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11/11 05:45: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秦始皇收复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后,为了巩固在这些地区的统治,迁3万户居民到河北、榆中,垦田生产,开拓边疆。东汉以后,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陆续向内迁徙。魏晋时,内迁活动更加频繁,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历史上称为“五胡”。自西晋末年至宋元时期,每一次北方大乱,都促使北方民众纷纷南迁到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地。
材料二 江西向湖南、湖北的移民活动始于唐代,结束于清朝中叶。其间迁移高潮迭起,尤以元末明初移民的声势最为壮观。因此有“江西填湖广”的谚语。两湖则早在元代以前就开始了向四川的移民。明末清初,由于天灾人祸,四川人口锐减。清政府鼓励移民入川,数以万计的湖南、湖北、江西等十几个省的移民来到巴蜀大地,故民间有“湖广填四川”之说。清道光以后,我国人口大量向关外、口外迁移。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内外出现了“移民实边”的议论。光绪时东三省全部开禁,内地移民涌向关外,东北地区的人口迅速增加。口外蒙古地区也于光绪年间开禁放垦。尽管“走西口”也是习惯性的人口迁移,但由于自然条件等种种原因,移民规模比“闯关东”要小得多。
材料三 秦汉至魏晋,黄河流域人民为逃避战祸,不断迁往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隋唐时期,中国商人大量移居海外。明代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郑和七下西洋等原因,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联系进一步增强,有更多的中国人前往东南亚各地经商和居住。
材料四 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始,华工大批出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国的海外移民有1000多万人。近代中国向海外移民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摘编自李传永、李恬《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8分)
(2)材料四显示了近代中国人口迁移呈现怎样的新特点?简析其原因。(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影响。(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1)特点:北方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迁移;中原地区居民向南方迁移;内地向边疆地区迁移;国内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向海外移民;一般是人口稠密地区向人口稀少地区、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进行开发性移民。(4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满分)

原因: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是出于对先进文化的向慕,而中原战乱使他们趁机入主中原;中原居民南迁主要是躲避战乱;内地居民迁往边疆是由于人口压力和政府推行的移民实边政策;国内人口移居海外是为了躲避战乱以及远洋航行的发展。(4分)

(2)新特点:空前规模地向海外移民。原因:近代列强对中国劳动力的掠夺。(2分)

(3)经济方面: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加强全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平衡性;促进落后民族的进步,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1分)

政治方面:促进民族融合和边疆巩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分)

文化方面:促进中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和中华文化向世界各地的扩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