占有很大的优势,中国骑兵一度完全压制了阿拉伯骑兵,但是由于阿拉伯联军数量极多,高仙芝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战斗进行到第五天,形势突变,中国军队战斗到傍晚之后,葛逻禄(Qarluq)雇佣兵突然叛变,他们从背后包围了中国步兵并且断绝了他们与骑兵的联系.而阿拉伯联军乘中国军队由于葛逻禄雇佣兵突然叛变而暂时混乱的机会,出动重骑兵突击中国军队的中心,于是高仙芝终于溃败,两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只剩下数千人逃出生天.在收拢残兵之后骁勇的高仙芝并不甘心,依然想进行一次反击,但是在副将李嗣业的劝说之下终于放弃.由于对中国军队在怛罗斯战役中表现的惊人的战斗力印象深刻,阿拉伯人并没有乘胜追击,只是巩固了他们在中亚的霸权而已.再后来因为阿拉伯军的主将阿布.穆斯林功高震主而被谋杀,手下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也被处死,其余部于是叛乱,呼罗珊陷入混乱,阿拉伯忙于平乱,对于遥远的中国已经是有心无力了.而中国方面由于安史之乱,国力大损,也只能放弃在中亚与阿拉伯的争夺.
总结
怛罗斯中葛逻禄部族是极其关键的角色,他们的叛变成为了怛罗斯之战的转折点,关于葛逻禄部反叛的原因,我认为这是和阿拉伯人交易的后果,葛逻禄人帮助阿拉伯人打败唐朝军队,而阿拉伯则默许葛逻禄人在两河流域附近的扩张.
安西都护府在怛罗斯之战后损失惨重,精锐损失殆尽,但是盛唐时期的恢复能力是惊人的,仅仅过了两年,升任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于天宝十二年(753 年)进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今克什米尔西北的巴勒提斯坦),“大破之,受降而还.”这说明安西都护府的实力已经大体恢复,如若不是安史之乱,安西都护府是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较长短的.
怛罗斯之战的后果是阿拉伯帝国完全控制了中亚,中亚开始了整体伊斯兰化的过程.另外一个众所周知的后果就是中国的造纸术由是西传,撒马尔罕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造纸中心,西方文明也因此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关于唐朝最后退出中亚的争夺,个人比较同意白寿彝先生的看法,即是唐朝的退出不是因为怛罗斯之战,而是因为安史之乱,因为安史之乱,即使是怛罗斯之战获胜,唐朝依然会退出中亚,这是必然的结果.
天宝十四年(755 年)十一月,安禄山叛反于范阳,天下大乱,唐朝在西域的辉煌也随着盛唐的崩溃而随风消逝,只留下那些不朽的诗篇还在被后人传唱…
唐朝军队在哪里、何时被阿拉伯人打败了?
明朝军队任何能够打败曾经不可一世的元朝军队,蒙古军队把欧洲的国家打的落花流水,把宋朝的军队也打败了,怎么在明朝的军队面前
唐朝哪里强盛了具体表现在哪里
“阿拉伯人的世界”在哪里
春秋时期,晋国在 打败楚国军队,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南明朝的首都在哪里?就是明朝被农民军打败后 定都哪里了 是不是总是迁都?、
唐朝 后人在哪里
唐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用史实说明阿拉伯人与唐朝的关系
康熙打败葛尔丹控制了哪里
明朝几百万军队为什么让李自成不堪一击的土匪打败了?
指南针它在何时被用于航海事业?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
罗马帝国的强吗?比秦汉如何.罗马帝国在被汉朝打败的匈奴打败了.罗马帝国的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