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白话文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08:16:51
“竹原高一丈,末折着地,去本三尺,问竹还高几何?”的译文是“有一根竹子原来高一丈,竹梢部分折断,尖端落在地上,竹尖与竹根的距离三尺,问竹干还有多高?”设竹子顶端点为A,根端点为B,从C处折断,则A点落
设竹子顶端点为A,根端点为B,从C处折断,则A点落在地上,这里即有一个直角三角形ABC,B为直角,AC为斜边根据条件,AC+BC=1丈=10尺,AB=3尺,所求为BC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可列方程如下:B
如果一定觉得有语病的话,我觉得是“去“这个词可能和"借了"所表示的状态不像符合.可以改成:”昨天,我在图书馆借了三本书.“应该这样听起来,语态和表达意思就对了.
GradethreeclasseshavethreedictionariesandtwopencilboxisityourPleasefindateachertoreceive再问:thankyou
“小帅35”同学:您好.这道题目的答案是竹还高4.55尺(4尺5寸5分).《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初年距今约有二千年了,这道题说的是竹子原有十尺高,弯折后,竹梢着地,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竹梢到竹子的基部
译文是“有一根竹子高一丈,竹梢部分折断,尖端落在地上,竹尖与竹根的距离三尺,问竹干还有多高?”设竹子顶端点为A,根端点为B,从C处折断,则A点落在地上,这里即有一个直角三角形ABC,B为直角,AC为斜
4尺5寸5分
竹高九尺,末折地,去本三尺,所折几许?竹子折而未断开.顶端(末指树梢)着地,与剩下植于土内的树桩、地面构成直角三角形.其中斜断部分为斜边c,竹子下段直立为一直角边b,地面上竹稍至竹根为另一直角边a,这
已知AC+AB=10(尺),BC=3(尺),AB2-AC2=BC2,即AB2-AC2=9,所以(AB+AC)(AB-AC)=9,AB-AC=910,由此解得2AB=10910,所以AB=10920=5
根据我的经验,我觉得读红楼梦需要分几个阶段来读,由浅至深,这样才有意思.第一阶段:笼统的读,首先要弄清楚人物关系和基本的故事情节.第二阶段:带着问题读,通过第一阶段的阅读,肯定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所以
利用勾股定理,设折断后竹子高x,那么,直角的斜边就是10-x,利用勾股定理:(10-x)的平方=x的平方+4的平方.可以求出:折断后竹子高是4.2尺.
好像是用勾股定理的原来高1丈不知道是不是等于10尺然后折断了折断后原来的的顶部离根部3尺貌似是这样的意思吧设现在高x尺x2(平方)+3*3=(10-x)2(平方)9=100-20xx=91/20=4.
折断的上部弯下来成斜边,下部与地面成直角,于是有x+y=10y²-x²=3²可解得x=4.55尺折者高4尺5寸5
由题意可知,竹子折断后(未断开)顶端着地,着地点、折断点、地面上竹根处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其中竹子上段为斜边c,竹子下段直立为一直角边b,地面上竹稍至竹根为另一直角边a,这里c+b=9,a=3.套勾股
设竹子折断处离地面x尺,则斜边为(10-x)尺,根据勾股定理得:x2+32=(10-x)2解得:x=8120.答:原处还有8120尺高的竹子.
勾股定理么……一丈=10尺设在x尺处折断(10-x)2(平方--!)=x2(平方……)+9(3的平方)100-20x+x2=x2+920x=91x=4.55
设折断后竹尖落在地上A点,折断点H,竹根点为B, ABH为一直角三角形,可列出:x+y=10 x
教育水平高的话就没三本.三本是独立院校,要学费很贵,差不多都是一万或一万五一年的学费.一般三本的学校毕业后盖的章后面有个什么分校的,一般很多单位不喜欢.是本科.
六本书+讲台=90.4三本书+讲台=87.7(六本书+讲台)-(三本书+讲台)=六本书-三本书+讲台-讲台=三本书=90.4-87.7=2.7三本书/3=一本书=0.9(三本书+讲台)-三本书=讲台=
设每本生字本x元,则每本作文本为x+0.32元依题意列方程得3(x+0.32)+5x=4.83x+0.96+5x=4.88x=4.8-0.968x=3.84x=0.480.48+0.32=0.8用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