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2.气候物产,民俗风情山西地势呈南北狭长状,东北高,西南低.总体而言,山西属于中国北方的高原气候,在一年中,春天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8 19:20:55
英语翻译
2.气候物产,民俗风情
山西地势呈南北狭长状,东北高,西南低.总体而言,山西属于中国北方的高原气候,在一年中,春天要来得晚些,所谓“汾水风烟冷,并州花木迟”,而秋天又来得早些,所谓“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山西自古以来就有“谷宜五种”之说,如运城地区宜种小麦、棉花,晋北山区宜种莜麦、土豆.既是同一汾河流域,两岸的平原可以是稻谷飘香,两岸的山地则杂种玉米、高粱.还有,沁州的小米、清徐的葡萄、原平的梨、汾阳的核桃、稷山的枣等都是驰名一方的土特产品.
山西富有媒、铁,号称“媒铁之乡”.其中煤的藏量居全国各省之首,煤田遍及全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县市.
今天的山西人勤俭淳朴,古代产生了“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山西“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方言区众多,可称得上是“方言博物馆”.
3.风云人物,文人墨客
在山西的历史上还产生过一批辅国佐证的人才,其中著名的又傅说,狄仁杰,司马光等 ,或负国君之重任,或当国家之大任,或系天下之安慰,赫赫功绩,垂于史册.比如说,傅说,他在位和去世之际就荣膺“圣人”之名,比孔子被尊奉为圣人早约800多年.
山西由于地处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汇地区,民族冲突和民族融合,给上山西人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也给山西人以强壮的体魄和勇武精神.因此,山西历来是猛将如云,如廉颇,卫青,霍去病,更有关云长,徐晃,尉迟恭,薛仁贵等.
如果说武将或号令三军,或挺身陷阵,演绎出了石破天惊的一幕又一幕历史话剧,让人感佩不已的话,那么根植于山西这块土地上的文人,更以他们的才华,展示出了人类最瑰丽的华章.
我们都知道,唐朝是空前强大的朝代,唐诗是唐代标志性的文体,而山西籍诗人是当时诗坛上最活跃的一群,尤其是王勃,王之涣,王维,白居易等人.
大家都知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均出自“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王之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诗圣”之称的白居易更是不用说.
再来说“文”,就文章而言,以唐宋为盛,产生了名震文坛的“八大家”.仅就文笔而言,山西籍的柳宗元可谓是文冠八家.而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的作者就是山西籍文人罗贯中,而《水浒传》也是由罗贯中在原作的基础上续写完成的.写下不朽的传世巨作《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是今山西夏县人.
2.气候物产,民俗风情
山西地势呈南北狭长状,东北高,西南低.总体而言,山西属于中国北方的高原气候,在一年中,春天要来得晚些,所谓“汾水风烟冷,并州花木迟”,而秋天又来得早些,所谓“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山西自古以来就有“谷宜五种”之说,如运城地区宜种小麦、棉花,晋北山区宜种莜麦、土豆.既是同一汾河流域,两岸的平原可以是稻谷飘香,两岸的山地则杂种玉米、高粱.还有,沁州的小米、清徐的葡萄、原平的梨、汾阳的核桃、稷山的枣等都是驰名一方的土特产品.
山西富有媒、铁,号称“媒铁之乡”.其中煤的藏量居全国各省之首,煤田遍及全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县市.
今天的山西人勤俭淳朴,古代产生了“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山西“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方言区众多,可称得上是“方言博物馆”.
3.风云人物,文人墨客
在山西的历史上还产生过一批辅国佐证的人才,其中著名的又傅说,狄仁杰,司马光等 ,或负国君之重任,或当国家之大任,或系天下之安慰,赫赫功绩,垂于史册.比如说,傅说,他在位和去世之际就荣膺“圣人”之名,比孔子被尊奉为圣人早约800多年.
山西由于地处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汇地区,民族冲突和民族融合,给上山西人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也给山西人以强壮的体魄和勇武精神.因此,山西历来是猛将如云,如廉颇,卫青,霍去病,更有关云长,徐晃,尉迟恭,薛仁贵等.
如果说武将或号令三军,或挺身陷阵,演绎出了石破天惊的一幕又一幕历史话剧,让人感佩不已的话,那么根植于山西这块土地上的文人,更以他们的才华,展示出了人类最瑰丽的华章.
我们都知道,唐朝是空前强大的朝代,唐诗是唐代标志性的文体,而山西籍诗人是当时诗坛上最活跃的一群,尤其是王勃,王之涣,王维,白居易等人.
大家都知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均出自“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王之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诗圣”之称的白居易更是不用说.
再来说“文”,就文章而言,以唐宋为盛,产生了名震文坛的“八大家”.仅就文笔而言,山西籍的柳宗元可谓是文冠八家.而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的作者就是山西籍文人罗贯中,而《水浒传》也是由罗贯中在原作的基础上续写完成的.写下不朽的传世巨作《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是今山西夏县人.
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 “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 “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游记.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原.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如韩愈的《原毁》、黄宗羲的《原君》.
赠序.文体名.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如韩愈《送石处士序》: “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其后凡是惜别赠立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迹,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袁枚的《祭妹文》.
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情节离奇曲折,富于趣味性,对自然景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心理、情趣,激发人们的想象,便于他们接受和转化.选入教材的童话有: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叶圣陶的《古代英雄的石像》.
序跋.序也作 “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我们学过的“序言”有:《〈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辩.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杂记.包括:
( 1)山川、景物、人事杂记.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记》、《登泰山记》.
( 2)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就是这种文体.
奏议.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有体序说》: “七国以前,皆称上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按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民间故事.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经过很多人不断地修改加工而形成的文学形式.民间故事的特点: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朴素明快;想象奇特丰富;常用夸张、比喻,艺术感染力强.内容上它来自民间,反映的多是民间生活.有的民间故事常有神化式的幻想情节,充满神奇色彩.例如:《渔夫的故事》、《牛郎织女》等.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 “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析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赠序文:文体一种.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称为赠序.例如《送东阳马生序》.这类文多为颂赞勉励之辞.
书说文: “书”指一般书信.“说”指阐明事物、问题的义理文.把二者归为一类里,是因为“书”在内容上往往同“说”相同,辨析事物,解释义理,二者常常在叙述中表明观点、见解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例如《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答李翊书》、《报刘一丈书》等.
传状文: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已死的人物生平事迹.多采取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这种文体,贯用于史书.诸如《苏武传》、《张衡传》、《海瑞传》等.
论辩文:是古代的一种论文文体.有 “原……”、“……论”、“……辩”等文题形式.这种文体是作者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等,从根本上考察、探讨,辨是非,别真伪,表明看法、观点、澄清对错的文体.援事引例,引经据典,或论其事实,或批驳谬误,语言富有论辩力,逻辑性强,又颇具文彩.如《原毁》、《过秦论》、《讳辩》等.
杂记文:杂记文是除传状、碑志以外的一切记叙文章,它包括较广,有人物记事、山川草木自然之景.文化名胜古迹、历史掌握、遗文遗事、社会风俗杂谈、读书杂记等.这类文章手法灵活,构思巧妙,形式多样.如《桃花源记》、《项脊轩志》《梅花岭记》等.
小说:就其古代散文来说,小说是早已有之的,下面再介绍一下小说.
小说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刻划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上古到先秦两汉,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主要是先秦的“神话”、“寓言”.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
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统称为笔记小说.这一时期,小说初具规模.其作品主要有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等.
3、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传奇的出现,标志古典小说的成熟.著名传奇有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
4、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一大变迁”,它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有《三国志平话》.
5、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的体制、形式进行创作的小说.如《玉堂春落难逢夫》、《杜十娘怒深百宝箱》、《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6、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此时期,古代小说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一批伟大不朽的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
按着不同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种类:
按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及微型小说.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体、日记体、书信体、仙传体.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文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语言准确简炼,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箴铭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别人或者称述功德以自勉的文章.这类文章,内含深刻、精警,多有启迪、醒人之作用.语言雕琢、精炼.例如《陋室铭》、《柳子厚墓志铭》等.
序跋文:序也作 “叙”,或称“引”,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多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例如《〈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民间故事文:是经过长期的群众口头创作的口述流传,不断地修改加工而成的文学样式.它表现为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朴素明快,想象奇特丰富.常用夸张、比喻、充满神奇色彩、艺术感染力强.例如《渔夫的故事》等.
上面介绍的都是从无韵这个角度列述出来的.从广义上说,这些文体在古代都属于散文.它们有其共同特征,又有各自不同特点,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上面列述的这些散文体,跟我们今天所说的散文是不同的.今天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而上面这些文体类型有许多种是不能归到今天所讲的散文里边的,有的可以归到散文里边.
碑志文:古代记载死者生前事迹的文章.碑是墓碑,多在碑前;志是墓志,写在碑后,这类文章记述死者生平事迹高度概括,用语极精简.而内含丰富,言尽而意无穷.如《平淮西碑》.
奏议文: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类文章.它包括疏、表、对策、议对、封事等.《文章有体序说》: “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按动,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疏:为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谏太宗十思疏》.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如《出师表》.对策:古代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教战守策》,等等.
传奇文:小说体裁之一.( 1)以其情节奇特、神奇而得名.一般用以指唐、宋人用文言文的短篇小说.又因为“传奇”多为后代的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所以宋元戏文,元人杂剧、明清戏曲也有称为“传奇”的,例如:《柳毅传》、《南柯太守传》、《牡丹亭》、《桃花扇》等.
哀祭文:古代哀辞和祭文,是哀吊死者,追怀生前,表示悲伤之意的文章,祭文要在设祭时所读.这类文内容伤惋,言辞凄切,感情沉重,用语真朴凝聚.如《祭妹文》.
传说文:是长期在民间流传而形成的,带有某种传奇色彩和幻想成分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自然演变的故事.如英雄人物传说.普通人物传说、西湖的传说.有的是以特定历史事实为基础,有的则纯属幻想虚构.大多颂扬赞美,反映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如孟姜女的传说、牛朗织女的传说等.
寓言文:是带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通常是借托某种事物,把深刻的道理寄于简单的故事之中,达到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的目的.这类文体惯用拟人手法,语言简捷犀利.例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
颂赞文:古代对他人赞扬、歌颂的文章.古代受人之恩惠,得人之成全,而表示感激之意,对其人其事其恩德进行歌颂、赞美.情真意切,语挚言厚,但不造作.如《子产不毁乡校颂》.
诗: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
骈文:又称 “四六文”,以四字六句相间定句,讲求词藻华丽,注重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但内容较空,远离社会生活,其价值就不大了.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较有名的有吴筠写的《与朱元思书》.
曲: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是配乐的长短句.它由词演化出来,兴起于金元时代,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的使用口语.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辞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诸子散文中,后以屈原为代表的 “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称“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文赋”.辞赋这种文体,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注重文彩、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侧重于借景抒情,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较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等.
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写词又叫倚声填词.词产生于唐,成熟繁盛于宋,是诗的演进与发展.词与诗比较,更集中于抒情,极少叙事的内容,也很少揭示哲理.其格律限制比诗更严格.词有词牌,词牌一定了,每首词就有固定的字数、固定的句数、固定的平仄用韵.一种词牌有一种词牌的 “三固定”,它是丝毫不可随意的.要想填词或解决词方面的问题,就要熟悉各种词牌的格律,否则是无法办到的.词虽然在内容上无法分类,但按着字数的多少又可划分的: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不分段.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可分段,称上、下阕或上、下片.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可分三叠、四叠……词除了上面形式上有严格要求外,每种词牌的内容大体上也固定,要抒发什么感情也是有讲究的,这些都要注意.
杂剧:是在宋金时期诸宫调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元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在结构上包括四折一楔,每折戏只能用一个宫调,如《窦娥冤》就是旦本,而其中第三折用的是 “正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科是剧本中对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作出的规定,唱就是唱词,白就是人物的对白或独白.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末(男子)、外末(老年男子)、净(花脸)、旦(女角色)、正旦(女主角)、卜儿(老妇人)、丑(小花脸或三花脸)等.
一、古代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尤等.
二、先秦文学
(1)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谷梁传》、《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有《关雎》、《伐檀》、《硕鼠》、《七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
(4)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主要作品有《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5)左丘明,鲁国史官.主要作品有《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曹刿论战》等选自此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的史实,富有文学性.
(6)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书由其弟子编辑.主要作品有《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7)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主要作品有《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8)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属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9)荀子,名况,字卿.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有《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具代表性.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属诸子哲理散文.
(10)韩非,法家集大成者.主要作品有《韩非子》,全书55篇.《扁鹊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属诸子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11)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主要作品有《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12)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13)《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文学
(1)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主要作品有《新书》.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2)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有《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3)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主要作品有《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史记》是历史散文.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之一,前“三史、四史”之首.
(4)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班马”之一.主要作品有《汉书》.开创断代的纪传体史书体例,前“三史、四史”之一.
(5)乐府民歌和赋乐.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主要流传的作品有《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
(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3)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其主要作品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4)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有《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5)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6)范晔,字尉宗,著《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
(7)刘义庆,袭封临川王.主要作品有《世说》,唐时称为《世说新书》,宋时称《世说新语》.属笔记体小说,记载魏晋人物的言谈轶事,与“志怪小说”相对,可看作“志人小说”的开端.
(8)刘勰,字彦和,晚年为僧,法名慧地.主要作品有《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9)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扬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 “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游记.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原.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如韩愈的《原毁》、黄宗羲的《原君》.
赠序.文体名.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如韩愈《送石处士序》: “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其后凡是惜别赠立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迹,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袁枚的《祭妹文》.
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情节离奇曲折,富于趣味性,对自然景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心理、情趣,激发人们的想象,便于他们接受和转化.选入教材的童话有: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叶圣陶的《古代英雄的石像》.
序跋.序也作 “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我们学过的“序言”有:《〈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辩.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杂记.包括:
( 1)山川、景物、人事杂记.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记》、《登泰山记》.
( 2)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就是这种文体.
奏议.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有体序说》: “七国以前,皆称上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按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民间故事.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经过很多人不断地修改加工而形成的文学形式.民间故事的特点: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朴素明快;想象奇特丰富;常用夸张、比喻,艺术感染力强.内容上它来自民间,反映的多是民间生活.有的民间故事常有神化式的幻想情节,充满神奇色彩.例如:《渔夫的故事》、《牛郎织女》等.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 “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析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赠序文:文体一种.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称为赠序.例如《送东阳马生序》.这类文多为颂赞勉励之辞.
书说文: “书”指一般书信.“说”指阐明事物、问题的义理文.把二者归为一类里,是因为“书”在内容上往往同“说”相同,辨析事物,解释义理,二者常常在叙述中表明观点、见解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例如《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答李翊书》、《报刘一丈书》等.
传状文: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已死的人物生平事迹.多采取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这种文体,贯用于史书.诸如《苏武传》、《张衡传》、《海瑞传》等.
论辩文:是古代的一种论文文体.有 “原……”、“……论”、“……辩”等文题形式.这种文体是作者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等,从根本上考察、探讨,辨是非,别真伪,表明看法、观点、澄清对错的文体.援事引例,引经据典,或论其事实,或批驳谬误,语言富有论辩力,逻辑性强,又颇具文彩.如《原毁》、《过秦论》、《讳辩》等.
杂记文:杂记文是除传状、碑志以外的一切记叙文章,它包括较广,有人物记事、山川草木自然之景.文化名胜古迹、历史掌握、遗文遗事、社会风俗杂谈、读书杂记等.这类文章手法灵活,构思巧妙,形式多样.如《桃花源记》、《项脊轩志》《梅花岭记》等.
小说:就其古代散文来说,小说是早已有之的,下面再介绍一下小说.
小说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刻划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上古到先秦两汉,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主要是先秦的“神话”、“寓言”.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
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统称为笔记小说.这一时期,小说初具规模.其作品主要有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等.
3、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传奇的出现,标志古典小说的成熟.著名传奇有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
4、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一大变迁”,它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有《三国志平话》.
5、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的体制、形式进行创作的小说.如《玉堂春落难逢夫》、《杜十娘怒深百宝箱》、《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6、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此时期,古代小说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一批伟大不朽的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
按着不同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种类:
按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及微型小说.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体、日记体、书信体、仙传体.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文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语言准确简炼,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箴铭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别人或者称述功德以自勉的文章.这类文章,内含深刻、精警,多有启迪、醒人之作用.语言雕琢、精炼.例如《陋室铭》、《柳子厚墓志铭》等.
序跋文:序也作 “叙”,或称“引”,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多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例如《〈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民间故事文:是经过长期的群众口头创作的口述流传,不断地修改加工而成的文学样式.它表现为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朴素明快,想象奇特丰富.常用夸张、比喻、充满神奇色彩、艺术感染力强.例如《渔夫的故事》等.
上面介绍的都是从无韵这个角度列述出来的.从广义上说,这些文体在古代都属于散文.它们有其共同特征,又有各自不同特点,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上面列述的这些散文体,跟我们今天所说的散文是不同的.今天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而上面这些文体类型有许多种是不能归到今天所讲的散文里边的,有的可以归到散文里边.
碑志文:古代记载死者生前事迹的文章.碑是墓碑,多在碑前;志是墓志,写在碑后,这类文章记述死者生平事迹高度概括,用语极精简.而内含丰富,言尽而意无穷.如《平淮西碑》.
奏议文: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类文章.它包括疏、表、对策、议对、封事等.《文章有体序说》: “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按动,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疏:为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谏太宗十思疏》.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如《出师表》.对策:古代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教战守策》,等等.
传奇文:小说体裁之一.( 1)以其情节奇特、神奇而得名.一般用以指唐、宋人用文言文的短篇小说.又因为“传奇”多为后代的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所以宋元戏文,元人杂剧、明清戏曲也有称为“传奇”的,例如:《柳毅传》、《南柯太守传》、《牡丹亭》、《桃花扇》等.
哀祭文:古代哀辞和祭文,是哀吊死者,追怀生前,表示悲伤之意的文章,祭文要在设祭时所读.这类文内容伤惋,言辞凄切,感情沉重,用语真朴凝聚.如《祭妹文》.
传说文:是长期在民间流传而形成的,带有某种传奇色彩和幻想成分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自然演变的故事.如英雄人物传说.普通人物传说、西湖的传说.有的是以特定历史事实为基础,有的则纯属幻想虚构.大多颂扬赞美,反映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如孟姜女的传说、牛朗织女的传说等.
寓言文:是带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通常是借托某种事物,把深刻的道理寄于简单的故事之中,达到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的目的.这类文体惯用拟人手法,语言简捷犀利.例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
颂赞文:古代对他人赞扬、歌颂的文章.古代受人之恩惠,得人之成全,而表示感激之意,对其人其事其恩德进行歌颂、赞美.情真意切,语挚言厚,但不造作.如《子产不毁乡校颂》.
诗: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
骈文:又称 “四六文”,以四字六句相间定句,讲求词藻华丽,注重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但内容较空,远离社会生活,其价值就不大了.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较有名的有吴筠写的《与朱元思书》.
曲: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是配乐的长短句.它由词演化出来,兴起于金元时代,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的使用口语.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辞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诸子散文中,后以屈原为代表的 “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称“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文赋”.辞赋这种文体,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注重文彩、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侧重于借景抒情,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较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等.
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写词又叫倚声填词.词产生于唐,成熟繁盛于宋,是诗的演进与发展.词与诗比较,更集中于抒情,极少叙事的内容,也很少揭示哲理.其格律限制比诗更严格.词有词牌,词牌一定了,每首词就有固定的字数、固定的句数、固定的平仄用韵.一种词牌有一种词牌的 “三固定”,它是丝毫不可随意的.要想填词或解决词方面的问题,就要熟悉各种词牌的格律,否则是无法办到的.词虽然在内容上无法分类,但按着字数的多少又可划分的: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不分段.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可分段,称上、下阕或上、下片.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可分三叠、四叠……词除了上面形式上有严格要求外,每种词牌的内容大体上也固定,要抒发什么感情也是有讲究的,这些都要注意.
杂剧:是在宋金时期诸宫调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元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在结构上包括四折一楔,每折戏只能用一个宫调,如《窦娥冤》就是旦本,而其中第三折用的是 “正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科是剧本中对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作出的规定,唱就是唱词,白就是人物的对白或独白.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末(男子)、外末(老年男子)、净(花脸)、旦(女角色)、正旦(女主角)、卜儿(老妇人)、丑(小花脸或三花脸)等.
一、古代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尤等.
二、先秦文学
(1)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谷梁传》、《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有《关雎》、《伐檀》、《硕鼠》、《七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
(4)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主要作品有《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5)左丘明,鲁国史官.主要作品有《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曹刿论战》等选自此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的史实,富有文学性.
(6)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书由其弟子编辑.主要作品有《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7)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主要作品有《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8)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属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9)荀子,名况,字卿.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有《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具代表性.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属诸子哲理散文.
(10)韩非,法家集大成者.主要作品有《韩非子》,全书55篇.《扁鹊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属诸子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11)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主要作品有《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12)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13)《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文学
(1)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主要作品有《新书》.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2)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有《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3)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主要作品有《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史记》是历史散文.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之一,前“三史、四史”之首.
(4)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班马”之一.主要作品有《汉书》.开创断代的纪传体史书体例,前“三史、四史”之一.
(5)乐府民歌和赋乐.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主要流传的作品有《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
(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3)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其主要作品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4)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有《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5)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6)范晔,字尉宗,著《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
(7)刘义庆,袭封临川王.主要作品有《世说》,唐时称为《世说新书》,宋时称《世说新语》.属笔记体小说,记载魏晋人物的言谈轶事,与“志怪小说”相对,可看作“志人小说”的开端.
(8)刘勰,字彦和,晚年为僧,法名慧地.主要作品有《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9)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扬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