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20 11:55:49
分析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中国官方日前首次公开发表《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透露目前中国农村还有1.5亿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找出路.农民工的知识高低与收入及就业率均成正比,说明要解决数以亿计农村劳力的出路,首要任务是提高他们的素质.)
农民工现状:数量大素质低就业难
中国官方日前首次公开发表《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透露目前中国农村还有1.5亿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找出路.中国农村剩余劳力太多、质素太低,是难以找到出路的两大要因.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受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委托,对中国农村劳力质素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取了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60个村,辐射人口40.3万人,其中劳动力20.6万人,涉及农村劳力接受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以及有关专业培训等20项指标,对目前中国农村劳力的质素有以下描述:
一、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54.9%;文盲及半文盲劳力占8.5%.在外出就业劳力中,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农村劳力的整体水平,说明学历高与外出就业率成正比.
二、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仅占农村总劳力的7.3%.农村劳力之中受过职业教育之比例如此之低,主要原因是:教育的内容无法满足农民较快发家致富的要求.
三、接受有关专业资格培训的人数仅占劳力的5.7%.
受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东部地区有高中毕业以上的比例,高于中部及西部.
此项调查得出以下四项结论:(l)农村劳力以初中程度占大多数,文盲半文盲的比例仍相当高;(2)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水平低,反映农民对此项教育不认同;(3)专业培训在农村基本上未发展,几种培训项目未发挥作用;(4)农村科技传播手段须进一步改善.
农民工的知识高低与收入及就业率均成正比,说明要解决数以亿计农村劳力的出路,首要任务是提高他们的素质.
廉价农民工的经济效益
中国有几亿的廉价农民工,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默默的贡献;过去,他们被称为“盲流”,现在,则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打工经济的“春秋功过”,有待评说.
据《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公布的数字,去年,有9800万农民外出打工.以他们挣到的钱为主要动力,使农村居民的人均年收入,由前年的686元,增长至2622元,增长2.8倍,实际增长高达77%.外出打工成为农民目前最佳的致富之路.
据官方统计,四个农民工大省去年外出务工人数及劳务收入的情况如下:
四川:1,370万人外出打工,收入474亿元.
河南:1,300万人外出打工,收入528亿元.
湖南:736万人外出打工,收入441亿元.
安徽:696万人外出打工,收入280亿元.
若以平均值来计算,湖南人外出打工的平均收入最高,一年可挣5992元,平均每月499元;最后一位是四川,平均每人每年只挣3460元,折算为每月只有283元.以上四个农民工大省得到的数字,最少有以下几项结论可供参考:
一、农民外出打工平均每月300~600元之间,农民工十分廉价、超值.
二、农民工没有任何福利及社会保障,每月几百元属“干薪”,不良雇主长期欠薪,甚至连工伤赔偿都不给;而农民工不知争取权益,更没有自己的团体可以代其出头;同时,政府至今还未有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正因为这些“优厚”的劳工条件,许多国家将劳力密集的制造业迁往中国,既节省成本,也减少麻烦.
三、大批农民工主要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从事粗重的体力劳动,诸如建筑业、工厂、环境卫生及餐饮业.有统计指出,每一位农民工每年可为当地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创造3万元,扣除带回家乡的大约只占1/5,绝大部分留下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四、农民工带回资金,繁荣家乡经济,许多农民工大省的主要收入依靠“打工经济”;同时,“一户打工,带动一村;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的打工仔、打工妹“一年土,两年洋,三年变了样”.外出打工既挣到钱,又学到先进的事物,改变了思想观念.中国特色的打工经济,在现阶段是几亿农民的最佳出路.
融入城市不容易
一亿农民到城里打工、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本地人”与“外地人”形成截然不同的两个群体,呈现“新二元结构”.如何帮助农民融入城市社会,加快打破城乡差别,是政府的责任,亦是全社会的共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今年加快起草《劳动监察条例》和《工资支付条例》,目标是保护农民的基本权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给予农民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然而,要达到此目标并不容易,目前,主要障碍如下:
一、农民大军数量庞大,知识水平低,缺乏技术,要花很大投资才能将他们培训成为合格的现代产业工人.据官方统计,目前全国产品市场抽查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每年造成2000亿的损失.许多厂商把质量差及安全事故频生,归咎使用太多农民工.全国评选101名工人“技术能手”,其中竟找不到一位农民工.
二、流动性大,自立门户,难与当地相结合.大多数农民工都是抱着“吃几年青春饭”的心理,三两年换一个打工地方,甚至一至半个月就转工,赚了钱就走,跟当地人是“两张皮”关系.海南人在深圳开“的士”者有二万多人,但他们大都住在郊区的石厦村,很少与当地人交往.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出现各式各样民工聚居的城中村,他们各自为政,甚至组织自己的同乡会,自己管理自己,不受当地管辖,因而矛盾频生.
三、外商反对给农民工福利保障.福建有些地方,想在外来务工者之中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甚至,动员他们参加工会及其他社会福利组织,但是,外商强烈反对.结果有关部门以“影响地方投资环境”为由而不敢推行.
四、拖欠工资严重,有关部门互相推诱扯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说,需要用3年的时间,才能基本上解决建筑业拖欠农民工薪水问题.拖欠工资者,有不少是地方政府机关部门,因此,很难解决.
五、农民的生活习惯、卫生问题等,与当地格格不入.行乞、犯罪、卖淫更使当地人齿冷,因而强烈排斥农民进城.
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要使几亿农民融入城市社会,以及基本解决三农问题,然而,此路途依然十分遥远.
农民工现状:数量大素质低就业难
中国官方日前首次公开发表《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透露目前中国农村还有1.5亿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找出路.中国农村剩余劳力太多、质素太低,是难以找到出路的两大要因.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受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委托,对中国农村劳力质素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取了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60个村,辐射人口40.3万人,其中劳动力20.6万人,涉及农村劳力接受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以及有关专业培训等20项指标,对目前中国农村劳力的质素有以下描述:
一、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54.9%;文盲及半文盲劳力占8.5%.在外出就业劳力中,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农村劳力的整体水平,说明学历高与外出就业率成正比.
二、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仅占农村总劳力的7.3%.农村劳力之中受过职业教育之比例如此之低,主要原因是:教育的内容无法满足农民较快发家致富的要求.
三、接受有关专业资格培训的人数仅占劳力的5.7%.
受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东部地区有高中毕业以上的比例,高于中部及西部.
此项调查得出以下四项结论:(l)农村劳力以初中程度占大多数,文盲半文盲的比例仍相当高;(2)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水平低,反映农民对此项教育不认同;(3)专业培训在农村基本上未发展,几种培训项目未发挥作用;(4)农村科技传播手段须进一步改善.
农民工的知识高低与收入及就业率均成正比,说明要解决数以亿计农村劳力的出路,首要任务是提高他们的素质.
廉价农民工的经济效益
中国有几亿的廉价农民工,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默默的贡献;过去,他们被称为“盲流”,现在,则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打工经济的“春秋功过”,有待评说.
据《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公布的数字,去年,有9800万农民外出打工.以他们挣到的钱为主要动力,使农村居民的人均年收入,由前年的686元,增长至2622元,增长2.8倍,实际增长高达77%.外出打工成为农民目前最佳的致富之路.
据官方统计,四个农民工大省去年外出务工人数及劳务收入的情况如下:
四川:1,370万人外出打工,收入474亿元.
河南:1,300万人外出打工,收入528亿元.
湖南:736万人外出打工,收入441亿元.
安徽:696万人外出打工,收入280亿元.
若以平均值来计算,湖南人外出打工的平均收入最高,一年可挣5992元,平均每月499元;最后一位是四川,平均每人每年只挣3460元,折算为每月只有283元.以上四个农民工大省得到的数字,最少有以下几项结论可供参考:
一、农民外出打工平均每月300~600元之间,农民工十分廉价、超值.
二、农民工没有任何福利及社会保障,每月几百元属“干薪”,不良雇主长期欠薪,甚至连工伤赔偿都不给;而农民工不知争取权益,更没有自己的团体可以代其出头;同时,政府至今还未有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正因为这些“优厚”的劳工条件,许多国家将劳力密集的制造业迁往中国,既节省成本,也减少麻烦.
三、大批农民工主要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从事粗重的体力劳动,诸如建筑业、工厂、环境卫生及餐饮业.有统计指出,每一位农民工每年可为当地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创造3万元,扣除带回家乡的大约只占1/5,绝大部分留下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四、农民工带回资金,繁荣家乡经济,许多农民工大省的主要收入依靠“打工经济”;同时,“一户打工,带动一村;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的打工仔、打工妹“一年土,两年洋,三年变了样”.外出打工既挣到钱,又学到先进的事物,改变了思想观念.中国特色的打工经济,在现阶段是几亿农民的最佳出路.
融入城市不容易
一亿农民到城里打工、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本地人”与“外地人”形成截然不同的两个群体,呈现“新二元结构”.如何帮助农民融入城市社会,加快打破城乡差别,是政府的责任,亦是全社会的共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今年加快起草《劳动监察条例》和《工资支付条例》,目标是保护农民的基本权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给予农民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然而,要达到此目标并不容易,目前,主要障碍如下:
一、农民大军数量庞大,知识水平低,缺乏技术,要花很大投资才能将他们培训成为合格的现代产业工人.据官方统计,目前全国产品市场抽查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每年造成2000亿的损失.许多厂商把质量差及安全事故频生,归咎使用太多农民工.全国评选101名工人“技术能手”,其中竟找不到一位农民工.
二、流动性大,自立门户,难与当地相结合.大多数农民工都是抱着“吃几年青春饭”的心理,三两年换一个打工地方,甚至一至半个月就转工,赚了钱就走,跟当地人是“两张皮”关系.海南人在深圳开“的士”者有二万多人,但他们大都住在郊区的石厦村,很少与当地人交往.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出现各式各样民工聚居的城中村,他们各自为政,甚至组织自己的同乡会,自己管理自己,不受当地管辖,因而矛盾频生.
三、外商反对给农民工福利保障.福建有些地方,想在外来务工者之中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甚至,动员他们参加工会及其他社会福利组织,但是,外商强烈反对.结果有关部门以“影响地方投资环境”为由而不敢推行.
四、拖欠工资严重,有关部门互相推诱扯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说,需要用3年的时间,才能基本上解决建筑业拖欠农民工薪水问题.拖欠工资者,有不少是地方政府机关部门,因此,很难解决.
五、农民的生活习惯、卫生问题等,与当地格格不入.行乞、犯罪、卖淫更使当地人齿冷,因而强烈排斥农民进城.
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要使几亿农民融入城市社会,以及基本解决三农问题,然而,此路途依然十分遥远.
分析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中国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民工城市化和社会融入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
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相似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新中国存在这...
概括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相似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新中国存在这些...
当前扩大内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如何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关系
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谈谈你对能源,资源及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