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在山的那边】课后习题『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9 06:47:10
初一语文【在山的那边】课后习题『作文』
<在山的那边>教案
教学目标 :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投影仪.
学生:熟读课文.
教学设计:
导入 新课: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投影出示)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2. 形似字辨析.
3. 解释词语.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范读课文,可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听读时:a.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
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
2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
3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
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b.再挑选意义重音.
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
投影出示举例诗句的重音及节奏.
c. 学习集体朗读.
4、结合朗读生意,指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
a. 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
◆“铁青”什么意思?是写山的颜色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现什么?
◆我的“幻想”指什么?“零分”又指什么?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诱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喧腾”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的“终会”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
学生通过讨论,以上重点词语基本可以正确理解.个别有争议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山”与“海”的含义,也从象征意义上来理解,来解释,可予以补充,纠正.
b.在学生初步掌握朗读节奏、意义重音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揣摩语意,初步读出句子所表达的语气.然后讨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师投影出示句子)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这两句话写出了小时候的“我”有什么特点?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合作探究性阅读,是学生接触的新学法,也是本节课重点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以调动学生思维.答案不求统一,要点合理即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全诗所讲述的道理
①引导学生再次讨论“山”与“海”的深刻象征意义.
②讨论,全诗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以上所讨论的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想,多说,不要强求答案用语标准,意思正确就行.
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深刻领悟诗歌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①引导学生讨论,谈谈自己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克服困难的经历或感受.
这是体现语文与生活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②全班激情齐读.
小结,布置作业
①小结:激越的情感,显示出我们已深深懂得:要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
②布置作业 .
a.根据“山”与“海”在文中的含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也可以写自然的海).
b.熟练朗读课文,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背诵.
c.抄写生字.
点评
本教案简洁、明晰,在设计中紧紧抓住诗歌这种体裁特点,采用朗读教学法,在朗读中整体感悟诗歌内容,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意境,在朗读中享受到美的情感熏陶.这一步步,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主动、合作完成的.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标准”,就是要让学生自己研究,合作学习,而老师只起引路、搭桥、鼓励作用.结合学生自身生活体验的反思的活动,也体现了新课程密切联系生活,启迪学生思维的特点
<在山的那边>教案
01.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课堂实录及点评
教学过程 实录: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美丽的青岛海滨,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入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课件播放大山的画面)
生:在山的那边是什么?
师:为什么会这么想?
生:因为大山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生:因为大山里的世界是一个封闭的世界,而大海是这样广阔,我想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师:同学们的想法和诗人王家新小时候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二页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师:同学们在小学一定都学过诗歌了,喜不喜欢诗呀?
生(齐):喜欢!
师:为什么?
生:诗歌句子短,读起来比较上口
生:诗歌有感情,能打动人.
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诗歌是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用情去读,用心去悟.同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诗歌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帮助自己成长.
教师边说边用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品味语言
2、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师:同学们预习生字了吗?
生(齐):预习了!
师:谁来朗读生字?要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学生踊跃举手,教师出示课件并点名朗读生字词
生:痴想chī隐秘yǐn铁青tiě凝成níng诱惑yòu
喧腾xuān扎下zān漫湿màn一瞬shǜn间
师:有没有错误?
生(部分):扎下,不该读zā应该读zhā
师:这是个多音字,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来判断.请大家到课文中把这个词找出来,并把整个诗句读出来.
生:诗句是“一颗从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有的学生读zhā,有的读学生读zā)
师:到底应读zhā还是zā?为什么?
教师用眼睛搜寻并暗示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立即有个学生拿出字典来查,教师点头表示赞许,更多的学生纷纷拿出字典来查,不一会儿,就查到举手了.
生:这个字有三种读音,在诗中应读zhā而不d,“扎根”指植物的根向土壤里生长.
师:对,应读zha.字典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最好的老师,大家一定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下面请大家把生字齐读一遍.
生放声齐读生字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山那边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找寻答案吧.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读一遍.
教师通过课件配乐配画面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凝神听朗读,受到感染,教师读完,学生情不自禁鼓起掌来.
师:大家为什么鼓掌咽?
生(齐):老师读得好!
师:谢谢同学们给老师的鼓励.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比老师还好.不过关键还是这首诗写
得好,大家喜欢读,是不是?
生(齐):是!
师:那么老师也给大家配上音乐齐读,好不好?
生(齐):好!
教师放音乐,学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课文
师:大家自己评评读得怎么样?
学生有的点头说“好”,有的摇头.教师请摇头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速度太快,没有感情.
生:该重读的没重读.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读的遍数少了.
生:因为是齐读,所以难度较大.一个同学读快了,大家都跟着全读快了,就没有感情了.
生:对课文意思理解不透,还没品出味来.
师:这几位同学说得不错.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只有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去读,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才能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同学们读的感情不够,关键还是对诗的内容的理解不够.下面我们就先来一起看看这首诗的内容.请大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2、全诗为什么分为二节?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师:下面我们来一起讨论这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山的那边到底是什么呢?
生(齐):在山的那边是海.
教师板书大大的“海”
师:“山”和“海”除了字面的意思,还有其他含义吗?
生:“山”,就像是困难;“海”就像是理想
生:“海”是人生的信念,“山”是实现理想信念途中的艰难险阻.
教师在“山”下写“困难”在“海”下写“信念”
师:全诗为什么分为二节?
生:第一节诗,写了我童年时候:第二节诗,写了我长大后.
生:第一节诗,写了我的想望和困惑;第二节诗,写了我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
生:第一节诗写的“山”和“海”就是现实中“山”和“海”,第二节诗中的“山”象征了困难,“海”象征了信念.
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生:要实现理想的愿望.
生:要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师:诗人的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呢?诗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下来一起讨论.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讨论进行约六、七分钟.
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
师:大家讨论好了吗?
生(齐):好了!
师:让我们把自己的发现一起交流、讨论,边读边议边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能发现美,能发现问题.
生争相举手
生:“山那边的山啁,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句诗非常形象,“我”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望见的依然是山,“我”真是大失所望,沮丧极了.
师:怎么看出“我”是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
生:因为上一句诗人说“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从“终于”这个词可见爬上山顶费了很大力气,花了不少时间.
师:这句没写诗人自己,你怎么看出他的心情?诗中的写法好不好?
生:写大山好像人生气时那样“铁青着脸”,诗人将大山拟人化了,表面上是写山的颜色,实际是写自己的心情难过,这样写既形象又生动.
师:对,这正是诗的语言特点: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诗人主观的感受.正如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伤的时候,看见美丽的花也像在流泪一样.你能读出这种感情么?
学生有感情朗读前后共五句诗.
师: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会怎么想?
生:怨恨妈妈.
师:怨恨?“妈妈,那个海呢?”(师故意带着怨恨的口吻朗读)
生:不……不是怨恨,是带点怨意,有些埋怨吧.
生:我认为主要是疑惑不解,因为妈妈一般不会欺骗自己的孩子,“我”没看到海就很疑惑又很失望的问妈妈.
生:说明“我”失败之后仍不灰心,继续寻找、追求.
师:对,怨恨比怨意或埋怨的词义重多了,用在这里显然不太恰当.我们在说话写文章时用词一定要准确、得体.在这里主要是失败之后仍不灰心,继续寻找、追求.你用这种心情把这句诗读一下好吗?
生朗读
师: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也可以说说自己不理解的句子.
生:“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飘来的东西是很轻的,怎么会下深根?
话音刚落,其他同学立即交头接耳小声讨论起来,开始都面有疑惑,过了一会儿有一两个同学举手.
生:“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所以说是飘来的.后来“我”不懈努力,这种信念就在“我”心中扎下深根.
生:理想的树立也需要日积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样才能让他扎下深根.
师:问题提得棒,回答得更棒!飘来的东西确实不易扎下根,而且是深根.唯有不懈努力,日积月累,滴水穿石,才能做到.那么,在朗读时,应该怎么读?
生很多举手,全班齐读.
师:读得不错,“飘”和“扎”都作了重音处理,同学们的语言的感悟力非常好啊.一定还有更多的感悟和发现吧?
生:我觉得“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这句的三个量词用得特别好.
师:请你说说是哪三个量词,好在哪里?
生:“一次又一次”,强调了“我”失望次数多;“又一次次”,强调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说明“我”遇到的困难非常多.
师:如果对这些困难估计不足会怎么样?
生:失败后就灰心丧气.
师:在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期望一举成功,一旦失败就灰心丧气,从这句诗你得到什么启示?
生:不要企图一举成功,要能承受住失败和挫折.
生:跌倒后要能爬起来,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师:说得好不好?
生(齐):好!(学生一起鼓掌!)
请你把这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重音把握不准
师:还有谁来读读?注意重音.
又一名学生起来朗读,强调了两个“又”字.
师:好,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特别喜欢这句“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了漫湿了我的枯干的心灵……”诗人确信远方有海,也就是理想,日日夜夜在鼓舞着“我”不懈的奋斗.
师:为什么说“枯干的心灵”?
生:说明要实现理想必须经历失败,“我”对理想的非常渴望.只有理想能滋润“我”的心灵,使“我”的心灵不再枯干,而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师:朗读这句是一定要充满对理想的渴望,请你读试试.
生有感情朗读,全班齐读.
生:我最喜欢最后那儿句“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的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句诗很有人生哲理,当理想实现的时候,人们是多么兴奋、惊喜啊!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生有感情齐声朗读,但仍有些放不开
师:同学们有没有过成功的经历?
生(齐):有!
师:不够洪亮!有没有?(师加大音量)
生(又齐声响亮):有!
师:好,就用这样的声调和喜悦来读.
生齐声朗读,有进步,但仍没有读出高潮
师:这遍读得怎么样?
生有的点头,叫好:有的摇头.师点名叫摇头同学
生:最后一句的语调应该上昂很高.
师请这名学生示范朗读,读得很好,师生共同模仿.全班再次慷慨激昂的放声朗读.
师:读了这么多遍,是不是可以背诵下来了?
师当堂示范背诵,不少学生能够背诵,然后全班有感情背诵.
师:开始同学们朗读,自己觉得不够理想,现在我们已经深入理解了诗的内涵,再把全诗朗读一遍,相信大家一定大有进步!
在深入理解了诗的内涵的基础上,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
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近十分钟.
师:下面就把我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与同学们分享吧.谁先说?
生:记得在五年的时候,我爱上了游泳,可是就是基本的脚法怎么学都学不会,每次练习比赛我都落在最后,我想是不是我就这点能力?在我一次又一次流下眼泪之后,我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攀过这座山.我开始了自己安排的特训,别人练两小时我练四小时,别人游一圈我游十圈,我的汗水占了游泳池的三分之一,这段艰苦而有意义的训练,让我一步步爬上了山顶,我坚持了六个月,终于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还被少体校的游泳队选去,读了这首诗就让我想起自己这段经历,我也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海,这是我坚定信念不懈努力的结果.
师:相信你在遇到其他困难时,也一定能想到这次难忘的游泳经验.
生:“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我最喜欢这句话,因为我有这么一段难忘的经历.那时一年以前吧,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与舞伴参加了“全国少年拉丁舞锦标赛”.来到赛场上,看到硕大的赛场,台下坐满了人,我紧张极了,快透不过气来.比赛开始了,轮到我独舞时,刹那间,脑子里一片空白.跳得一塌糊涂,在预赛中我居然连前十六名都没有拿到,回到宾馆后,我哭得非常伤心.老师和舞伴都来安慰我,从那一刻起,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下次比赛拿到前三名.在这一年中,我刻苦训练,从最基本的?卜叉下腰到组合中的花步,每天不知要练上几千遍几万遍.每周二十个小时的训练使我疲惫不堪,而每次在我失去信心,激励我的总是那硕大的舞台,灿烂的奖牌.一年后,我又回到当初那个赛场上,比赛中我进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水平,终于一年的酸、甜、苦、辣、痛没有白费,我取得了亚军的好成绩,虽然离冠军还有一步之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我一定能看到大海的!
师:在遇到困难时,理想能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形容赛场的宽大,用“硕大”是不是值得商榷一下?还有其他的经历吗?
生:我要讲的是半年前,我上六年级时,马上就要开青岛市小学生运动会了,我苦练了三年跳高,只看这次运动会的成绩了.不知是不是由于心理上的压力,我在技术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在跳高时助跑和起跳不能协调,我的成绩也因此大打折扣!一向活泼开朗的我显得很忧郁,这样一座大山我能战胜他吗?“当然!”生性好强的我怎能这样屈服!三年来我的成绩一直很优秀,怎能在这一次关键的比赛中,给学校抹黑,让老师失望呢?一种坚定的信念鼓舞着我,我整天苦思冥想,可是响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经过多次尝试,我终于在一瞬间开了窍:我做对了!激动的我马上抓住要领,又接连跳了好几次,我终于找到了感觉,此时,我好像已站在了这座山的半山腰,另一半的路程就看我的最后发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跳的1米56的成绩已达到了国家女子跳高二级运动员的标准.这次难忘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山的巨大,海的广阔,也让我明白了要战胜“山”那样的困难,需要多么大的努力,多么坚定的信念,当看到海的那一刻,又是多么激动,多么欣慰.这一次,让我更深的认识了自己,我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那么我就是最伟大的!伴随我的将永远会是山那边的大海!
师:在很多时候,我们要战胜的最大困难也许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
生:能不能战胜自己!
师:对!人生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我们继续听听同学们的人生经历.
生:我很喜好书法,在我刚开始学写书法的时候,我的笔总是不听我的使唤,老师在班里举行了一次书法比赛,所有同学的家长都来观看这次比赛,而我是这次比赛的最后一名,丢尽了脸.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下次比赛中夺得第一名.我还给自己制定了计划,每天比别人多用两三倍的时间来写书法,而且写一遍要有一遍的提高,就这样,我每天都在努力,终于在半年后的又一次比赛中如愿以偿取得了第一名.现在,我已经获得了很多的奖,最好的一个就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就是这样翻过一座座大山,我终于看见了我向往已久的大海.现在这件事一次次激励着我克服了一次次的困难,我深信:只要付出了,努力翻过那阻挡你实现理想的山,就一定能看见大海,那就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师:困难总是一个接一个的,如果这位同学满足于在班上的第一名,认为那样就是看见了大海,他会怎么样?
生:不再努力.
生:拿不到全国一等奖.
师:对!没有远大的理想就没有不懈的追求,正是在艰难曲折的求索过程中,我们的人生才充实而有意义.正如歌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失败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同学们来说,有很多困难正等着你,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你自己,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齐声答:有!
师:最后让我们再一次用我们的心灵投入的齐诵最后几句诗,让好诗伴你健康去成长!全体师生一起饱含激情地背诵最后几句诗.
师:今天的作业 练习,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儿,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点评
这是一堂充满激情的诗歌朗读教学课,整个教学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整个教学流程由“整体感悟”、“研读与赏析”、“体验与反思”三大教学板块组成,给人以非常严谨的感觉.教学中教师通过恰当的“导”、“引”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注重朗读的外化要求以及朗读的内化要求,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认真地品味语言,不断地揣摩,学生从中感悟,得到熏陶,形成语感.另外,教师教好地把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过程 ,优化了教学的时间结构,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总的看来,这是一堂成功的语文教学研究课,教师的教学观念新颖,语言亲和力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对我们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新课程改革有比较好的借鉴.
红旗拿来!
教学目标 :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投影仪.
学生:熟读课文.
教学设计:
导入 新课: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投影出示)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2. 形似字辨析.
3. 解释词语.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范读课文,可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听读时:a.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
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
2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
3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
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b.再挑选意义重音.
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
投影出示举例诗句的重音及节奏.
c. 学习集体朗读.
4、结合朗读生意,指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
a. 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
◆“铁青”什么意思?是写山的颜色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现什么?
◆我的“幻想”指什么?“零分”又指什么?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诱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喧腾”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的“终会”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
学生通过讨论,以上重点词语基本可以正确理解.个别有争议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山”与“海”的含义,也从象征意义上来理解,来解释,可予以补充,纠正.
b.在学生初步掌握朗读节奏、意义重音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揣摩语意,初步读出句子所表达的语气.然后讨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师投影出示句子)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这两句话写出了小时候的“我”有什么特点?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合作探究性阅读,是学生接触的新学法,也是本节课重点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以调动学生思维.答案不求统一,要点合理即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全诗所讲述的道理
①引导学生再次讨论“山”与“海”的深刻象征意义.
②讨论,全诗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以上所讨论的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想,多说,不要强求答案用语标准,意思正确就行.
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深刻领悟诗歌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①引导学生讨论,谈谈自己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克服困难的经历或感受.
这是体现语文与生活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②全班激情齐读.
小结,布置作业
①小结:激越的情感,显示出我们已深深懂得:要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
②布置作业 .
a.根据“山”与“海”在文中的含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也可以写自然的海).
b.熟练朗读课文,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背诵.
c.抄写生字.
点评
本教案简洁、明晰,在设计中紧紧抓住诗歌这种体裁特点,采用朗读教学法,在朗读中整体感悟诗歌内容,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意境,在朗读中享受到美的情感熏陶.这一步步,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主动、合作完成的.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标准”,就是要让学生自己研究,合作学习,而老师只起引路、搭桥、鼓励作用.结合学生自身生活体验的反思的活动,也体现了新课程密切联系生活,启迪学生思维的特点
<在山的那边>教案
01.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课堂实录及点评
教学过程 实录: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美丽的青岛海滨,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入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课件播放大山的画面)
生:在山的那边是什么?
师:为什么会这么想?
生:因为大山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生:因为大山里的世界是一个封闭的世界,而大海是这样广阔,我想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师:同学们的想法和诗人王家新小时候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二页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师:同学们在小学一定都学过诗歌了,喜不喜欢诗呀?
生(齐):喜欢!
师:为什么?
生:诗歌句子短,读起来比较上口
生:诗歌有感情,能打动人.
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诗歌是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用情去读,用心去悟.同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诗歌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帮助自己成长.
教师边说边用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品味语言
2、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师:同学们预习生字了吗?
生(齐):预习了!
师:谁来朗读生字?要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学生踊跃举手,教师出示课件并点名朗读生字词
生:痴想chī隐秘yǐn铁青tiě凝成níng诱惑yòu
喧腾xuān扎下zān漫湿màn一瞬shǜn间
师:有没有错误?
生(部分):扎下,不该读zā应该读zhā
师:这是个多音字,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来判断.请大家到课文中把这个词找出来,并把整个诗句读出来.
生:诗句是“一颗从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有的学生读zhā,有的读学生读zā)
师:到底应读zhā还是zā?为什么?
教师用眼睛搜寻并暗示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立即有个学生拿出字典来查,教师点头表示赞许,更多的学生纷纷拿出字典来查,不一会儿,就查到举手了.
生:这个字有三种读音,在诗中应读zhā而不d,“扎根”指植物的根向土壤里生长.
师:对,应读zha.字典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最好的老师,大家一定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下面请大家把生字齐读一遍.
生放声齐读生字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山那边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找寻答案吧.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读一遍.
教师通过课件配乐配画面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凝神听朗读,受到感染,教师读完,学生情不自禁鼓起掌来.
师:大家为什么鼓掌咽?
生(齐):老师读得好!
师:谢谢同学们给老师的鼓励.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比老师还好.不过关键还是这首诗写
得好,大家喜欢读,是不是?
生(齐):是!
师:那么老师也给大家配上音乐齐读,好不好?
生(齐):好!
教师放音乐,学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课文
师:大家自己评评读得怎么样?
学生有的点头说“好”,有的摇头.教师请摇头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速度太快,没有感情.
生:该重读的没重读.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读的遍数少了.
生:因为是齐读,所以难度较大.一个同学读快了,大家都跟着全读快了,就没有感情了.
生:对课文意思理解不透,还没品出味来.
师:这几位同学说得不错.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只有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去读,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才能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同学们读的感情不够,关键还是对诗的内容的理解不够.下面我们就先来一起看看这首诗的内容.请大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2、全诗为什么分为二节?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师:下面我们来一起讨论这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山的那边到底是什么呢?
生(齐):在山的那边是海.
教师板书大大的“海”
师:“山”和“海”除了字面的意思,还有其他含义吗?
生:“山”,就像是困难;“海”就像是理想
生:“海”是人生的信念,“山”是实现理想信念途中的艰难险阻.
教师在“山”下写“困难”在“海”下写“信念”
师:全诗为什么分为二节?
生:第一节诗,写了我童年时候:第二节诗,写了我长大后.
生:第一节诗,写了我的想望和困惑;第二节诗,写了我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
生:第一节诗写的“山”和“海”就是现实中“山”和“海”,第二节诗中的“山”象征了困难,“海”象征了信念.
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生:要实现理想的愿望.
生:要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师:诗人的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呢?诗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下来一起讨论.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讨论进行约六、七分钟.
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
师:大家讨论好了吗?
生(齐):好了!
师:让我们把自己的发现一起交流、讨论,边读边议边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能发现美,能发现问题.
生争相举手
生:“山那边的山啁,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句诗非常形象,“我”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望见的依然是山,“我”真是大失所望,沮丧极了.
师:怎么看出“我”是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
生:因为上一句诗人说“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从“终于”这个词可见爬上山顶费了很大力气,花了不少时间.
师:这句没写诗人自己,你怎么看出他的心情?诗中的写法好不好?
生:写大山好像人生气时那样“铁青着脸”,诗人将大山拟人化了,表面上是写山的颜色,实际是写自己的心情难过,这样写既形象又生动.
师:对,这正是诗的语言特点: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诗人主观的感受.正如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伤的时候,看见美丽的花也像在流泪一样.你能读出这种感情么?
学生有感情朗读前后共五句诗.
师: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会怎么想?
生:怨恨妈妈.
师:怨恨?“妈妈,那个海呢?”(师故意带着怨恨的口吻朗读)
生:不……不是怨恨,是带点怨意,有些埋怨吧.
生:我认为主要是疑惑不解,因为妈妈一般不会欺骗自己的孩子,“我”没看到海就很疑惑又很失望的问妈妈.
生:说明“我”失败之后仍不灰心,继续寻找、追求.
师:对,怨恨比怨意或埋怨的词义重多了,用在这里显然不太恰当.我们在说话写文章时用词一定要准确、得体.在这里主要是失败之后仍不灰心,继续寻找、追求.你用这种心情把这句诗读一下好吗?
生朗读
师: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也可以说说自己不理解的句子.
生:“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飘来的东西是很轻的,怎么会下深根?
话音刚落,其他同学立即交头接耳小声讨论起来,开始都面有疑惑,过了一会儿有一两个同学举手.
生:“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所以说是飘来的.后来“我”不懈努力,这种信念就在“我”心中扎下深根.
生:理想的树立也需要日积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样才能让他扎下深根.
师:问题提得棒,回答得更棒!飘来的东西确实不易扎下根,而且是深根.唯有不懈努力,日积月累,滴水穿石,才能做到.那么,在朗读时,应该怎么读?
生很多举手,全班齐读.
师:读得不错,“飘”和“扎”都作了重音处理,同学们的语言的感悟力非常好啊.一定还有更多的感悟和发现吧?
生:我觉得“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这句的三个量词用得特别好.
师:请你说说是哪三个量词,好在哪里?
生:“一次又一次”,强调了“我”失望次数多;“又一次次”,强调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说明“我”遇到的困难非常多.
师:如果对这些困难估计不足会怎么样?
生:失败后就灰心丧气.
师:在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期望一举成功,一旦失败就灰心丧气,从这句诗你得到什么启示?
生:不要企图一举成功,要能承受住失败和挫折.
生:跌倒后要能爬起来,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师:说得好不好?
生(齐):好!(学生一起鼓掌!)
请你把这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重音把握不准
师:还有谁来读读?注意重音.
又一名学生起来朗读,强调了两个“又”字.
师:好,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特别喜欢这句“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了漫湿了我的枯干的心灵……”诗人确信远方有海,也就是理想,日日夜夜在鼓舞着“我”不懈的奋斗.
师:为什么说“枯干的心灵”?
生:说明要实现理想必须经历失败,“我”对理想的非常渴望.只有理想能滋润“我”的心灵,使“我”的心灵不再枯干,而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师:朗读这句是一定要充满对理想的渴望,请你读试试.
生有感情朗读,全班齐读.
生:我最喜欢最后那儿句“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的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句诗很有人生哲理,当理想实现的时候,人们是多么兴奋、惊喜啊!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生有感情齐声朗读,但仍有些放不开
师:同学们有没有过成功的经历?
生(齐):有!
师:不够洪亮!有没有?(师加大音量)
生(又齐声响亮):有!
师:好,就用这样的声调和喜悦来读.
生齐声朗读,有进步,但仍没有读出高潮
师:这遍读得怎么样?
生有的点头,叫好:有的摇头.师点名叫摇头同学
生:最后一句的语调应该上昂很高.
师请这名学生示范朗读,读得很好,师生共同模仿.全班再次慷慨激昂的放声朗读.
师:读了这么多遍,是不是可以背诵下来了?
师当堂示范背诵,不少学生能够背诵,然后全班有感情背诵.
师:开始同学们朗读,自己觉得不够理想,现在我们已经深入理解了诗的内涵,再把全诗朗读一遍,相信大家一定大有进步!
在深入理解了诗的内涵的基础上,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
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近十分钟.
师:下面就把我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与同学们分享吧.谁先说?
生:记得在五年的时候,我爱上了游泳,可是就是基本的脚法怎么学都学不会,每次练习比赛我都落在最后,我想是不是我就这点能力?在我一次又一次流下眼泪之后,我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攀过这座山.我开始了自己安排的特训,别人练两小时我练四小时,别人游一圈我游十圈,我的汗水占了游泳池的三分之一,这段艰苦而有意义的训练,让我一步步爬上了山顶,我坚持了六个月,终于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还被少体校的游泳队选去,读了这首诗就让我想起自己这段经历,我也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海,这是我坚定信念不懈努力的结果.
师:相信你在遇到其他困难时,也一定能想到这次难忘的游泳经验.
生:“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我最喜欢这句话,因为我有这么一段难忘的经历.那时一年以前吧,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与舞伴参加了“全国少年拉丁舞锦标赛”.来到赛场上,看到硕大的赛场,台下坐满了人,我紧张极了,快透不过气来.比赛开始了,轮到我独舞时,刹那间,脑子里一片空白.跳得一塌糊涂,在预赛中我居然连前十六名都没有拿到,回到宾馆后,我哭得非常伤心.老师和舞伴都来安慰我,从那一刻起,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下次比赛拿到前三名.在这一年中,我刻苦训练,从最基本的?卜叉下腰到组合中的花步,每天不知要练上几千遍几万遍.每周二十个小时的训练使我疲惫不堪,而每次在我失去信心,激励我的总是那硕大的舞台,灿烂的奖牌.一年后,我又回到当初那个赛场上,比赛中我进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水平,终于一年的酸、甜、苦、辣、痛没有白费,我取得了亚军的好成绩,虽然离冠军还有一步之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我一定能看到大海的!
师:在遇到困难时,理想能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形容赛场的宽大,用“硕大”是不是值得商榷一下?还有其他的经历吗?
生:我要讲的是半年前,我上六年级时,马上就要开青岛市小学生运动会了,我苦练了三年跳高,只看这次运动会的成绩了.不知是不是由于心理上的压力,我在技术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在跳高时助跑和起跳不能协调,我的成绩也因此大打折扣!一向活泼开朗的我显得很忧郁,这样一座大山我能战胜他吗?“当然!”生性好强的我怎能这样屈服!三年来我的成绩一直很优秀,怎能在这一次关键的比赛中,给学校抹黑,让老师失望呢?一种坚定的信念鼓舞着我,我整天苦思冥想,可是响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经过多次尝试,我终于在一瞬间开了窍:我做对了!激动的我马上抓住要领,又接连跳了好几次,我终于找到了感觉,此时,我好像已站在了这座山的半山腰,另一半的路程就看我的最后发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跳的1米56的成绩已达到了国家女子跳高二级运动员的标准.这次难忘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山的巨大,海的广阔,也让我明白了要战胜“山”那样的困难,需要多么大的努力,多么坚定的信念,当看到海的那一刻,又是多么激动,多么欣慰.这一次,让我更深的认识了自己,我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那么我就是最伟大的!伴随我的将永远会是山那边的大海!
师:在很多时候,我们要战胜的最大困难也许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
生:能不能战胜自己!
师:对!人生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我们继续听听同学们的人生经历.
生:我很喜好书法,在我刚开始学写书法的时候,我的笔总是不听我的使唤,老师在班里举行了一次书法比赛,所有同学的家长都来观看这次比赛,而我是这次比赛的最后一名,丢尽了脸.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下次比赛中夺得第一名.我还给自己制定了计划,每天比别人多用两三倍的时间来写书法,而且写一遍要有一遍的提高,就这样,我每天都在努力,终于在半年后的又一次比赛中如愿以偿取得了第一名.现在,我已经获得了很多的奖,最好的一个就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就是这样翻过一座座大山,我终于看见了我向往已久的大海.现在这件事一次次激励着我克服了一次次的困难,我深信:只要付出了,努力翻过那阻挡你实现理想的山,就一定能看见大海,那就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师:困难总是一个接一个的,如果这位同学满足于在班上的第一名,认为那样就是看见了大海,他会怎么样?
生:不再努力.
生:拿不到全国一等奖.
师:对!没有远大的理想就没有不懈的追求,正是在艰难曲折的求索过程中,我们的人生才充实而有意义.正如歌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失败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同学们来说,有很多困难正等着你,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你自己,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齐声答:有!
师:最后让我们再一次用我们的心灵投入的齐诵最后几句诗,让好诗伴你健康去成长!全体师生一起饱含激情地背诵最后几句诗.
师:今天的作业 练习,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儿,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点评
这是一堂充满激情的诗歌朗读教学课,整个教学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整个教学流程由“整体感悟”、“研读与赏析”、“体验与反思”三大教学板块组成,给人以非常严谨的感觉.教学中教师通过恰当的“导”、“引”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注重朗读的外化要求以及朗读的内化要求,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认真地品味语言,不断地揣摩,学生从中感悟,得到熏陶,形成语感.另外,教师教好地把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过程 ,优化了教学的时间结构,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总的看来,这是一堂成功的语文教学研究课,教师的教学观念新颖,语言亲和力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对我们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新课程改革有比较好的借鉴.
红旗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