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p是等腰三角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07:34:40
如图p是等腰三角形
如图,P是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上的一点,过P做AB、AC的平行线交AC、AB于点Q、R.证明:PQ+PR为定值

(1)因为AB、AC平行于PQ,PR所以ARPQ为平行四边形PQ=ARPR=AQ所以PQ+PR=AB或AC(2)PR-PQ=AB  3)因为AB、AC平行于PQ,PR,PQ+PR=

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点A(-2,2)、B(0,1)点P在x轴上,且△PAB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共有(  )个.

如图,点A(-2,2)、B(0,1),①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交x轴有二点P1(-1,0),P2(-3,0),此时(AP=AB);②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画圆,交x轴有二点P3(-2,0),(2

已知: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P是底边BC上任意一点,过点P作PE⊥AB,PF⊥AC,垂足分别为E,F,

证明:过P作PG⊥BD于G,∵BD⊥AC,PF⊥AC,∴PG∥DF,GD∥PF(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四边形PGDF是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GDF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第一象限,点P在x轴上,若以P,O,A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共有

以O为圆心,以OA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P和P′,此时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即2个;以A为圆心,以OA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P″(O除外),此时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即1个;作OA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一点P1

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P是三角形内一点,且角APB=角APC,试说明PC=PB的理由

作∠CAP'=∠BAP,使AP'=AP,点P'与P在AC两侧,连接P'C,PP'.∵AP'=AP;∠CAP'=∠BAP;AC=AB.∴∠APP'=∠AP'P;且⊿CAP'≌⊿BAP(SAS),P'C=

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4,P是BC上任意一点,若△ABC的面积是6,则点P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____

如图,连接AP,则S△ABC=S△ABP+S△ACP,所以,12AB•PE+12AC•PF=6,即12×4•PE+12×4•PF=6,所以,PE+PF=3.故答案为: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第一象限,点P在X轴上,若以P.O.A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P点几个

有4个点方法如下△POA为等腰△没有指定那条边是腰和底的情况下分3种情况若O为顶点即OA=OP以O为圆心OA长为半径作圆发现与X轴交2点若A为顶点即AO=AP以A为圆心,OA长为半径作圆,发现与X轴交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第一象限,点P在x轴上,若以P,O,A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0,二分之根号3)再问:我算出来了,答案是3分之2根号3,不过还是谢谢你的帮助

如图,若点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PAB,△PBC,△PCD和△PDA都是等腰三角形,问满足条件的点P共有几个?并

一共有五个这样的点,其中有在正中央的一种情况,这里没有画图,图上这种情况有四种.你自己可以想象,角度有三种45° 60° 30°.条件有限,不能详解.希望有帮助!

(2013•太仓市二模)如图,点P在半径为5的半圆上运动,AB是⊙O直径,OC=3,当△ACP是等腰三角形时,点P到AB

分两种情况考虑:(1)当AP=CP时,如图1所示,过P作PQ⊥AB,可得AQ=CQ=4,∴在Rt△PQO中,OP=5,OQ=5-4=1,则根据勾股定理得:PQ=52−12=26,即点P到AB的距离是2

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CH是底边的高,点P是线段CH上不与端点重合的任意一点.

由题意知角C可能为锐角,直角,钝角a.当角C为直角时,由勾股定理知BG=(根号(BC*BC+CG*CG)),这BG一定大于BC,则G点一定在HC延长线上,这样SABC一定不等于SABG.所以角C不等于

如图,AD是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上的中线,P是AD上任意一点,试说明∠ABP=∠ACP

/>∵△ABC和△BPC是等腰三角形(已知)∴∠ABD=∠ACD(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1=∠2(同理可得)∴∠ABP=∠ACP忽忽~~大概是这样的吧..也没有图.

如图,AD是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上的中线,P是AD上任意一点.试说明∠ABP=∠ACP成立的理由

证明:∵AD是BC边上的中线∴BD=CD∵AB=AC,AD=AD∴△ABD≌△ACD(SSS)∴∠BAD=∠CAD∵AP=AP∴△ABP≌△ACP(SAS)∴∠ABP=∠ACP

如图,已知P是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上一点

以BC中点为坐标原点BC所在直线为X轴,AD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设C(a,0)所以B(-a,0)A(0,b)设P(x,0)AC方程bx+ay=abAB方程-bx+ay=ab然后把P到AC和AB的距

如图,点P为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上的任意一点,PE垂直AB于E,PF垂直AC于F,BD是等腰三角形AC边上的高.

PE+PF=BD证明:∵PE⊥AB,AB=AC∴S△ABP=AB×PE/2=AC×PE/2∵PF⊥AC∴S△ACP=AC×PF/2∵BD⊥AC∴S△ABC=AC×BD/2∵S△ABP+S△ACP=S△

如图,等腰三角形的面积

作CD垂直AB于D,因为.AC二BC二5cm,所以.AD二AB的一半二3cm,所以.CD二4cm,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二AB乘CD的一半二12平方cm.

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顶角A是30度,AB=AC=10P 是底边任意一点,PE+PF

连接AP,过点B作BD垂直AC,因角A=30度,所以BD=1/2AB,因AB=AC=10,所以BD=5,所以三角形ABC面积=1/2*AC*BD又因为三角形ABC面积=三角形APB的面积+三角形ACP

如图 oc是∠AOB的平分线,OC的一条垂线分别交OA,OB,OC与E,F,P,说明△OEF为等腰三角形

角边角∵OC是∠AOB的平分线∴∠AOC=∠COB∵OC的一条垂线分别交OA,OB,OC与E,F,P∴∠OPF=∠OPE=90°又OC=OC∴△OPE≌△OPF∴OE=OF∴△OEF为等腰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