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诗、故事、资料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23 20:26:05
韩愈的诗、故事、资料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指韩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780)以来的平庸诗风.
韩 愈(Han Yu)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 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 名作难 ,便问:“ 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 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 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这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 他长到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这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 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 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 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结婚. 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 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 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 ,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 :卢小姐果有见地,接着说道 :“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肮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已起了个新名字.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他和柳宗元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因为进言佛骨一事,被贬潮州,后因治政突出,迁袁州,即今江西宜春,刺袁州史.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现宜春秀江中有以沙洲,名为状元洲,传说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别功绩.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理论上: 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 韩愈石像
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
诗歌创作
他在诗歌创作上也有新的探索.所谓“以文为诗”,别开生面,用韵险怪,开创了“说理诗派”的诗风.当然,他的诗也存在着过分散文化、议论化的缺点,对后代有不良影响.
论说文
论说 韩愈全身像
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远;长篇如《送穷文》、《进学解》,运用问答形式,笔触幽默,构思奇特,锋芒毕露.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文笔多变,形象奇幻,理论精湛.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学习儒家经书的,如《平淮西碑》,用《尚书》和《雅》、《颂》体裁,篇幅宏大,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画记》直叙众多人物,写法脱化于《尚书·顾命》、《周礼·考工记·梓人职》.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张中丞传后叙》,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学《史记》、《汉书》,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等.记文学挚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贞曜先生墓志铭》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铭中,韩愈也有些“谀墓”(指为死者歌功颂德,在墓志铭中不论其功绩如何,一概夸大其词予以赞颂的行为)之作,当时已受讥斥. 《韩愈全集校注》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祭十二郎文》;一类写朋友交谊和患难生活,四言押韵,如《祭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杨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近传奇小说.韩愈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 他善于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如“蝇营狗苟”(《送穷文》)、“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进学解》)等新颖词语,韩文中较多.他主张“文从字顺”,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但他也有一种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谓“不可时施,只以自嬉”(《送穷文》),对后世有一定影响.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韩诗古体工而近体少,但律诗、绝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楚昭王庙》等. 韩愈
韩集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为最善;廖莹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遗文》(明徐氏东雅堂翻刻)最为通行.清代顾嗣立、方世举各有诗集单行注本.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是另行系年的集注本.另外,为韩集作校勘或补注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陈景云、王元启、沈钦韩、方成和今人徐震.年谱以宋洪兴祖《韩子年谱》最为详备.赵翼《瓯北诗话》、方东树《昭昧詹言》、林纾《韩柳文研究法》中有关部分,是评论其诗文的代表著作.《马说》被选入初中课本.
散文作品
韩愈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韩文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其散文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论说文,可分为两类,一是宣扬道统和儒家思想,如《原道》、《原性》、《原人》;另一类也或多或少存在着明道倾向,但重在反映现实,作不平之鸣,而且不少文章有一种反流俗、反传统的力量,并在行文中夹杂着强烈的感情倾向,如最有代表性的《师说》、《马说》. ②杂文,与论说文相比,杂文更为自由随便,或长或短,或庄或谐,文随事异,各当其用.如《进学解》通过设问设答的方式,反话正说,全文多用辞赋铺陈的手法排比对偶,行文轻松活泼.杂文中最可瞩目的是那些嘲讽现实、议论犀利的精悍短文,如《杂说》 、《获麟解》等,形式活泼,不拘一格,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③序文(即赠序),大都言简意赅,别出心裁,表现对现实社会的各种感慨,如《张中丞传后叙》、《送李愿归盘谷序》、 《送孟东野序》等.此外,韩愈还在传记、碑志中表现出状物叙事的杰出才能,如《毛颖传》《柳子厚墓志铭》等. ④传记、抒情散文,韩愈的传记文继承《史记》传统,叙事中刻画人物,议论、抒情妥帖巧妙.《张中丞传后叙》是公认的名篇.他的抒情文中的 《祭十二郎文》又是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韩 愈(Han Yu)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 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 名作难 ,便问:“ 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 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 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这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 他长到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这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 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 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 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结婚. 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 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 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 ,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 :卢小姐果有见地,接着说道 :“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肮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已起了个新名字.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他和柳宗元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因为进言佛骨一事,被贬潮州,后因治政突出,迁袁州,即今江西宜春,刺袁州史.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现宜春秀江中有以沙洲,名为状元洲,传说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别功绩.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理论上: 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 韩愈石像
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
诗歌创作
他在诗歌创作上也有新的探索.所谓“以文为诗”,别开生面,用韵险怪,开创了“说理诗派”的诗风.当然,他的诗也存在着过分散文化、议论化的缺点,对后代有不良影响.
论说文
论说 韩愈全身像
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远;长篇如《送穷文》、《进学解》,运用问答形式,笔触幽默,构思奇特,锋芒毕露.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文笔多变,形象奇幻,理论精湛.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学习儒家经书的,如《平淮西碑》,用《尚书》和《雅》、《颂》体裁,篇幅宏大,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画记》直叙众多人物,写法脱化于《尚书·顾命》、《周礼·考工记·梓人职》.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张中丞传后叙》,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学《史记》、《汉书》,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等.记文学挚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贞曜先生墓志铭》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铭中,韩愈也有些“谀墓”(指为死者歌功颂德,在墓志铭中不论其功绩如何,一概夸大其词予以赞颂的行为)之作,当时已受讥斥. 《韩愈全集校注》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祭十二郎文》;一类写朋友交谊和患难生活,四言押韵,如《祭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杨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近传奇小说.韩愈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 他善于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如“蝇营狗苟”(《送穷文》)、“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进学解》)等新颖词语,韩文中较多.他主张“文从字顺”,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但他也有一种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谓“不可时施,只以自嬉”(《送穷文》),对后世有一定影响.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韩诗古体工而近体少,但律诗、绝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楚昭王庙》等. 韩愈
韩集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为最善;廖莹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遗文》(明徐氏东雅堂翻刻)最为通行.清代顾嗣立、方世举各有诗集单行注本.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是另行系年的集注本.另外,为韩集作校勘或补注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陈景云、王元启、沈钦韩、方成和今人徐震.年谱以宋洪兴祖《韩子年谱》最为详备.赵翼《瓯北诗话》、方东树《昭昧詹言》、林纾《韩柳文研究法》中有关部分,是评论其诗文的代表著作.《马说》被选入初中课本.
散文作品
韩愈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韩文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其散文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论说文,可分为两类,一是宣扬道统和儒家思想,如《原道》、《原性》、《原人》;另一类也或多或少存在着明道倾向,但重在反映现实,作不平之鸣,而且不少文章有一种反流俗、反传统的力量,并在行文中夹杂着强烈的感情倾向,如最有代表性的《师说》、《马说》. ②杂文,与论说文相比,杂文更为自由随便,或长或短,或庄或谐,文随事异,各当其用.如《进学解》通过设问设答的方式,反话正说,全文多用辞赋铺陈的手法排比对偶,行文轻松活泼.杂文中最可瞩目的是那些嘲讽现实、议论犀利的精悍短文,如《杂说》 、《获麟解》等,形式活泼,不拘一格,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③序文(即赠序),大都言简意赅,别出心裁,表现对现实社会的各种感慨,如《张中丞传后叙》、《送李愿归盘谷序》、 《送孟东野序》等.此外,韩愈还在传记、碑志中表现出状物叙事的杰出才能,如《毛颖传》《柳子厚墓志铭》等. ④传记、抒情散文,韩愈的传记文继承《史记》传统,叙事中刻画人物,议论、抒情妥帖巧妙.《张中丞传后叙》是公认的名篇.他的抒情文中的 《祭十二郎文》又是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