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4 04:53:59
韦庄简介
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代表作有《菩萨蛮》([一]、[四]、[五])、《浣溪沙》(五)、《应天长》(二)、《荷叶杯》([一]、[二])、《清平乐》(三)、《谒金门》([二]、[三])、《河传》(二)、《天仙子》([二]、[四])、《诉衷情》(一)、《女冠子》([一]、[二])、《木兰花》等.韦庄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的重要词人.温秾丽,韦清新.诗人韦应物四世孙.至韦庄时,其族已衰,父母早亡,家境寒微.
韦庄
唐末五代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一说为玄宗相韦见素之后,其实并非一房),诗人韦应物四世孙.至韦庄时,其族已衰,父母早亡,家境寒微.
生平 韦庄一生经历,可分前后两期.
前期为仕唐时期.广明元年(880)他在长安应举,适值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未能脱走,至中和二年(882)春始得逃往洛阳,次年作《秦妇吟》.后去润州,在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幕中任职.光启元年(885),僖宗还京后,又因李克用逼迫,出奔凤翔、兴元.韦庄出于拥戴唐室之忱,离江南北上迎驾,中途因道路阻塞折返,后在婺州一带客居.景福二年(893)入京应试,不第.乾宁元年(894)再试及第,任校书郎,已年近60.后昭宗受李茂贞逼迫出奔华州,韦庄亦随驾任职.乾宁四年,奉诏随谏议大夫李询入蜀宣谕,得识王建.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诗歌.今存《浣花集》所收作品即止于光化三年(900),此后无诗作留存.
后期为仕蜀时期.天复元年 (901),他应聘为西蜀掌书记,自此在蜀达10年.天□四年 (907),朱全忠灭唐建梁,韦庄劝王建称帝,与之对抗,遂建立蜀国,史称前蜀.他被王建倚为心腹,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制定开国制度.后官至吏部侍郎平章事.在蜀时,他曾于成都浣花溪畔杜甫旧居重建草堂作为住所.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词.今存韦词大部分作于后期.
韦庄又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温、韦词在内容上并无多大差别,不外是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流连光景.但温词主要是供歌伎演唱的歌词,创作个性不鲜明;而韦词却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5首,学习白居易、刘禹锡《忆江南》的写法,追忆往昔在江南、洛阳的游历,把平生漂泊之感、饱经离乱之痛和思乡怀旧之情融注在一起,情蕴深至.
代表作有《菩萨蛮》([一]、[四]、[五])、《浣溪沙》(五)、《应天长》(二)、《荷叶杯》([一]、[二])、《清平乐》(三)、《谒金门》([二]、[三])、《河传》(二)、《天仙子》([二]、[四])、《诉衷情》(一)、《女冠子》([一]、[二])、《木兰花》等.韦庄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的重要词人.温秾丽,韦清新.诗人韦应物四世孙.至韦庄时,其族已衰,父母早亡,家境寒微.
韦庄
唐末五代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一说为玄宗相韦见素之后,其实并非一房),诗人韦应物四世孙.至韦庄时,其族已衰,父母早亡,家境寒微.
生平 韦庄一生经历,可分前后两期.
前期为仕唐时期.广明元年(880)他在长安应举,适值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未能脱走,至中和二年(882)春始得逃往洛阳,次年作《秦妇吟》.后去润州,在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幕中任职.光启元年(885),僖宗还京后,又因李克用逼迫,出奔凤翔、兴元.韦庄出于拥戴唐室之忱,离江南北上迎驾,中途因道路阻塞折返,后在婺州一带客居.景福二年(893)入京应试,不第.乾宁元年(894)再试及第,任校书郎,已年近60.后昭宗受李茂贞逼迫出奔华州,韦庄亦随驾任职.乾宁四年,奉诏随谏议大夫李询入蜀宣谕,得识王建.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诗歌.今存《浣花集》所收作品即止于光化三年(900),此后无诗作留存.
后期为仕蜀时期.天复元年 (901),他应聘为西蜀掌书记,自此在蜀达10年.天□四年 (907),朱全忠灭唐建梁,韦庄劝王建称帝,与之对抗,遂建立蜀国,史称前蜀.他被王建倚为心腹,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制定开国制度.后官至吏部侍郎平章事.在蜀时,他曾于成都浣花溪畔杜甫旧居重建草堂作为住所.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词.今存韦词大部分作于后期.
韦庄又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温、韦词在内容上并无多大差别,不外是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流连光景.但温词主要是供歌伎演唱的歌词,创作个性不鲜明;而韦词却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5首,学习白居易、刘禹锡《忆江南》的写法,追忆往昔在江南、洛阳的游历,把平生漂泊之感、饱经离乱之痛和思乡怀旧之情融注在一起,情蕴深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