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氏双缝实验中,使用波长为48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6:55:35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使用波长为480
家用微波炉中使用的微波频率为多少?它的波长是多少?

家用微波炉微波的频率是2450兆赫,这种微波不能透入人体伤害内部的器官和组织,只能使皮肤和体表组织发热而已,只要不是持续长时间地辐射,一般不会对健康构成危害.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小为______m/s;某家庭用微波炉中使用的微波频率为2450MHz.它的波长为______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小为3×108m/s;电磁波的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是c=λf,故波长为:λ=cf=3×1082450×106≈0.12m故答案为:3×108、0.12.

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极板接收到的光子的极限波长是什么意思?

仅当照射物体的光频率不小于某个确定值时,物体才能发出光电子,这个频率叫做极限频率(或叫做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λ0叫做极限波长.不同物质的极限频率和相应的极限波长λ0是不同的.手写很累,

薄膜干涉,薄膜厚度如果使用微波,波长是3厘米,进行薄膜干涉.在实验中,所谓的薄膜其实是一块很大约5.5厘米的聚合塑料块,

因为最初的薄膜干涉是用光做实验,光的波长很多知道吧!所以相应的薄膜就很薄啦!你这微波可是波长三厘米啊!是光的N倍薄膜当然也要相应变的很厚啦!希望采纳啊!

物理 双缝干涉测波长在利用双缝干涉测波长的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屏的距离为0.600m,两狭缝间距离为0.25*10 -3m

测出N条亮(暗)纹间的距离a,就可以求出相邻两条亮(暗)纹间的距离△X=a/(n-1).比如有4棵大树,这4棵树之间有3个间隙.所以N棵树之间有N-1个间隙.同理,n条亮(暗)条纹之间的间隙也是有n-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所用波长有的非整数

实验得到的波长不是整数是正常的.波长这个概念是人们为了方便认识光波而取的一个名字,其长度的单位一般有纳米和厘米波数,这些单位也是人们为了方便衡量其参数而采取的种国际公认的措施.如果全部想让它出现的全是

在分光光度法中为什么尽大可能选择最大波长为测量波长

原因:①测定灵敏度较高;②此处曲线较为平坦,吸光系数变化不大,对Beer定律偏离程度比较小.

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波长为5.30×10-7m的激光,屏上P点距双缝S1和S2的路程差为7.95×10-7

屏上P点距双缝s1和s2的路程差为7.95×10-7m,则n=△sλ2=7.95×10−75.3×10−72=3,为奇数,在P点出现暗条纹.故答案为:暗条纹.

(2012•江苏一模)如图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使用波长为600nm的橙色光照射时,在光屏上的P0点和P0点上方的P1点恰

P0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0,出现明条纹.用600nm的橙色光照射时,在光屏上的P0点和P0点上方的P1点恰好形成两列相邻的亮条纹,则△xλ12=2,解得△x=λ1=600nm,则△xλ22=3,可知P1

在牛顿环实验中,平凸透镜的凸面的曲率半径为20米,透镜直径为4.24厘米,波长

再问:求的是明条纹数不是边缘是多少级明条纹😰😖再答:边缘是第36级明条纹,就有36条明条纹,并且,第36级明条纹的直径就是透镜的直径。

一同学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使用的双缝的间距为0.02cm,测得双缝与屏的距离为50cm,第1级亮纹中心到第

第1级亮纹中心到第5级亮纹中心的距离为0.45cm,则相邻条纹间的距离△x=0.454=0.1125cm,根据△x=Ldλ得,λ=△xdL=0.1125×10−2×0.02×10−20.5=4.45×

1.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入射光强度增加一倍,将产生什么结果?如果入射光频率增加一倍,将产生什么结果?2.波长为300m

1,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入射光强度增加一倍,将产生什么结果?答:光电子增多,光电流增大.2,如果入射光频率增加一倍,将产生什么结果?答:光电子不变,光电流不变.光电子初动量增大.3,波长为300m的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A ②1.970①在不放置单缝和双缝时才能根据光屏上光斑的形状来判定光束是否沿遮光筒的轴线传播,故A错误.因条纹宽度是指相邻亮纹中心或相邻暗纹中心之间的距离,故B正确.微小量累积法可有效减小测量中的

电泳仪一般在哪些实验中使用

在核酸实验中经常用到,比如DNA、RNA等电泳实验.在蛋白质实验中用到,比如Westernblot实验,双向电泳实验等.再深入一些,大些的综合性实验中都会用到的,比如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等.

杨氏双缝干涉问题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波长为480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双缝上,如果两缝分别被折射率为1.40和1.70

480nm的紫光照射到折射率为1.40的玻璃片上时相位延迟量为(8000/480)*2π*1.40=23.3333*2π480nm的紫光照射到折射率为1.70的玻璃片上时相位延迟量为(8000/480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由双缝S1、S2发出的光在屏上某点P叠加,若光波波长为λ=600nm,P点到S1、S2的距离分

P点到S1、S2的距离分别为3.2×10-2m和1.1×10-2m,则光程差△s=2.1×10-2m;光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时,形成明条纹.n=△sλ2=2.1×10−2300×10−9=7000,为偶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已知缝A和B的间距为d=3.3mm,狭缝到光屏的距离L=3.0m,单色光的波长=500nm.

波动光学,一个条纹对应一个波长的光程差,干涉条纹下移N个条纹,就是光程差变化了N个波长.再问:那增加的光程为δ=(n-1)L=10.5λ是什么意思呢,直射率和L有什么关系再答:原来在空气中传播,光程为

在真空中,波长为0.75um的红光,波长为0.55um的黄光和波长为0.4um的紫光,频率各为多少.

频率等于光速以波长所以波长为0.75um的红光的频率为4乘10的14次方0.55um的黄光的频率为5.45乘10的14次方波长为0.4um的紫光的频率为7.5乘10的14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