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0 17:25:20
法拉第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在化学、电化学、电磁学等领域都做出过杰出贡献.他家境贫寒,未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但却在众多领域中作出惊人成就,堪称刻苦勤奋、探索真理、不计个人名利的典范,对于青少年富有教育意义.
1、刻苦认真自学成才
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于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13岁就在一家书店当送报和装订书籍的学徒.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挤出一切休息时间贪婪地力图把他装订的一切书籍内容都从头读一遍.读后还临摹插图,工工整整地作读书笔记;用一些简单器皿照着书上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把自己的阁楼变成了小实验室.在这家书店呆了八年,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他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我就是在工作之余,从这些书里开始找到我的哲学.这些书中有两种对我特别有帮助,一是《大英百科全书》,我从它第一次得到电的概念;另一是马塞夫人的《化学对话》,它给了我这门课的科学基础.”
在哥哥赞助下,1810年2月至1811年9月听他了十几次自然哲学的通俗讲演,每次听后都重新誊抄笔记,并画下仪器设备图.1812月至4月又连续听了戴维4次讲座,从此燃起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愿望.他曾致信皇家学院院长求助.失败后,他写信给戴维:“不管干什么都行,只要是为科学服务”.他还把他的装帧精美的听课笔记整理成《亨·戴维爵士讲演录》寄上.他对讲演内容还作了补充,书法娟秀,插图精美,显示出法拉第一丝不苟和对科学的热爱.经过戴维的推荐.1813年3月,24岁的法拉第担任了皇家学院助理实验员.后来戴维曾把他发现法拉第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功绩而引以为荣.
法拉第1813年随同戴维赴欧洲大陆作科学考察旅行,1815年回国后继续在皇家学院工作,长达50余年.1816年发表第一篇科学论文.他最初从事化学研究工作,也涉足合金钢、重玻璃的研制.在电磁学领域,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出色成绩.1824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25年接替戴维任皇家学院实验室主任,1833年任皇家学院化学教授.
2、长期实践大胆探索
他的工作异常勤奋,研究领域十分广泛.1818~1823年研制合金钢期间,首创金相分析方法.1823年从事气体液化工作,标志着人类系统进行气体液化工作的开始.采用低温加压方法,液化了氯化氢、硫化氢、二氧化硫、氢等.1824年起研制光学玻璃,这次研究导致在1845年利用自己研制出的一种重玻璃(硅酸硼铅),发现磁致旋光效应.1825年在把鲸油和鳝油制成的燃气分馏中发现苯.
他最出色的工作是电磁感应的发现和场的概念的提出.1821年在读过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论文后,为这一新的学科领域深深吸引.他刚刚迈人这个领域,就取得重大成果——发现通电流的导线能绕磁铁旋转,从而跻身著名电学家的行列.因受苏格兰传统科学研究方法影响,通过奥斯特实验,他认为电与磁是一对和谐的对称现象.既然电能生磁,他坚信磁亦能生电.经过10年探索,历经多次失败后,1831年8月26日终于获得成功.这次实验因为是用伏打电池在给一组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在另一组线圈获得的感生电流,他称之为“伏打电感应”.尔后,同年10月17日完成了在磁体与闭合线圈相对运动时在闭合线圈中激发电流的实验,他称之为“磁电感应”.经过大量实验后,他终于实现了“磁生电”的夙愿,宣告了电气时代的到来.
作为19世纪伟大实验物理学家的法拉第.他并不满足于现象的发现,还力求探索现象后面隐藏着的本质;他既十分重视实验研究,又格外重视理论思维的作用.1832年3月12日他写给皇家学会一封信,信封上写有“现在应当收藏在皇家学会档案馆里的一些新观点”.那时的法拉第已经孕育着电磁波的存在以及光是一种电磁振动的杰出思想,尽管还带有一定的模糊性.为解释电磁感应现象,他提出“电致紧张态”与“磁力线”等新概念,同时对当时盛行的超距作用说产生了强烈的怀疑:“一个物体可以穿过真空超距地作用于另一个物体,不要任何一种东西的中间参与,就把作用和力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这种说法对我来说,尤其荒谬.凡是在哲学方面有思考能力的人,决不会陷人这种谬论之中”.他开始向长期盘踞在物理学阵地的超距说宣战.与此同时,他还向另一种形而上学观点——流体说进行挑战.1833年,他总结了前人与自己的大量研究成果,证实当时所知摩擦电、伏打电、电磁感应电、温差电和动物电等五种不同来源的电的同一性.他力图解释电流的本质,导致他研究电流通过酸、碱、盐溶液,结果在1833~1834年发现电解定律,开创了电化学这一新的学科领域.他所创造的大量术语沿用至今.电解定律除本身的意义外,也是电的分立性的重要论据.
1837年他发现电介质对静电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以近距“邻接”作用为基础的静电感应理论.不久以后,他又发现了抗磁性.在这些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他形成了“电和磁作用通过中间介质、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的思想.”于是,介质成了“场”的场所,场这个概念正是来源于法拉第.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引入场的概念,是法拉第的最富有独创性的思想,是牛顿以来最重要的发现.牛顿及其他学者的空间,被视作物体与电荷的容器;而法拉第的空间,是现象的容器,它参与了现象.所以说法拉第是电磁场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深邃的物理思想,强烈地吸引了年轻的麦克斯韦.麦克斯韦认为,法拉第的电磁场理论比当时流行的超距作用电动力学更为合理,他正是抱着用严格的数学语言来表述法拉第理论的决心闯入电磁学领域的.
法拉第坚信:“物质的力借以表现出的各种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这一思想指导着法拉第探寻光与电磁之间的联系.1822年,他曾使光沿电流方向通过电解波,试图发现偏振面的变化,没有成功.这种思想是如此强烈,执着的追求使他终于在1845年发现强磁场使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他的晚年,尽管健康状况恶化,仍从事广泛的研究.他曾分析研究电缆中电报信号迟滞的原因,研制照明灯与航标灯.
他的成就来源于勤奋,他的主要著作《日记》由16041则汇编而成;《电学实验研究》有3362节之多.
3、治学谨严刚正真诚
法拉第一生热爱真理,热爱人民,真诚质朴,作风严谨,这样的感人事迹很多.
他说:“一件事实,除非亲眼目睹,我决不能认为自己已经掌握.”“我必须使我的研究具有真正的实验性.”在1855年给化学家申拜因的信中说:“我总是首先对自己采取严厉的批判态度,然后才给别人以这样的机会.”在一次市哲学会的讲演中他指出:“自然哲学家应当是这样一些人:他愿意倾听每一种意见,却下定决心要自己作判断;他应当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对某一种假设有偏爱,不属于任何学派,在学术上不盲从大师;他应当重事不重人,真理应当是他的首要目标.如果有了这些品质,再加上勤勉,那么他确实可以有希望走进自然的圣殿.”他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他在艰难困苦中选择科学为目标,就决心为追求真理而百折不回,义无反顾,不计名利,刚正不阿.他热爱人民,把纷至沓来的各种荣誉、奖状、证书藏之高阁,却经常走访贫苦教友的家庭,为穷人只有纸写的墓碑而浩然兴叹.他关心科学普及事业,愿更多的青少年奔向科学的殿堂.1826年他提议开设周五科普讲座,直到1862年退休他共主持过100多次讲座,并积极参与皇家学院每年“圣诞节讲座”凡19年.根据他的讲稿汇编出版了《蜡烛的故事》一书,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是科普读物的典范.
他生活简朴,不尚华贵,以致有人到皇家学院实验室作实验时错把他当作守门的老头.1857年,皇家学会学术委员会一致决议聘请他担任皇家学会会长.对这一荣誉职务他再三拒绝.他说:“我是一个普通人.如果我接受皇家学会希望加在我身上的荣誉,那么我就不能保证自己的诚实和正直,连一年也保证不了.”同样的理由,他谢绝了皇家学院的院长职务.当英王室准备授予他爵士称号时,他多次婉言谢绝说:“法拉第出身平民,不想变成贵族”.他的好友J.Tyndall对此作了很好的解释:“在他的眼中看去,宫廷的华丽,和布来屯(Brighton)高原上面的雷雨比较起来,算得什么;皇家的一切器具,和落日比较起来,又算得什么?其所以说雷雨和落日,是因为这些现象在他的心里,都可以挑起一种狂喜.在他这种人的心胸中,那些世俗的荣华快乐,当然没有价值了”.“一方面可以得到十五万镑的财产,一方面是完全没有报酬的学问,要在这两者之间去选择一种.他却选定了第二种,遂穷困以终.”这就是这位铁匠的儿子、订书匠学徒的郑重选择.1867年8月25日逝世,墓碑上照他的遗愿只刻有他的名字和出生年月.
后世的人们,选择了法拉作为电容的国际单位,以纪念这位物理学大师.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在化学、电化学、电磁学等领域都做出过杰出贡献.他家境贫寒,未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但却在众多领域中作出惊人成就,堪称刻苦勤奋、探索真理、不计个人名利的典范,对于青少年富有教育意义.
1、刻苦认真自学成才
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于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13岁就在一家书店当送报和装订书籍的学徒.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挤出一切休息时间贪婪地力图把他装订的一切书籍内容都从头读一遍.读后还临摹插图,工工整整地作读书笔记;用一些简单器皿照着书上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把自己的阁楼变成了小实验室.在这家书店呆了八年,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他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我就是在工作之余,从这些书里开始找到我的哲学.这些书中有两种对我特别有帮助,一是《大英百科全书》,我从它第一次得到电的概念;另一是马塞夫人的《化学对话》,它给了我这门课的科学基础.”
在哥哥赞助下,1810年2月至1811年9月听他了十几次自然哲学的通俗讲演,每次听后都重新誊抄笔记,并画下仪器设备图.1812月至4月又连续听了戴维4次讲座,从此燃起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愿望.他曾致信皇家学院院长求助.失败后,他写信给戴维:“不管干什么都行,只要是为科学服务”.他还把他的装帧精美的听课笔记整理成《亨·戴维爵士讲演录》寄上.他对讲演内容还作了补充,书法娟秀,插图精美,显示出法拉第一丝不苟和对科学的热爱.经过戴维的推荐.1813年3月,24岁的法拉第担任了皇家学院助理实验员.后来戴维曾把他发现法拉第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功绩而引以为荣.
法拉第1813年随同戴维赴欧洲大陆作科学考察旅行,1815年回国后继续在皇家学院工作,长达50余年.1816年发表第一篇科学论文.他最初从事化学研究工作,也涉足合金钢、重玻璃的研制.在电磁学领域,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出色成绩.1824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25年接替戴维任皇家学院实验室主任,1833年任皇家学院化学教授.
2、长期实践大胆探索
他的工作异常勤奋,研究领域十分广泛.1818~1823年研制合金钢期间,首创金相分析方法.1823年从事气体液化工作,标志着人类系统进行气体液化工作的开始.采用低温加压方法,液化了氯化氢、硫化氢、二氧化硫、氢等.1824年起研制光学玻璃,这次研究导致在1845年利用自己研制出的一种重玻璃(硅酸硼铅),发现磁致旋光效应.1825年在把鲸油和鳝油制成的燃气分馏中发现苯.
他最出色的工作是电磁感应的发现和场的概念的提出.1821年在读过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论文后,为这一新的学科领域深深吸引.他刚刚迈人这个领域,就取得重大成果——发现通电流的导线能绕磁铁旋转,从而跻身著名电学家的行列.因受苏格兰传统科学研究方法影响,通过奥斯特实验,他认为电与磁是一对和谐的对称现象.既然电能生磁,他坚信磁亦能生电.经过10年探索,历经多次失败后,1831年8月26日终于获得成功.这次实验因为是用伏打电池在给一组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在另一组线圈获得的感生电流,他称之为“伏打电感应”.尔后,同年10月17日完成了在磁体与闭合线圈相对运动时在闭合线圈中激发电流的实验,他称之为“磁电感应”.经过大量实验后,他终于实现了“磁生电”的夙愿,宣告了电气时代的到来.
作为19世纪伟大实验物理学家的法拉第.他并不满足于现象的发现,还力求探索现象后面隐藏着的本质;他既十分重视实验研究,又格外重视理论思维的作用.1832年3月12日他写给皇家学会一封信,信封上写有“现在应当收藏在皇家学会档案馆里的一些新观点”.那时的法拉第已经孕育着电磁波的存在以及光是一种电磁振动的杰出思想,尽管还带有一定的模糊性.为解释电磁感应现象,他提出“电致紧张态”与“磁力线”等新概念,同时对当时盛行的超距作用说产生了强烈的怀疑:“一个物体可以穿过真空超距地作用于另一个物体,不要任何一种东西的中间参与,就把作用和力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这种说法对我来说,尤其荒谬.凡是在哲学方面有思考能力的人,决不会陷人这种谬论之中”.他开始向长期盘踞在物理学阵地的超距说宣战.与此同时,他还向另一种形而上学观点——流体说进行挑战.1833年,他总结了前人与自己的大量研究成果,证实当时所知摩擦电、伏打电、电磁感应电、温差电和动物电等五种不同来源的电的同一性.他力图解释电流的本质,导致他研究电流通过酸、碱、盐溶液,结果在1833~1834年发现电解定律,开创了电化学这一新的学科领域.他所创造的大量术语沿用至今.电解定律除本身的意义外,也是电的分立性的重要论据.
1837年他发现电介质对静电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以近距“邻接”作用为基础的静电感应理论.不久以后,他又发现了抗磁性.在这些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他形成了“电和磁作用通过中间介质、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的思想.”于是,介质成了“场”的场所,场这个概念正是来源于法拉第.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引入场的概念,是法拉第的最富有独创性的思想,是牛顿以来最重要的发现.牛顿及其他学者的空间,被视作物体与电荷的容器;而法拉第的空间,是现象的容器,它参与了现象.所以说法拉第是电磁场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深邃的物理思想,强烈地吸引了年轻的麦克斯韦.麦克斯韦认为,法拉第的电磁场理论比当时流行的超距作用电动力学更为合理,他正是抱着用严格的数学语言来表述法拉第理论的决心闯入电磁学领域的.
法拉第坚信:“物质的力借以表现出的各种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这一思想指导着法拉第探寻光与电磁之间的联系.1822年,他曾使光沿电流方向通过电解波,试图发现偏振面的变化,没有成功.这种思想是如此强烈,执着的追求使他终于在1845年发现强磁场使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他的晚年,尽管健康状况恶化,仍从事广泛的研究.他曾分析研究电缆中电报信号迟滞的原因,研制照明灯与航标灯.
他的成就来源于勤奋,他的主要著作《日记》由16041则汇编而成;《电学实验研究》有3362节之多.
3、治学谨严刚正真诚
法拉第一生热爱真理,热爱人民,真诚质朴,作风严谨,这样的感人事迹很多.
他说:“一件事实,除非亲眼目睹,我决不能认为自己已经掌握.”“我必须使我的研究具有真正的实验性.”在1855年给化学家申拜因的信中说:“我总是首先对自己采取严厉的批判态度,然后才给别人以这样的机会.”在一次市哲学会的讲演中他指出:“自然哲学家应当是这样一些人:他愿意倾听每一种意见,却下定决心要自己作判断;他应当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对某一种假设有偏爱,不属于任何学派,在学术上不盲从大师;他应当重事不重人,真理应当是他的首要目标.如果有了这些品质,再加上勤勉,那么他确实可以有希望走进自然的圣殿.”他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他在艰难困苦中选择科学为目标,就决心为追求真理而百折不回,义无反顾,不计名利,刚正不阿.他热爱人民,把纷至沓来的各种荣誉、奖状、证书藏之高阁,却经常走访贫苦教友的家庭,为穷人只有纸写的墓碑而浩然兴叹.他关心科学普及事业,愿更多的青少年奔向科学的殿堂.1826年他提议开设周五科普讲座,直到1862年退休他共主持过100多次讲座,并积极参与皇家学院每年“圣诞节讲座”凡19年.根据他的讲稿汇编出版了《蜡烛的故事》一书,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是科普读物的典范.
他生活简朴,不尚华贵,以致有人到皇家学院实验室作实验时错把他当作守门的老头.1857年,皇家学会学术委员会一致决议聘请他担任皇家学会会长.对这一荣誉职务他再三拒绝.他说:“我是一个普通人.如果我接受皇家学会希望加在我身上的荣誉,那么我就不能保证自己的诚实和正直,连一年也保证不了.”同样的理由,他谢绝了皇家学院的院长职务.当英王室准备授予他爵士称号时,他多次婉言谢绝说:“法拉第出身平民,不想变成贵族”.他的好友J.Tyndall对此作了很好的解释:“在他的眼中看去,宫廷的华丽,和布来屯(Brighton)高原上面的雷雨比较起来,算得什么;皇家的一切器具,和落日比较起来,又算得什么?其所以说雷雨和落日,是因为这些现象在他的心里,都可以挑起一种狂喜.在他这种人的心胸中,那些世俗的荣华快乐,当然没有价值了”.“一方面可以得到十五万镑的财产,一方面是完全没有报酬的学问,要在这两者之间去选择一种.他却选定了第二种,遂穷困以终.”这就是这位铁匠的儿子、订书匠学徒的郑重选择.1867年8月25日逝世,墓碑上照他的遗愿只刻有他的名字和出生年月.
后世的人们,选择了法拉作为电容的国际单位,以纪念这位物理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