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信传递效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8 06:49:35
古代书信传递效果
你了解古代书信传递的故事吗?写一写

八百里加急——快马传信飞鸽传书

古代书信传递的故事.如:鸿雁传书、飞鸽传书等.最好字少一点,在五句话之内!

传说汉高祖刘邦被楚霸王项羽所围时,就是以信鸽传书,引来援兵脱险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鸽子来与皇家传送信息.再问:可以稍微长一点吗,典故再答:我国春秋时期,就有用火光烽烟传递军事警报的记载。秦始皇

我国书信传递的典故

鱼传尺素,黄耳寄信,鸿雁传书.然后你把每个典故百度一下,就知道详情了

跟同学比一比,看谁了解到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多,如:鸿雁传书,鲤鱼传书,木鹅传书,竹筒传书,木系传书

一、烽火传军情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

关于传递书信的古诗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中的“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你了解古代书信传递的故事吗?写一写,

鸿雁传书:“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凶奴被鞮侯单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

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有甚么除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鱼传尺素,烽火驿书、飞鸽传信等等.查看原帖

跟同学比比,看谁了解到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多,如;鸿雁传书,鲤鱼传书,木鹅载表,竹筒传书,木系诏书,风筝通信,飞鸽传书。

解题思路: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古代书信传递的方法,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积累古代文化知识。解题过程:一、烽火传军情1994年11月7日,原邮电部发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一枚,邮票

跟同学比一比,看谁了解到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多,如:鸿雁传书、鲤鱼传书、竹简传书、木采绍书、

鱼传尺素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唐代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一诗中写道:“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古时候,人们常用绢

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有哪些有哪些?

一、烽火传军情  1994年11月7日,原邮电部发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一枚,邮票图案为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的汉代烽火台遗址,边纸上的文字为1974年在甘肃居延地区破城子烽塞遗址

古代书信传递的古典有哪些?

一、烽火传军情  1994年11月7日,原邮电部发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一枚,邮票图案为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的汉代烽火台遗址,边纸上的文字为1974年在甘肃居延地区破城子烽塞遗址

古代书信如何送到

信鸽.好有什么几百里加急是用人骑马昼夜不停的一个驿站一个驿站不停的传送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传递信息方式.优点缺点和传递效果

古代:烽火、驿传现代:电话、信、电子邮件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1.用候鸟,特别是鸽,雁等作传输工具2.作内馅的方式,如藏在鱼肚,饼类,包子等3.以特殊声音,如钟声,鼓声,鞭炮声等4.以灯光,火光,如孔明

古代怎么传递信息

早先:是用烽火、狼烟.主要是通知能够及时,只要发生状况,就可以点燃烽火,通知诸侯,每隔一段距离就设一个烽火台,当发生状况时就一个接一个的点燃烽火,用烟传递敌人来侵的信息,但是传递信息内容有限.其次:是

古代书信典故

鸿雁传书再答:百度百科

古代书信传递的故事

鸿雁传书:“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凶奴被鞮侯单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

古代书信传递的故事,短一点,五六句话就好了,事成后奖励5财富

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古代书信传递方式的传递效果

如果说传递方式的话,主要就是靠驿站,驿站在战国时兴起,在秦汉时就比较完备了,我记得汉朝10里一亭,30里一驿,可见交通很便利.但是驿站在长路程还是比较吃力的,尤其是不是官方加急文件的时候,毕竟那时候也

古代书信的传递方式“传竹筒”的意思是什么?

传竹筒:古代用竹筒传递书信的方式,从唐代一直到明、清时期,相沿成俗,竹筒起着保护和传递书信的作用,类似今天的信封.

古代书信有哪几种形式

文言书信格式举要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