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用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2 16:58:08
而和因和以在文言文中的全部意思
解题思路: 知识总结
解题过程:
一、而
1.用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与”“和”。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石钟山记》)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才”“接着”,或不译。
城入而璧留秦。(《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祭十二郎文》)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谏太宗十思疏》)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祭十二郎文》)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子产而死,其谁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六)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史记·项羽本纪》)
3.复音虚词“而已”,语气助词,表示限止,相当于“罢了”。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齐桓晋文之事》)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韩氏两世,惟此而已。(《祭十二郎文》)
二、以
1.用作介词。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愚溪诗序》)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永以书抵幕府。(1996年全国高考试卷)
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1998年全国高考试卷)
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1996年全国高考试卷)
俅以幸臣躐躋显位。(1998年全国高考试卷)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
毋以此贾祸。(1996年全国高考试卷)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信陵君窃符救赵》)
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祭十二郎文》)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2002年全国高考试卷)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基本相同,但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
以资觞豆之费可乎?(1996年全国高考试卷)
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出师表》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
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
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2001年全国高考试卷)
(四)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舟遥遥以轻飏(《归去来兮辞》)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得全首领以没。(1998年全国高考试卷)
扈从以行。(1998年全国高考试卷)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三、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趁着(机)”“随着”“凭借”“通过”等。
前所谴责,因而获免。(《柳毅传》) (因此)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趁机)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趁机)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凭借)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凭借)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2000年全国高考试卷) (通过)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2000年全国高考试卷) (通过)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侯生因谓公子曰……(《信陵君窃符救赵》)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鸿门宴》)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毅因诘之。(《柳毅传》)
飞骑因番请见。(1997年全国高考试卷)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2001年全国高考试卷)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2001年全国高考试卷)
最终答案:略
解题过程:
一、而
1.用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与”“和”。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石钟山记》)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才”“接着”,或不译。
城入而璧留秦。(《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祭十二郎文》)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谏太宗十思疏》)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祭十二郎文》)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子产而死,其谁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六)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史记·项羽本纪》)
3.复音虚词“而已”,语气助词,表示限止,相当于“罢了”。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齐桓晋文之事》)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韩氏两世,惟此而已。(《祭十二郎文》)
二、以
1.用作介词。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愚溪诗序》)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永以书抵幕府。(1996年全国高考试卷)
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1998年全国高考试卷)
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1996年全国高考试卷)
俅以幸臣躐躋显位。(1998年全国高考试卷)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
毋以此贾祸。(1996年全国高考试卷)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信陵君窃符救赵》)
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祭十二郎文》)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2002年全国高考试卷)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基本相同,但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
以资觞豆之费可乎?(1996年全国高考试卷)
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出师表》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
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
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2001年全国高考试卷)
(四)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舟遥遥以轻飏(《归去来兮辞》)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得全首领以没。(1998年全国高考试卷)
扈从以行。(1998年全国高考试卷)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三、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趁着(机)”“随着”“凭借”“通过”等。
前所谴责,因而获免。(《柳毅传》) (因此)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趁机)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趁机)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凭借)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凭借)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2000年全国高考试卷) (通过)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2000年全国高考试卷) (通过)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侯生因谓公子曰……(《信陵君窃符救赵》)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鸿门宴》)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毅因诘之。(《柳毅传》)
飞骑因番请见。(1997年全国高考试卷)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2001年全国高考试卷)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2001年全国高考试卷)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