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预习和老师上课提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2 13:31:11
初一预习和老师上课提纲
初中数学预习初探
数学学科预习的作用众所周知.从自己从教开始,就一直要求学生预习,但确未收到明显效果.因为一直以来所讲的预习仅仅是泛泛而谈,即把将要学的内容作一个粗略的研读.而到了学生那里,究竟能执行到什么程度,则很难把握了.因此,近来一直在思考如何对学生的预习要求明确化.根据近期的学习,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预习的基本要求
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完成以下六个部分的内容.
1、 试归纳出课文中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即所谓各段落的大意.
2、 整理出课文中的概念、公式.力争记住.适当的时候,可以整理两到三遍,同时学会分析关键词.
3、 研究例题.要寻找出例题中的关键步骤或易发生错误的步骤.
4、 仿照例题完成随堂练习.
5、 试做课后习题.
6、 如在预习中遇到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向老师提出.
综合以上六点,可谓称之“预习提纲”.
(二)如何进行指导
1、在刚开始两三个星期,带领学生在课上完成“预习提纲”.
2、然后,教师可以放手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模仿教师完成“预习提纲”.在此阶段,教师每天必须认真研读学生的“预习提纲” ,如有问题,应及时指出,并作出辅导.
3、最后,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这种预习的要求,教师可以再带领学生一个星期,共同去完成“预习提纲”的编写和其相关的任务.在这样反复的训练下,学生应当不难掌握如此预习的方法.而且,学生一旦掌握了此法,在课堂上听起课来也事半功倍.当然,这与教师如何上课是分不开的.
(三)教师如何上课?
1、教师在上课前要及时发现学生预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即不能解决的困难,在课堂上教师应满足学生的要求,给予解答.并对发现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说明该生动了脑筋了,用功了!值得表扬!因而再次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在上课时合理控制时间.在四十分钟的课堂内,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1)创设情境;(主要用来引入新课,以及对一些概念问题的理解.)
(2)学生合作探讨;(有关性质的探讨、例题的研讨等)
(3)共同释疑课后练习、习题
(4)教师点评学生发现的问题;
(5)教师补充精选例题;
(6)教师精选课堂作业.(一般在课堂上能完成一部分,剩下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7)指导下一节课的预习提纲.
相信通过这样的尝试,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就不会产生畏惧心理,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的良好习惯;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能力.
关于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预习,我也在不断的思考和尝试,希望有相同志向的朋友能和我一起探讨、交流,寻找更优方案.
数学学科预习的作用众所周知.从自己从教开始,就一直要求学生预习,但确未收到明显效果.因为一直以来所讲的预习仅仅是泛泛而谈,即把将要学的内容作一个粗略的研读.而到了学生那里,究竟能执行到什么程度,则很难把握了.因此,近来一直在思考如何对学生的预习要求明确化.根据近期的学习,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预习的基本要求
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完成以下六个部分的内容.
1、 试归纳出课文中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即所谓各段落的大意.
2、 整理出课文中的概念、公式.力争记住.适当的时候,可以整理两到三遍,同时学会分析关键词.
3、 研究例题.要寻找出例题中的关键步骤或易发生错误的步骤.
4、 仿照例题完成随堂练习.
5、 试做课后习题.
6、 如在预习中遇到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向老师提出.
综合以上六点,可谓称之“预习提纲”.
(二)如何进行指导
1、在刚开始两三个星期,带领学生在课上完成“预习提纲”.
2、然后,教师可以放手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模仿教师完成“预习提纲”.在此阶段,教师每天必须认真研读学生的“预习提纲” ,如有问题,应及时指出,并作出辅导.
3、最后,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这种预习的要求,教师可以再带领学生一个星期,共同去完成“预习提纲”的编写和其相关的任务.在这样反复的训练下,学生应当不难掌握如此预习的方法.而且,学生一旦掌握了此法,在课堂上听起课来也事半功倍.当然,这与教师如何上课是分不开的.
(三)教师如何上课?
1、教师在上课前要及时发现学生预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即不能解决的困难,在课堂上教师应满足学生的要求,给予解答.并对发现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说明该生动了脑筋了,用功了!值得表扬!因而再次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在上课时合理控制时间.在四十分钟的课堂内,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1)创设情境;(主要用来引入新课,以及对一些概念问题的理解.)
(2)学生合作探讨;(有关性质的探讨、例题的研讨等)
(3)共同释疑课后练习、习题
(4)教师点评学生发现的问题;
(5)教师补充精选例题;
(6)教师精选课堂作业.(一般在课堂上能完成一部分,剩下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7)指导下一节课的预习提纲.
相信通过这样的尝试,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就不会产生畏惧心理,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的良好习惯;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能力.
关于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预习,我也在不断的思考和尝试,希望有相同志向的朋友能和我一起探讨、交流,寻找更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