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未然的黄河颂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0 14:52:58
光未然 光未然简介 光未然,(1913~)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1913年11月1日生.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次革命
《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其中的一个乐章,它由序曲、主体、尾声三部分组成.从内容看,第一节是朗诵词,是全诗的序曲部分,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接称呼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从“望黄河”和“颂黄河”.借歌颂黄河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爱民族的思想情感.
《黄河大合唱》简介《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具代表性、且又最为人熟悉的作品.乐曲诞生于日战前最为惨烈的日子,那是一九三八年十一月武汉沦陷后的事,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带着抗敌演剧三队撤退,经过黄河,引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这句将黄河比喻成一个巨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
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
光未然《黄河颂》原文2008-03-0522:07(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具代表性、且又最为人熟悉的作品.乐曲诞生于日战前最为惨烈的日子,那是一九三八年十一月武汉沦陷后的事,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带着抗敌演剧三队撤退,经过黄河,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啊!长城以它雄伟的气势,屹立在北京八达岭;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顽强而又不屈!这里,我们向着长城,谱写我们民族的篇章.啊!长城你是多么的伟大啊!蜿蜒盘旋的缠绕在长城内外盘扎在长城上下屹立在八达岭上长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作家的心愿.诗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
解题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分析作者观点态度。解题过程:从三个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1)从自然特点方面,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
抗日救亡急1937年10月,“七七事变”后3个月,光未然带着1935年在武汉创建的拓荒剧团,包括周德佑、胡丹沸、赵寻等人,在湖北演出抗战歌曲与话剧.当时的武汉,已经成了全国抗战的中心.周恩来、董必武等
《黄河颂》光未然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诗人光未然写《黄河大合唱》的歌词目的在于鼓舞中华民族抗日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士气.此诗经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更加气吞山河,同仇敌忾.
年轻的光未然激动地写出了后来闻名全国的《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再问:在《黄河颂》这首诗中,诗人为什么用第二人称称呼黄河,而不是直接称为“黄河”或“她”再答:没看过原文不过大概应该答,这样写是与黄河对话的形
热爱祖国,誓死保卫家园的人
爱国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爱国是光未然对黄河的深情颂扬;爱国,是李大钊对革命的充满自信;爱国,是端木蕻良对土地的深深眷念;爱国,是木兰对祖国和平的深切向往……我们也是刚上完,我们老师讲过咯!她说,最好是句
问题:一、选节的部分是课文的主体部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第一部分从———到———;大意为———.(2)第二部分从———到———;大意为———.二、“啊,黄河!”三次出现,把诗分为三层.其层次大意
《黄河颂》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她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了强烈
解题思路:把握住原句的结构和内容特点,发挥想像做答。解题过程: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仿写:飞沙漫天,弥盖九重天外;沟壑纵横,直击三界黄海。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