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级行政单位简称的由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23 19:19:26
中国省级行政单位简称的由来.
截至2001年底,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下面按照“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庆回归,爱我祖国好河山.”的记忆口诀,分别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简称的由来简单介绍如下: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地处108°47′~114°15′E,24°39′~30°08′N之间;面积21万Km2.春秋战国时属楚国,秦分二郡,汉属荆州.唐分归两道,因地居洞庭湖以南,始称湖南.宋为两路,元、明设湖广行省,清置湖南省.因湘江纵贯省境,故简称湘.省会长沙.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地处108°21′~116°07′E,29°05′~33°20′N之间;面积18.6万Km2.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之地.秦统一后,楚地为避秦始皇父亲名“子楚”讳,遂以荆山之“荆”改称之.后湖北多称荆,有时合称荆楚.汉属荆州.北宋置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因地处洞庭湖以北,始称湖北.元代属湖广行省.明代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清康熙年间,改为湖北省,沿袭至今.因西部有鄂西山地,故简称鄂.省会武汉.
广东省位于华南地区东部;地处108°13′~119°59′E,3°28′~25°31′N之间;面积18万多Km2.战国时为百越地,秦属南海、象两郡,汉属交州,唐为岭南道.宋置广南东路和西路,从简称中得广东政区名.元属江西行省,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设广东省.因古时为南越地(越又作粤),故简称粤.省会广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华南地区西部;地处104°29′~112°13′E,20°54′~26°23′N之间;面积23.6万Km2.战国为百越地,秦分属桂林、象两郡,汉属交州.唐属岭南道,宋分广南西路、东路,由简称得广西政区名.元属湖广行省,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初为广西省.1958年设广西壮族自治区.因秦时为桂林郡辖地,故简称桂.首府南宁.
河南省位于古时传说中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和雍州)中心的“豫州”或称“中州”、“中原”;地处110°22′~116°38′E,31°23′~36°22′N之间;面积16.7万Km2.夏、商时期即以此为生息地.战国为东周、韩、魏地,秦设河南县,汉置郡,唐正式建河南(黄河以南得名)道,宋、金分多路,元属河南江北行省,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创河南省.因在豫州之域,故简称豫.省会郑州.
河北省位于北京周边;地处113°04′~119°53′E,36°01′~42°37′N之间;面积18.77万Km2.古时为中国传说中的九州之一.春秋战国时,北部属燕国,南部属晋国,故有“燕赵”之称.秦时设多郡.汉设幽冀二州.三国归魏辖.晋仍设二州.唐为河北道,因地处黄河以北而得名.宋为东、西路.元为中书省所辖.明改北直隶省.清称直隶省.1928年始称河北省.因汉设幽冀二州,故简称为冀.省会石家庄.
山东省位于渤海和黄海之滨;地处114°36′~112°43′E,34°25′~38°23′N之间;面积15.3万Km2.春秋为齐鲁之地,秦分多郡,汉分属青、兖、徐等3州,唐归河南、河北道,宋、金分两路,后改为山东东路、西路,创始政区名称.元属中书省,明置山东布政使司,清为山东省.省会济南.
山西省位于太行山西侧,故称山西;地处110°15′~114°32′E,34°35′~40°45′N之间;面积15.63万Km2.古时属并州,春秋时为晋国,故简称为晋.战国为赵地.秦置多郡,汉仍称并州,唐为河东道,宋置河东路,金被分属.元属中书省.明设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会太原.
江苏省位于长江下游,东濒黄海;地处116°21′~121°54′E,30°46′~35°08′N之间;面积10万多Km2.春秋为吴、宋属地,战国归楚,秦划多郡,汉属徐、扬二州.三国苏南为吴,苏北为魏.唐宋为三道,元归江北、江浙两行省,明直隶南京.清取江宁府、苏州府合称,置江苏省,始得“江苏”政区名.省会南京.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地处113°34′~118°28′E,24°29′~30°05′N之间;面积16万多Km2.春秋战国为楚国地,秦属九江郡,汉为扬州地.唐属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为政区原始名.宋为江南西、江南东两路,元为江西行省.明置江西布政使司,清为江西省.因境内大河以赣江为最,故简称赣.省会南昌.
浙江省位于东海的近邻;地处118°01′~123°08′E,27°01′~31°10′N之间;面积10.18万Km2.春秋为越国地,战国为楚国地.汉置多郡,唐始置浙江西、东道(因钱塘江流向曲折——因折与浙同音,又称浙江,渐成地名),宋置两路,元属江浙行省,明为浙江布政司,清设浙江省.省会杭州.
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北部;地处121°13′~135°06′E,43°26′~53°34′N之间;面积46.9万Km2. 古时为肃慎地,汉为挹娄、夫余地.唐属渤海国,辽金为东京、上京二道(路),元归辽阳行省,明属女真奴儿干都司.清1671年沿黑龙江岸筑城,名黑龙江城,后置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地处 34°22′~ 49°33′E, 73°41′~ 96°18′N之间;面积160万Km2,占全国1/6,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古称西域,汉置西域都护府,唐置安西、北庭两都护府,宋为西辽地,元设两行省.清属伊犁将军府,被称新疆,1884年建新疆省.1955年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
辽宁省位于东北南部;地处118°53′~125°46′E,38°43′~43°26′N之间;面积14.59万Km2.战国属燕国,秦归辽东、辽西两郡,汉为幽州,唐置安东都护府及河北道,辽金分属三道(路),元置中书省,明设都指挥使司,清初建都称盛京,清末改奉天省.1929年取"辽河流域永久安宁之意",改称辽宁省.省会沈阳.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104°17′~107°40′E,35°14′~39°22′N之间;面积6.6万Km2.春秋战国为羌戎、匈奴族散居地,秦属北地郡,汉、魏分属郡州.唐、宋分归两道(路).元称宁夏行省(取"夏地安宁"义得省名),明设宁夏卫,属陕西布政使司,清属甘肃省.1928年设宁夏省.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首府银川.
青海省位于西北中部;地处89°35′~103°03′E,31°4′~39°19′N之间;面积72.4万Km2.古为西羌居地,汉设郡,隋设二郡,唐、宋属吐蕃.元多属,明为西番地,清多属.1928年置青海省,因境内青海湖得名,简称青.省会西宁.
陕西省位于位于黄河中游,西北地区东部;105°29′~111°15′E,31°42′~39°35′N;20.5万Km2.陕西在西周初得名.当时周、召二公以陕原(同“塬”,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地貌,特点为:四边陡,顶上平)为界分而治之.陕原以东由周公治理,称“陕东”;陕原以西由召公治理称“陕西”;又因陕西在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治地,故又简称“秦”. 秦代为内史及汉中郡、上郡,汉属司隶和并、益州,唐属关内、山南等道,宋初置陕西路.元设陕西行省,自清朝始设陕西省制至今.省会西安.
甘肃省位于河西走廊周围;地处93°28′~108°44′E,32°36′~42°48′N之间;面积45.1万Km2.春秋战国为秦、西戎地.秦置二郡,汉属凉州.唐分三道,宋分两路,西夏时合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两州首字得甘肃政区名.元置甘肃行省,始作省名.明属陕西省,清为甘肃省.因境内有陇山,故简称陇.省会兰州.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处97°32′~106°12′E,21°08′~29°15′N之间;面积39.4万Km2.因省内东部地区古属滇国疆域,故简称滇.省会昆明.春秋楚国开滇,汉属益州.三国属蜀,唐归剑南道,五代、宋为大理国,元设云南行省(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明置云南布政使司,清设云南省.省会昆明.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云贵高原东部;地处103°37′~109°32′E,24°37′~29°13′N之间;面积17万Km2.春秋战国为楚、蜀、夜郎等7小国地,秦分多郡.汉属荆、益二州,隋、唐置黔中道.宋名贵州,元分属湖广、云南、四川三个行省,明设贵州布政使司.清为贵州省.因元时为黔州,故简称黔.省会贵阳.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地处78°25′~99°06′E,26°44′~36°32′N之间;面积120万Km2.周为西戎,汉为西羌地,唐后属吐蕃,元设乌思藏宣尉司都元帅府.明设二都指挥使司,清先分治,后定名西藏(藏为圣洁义,因藏在中国西,康熙帝定名西藏),划为行政区.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首府拉萨.
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地处97°22′~110°10′E,26°03′~34°20′N之间;面积56.7万Km2.春秋战国时为巴、蜀国,秦置蜀郡,汉属益州.唐分两道.宋置4路,元设四川行省,简称四川行省,始有初称.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设四川省.故简称蜀(或川).省会成都.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端;地处115°25′~117°30′E,39°26′N;面积16807 Km2.春秋战国为燕国都城,称蓟.辽为陪都,称南京,又名燕京.金建都于此,号中都.此后800年,元称大都,明、清称京师,曾改称为北平、北京,及民国初年,称为首都.
上海市地处中国海岸带的中部,面临太平洋,背靠长江流域;位于30′41′~31′53′E,120′51′~122′12′N之间;面积6341 Km2.唐宋时期,上海旧城厢一带是个渔村,在它的东面有两条河注入东北方的高桥、长江口一带.东面一条叫下海浦,西面靠近渔村的一条叫上海浦,渔村即以此为名,叫“上海”.新石器时代吴淞口下游一带的居民,以渔猎为生,并创造了一种叫“沪”的捕鱼的工具.这种工具适合于上海一带潮水涨落时进行捕鱼.后来就把这一带地方叫“沪”,简写为“沪”.
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地处116°44′~118°01′E,38°33′~44°15′N之间;面积1.13万Km2.战国时有民散居.汉、隋在此开凿运河,渐成重地.宋、辽时此为前线,金、元称直沽.明置海津镇,后取“天子津渡”之意,以纪念明成祖朱棣夺权胜利,改称“天津”,再筑城置天津卫.清为直隶州、天津府.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跨105°11′~110°11′E,28°10′~32°13′N之间;面积8.2万Km2.大约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以重庆为中心地带的大片地区,已形成强大的奴隶制部族联盟,统称“巴”.周慎靓王五年,秦灭巴国,置巴郡.秦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汉朝时称江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更中荆州、益州、巴州、楚州.隋唐时为渝州(郡),故简称为渝.北宋改为恭州,取恭顺朝廷之意.1189年皇子赵淳接踵于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内禅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将恭州升格命名为重庆府.重庆因此而得名.1997年,经全国人大批准,从四川省分离出来设为直辖市.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边中部;地跨97°12′~126°04′E,37°34′~53°23′N之间;面积118.3万Km2.战国时属赵、燕、匈奴、东胡、秦汉置诸多郡,唐属多州,元归各路(府)辖.清朝实行盟旗制,称漠北外蒙古、漠南内蒙古.“内蒙古”一词始为区域名称, 并沿用至今.民国设3个特别区,后改建成省.1947年建立我国最早的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
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海面,面积3.6万Km2.包括台湾岛(面积3.58万平方千米)、澎湖列岛、绿岛、钓鱼岛、兰屿、彭佳屿、赤尾屿.据实考及史载,原先的安平地区,存在着一个称为台窝湾族的土著部落,习惯上就把这一地区称为“台窝湾”,后随习惯的变化与官府的正式命名,“台湾”逐成为全岛的名称.《尚书·禹贡》中称台湾为岛夷,汉晋南北朝称夷洲.宋属福建路,元、明设巡检司.清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885年建台湾省,1895年被日侵占,1945年归还.省会台北.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部的南海之中;地处108°37′~117°50′E,3°58′~20°20′N之间;面积3.4万多Km2.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领海.汉初设珠崖、儋耳二郡,三国称海南,因这些面积较小的陆地位于我国南面的海洋中而得名.唐分设崖州、琼州、儋州等,明设琼州府,清改琼崖道,属广东省.1988年从广东省分离出来,置海南省,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因古名琼州,故简称为琼.省会海口.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处115°50′~120°47′E,23°30′~28°19′N之间;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面积12万多Km2.春秋属越,战国归楚.秦设闽中郡,汉属扬州会稽郡.唐归江南道,后取所辖5州中前两州首字得名“福建”.宋设福建路,元归江浙行省,后改福建行省.明依元制,清初始设福建省.因境内的闽江而简称闽.省会福州.
吉林省位于东北中部;地处121°38′~131°17′E,40°52′~46°18′N之间,面积18.74万Km2.周汉以来即设政区,唐属渤海地,辽属两道,金分两路,元属辽阳行省,明置建州为女真地.清1673年在此建城,名吉林乌拉(意为沿着松花江),后置吉林省.省会长春.
安徽省位于华东地区西北部;地处114°43′~119°38′E,29°25′~34°39′N之间;面积13万多Km2.春秋属吴、楚等国.汉分三州,唐属三道,元归两行省,明直隶南京.清初1667年取安庆、徽州二府字首建安徽省.因境内西南部有霍山,也叫皖山,故简称皖.省会合肥.
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东侧深圳市之南;地居世界航道要冲,扼华南门户.陆地面积1092 Km2.香港在宋代以前,为水上渔民捕鱼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后,岛上有个小村,名叫“ 香港村”,为转运南粤香料(贡品“东莞女儿香”)的集散港.香港即是以莞香的产销转运而得名.现已扩大为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的统称.清朝后期,英国强占了我国的香港地区.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珠江口西岸;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面积为16.92K m2.“澳门”的名称出现较早.元末明初时期就有澳门之名,因为那时它的南北有两座高台(现称东望洋山、西望洋山),高高相对,形状如澳之门,因此,当地渔民就把它们称为“澳门”,一直沿用至今.澳门曾被葡萄牙非法占有达400多年.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
中国各省省名之由来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云南:以在云岭之南得名.汉即设云南县,为云南得名的开始.唐为六诏,后为南诏;宋为大理国;元置云南行省及云南诸路道;明置云南省,后改云南布政使司;清改云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贵州: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属吐蕃;元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属朵甘都司等;清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的开始;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
陕西:以陕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属京畿道和关内道;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后分设永兴军路,以军事鄜延、邠宁、环庆、秦凤、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元设陕西行省和陕西汉中道;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吉林: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唐属东北民族地;辽属东京路;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设吉林将军,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变.
宁夏:以西夏安宁得名.唐属关内道;宋时属西夏;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为宁夏得名的开始,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迁甘州路.明属陕西省,改宁夏路为宁夏卫;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并设宁夏将军;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建国后撤消并入甘肃省,后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海南:以海南岛得名.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明属广东省;清仍之,正式称琼崖为海南岛;民国仍之,后设海南特别行政区,仍属省;建国后设海南行政区,仍属省,1988升海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台湾:以台湾府得名.唐宋均为化外地;元在澎湖设巡检司,兼管台湾渔民;明为荷兰所占,明末郑成功收复,设东宁省及承天府;清郑氏,设台湾府及台厦道,是为台湾得名的开始,并正式称台湾岛,后改台厦道为台湾道;清末设台湾省,后为日占,仍称台湾;民国收复,恢复台湾省,省名至今未变.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西藏地方;建国后仍之,后改西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内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唐为突厥地;宋时出现蒙古部落;后建元朝,其地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分达靼鞑及瓦剌;清统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并属理藩院.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建国前以今内蒙古东部设内蒙古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新疆: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唐宋为西域;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清统一其地,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设伊犁将军,又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其时贵州新辟疆土亦称新疆);清未设新疆省,是为新疆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后改新疆维吾儿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
1.京:战国时期称蓟,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京城.辽国称燕京.金国改称京都.元朝称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称北平,永乐帝朱棣改北平为北京.简称京.
2.天津:明朝,燕王为争夺皇帝位,在这里发兵渡河南下,打败他的侄子明惠帝而篡了位.为纪念在这里渡河起兵,所以称「天津」,意即天子经过的渡口,简称津.
3.上海:北宋初期,这里已形成居民点,从这里上海洋,所以称上海.上海原来是捕鱼的地方,当时渔民创造了一种捕鱼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编成,插在水中),后来邕改为沪,所以上海简称沪.
4.黑龙江省:由黑龙江而得名.因为江水呈黑绿色,蜿蜒地流着象条游龙.简称黑.
5.吉林省:清朝在松花江沿岸建立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满语吉林是『沿』的意思,乌拉是「大川」的意思.就是沿着松花江的城市,后来建省时,就用它命名叫吉林省.简称吉.
6.辽宁省:由于它在辽河流域,取辽河永久安宁之意,简称辽.
7.河北省:相对于黄河为北.唐朝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为河北道,1928年称河北省.因代属冀州地区,所以简称冀.
8.河南省:相对于黄河为南,主要部分在黄河以南,因为古代属豫州地区,所以简称豫.
9.山西省:相对于太行山为西.明朝设置山西省,春秋时是晋国领土,所以简称晋.
10.山东省:相对于太行山为东.明朝设置山东省,春秋时是鲁国领土,所以简称鲁.
11.湖南省:相对于洞庭湖为南.由于湘江纵贯全省,所以简称湘.
12.湖北省:相对于洞庭湖为北.清朝时省会武昌属鄂州管辖,所以简称鄂.
13.浙江省:境内的浙江盘回曲折,浙江就是富春江.简称浙.
14.江西省:唐朝为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清朝时改为江西省.因赣江纵贯全省,所以简称赣.
15陕西省:是指现在的河南省陕县西南陕陌以西的地区称陕西.简称陕.古代时是秦国领土,又简称秦.
16.安徽省:以清朝时的安庆府(今安庆)和徽州府(今歙县)的头一字组成.因境内有皖山(天柱山),因而简称皖.
17.江苏省:是以清朝时的江宁府(今南京市)和苏州府(今苏州市)的头一个字组成.简称苏.
18.甘肃省:是以古代甘州(今长掖),肃州(今酒泉)的头一个字组成,简称甘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地处108°47′~114°15′E,24°39′~30°08′N之间;面积21万Km2.春秋战国时属楚国,秦分二郡,汉属荆州.唐分归两道,因地居洞庭湖以南,始称湖南.宋为两路,元、明设湖广行省,清置湖南省.因湘江纵贯省境,故简称湘.省会长沙.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地处108°21′~116°07′E,29°05′~33°20′N之间;面积18.6万Km2.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之地.秦统一后,楚地为避秦始皇父亲名“子楚”讳,遂以荆山之“荆”改称之.后湖北多称荆,有时合称荆楚.汉属荆州.北宋置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因地处洞庭湖以北,始称湖北.元代属湖广行省.明代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清康熙年间,改为湖北省,沿袭至今.因西部有鄂西山地,故简称鄂.省会武汉.
广东省位于华南地区东部;地处108°13′~119°59′E,3°28′~25°31′N之间;面积18万多Km2.战国时为百越地,秦属南海、象两郡,汉属交州,唐为岭南道.宋置广南东路和西路,从简称中得广东政区名.元属江西行省,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设广东省.因古时为南越地(越又作粤),故简称粤.省会广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华南地区西部;地处104°29′~112°13′E,20°54′~26°23′N之间;面积23.6万Km2.战国为百越地,秦分属桂林、象两郡,汉属交州.唐属岭南道,宋分广南西路、东路,由简称得广西政区名.元属湖广行省,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初为广西省.1958年设广西壮族自治区.因秦时为桂林郡辖地,故简称桂.首府南宁.
河南省位于古时传说中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和雍州)中心的“豫州”或称“中州”、“中原”;地处110°22′~116°38′E,31°23′~36°22′N之间;面积16.7万Km2.夏、商时期即以此为生息地.战国为东周、韩、魏地,秦设河南县,汉置郡,唐正式建河南(黄河以南得名)道,宋、金分多路,元属河南江北行省,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创河南省.因在豫州之域,故简称豫.省会郑州.
河北省位于北京周边;地处113°04′~119°53′E,36°01′~42°37′N之间;面积18.77万Km2.古时为中国传说中的九州之一.春秋战国时,北部属燕国,南部属晋国,故有“燕赵”之称.秦时设多郡.汉设幽冀二州.三国归魏辖.晋仍设二州.唐为河北道,因地处黄河以北而得名.宋为东、西路.元为中书省所辖.明改北直隶省.清称直隶省.1928年始称河北省.因汉设幽冀二州,故简称为冀.省会石家庄.
山东省位于渤海和黄海之滨;地处114°36′~112°43′E,34°25′~38°23′N之间;面积15.3万Km2.春秋为齐鲁之地,秦分多郡,汉分属青、兖、徐等3州,唐归河南、河北道,宋、金分两路,后改为山东东路、西路,创始政区名称.元属中书省,明置山东布政使司,清为山东省.省会济南.
山西省位于太行山西侧,故称山西;地处110°15′~114°32′E,34°35′~40°45′N之间;面积15.63万Km2.古时属并州,春秋时为晋国,故简称为晋.战国为赵地.秦置多郡,汉仍称并州,唐为河东道,宋置河东路,金被分属.元属中书省.明设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会太原.
江苏省位于长江下游,东濒黄海;地处116°21′~121°54′E,30°46′~35°08′N之间;面积10万多Km2.春秋为吴、宋属地,战国归楚,秦划多郡,汉属徐、扬二州.三国苏南为吴,苏北为魏.唐宋为三道,元归江北、江浙两行省,明直隶南京.清取江宁府、苏州府合称,置江苏省,始得“江苏”政区名.省会南京.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地处113°34′~118°28′E,24°29′~30°05′N之间;面积16万多Km2.春秋战国为楚国地,秦属九江郡,汉为扬州地.唐属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为政区原始名.宋为江南西、江南东两路,元为江西行省.明置江西布政使司,清为江西省.因境内大河以赣江为最,故简称赣.省会南昌.
浙江省位于东海的近邻;地处118°01′~123°08′E,27°01′~31°10′N之间;面积10.18万Km2.春秋为越国地,战国为楚国地.汉置多郡,唐始置浙江西、东道(因钱塘江流向曲折——因折与浙同音,又称浙江,渐成地名),宋置两路,元属江浙行省,明为浙江布政司,清设浙江省.省会杭州.
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北部;地处121°13′~135°06′E,43°26′~53°34′N之间;面积46.9万Km2. 古时为肃慎地,汉为挹娄、夫余地.唐属渤海国,辽金为东京、上京二道(路),元归辽阳行省,明属女真奴儿干都司.清1671年沿黑龙江岸筑城,名黑龙江城,后置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地处 34°22′~ 49°33′E, 73°41′~ 96°18′N之间;面积160万Km2,占全国1/6,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古称西域,汉置西域都护府,唐置安西、北庭两都护府,宋为西辽地,元设两行省.清属伊犁将军府,被称新疆,1884年建新疆省.1955年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
辽宁省位于东北南部;地处118°53′~125°46′E,38°43′~43°26′N之间;面积14.59万Km2.战国属燕国,秦归辽东、辽西两郡,汉为幽州,唐置安东都护府及河北道,辽金分属三道(路),元置中书省,明设都指挥使司,清初建都称盛京,清末改奉天省.1929年取"辽河流域永久安宁之意",改称辽宁省.省会沈阳.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104°17′~107°40′E,35°14′~39°22′N之间;面积6.6万Km2.春秋战国为羌戎、匈奴族散居地,秦属北地郡,汉、魏分属郡州.唐、宋分归两道(路).元称宁夏行省(取"夏地安宁"义得省名),明设宁夏卫,属陕西布政使司,清属甘肃省.1928年设宁夏省.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首府银川.
青海省位于西北中部;地处89°35′~103°03′E,31°4′~39°19′N之间;面积72.4万Km2.古为西羌居地,汉设郡,隋设二郡,唐、宋属吐蕃.元多属,明为西番地,清多属.1928年置青海省,因境内青海湖得名,简称青.省会西宁.
陕西省位于位于黄河中游,西北地区东部;105°29′~111°15′E,31°42′~39°35′N;20.5万Km2.陕西在西周初得名.当时周、召二公以陕原(同“塬”,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地貌,特点为:四边陡,顶上平)为界分而治之.陕原以东由周公治理,称“陕东”;陕原以西由召公治理称“陕西”;又因陕西在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治地,故又简称“秦”. 秦代为内史及汉中郡、上郡,汉属司隶和并、益州,唐属关内、山南等道,宋初置陕西路.元设陕西行省,自清朝始设陕西省制至今.省会西安.
甘肃省位于河西走廊周围;地处93°28′~108°44′E,32°36′~42°48′N之间;面积45.1万Km2.春秋战国为秦、西戎地.秦置二郡,汉属凉州.唐分三道,宋分两路,西夏时合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两州首字得甘肃政区名.元置甘肃行省,始作省名.明属陕西省,清为甘肃省.因境内有陇山,故简称陇.省会兰州.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处97°32′~106°12′E,21°08′~29°15′N之间;面积39.4万Km2.因省内东部地区古属滇国疆域,故简称滇.省会昆明.春秋楚国开滇,汉属益州.三国属蜀,唐归剑南道,五代、宋为大理国,元设云南行省(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明置云南布政使司,清设云南省.省会昆明.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云贵高原东部;地处103°37′~109°32′E,24°37′~29°13′N之间;面积17万Km2.春秋战国为楚、蜀、夜郎等7小国地,秦分多郡.汉属荆、益二州,隋、唐置黔中道.宋名贵州,元分属湖广、云南、四川三个行省,明设贵州布政使司.清为贵州省.因元时为黔州,故简称黔.省会贵阳.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地处78°25′~99°06′E,26°44′~36°32′N之间;面积120万Km2.周为西戎,汉为西羌地,唐后属吐蕃,元设乌思藏宣尉司都元帅府.明设二都指挥使司,清先分治,后定名西藏(藏为圣洁义,因藏在中国西,康熙帝定名西藏),划为行政区.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首府拉萨.
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地处97°22′~110°10′E,26°03′~34°20′N之间;面积56.7万Km2.春秋战国时为巴、蜀国,秦置蜀郡,汉属益州.唐分两道.宋置4路,元设四川行省,简称四川行省,始有初称.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设四川省.故简称蜀(或川).省会成都.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端;地处115°25′~117°30′E,39°26′N;面积16807 Km2.春秋战国为燕国都城,称蓟.辽为陪都,称南京,又名燕京.金建都于此,号中都.此后800年,元称大都,明、清称京师,曾改称为北平、北京,及民国初年,称为首都.
上海市地处中国海岸带的中部,面临太平洋,背靠长江流域;位于30′41′~31′53′E,120′51′~122′12′N之间;面积6341 Km2.唐宋时期,上海旧城厢一带是个渔村,在它的东面有两条河注入东北方的高桥、长江口一带.东面一条叫下海浦,西面靠近渔村的一条叫上海浦,渔村即以此为名,叫“上海”.新石器时代吴淞口下游一带的居民,以渔猎为生,并创造了一种叫“沪”的捕鱼的工具.这种工具适合于上海一带潮水涨落时进行捕鱼.后来就把这一带地方叫“沪”,简写为“沪”.
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地处116°44′~118°01′E,38°33′~44°15′N之间;面积1.13万Km2.战国时有民散居.汉、隋在此开凿运河,渐成重地.宋、辽时此为前线,金、元称直沽.明置海津镇,后取“天子津渡”之意,以纪念明成祖朱棣夺权胜利,改称“天津”,再筑城置天津卫.清为直隶州、天津府.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跨105°11′~110°11′E,28°10′~32°13′N之间;面积8.2万Km2.大约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以重庆为中心地带的大片地区,已形成强大的奴隶制部族联盟,统称“巴”.周慎靓王五年,秦灭巴国,置巴郡.秦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汉朝时称江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更中荆州、益州、巴州、楚州.隋唐时为渝州(郡),故简称为渝.北宋改为恭州,取恭顺朝廷之意.1189年皇子赵淳接踵于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内禅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将恭州升格命名为重庆府.重庆因此而得名.1997年,经全国人大批准,从四川省分离出来设为直辖市.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边中部;地跨97°12′~126°04′E,37°34′~53°23′N之间;面积118.3万Km2.战国时属赵、燕、匈奴、东胡、秦汉置诸多郡,唐属多州,元归各路(府)辖.清朝实行盟旗制,称漠北外蒙古、漠南内蒙古.“内蒙古”一词始为区域名称, 并沿用至今.民国设3个特别区,后改建成省.1947年建立我国最早的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
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海面,面积3.6万Km2.包括台湾岛(面积3.58万平方千米)、澎湖列岛、绿岛、钓鱼岛、兰屿、彭佳屿、赤尾屿.据实考及史载,原先的安平地区,存在着一个称为台窝湾族的土著部落,习惯上就把这一地区称为“台窝湾”,后随习惯的变化与官府的正式命名,“台湾”逐成为全岛的名称.《尚书·禹贡》中称台湾为岛夷,汉晋南北朝称夷洲.宋属福建路,元、明设巡检司.清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885年建台湾省,1895年被日侵占,1945年归还.省会台北.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部的南海之中;地处108°37′~117°50′E,3°58′~20°20′N之间;面积3.4万多Km2.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领海.汉初设珠崖、儋耳二郡,三国称海南,因这些面积较小的陆地位于我国南面的海洋中而得名.唐分设崖州、琼州、儋州等,明设琼州府,清改琼崖道,属广东省.1988年从广东省分离出来,置海南省,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因古名琼州,故简称为琼.省会海口.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处115°50′~120°47′E,23°30′~28°19′N之间;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面积12万多Km2.春秋属越,战国归楚.秦设闽中郡,汉属扬州会稽郡.唐归江南道,后取所辖5州中前两州首字得名“福建”.宋设福建路,元归江浙行省,后改福建行省.明依元制,清初始设福建省.因境内的闽江而简称闽.省会福州.
吉林省位于东北中部;地处121°38′~131°17′E,40°52′~46°18′N之间,面积18.74万Km2.周汉以来即设政区,唐属渤海地,辽属两道,金分两路,元属辽阳行省,明置建州为女真地.清1673年在此建城,名吉林乌拉(意为沿着松花江),后置吉林省.省会长春.
安徽省位于华东地区西北部;地处114°43′~119°38′E,29°25′~34°39′N之间;面积13万多Km2.春秋属吴、楚等国.汉分三州,唐属三道,元归两行省,明直隶南京.清初1667年取安庆、徽州二府字首建安徽省.因境内西南部有霍山,也叫皖山,故简称皖.省会合肥.
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东侧深圳市之南;地居世界航道要冲,扼华南门户.陆地面积1092 Km2.香港在宋代以前,为水上渔民捕鱼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后,岛上有个小村,名叫“ 香港村”,为转运南粤香料(贡品“东莞女儿香”)的集散港.香港即是以莞香的产销转运而得名.现已扩大为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的统称.清朝后期,英国强占了我国的香港地区.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珠江口西岸;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面积为16.92K m2.“澳门”的名称出现较早.元末明初时期就有澳门之名,因为那时它的南北有两座高台(现称东望洋山、西望洋山),高高相对,形状如澳之门,因此,当地渔民就把它们称为“澳门”,一直沿用至今.澳门曾被葡萄牙非法占有达400多年.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
中国各省省名之由来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云南:以在云岭之南得名.汉即设云南县,为云南得名的开始.唐为六诏,后为南诏;宋为大理国;元置云南行省及云南诸路道;明置云南省,后改云南布政使司;清改云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贵州: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属吐蕃;元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属朵甘都司等;清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的开始;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
陕西:以陕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属京畿道和关内道;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后分设永兴军路,以军事鄜延、邠宁、环庆、秦凤、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元设陕西行省和陕西汉中道;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吉林: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唐属东北民族地;辽属东京路;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设吉林将军,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变.
宁夏:以西夏安宁得名.唐属关内道;宋时属西夏;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为宁夏得名的开始,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迁甘州路.明属陕西省,改宁夏路为宁夏卫;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并设宁夏将军;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建国后撤消并入甘肃省,后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海南:以海南岛得名.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明属广东省;清仍之,正式称琼崖为海南岛;民国仍之,后设海南特别行政区,仍属省;建国后设海南行政区,仍属省,1988升海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台湾:以台湾府得名.唐宋均为化外地;元在澎湖设巡检司,兼管台湾渔民;明为荷兰所占,明末郑成功收复,设东宁省及承天府;清郑氏,设台湾府及台厦道,是为台湾得名的开始,并正式称台湾岛,后改台厦道为台湾道;清末设台湾省,后为日占,仍称台湾;民国收复,恢复台湾省,省名至今未变.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西藏地方;建国后仍之,后改西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内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唐为突厥地;宋时出现蒙古部落;后建元朝,其地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分达靼鞑及瓦剌;清统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并属理藩院.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建国前以今内蒙古东部设内蒙古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新疆: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唐宋为西域;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清统一其地,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设伊犁将军,又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其时贵州新辟疆土亦称新疆);清未设新疆省,是为新疆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后改新疆维吾儿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
1.京:战国时期称蓟,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京城.辽国称燕京.金国改称京都.元朝称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称北平,永乐帝朱棣改北平为北京.简称京.
2.天津:明朝,燕王为争夺皇帝位,在这里发兵渡河南下,打败他的侄子明惠帝而篡了位.为纪念在这里渡河起兵,所以称「天津」,意即天子经过的渡口,简称津.
3.上海:北宋初期,这里已形成居民点,从这里上海洋,所以称上海.上海原来是捕鱼的地方,当时渔民创造了一种捕鱼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编成,插在水中),后来邕改为沪,所以上海简称沪.
4.黑龙江省:由黑龙江而得名.因为江水呈黑绿色,蜿蜒地流着象条游龙.简称黑.
5.吉林省:清朝在松花江沿岸建立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满语吉林是『沿』的意思,乌拉是「大川」的意思.就是沿着松花江的城市,后来建省时,就用它命名叫吉林省.简称吉.
6.辽宁省:由于它在辽河流域,取辽河永久安宁之意,简称辽.
7.河北省:相对于黄河为北.唐朝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为河北道,1928年称河北省.因代属冀州地区,所以简称冀.
8.河南省:相对于黄河为南,主要部分在黄河以南,因为古代属豫州地区,所以简称豫.
9.山西省:相对于太行山为西.明朝设置山西省,春秋时是晋国领土,所以简称晋.
10.山东省:相对于太行山为东.明朝设置山东省,春秋时是鲁国领土,所以简称鲁.
11.湖南省:相对于洞庭湖为南.由于湘江纵贯全省,所以简称湘.
12.湖北省:相对于洞庭湖为北.清朝时省会武昌属鄂州管辖,所以简称鄂.
13.浙江省:境内的浙江盘回曲折,浙江就是富春江.简称浙.
14.江西省:唐朝为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清朝时改为江西省.因赣江纵贯全省,所以简称赣.
15陕西省:是指现在的河南省陕县西南陕陌以西的地区称陕西.简称陕.古代时是秦国领土,又简称秦.
16.安徽省:以清朝时的安庆府(今安庆)和徽州府(今歙县)的头一字组成.因境内有皖山(天柱山),因而简称皖.
17.江苏省:是以清朝时的江宁府(今南京市)和苏州府(今苏州市)的头一个字组成.简称苏.
18.甘肃省:是以古代甘州(今长掖),肃州(今酒泉)的头一个字组成,简称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