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文言的一些语法知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9 20:07:11
在课总是听说几个语法知识 什么是 介词宾语后置 状语后置 句意复合词 定语后置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偏正短语 偏意复合词?
文言的一些语法知识
解题思路: 有意注意,归纳总结,再从例中体会、揣摩
解题过程:
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定语后置
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介词结构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
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 (操何) (司马迁《鸿门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为学》)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形容词作动词用”的一种 ,如成语自轻自贱中, 贱、轻本义是形容词,在成语中译为“认为……贱”即“意动”用法
偏义复合词是指其词义偏重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词素之一,也就是说只保留了一个词素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如: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沐猴而冠带,智小而谋强。 (曹操:《薤露行》) 前一例中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后一例中“沐猴而冠带”显系化用《史记·项羽本纪》一文中“沐猴而冠”一语,可见“冠带”之“带”仅为凑音节需要而连带提及。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