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非马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1 23:58:2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
白马非马是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白马论》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战国时一城有令马匹不得出城.有一天,赵国平原君的食客公孙龙带着一匹白马正要出城.守门的士兵对他说:「马匹一概不得出
在我国战国中期,赵国的公孙龙在《白马论》中提出了诡辩论的命题“白马非马”.公孙龙认为,事物和概念都是有差别的,所以概念与概念之间也绝没有联系.在他看来,“白马”与“马”这两个概念不同,因此它们之间毫无
白马非马,这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逻辑学家公孙龙(约公元前320--250年)提出的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公孙龙以其白马非马的诡辩之术让许多大儒无言以对.后来据说:公孙龙过关,关吏说
白马非马,这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逻辑学家公孙龙(约公元前320--250年)提出的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历史典故 公孙龙:诸子百家中的名家,一向以诡辩著称.名家的中心论题是所谓“
白马非马公孙龙的一个有名的辩论是“白马非马”.现存的《公孙龙子》中的《白马论》有关于“白马非马”的详细的论证.\x0d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这个命题,以及他的关于这个命题的辩论,也反映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
公孙龙是战国时期平原君的食客,一天,他牵一匹白马出关被阻,公孙龙便以白马非马的命题与之辩论,守关的人辩不过他,公孙龙就牵着马出关去了(或说,他还是不得出关).公孙龙通过三点论证,力求证明“白马非马”这
在我国战国中期,赵国的公孙龙在《白马论》中提出了诡辩论的命题“白马非马”.公孙龙认为,事物和概念都是有差别的,所以概念与概念之间也绝没有联系.在他看来,“白马”与“马”这两个概念不同,因此它们之间毫无
白颜色的马不是马.你最好看看全文.
这是公孙龙的命题.公孙龙认为,事物和概念都是有差别的,所以概念和实物是完全不同的东西.由此分析:“白马”是一个概念,“马”是另外一个概念,两者根本不同.马这个概念所包含的有黄马、黑马、斑马,但是白马这
“马”指的是马的形态,“白马”指的是马的颜色,而形态不等于颜色,所以白马不是马(白马非马).
实际上是个偷换概念的过程白马,是用颜色来区分的而马则是用它的各种特征来区别,而不是用颜色来区别.所以白马非马简单的说,白马是个词,有两个要素组成,白&马,一般情况下,就是在我们平时的认知思维状态下,侧
公孙龙说法的根本谬误--这个所谓科学视角不太恰当,“白马非马”这句表述没能避免“是(非)”的两种含义造成的歧义,一种是表示两个概念完全等同(不完全等同);一种是表示两个概念的种属关系(不存在种属关系)
以前百度有这个问题啊,抄给你看一下:公孙龙的一个有名的辩论是“白马非马”.现存的《公孙龙子》中的《白马论》有关于“白马非马”的详细的论证.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这个命题,以及他的关于这个命题的辩论,也反
白马非马论否定了事物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在我国战国中期,赵国的公孙龙在《白马论》中提出了诡辩论的命题“白马非马”.公孙龙认为,事物和概念都是有差别的,所以概念与概念之间也绝没有联系.在他看来,“白马”与“马”这两个概念不同,因此它们之间毫无
意思是“白马”和“马”是两个概念,不能相互替换.这是公孙龙在那个时代的诡辩.其实这个意思就像“美国人不是人”这样,其实“美国人”和“人”如果按两个名词来讲,范围是不一样的,当然不能随意的替换,但是当做
绝对不是诡辩,只不过公孙龙没有像当代哲学那样提出什么完整的理论.只是单单提出一句话人们无法理解,又因为只是寥寥几字也不好完全反驳就被归为诡辩了.历史上只有一句话的理论大多都被归为诡辩,但是大多都是先哲
http://tieba.baidu.com/f?kz=873447856这里是诸子百家的全部台词,你可以去看啊,其他也有几处经典的地方,都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