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急求维生素的简介(或功能).快.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8 12:12:10
急求维生素的简介(或功能).快.
只要是关于维生素的就对了
急求维生素的简介(或功能).快.
我下载、整理的关于维生素的课件,供参考:
  维 生 素
  一、概述
  二、脂溶性维生素
  三、水溶性维生素
  四、食品中维生素变化
  五、损失的常见原因
  一 、概 述
  维生素的特点
  维生素或其前体都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既不是能量物质,也不是结构组分
  参与机体生理功能,在体内含量较少
  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或合成能力较低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
  维生素的稳定性
   维生素在生命有机体内以一类结构相关、营养功能类似的化合物形式存在
   酸、碱、氧、光、热等的外界环境,对维生素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 维生素作为还原剂、褐变反应的反应物、分为物质的前体影响食品的品质.
  维生素的生物利用率
   摄入的营养素被肠道吸收,在代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或在体内被利用的程度.
   影响维生素利用率的因素:
  膳食的组成
  维生素的存在形式
  特定维生素与膳食组分的相互作用
  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
   维生素的命名
   维生素的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
  VA、VD、VE 、VK
  水溶性维生素:
  VB1 、 VB2 、 VB6 、 VB12、 VC、Vpp、生物素、叶酸、泛酸
  二、脂溶性维生素
   维生素A
   维生素D
   维生素E
   维生素K
  维生素A (抗干眼病维生素)
  1、化学结构:不饱和一元醇类
  VA1为视黄醇,VA2称为脱氢视黄醇.
  类胡萝卜素:植物体中的一类多烯烃同分异构体及其衍生物.
  维生素A原:能转化为维生素A的类胡萝卜素.
  2、理化性质:
  动物体内的维生素A较为稳定
  维生素A和类胡萝卜素易受氧、光、温度的影响
  食物中的磷脂、维生素E、C有利于维生素A的稳定
  3、生理功能:
  维持上皮组织健康及正常视觉,促进年幼动物骨 骼的形成和正常生长.
  有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
  4、缺乏症
  夜盲症、干眼病、角膜软化
  5、食物来源
  动物肝脏和鱼肝油
  牛奶、鸡蛋
  胡萝卜及深绿色蔬菜中
  维生素D(抗佝偻病维生素)
  1、主要功能:
  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液中钙、磷浓度正常,促使骨骼正常发育.
  2、缺乏症
  儿童:佝偻病 成年人:骨质疏松、软骨病
  3、食物来源:
  肝、鱼 、蛋黄、奶油、海产鱼油
  维生素E(抗不育维生素或生育酚)
  1、化学结构:
  三烯酚和生育酚
  2、理化性质
  黄色无臭、无味、油状物;不易被酸、碱、高温破坏
  极易被氧化
  3、生理功能:
  具有抗氧化剂的功能,捕捉自由基保护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
  保护巯基不被氧化,从而保护某些酶的活性
  抗不育、预防流产;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病、癌症
  4、缺乏症
  影响正常生育;肌肉萎缩、肾脏受损
  5、来源:
  主要存在于麦胚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和蔬菜中.
  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
  1、化学结构:
  2-甲基萘醌的衍生物.
  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
  2、理化性质:
  黄色粘稠状物 可被空气中氧缓慢氧化
  见光迅速分解 对热稳定 对碱不稳定
  3、生理功能:
  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调节凝血因子Ⅶ、Ⅸ、Ⅹ的合成
  4、缺乏症:血凝迟缓
  5、来源:
  绿色蔬菜、鱼肉、肠道细菌
  三、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1和羧化辅酶
  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
  维生素PP和辅酶I、辅酶II
  维生素B6和磷酸吡哆醛
  泛酸和辅酶A(CoA)
  叶酸和叶酸辅酶
  维生素B12和B12辅酶
  生物素
  维生素C
  维生素B1和羧化辅酶
  2、理化性质:
  白色晶体 酸性环境中较稳定 碱性环境中易破坏,是最易破坏的维生素之一
  维生素B1和羧化辅酶
  3、生理功能:
  脱羧酶的辅酶 转酮醇酶的辅酶
  4、缺乏症
  脚气病:表现出多发性神经炎.皮肤麻木、 心力衰竭、四肢无力、下肢水肿、消化不良.
  5、来源:
  谷物的胚、糠、麸
  酵母 肉类(猪) 蛋 豆类
  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
  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
  2、理化性质:
  橙黄色针状结晶,酸中稳定、碱中不稳定、对光敏感 对热稳定
  3、生理功能:
  维生素B2以FAD和FMN存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电子和质子的传递体作用.
  4、缺乏症:
  缺乏时组织呼吸减弱,代谢强度降低.
  主要症状为口腔发炎,舌炎、角膜炎、皮炎等.
  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
  5、来源:
  含量最多:动物的肝、肾、心
  其次:牛奶、干酪、蛋类、酵母
  豆类、发芽种子、蔬菜、水果
  泛酸和辅酶A(CoA)
  1、化学结构:
  维生素B3又称泛酸,是由,-二羟基---二甲基丁酸和一分子-丙氨酸缩合而成.
  泛酸和辅酶A(CoA)
  2、理化性质:
  淡黄色稠糊油状物,对氧化剂、还原剂稳定,中性溶液中对热稳定
  3、生理功能
  泛酸作为辅酶A的组成成分参与物质代谢.
  它的重要生理功能是酰基的载体
  4、来源:
  动物组织、谷物及豆类
  维生素PP(抗癞皮病维生素)
  和辅酶I、辅酶II
  1、化学结构:维生素PP包括尼克酸(又称烟酸)和尼克酰胺(又称烟酰胺)两种物质.
   NAD+ (辅酶I) 和NADP+(辅酶II )是维生素烟酰胺的衍生物,它们是多种重要脱氢酶的辅酶.
  维生素PP(抗癞皮病维生素)和辅酶I、辅酶II
  2、生理功能:
  生物氧化过程中重要的氢递体
  3、理化性质:
  无色针状晶体,不易被光、热、碱破坏,是最稳
  定的维生素.
  4、缺乏症:癞皮病
  5、来源:酵母、肝脏、乳类、豆类、谷类
  人和动物肠道中细菌可合成烟酰胺
  维生素B6和磷酸吡哆醛
  1、化学结构 :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
  维生素B6和磷酸吡哆醛
  2、生理功能:
  是氨基酸转氨作用、脱羧作用和消旋作用的辅酶.
  3、理化性质:
  无色晶体 对光、碱、高温敏感,在酸中稳定.
  4、缺乏症
  癫痫样惊厥、皮炎、贫血
  5、来源:
  谷物、肝、肉、绿叶蔬菜
  生 物 素
  1、化学结构:
  α-生物素(蛋黄中)β-生物素(肝)
  2、理化性质:
  无色长针状结晶 常温稳定 高温氧化不稳定
  3、生理功能:
  作为CO2的载体,在生物合成中起传递和固定CO2的作用.
  4、缺乏症: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肌痛等
  5、来源:
  玉米、花生、酵母、大豆
  叶酸和叶酸辅酶
  1、化学结构
  叶酸和叶酸辅酶
  2、生理功能:
  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碳基团酶系的辅酶,参与多种生物合成过程.
  3、理化性质:
  橙黄色粉末结晶 对光照敏感
  4、缺失症
  贫血症
  5、来源:肠道细菌可合成叶酸
  维生素B12和B12辅酶
  2、生理功能:
  5’-脱氧腺苷钴胺素是作为变位酶的辅酶
  甲基钴胺素参与转甲基作用.
  3、理化性质:
  粉红色结晶 对氧化剂、还原剂 日光敏感不稳定
  4、来源:
  只有某些细菌才能合成,人和动物体内肠道细菌能合成维生素B12
  维生素C(抗坏血酸)
  1、化学结构:酸性己糖衍生物
  2、生理功能
  在体内参与氧化还原,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
  羟化反应:促进胶原蛋白和氨基聚糖的合成
  解毒的功效
  3、理化性质
  无色片状晶体 还原性强 不耐热
  4、缺乏症
  坏血病:口腔溃疡不易愈合,骨骼牙齿易折断或脱落.毛细血管通透性大,易出血.
  5、来源新鲜的蔬菜与水果中
  四、食品中维生素变化、
  损失的常见原因
   维生素含量的内在变化
   采(宰)后食物中维生素含量的变化
   食物预处理过程中维生素含量的变化
   热烫与热处理的影响
   加工后维生素的损失
   加工用化学药品及其它食品组分的影响
   植物的维生素含量的内在变化
  成熟期/未成熟期、产地、气候条件、农耕方式
   动物体内的维生素含量的内在变化
  采(宰)后食物中维生素的变化
   采摘后维生素受到破坏的原因
  细胞的完整性、酶的封闭性被破坏,引起维生素分布形式的改变及活性的变化
  保护维生素的方法
  冷藏条件 避免长时间储存 减少食物被破坏的程度
  食物预处理过程中维生素含量的变化
  水果、蔬菜的去皮整理中维生素的损失
  如抗坏血酸、硫胺素、叶酸
  动物产品的切割、清洗使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
  谷物制粉中维生素的损失
  热烫与热处理的对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
  使维生素氧化和液相浸出(沥滤)
  影响热处理过程中维生素稳定性的因素
  食品的化学性质、化学环境、维生素个形式的稳定性及沥滤时机
  贮藏过程维生素的损失
  贮藏过程中维生素损失较小的原因
  1、室温、低温下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2、溶解氧以耗尽
  3、PH值低,对一些维生素有利
  加工用化学药品对维生素的影响
  氯对维生素的影响
  氯与维生素可发生亲和取代、氧化反应
  硫酸盐/亚硫酸盐对维生素的影响
  亚硫酸根可使硫胺素、维生素B6失活
  加工用化学药品对维生素的影响
  亚硝酸盐:加入维生素C可使亚硝酸盐转为NO,并维持维C的部分活性
  酸:增加抗坏血酸、硫胺素的稳定性
  烷基化物:降低抗坏血酸、硫胺素、叶酸、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