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色怎么样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6 18:43:44
绘色怎么样
如果是熟悉葛亮作品的读者,也许会惊讶于《绘色》的简单直接.《绘色》并不能算是一本影评,而更像是一部观感的合集.作者匠心独具设计了一个如时间流逝般循序渐进的结构,又让前章和后章两个部分遥相呼应.于是,这部集子就成了一个有关电影,有关追忆,有关人生的故事,成了一次经历一个人和他生命中的电影的旅程,就像葛亮说的,“是一本记忆之书”.在颇为精巧的前章中,作者娓娓道出了他和电影之间的难解情缘.因为这情缘,让作者对电影的观赏更具有某种生命历练的意义,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小小的作者早早的受到电影的侵染,从《城南旧事》、《智取威虎山》到《少林寺》;而在少年的部分,作者的外公那珍藏在缎面匣子里的一叠画片开启了一个小男孩对好莱坞最初的憧憬,《雨中曲》、《北非谍影》、《卡萨布兰卡》……也同时魅惑了少年对爱和美的纯真的向往;青年时代的作者,和大多数爱好文艺的青年一样开始看文艺片,一些《蓝丝绒》、《十》、《大象》这样有点闷又有点深沉的电影,和一个略有些忧郁的女主人的音像店,构成了这段时间电影的交融,这是人在成熟的过程中,对人生的窥视和体验,就像李欣频说的,看一百部电影,就像经历了一百次的人生,生命的厚度也就从此不同.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作者不仅仅是在追忆那些影响了自己生命的电影,他讲述了三个故事.葛亮的聪明就在于,他用故事串起了这追忆,而这些电影和这些故事又在精神世界的某一点,发生了契合.木兰阿姨的故事,或许更多的是关于温情,是在那个变革的时代里,关于一个可怜的女人的一段温暖的记忆;而外公和姚奶奶的故事,则更多的抹上了一层淡淡的哀伤,作者的讲述是节制的,但爱而不能的忧伤还是在最后重重的击中了读者,故事本身;青年时代里关于裘静的故事,带着现实的沉重枷锁,和那个时期作者所经历的电影一样,有那么一种颓唐而无望的气质.作者把对电影细碎的感悟编织在故事之间,电影的情绪力量让故事更加丰盈,而对故事的追忆,也让对电影的了悟更深沉,更有力.宇文所安说,追忆的文学“把现在同过去连接起来,把我们引向已经消逝的完整情景……它目不转睛的凝视往事,尽力要扩展自身,填补围绕在残缺碎片四周的空白”,葛亮用电影的碎片填补了记忆的空隙,让记忆的残破套上了某种貌似完整的外衣,显得风姿绰约.后章分了5各部分,一共涉及了近三十部影片.大多是我们看过或者耳熟能详的作品,读来颇感亲切.作者并没有着力在提出什么标新立异的见解,只是平静如流水般的说些对电影的体会,感悟,谈谈人生.譬若少年、恋栈四时、英雄五种、浮生六记、此戏经年也是人生的时序,和前章相互关照也相互补充.各篇之间倒没有太多联系,在选择上,似乎也是随意的,没有史的尺度或风格的尺度的束缚.葛亮的影评,是一种作者的影评.作者的目光,始终在人,在内心.每一篇围绕一部电影,讲述一种心事,是一种心有戚戚焉式的评说,态度是温和的,时常深入角色或导演的内心,用的是一种相融的声音.《绘色》是一本精致的书.淡蓝色和淡黄色的纸张,精致的印刷和排版,和文字的细腻相得益彰,让这场阅读的旅程舒适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