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衡的《把栏杆拍遍》的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1 19:03:52
《把栏杆拍遍》的读后感
解题思路: 这道题考查的是读后感,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解题过程:
1.《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五一假期,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想来,读梁衡先生的文章不算早,先生以“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别样的文本,也为很多朋友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不能释手,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2、《把栏杆拍遍》随想
——青年人的理想与责任
看了几篇文章,心情也跟着起伏起来。看着历史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多少胸怀大志,有多少负担起了祖国赋予的大任,这些人的名字将永留史册,亦会成会后人永生铭记的佳话。
掩卷沉思,我们这一代青年的责任是什么呢?那些国家责任、社会责任在我们这些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学生来说是那样遥不可及,可终有一天,我们将走上社会,将不得不沉但这样那样的责任。这些责任或大或小,可不伦大责任还是小责任,都是不可缺少的,是他们共同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
周恩来就是一位承担了大责任的伟人。新学年开始了,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为了测验学生学习的目的,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读书是为了什么?有的回答:“为了家父而读书。”有的回答:“为了名礼而读书。”也有人回答:“为了光耀门楣而读书。”为校长指着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位学生说:“周恩来,现在谈谈你为什么要读书?”“为了中华之崛起。”周恩来庄重的回答。由于他的南方口音,为校长一时没听清楚,于是周恩来又沉住有力的重复了一遍:“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奉献了一生。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责任或与太过沉重,但总有一个人会来承担它,这个人就是我们所说的伟人。
对于我们来说,社会还是一片未知,因为我们还是未步入社会的学生。当我们踏上社会,面对金钱、低位,面对社会上的种种诱惑,会很难把握住自己,尝尝迷失了自己,忘了最先的目标及位置。
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有一个人请求部落首领划给他一块地,首领说只要他在日落之前走回原地,这期间他走过的地方就是属于他的了。结果,那个人因为贪心而累死在路上。
这个走不回来的人,并非因为他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而是因为他的内心已将名利看成了人生的全部,在名利中迷失了自我,忘却了人生的价值。
既然我们身在学校,不能感受到社会的种种,那我们现在能做的就只有坚定自己心中那份目标与理想,让自己的目标与理想更坚定了。这样在踏入社会后,理想才不至于被各种诱惑所动摇,自己才会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该做的是什么。
可是,如果我们连自己的理想都没有,又怎么来让它更牢固呢?
这不是一种假设,而是一个现实。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学生,在应试教育这个大环境下,忙着学习、考试,很少有时间用来静心思考,用来想一下自己的理想,甚至有的学生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样的理想不禁让人心痛。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改变应试的教育体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还要做的是不断丰富自己,别让自己的心灵麻木,别让自己变成考试机器。
但又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应怎样来丰富自己呢?
没有理想的我时常会感到莫名的悲伤,或许是这是青春期特有的心情,也或许是因为内心太空,缺少了一种东西,因此常常感到惶惶不安。现在想来,这个东西应该就是理想吧,就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向往,一种自己深知的自己的价值所在。
可不幸的是,我至今还没有找到它。在寻找他的过程中,我跌跌撞撞,走了不少弯路,也迷失过方向,可总是抓不到它,总是感觉它我不远的前方隐隐约约的闪现。现在,我忽然明白了,经历的这些都是必须的,都是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旅程,在有了足够多和足够深的经历后,那份理想就会在心中形成,填补上那块内心的空缺。
在十几年或几十年后,那时的我应该在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吧,而那时我的理想应该就是我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当我有了理想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担起了这份责任;当我最终实现理想的时候,这份责任就随之完成了。
我们的理想与责任是应融于一体的,我们应在人生之路上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理想。
现在的我面临着很多机会与挑战,虽然有些机会不能很好的抓住,虽然有些挑战不能很好的完成,但我不会放松,即使会遍体鳞伤,我也要紧跟每一次机会,积极面对每一次挑战,永不放弃。我相信,在经历之后,我一定会找到那属于我的理想与责任。
3、《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作者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主要围绕他的以下几个经历:
一是他的行伍经历。这一段介绍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单人独马追杀偷印之贼,他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活脱脱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二是他的为官经历。作者用数据作了这样的介绍:“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种种原因:
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
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沙场英雄对军营的渴望,到一个忧国游子对苍天的发问,从 “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的心病,到“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的内痛,这里有悲壮的呼喊,有遗憾的叹息,也有无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词,这些词几乎都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这些词作时既没有一引了之,也没有详加赏析,而是结合人物的命运作了精当的点评。作者首先总评辛弃疾的由行伍经历到弃戎从笔的无奈:“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这里有“钢刀利剑”与“羊毫软笔”的对比,这里有“奔走沙场”与“笔走龙蛇”的对比,我们还透过“只剩下”、“泪洒”等词语真切感受到作者对诗人的同情和惋惜。
作者主要是从词作的内容和读者感受的角度来评说的,引《破阵子》时作者说“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引《水龙吟》时作者说“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引《菩萨蛮》时作者解说道“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引《永遇乐》时作者提醒读者辛弃疾在“自嘲自己的姓名”;引《摸鱼儿》时作者感慨道“今天我们读时,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泪”;引《水调歌头》时又告诉我们辛弃疾在“咀嚼自己的寂寞”;引两首《丑奴儿》时看似在谈词的风格,仍然揭示了辛词“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的特点。寥寥数言,一语中的。
文章主体部分巧妙地把人物的自身命运、作品以及作者的阅读感受、评说融为一体,读来饶有兴味。
文章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最后一小节,作者点明了以“把栏杆拍遍”为题的原因,回应了开头,揭示了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而成为一个“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的爱国诗人成熟之由。
这一段的评说非常形象,什么“九蒸九晒”,什么“水煮油炸”,什么“千锤百炼”,辛弃疾在词作领域的成功完全是被“逼”出来的。历史的“歪打正着”毁掉了一个赳赳武夫,却成就了一个千古词人。
解题过程:
1.《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五一假期,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想来,读梁衡先生的文章不算早,先生以“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别样的文本,也为很多朋友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不能释手,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2、《把栏杆拍遍》随想
——青年人的理想与责任
看了几篇文章,心情也跟着起伏起来。看着历史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多少胸怀大志,有多少负担起了祖国赋予的大任,这些人的名字将永留史册,亦会成会后人永生铭记的佳话。
掩卷沉思,我们这一代青年的责任是什么呢?那些国家责任、社会责任在我们这些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学生来说是那样遥不可及,可终有一天,我们将走上社会,将不得不沉但这样那样的责任。这些责任或大或小,可不伦大责任还是小责任,都是不可缺少的,是他们共同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
周恩来就是一位承担了大责任的伟人。新学年开始了,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为了测验学生学习的目的,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读书是为了什么?有的回答:“为了家父而读书。”有的回答:“为了名礼而读书。”也有人回答:“为了光耀门楣而读书。”为校长指着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位学生说:“周恩来,现在谈谈你为什么要读书?”“为了中华之崛起。”周恩来庄重的回答。由于他的南方口音,为校长一时没听清楚,于是周恩来又沉住有力的重复了一遍:“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奉献了一生。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责任或与太过沉重,但总有一个人会来承担它,这个人就是我们所说的伟人。
对于我们来说,社会还是一片未知,因为我们还是未步入社会的学生。当我们踏上社会,面对金钱、低位,面对社会上的种种诱惑,会很难把握住自己,尝尝迷失了自己,忘了最先的目标及位置。
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有一个人请求部落首领划给他一块地,首领说只要他在日落之前走回原地,这期间他走过的地方就是属于他的了。结果,那个人因为贪心而累死在路上。
这个走不回来的人,并非因为他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而是因为他的内心已将名利看成了人生的全部,在名利中迷失了自我,忘却了人生的价值。
既然我们身在学校,不能感受到社会的种种,那我们现在能做的就只有坚定自己心中那份目标与理想,让自己的目标与理想更坚定了。这样在踏入社会后,理想才不至于被各种诱惑所动摇,自己才会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该做的是什么。
可是,如果我们连自己的理想都没有,又怎么来让它更牢固呢?
这不是一种假设,而是一个现实。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学生,在应试教育这个大环境下,忙着学习、考试,很少有时间用来静心思考,用来想一下自己的理想,甚至有的学生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样的理想不禁让人心痛。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改变应试的教育体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还要做的是不断丰富自己,别让自己的心灵麻木,别让自己变成考试机器。
但又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应怎样来丰富自己呢?
没有理想的我时常会感到莫名的悲伤,或许是这是青春期特有的心情,也或许是因为内心太空,缺少了一种东西,因此常常感到惶惶不安。现在想来,这个东西应该就是理想吧,就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向往,一种自己深知的自己的价值所在。
可不幸的是,我至今还没有找到它。在寻找他的过程中,我跌跌撞撞,走了不少弯路,也迷失过方向,可总是抓不到它,总是感觉它我不远的前方隐隐约约的闪现。现在,我忽然明白了,经历的这些都是必须的,都是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旅程,在有了足够多和足够深的经历后,那份理想就会在心中形成,填补上那块内心的空缺。
在十几年或几十年后,那时的我应该在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吧,而那时我的理想应该就是我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当我有了理想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担起了这份责任;当我最终实现理想的时候,这份责任就随之完成了。
我们的理想与责任是应融于一体的,我们应在人生之路上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理想。
现在的我面临着很多机会与挑战,虽然有些机会不能很好的抓住,虽然有些挑战不能很好的完成,但我不会放松,即使会遍体鳞伤,我也要紧跟每一次机会,积极面对每一次挑战,永不放弃。我相信,在经历之后,我一定会找到那属于我的理想与责任。
3、《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作者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主要围绕他的以下几个经历:
一是他的行伍经历。这一段介绍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单人独马追杀偷印之贼,他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活脱脱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二是他的为官经历。作者用数据作了这样的介绍:“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种种原因:
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
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沙场英雄对军营的渴望,到一个忧国游子对苍天的发问,从 “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的心病,到“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的内痛,这里有悲壮的呼喊,有遗憾的叹息,也有无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词,这些词几乎都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这些词作时既没有一引了之,也没有详加赏析,而是结合人物的命运作了精当的点评。作者首先总评辛弃疾的由行伍经历到弃戎从笔的无奈:“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这里有“钢刀利剑”与“羊毫软笔”的对比,这里有“奔走沙场”与“笔走龙蛇”的对比,我们还透过“只剩下”、“泪洒”等词语真切感受到作者对诗人的同情和惋惜。
作者主要是从词作的内容和读者感受的角度来评说的,引《破阵子》时作者说“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引《水龙吟》时作者说“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引《菩萨蛮》时作者解说道“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引《永遇乐》时作者提醒读者辛弃疾在“自嘲自己的姓名”;引《摸鱼儿》时作者感慨道“今天我们读时,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泪”;引《水调歌头》时又告诉我们辛弃疾在“咀嚼自己的寂寞”;引两首《丑奴儿》时看似在谈词的风格,仍然揭示了辛词“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的特点。寥寥数言,一语中的。
文章主体部分巧妙地把人物的自身命运、作品以及作者的阅读感受、评说融为一体,读来饶有兴味。
文章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最后一小节,作者点明了以“把栏杆拍遍”为题的原因,回应了开头,揭示了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而成为一个“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的爱国诗人成熟之由。
这一段的评说非常形象,什么“九蒸九晒”,什么“水煮油炸”,什么“千锤百炼”,辛弃疾在词作领域的成功完全是被“逼”出来的。历史的“歪打正着”毁掉了一个赳赳武夫,却成就了一个千古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