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色,孔子不色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6 11:46:05
苏格拉底色,孔子不色
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从哲学上来看色和不色都是相对的西方特别是在古希腊是讲究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在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里,不能用色和不色来形容,他们追求形体的健美,精神的平衡,对绝对理念的追求,像性欲这种人类本身与生俱来的东西,在那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也不会用色来作为伦理道德上的评价.但你真的要比较苏格拉底和孔子到底谁更色,这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但真的要比较的话,也是在比较儒家哲学和西方哲学对待性的态度,像苏格拉底这样的大哲学家,爱智慧爱真理甚于一切,可以为之而生为之而死,这样一个人是不会被性所困扰,那时候的限制很少,至于生活在奴隶时代的孔子所主张的儒家哲学,所到底还是一种伦理的哲学没有上升到哲学的更高层次,儒家讲究“克己复礼为仁”一种要求自我克制自我牺牲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充满了功利的哲学方式,或多或少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所以孔子是用一种群体的价值实现牺牲了个人价值,有了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定与执着,所以孔子有“贤贤易色”之说.孔子不会是一个好色之人,儒家内在的主体人格的塑造是以一个个体的自我完善为基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模式.所以说儒家的哲学是一种仁人君子的伦理道德哲学,孔子看轻女色,注重道德教化,所以孔子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