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韩愈借马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2 11:36:47
韩愈借马的故事,
韩愈借马的故事,
在下浅薄,仅知有《伯乐惜马》之典,未闻有《韩愈借马》之故.韩愈却有借马喻志之文《马说》,现皆引录如下:
  《伯乐惜马》
  伯乐在准备宰杀的马群中发现了一匹千里马.长期的"非马"生活,虽然已经把这匹马折磨得瘦骨嶙峋,但从那炯炯有神的眼睛中,仍旧可以看出它不同寻常的风骨.
  伯乐掏尽身上的钱,从屠夫手中把这匹马买了下来,经过近一年的精心呵护,把它调养得体壮神足,英姿勃发,人见人爱.
  张家二嫂要回娘家,找到伯乐说:"大兄弟,把马借给我用一用吧!娘家的母亲病危,我得赶快回去看一看.如果回去晚了,就再也看不到她老人家了."说着说着便垂起泪来.
  伯乐虽然对张二嫂十分同情,但千里马不是俗物,怎么能给妇人当脚力呢?他委婉地拒绝了农妇的要求.
  李家老三要娶媳妇,他父亲找到伯乐说:"先生,我就是这一个独苗苗,婚事一定要办得气派一点.你把马借给我壮壮面子吧!亲家母看到有这么漂亮的马去迎亲,准会笑得合不上嘴的!"
  伯乐又好气又好笑,一口回绝说:"这么名贵的马,怎么能给你用去娶儿媳妇呢?你真太会糟践它了!"
  眼看播种季节一天天过去,王家大叔家的大黑犍却一病不起,他心急火燎地向伯乐请求说:"好兄弟,你一定得给我救救急,把马借给我用一用啊!要是再耽误几天,季节过去,明年的生活可就没有指望了!"
  伯乐连连摇头:"千里马又不是笨牛蠢驴,怎么能让它给你耕地呢?太荒唐了,太荒唐了?
  后来,一个将军要上前线,听说伯乐有一匹千里,带着大量礼物,千里迢迢找上门来说:"伯乐先生,你如果能把千里马借我一用,我一定会同它一起,在疆场上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伯乐吓得直摆手:"什么?上战场?太危险了!你就是给我一座金山,我也不会让它去冒这个风险的!"
  将军百般劝说无效,不由环眼圆瞪,"嗖"地一声抽出宝剑,怒道:"是千里马,就应该驰骋疆场.你如此不通情理,难道不怕丢掉脑袋吗?"
  伯乐引颈冷笑道:"我这条老命算得了什么?将军杀了我,你不用上疆就可以名扬天下了!"
  将军见伯乐软硬不吃,拿他没办法,只好气咻咻地走了.
  伯乐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千里马.
  千里马无忧无虑地度过了后半生,无疾而终.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马说》解析
  韩愈的文学思想中,有这样一个主张:「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他认为:「人之于言也,……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及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送孟东野序》)
  韩愈所说的「有不得已者而后言」,或者说「其皆有弗平者」,并不都是牢骚,有所谓「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的;但是,也有因「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的.而《马说》就是属于「使自鸣其不幸」的.
  在封建社会里,埋没、摧残人才,是一个大问题.所谓「贤者居下,而不肖者恒居其上」,这就引起了社会上的不平.韩愈的生活经历也是如此.他一连应试四次,才考上了进士.唐制,进士及第,还必须参加吏部的考试,及格后才命之为官.韩愈考上进士是不容易的,可是,又三试于吏部都没有及格,一直在京师住了整整十年,始终没有得到一官半职,这自然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对于这种不公平,韩愈当然要作「不平之鸣」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一开头就是不平和牢骚.为什么要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呢?这句话的意义,不在于它的正面意思,而在于它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就是说:世上没有伯乐那样识马的人,虽有千里马,也只能被埋没,永远不会被发现.
  伯乐,传说是天上的掌马星.春秋秦穆公时,孙阳善相马,故称孙阳为伯乐.有人把伯乐注解为名孙阳,这是不确切的.此处的伯乐,指善于识马的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中的两个「有」字,含义不同.前一个「有」字,当有没有的意思讲,后一个「有」字,就引申为发现的意思了.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世上有伯乐那样识马的人,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第一句话还只是一种不平和牢骚,那么,这句话便是一种愤怒了.所谓「千里马常有」,就是说任何时候都是有千里马的.「而伯乐不常有」,则是说识马的伯乐,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有的.这也是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没有识马的伯乐,这还不是对现实的一种愤怒的否定吗?
  在现实生活中,既然根本就没有识马的伯乐,那么,虽然是名贵的千里马,也就「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能以千里马见称于世了.这自然不是千里马的过错,而是人的愚蠢.对于这样愚蠢的人,不言而喻,只配给他以轻蔑!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不同于一般马,例如它一次能吃光一石料粮,因此,不能用对待一般马的办法来对待千里马.可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自然也不是千里马的过错,而只能责问那些愚蠢的人!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是抗争,是针砭,是对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辛辣讽刺和有力的控诉.
  这里的「策之」、「食之」、「鸣之」,从句式上来看是完全相同的.「策」:竹鞭,引申为驾驭.「之」:千里马的代词.「策之」,即驾驭千里马;「食之」,即喂养千里马;那么,「鸣之」,自然就应该是呼唤千里马了.这三句的意思是:驾驭千里马而不按照千里马的办法(去驾驭它),喂养千里马而不根据千里马的需要(去喂养它),呼唤千里马而不懂得千里马的心意(去呼唤它).可是,有人把「鸣之不能通其意」,解释为:千里马鸣叫时,马的主人又不懂它的心意.这样就把「鸣之」变成「之鸣」了,似值得商榷.
  《马说》通篇是喻意,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它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的情怀,同时也对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马说》的结构,也十分精巧.「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从正面提出问题的.然而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便从反面展开起议论来了.第一段写千里马的命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接下去便自然而然地写到了千里马的遭遇,最后,作者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封建统治者发出了愤怒的斥责,其中有讽刺,有设问,有慨叹,抑扬反复,淋漓尽致.无怪乎自《马说》出,伯乐识马,便成为流传在人们口头上的一句成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