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写作)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神马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9 08:20:44
【中国人的心灵】、【民国教授】。读后感800字
解题思路: 读后感中的“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
解题过程:
《中国人的心灵》读后感 看完《中国人的心灵》,说实话,好像吃下一块超级压缩饼干,吞下去了,但什么时候能消化,就不得而知了。多少年来(书上说三千年),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学成就,外加一大堆各种各样的中国文人,浓缩到一本377页的书中,真的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功力。 应该说,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史,它还涵盖了中国社会变迁的方方面面。由于本书内容过多,我在本文中只选择我对书中所反映出的中国文人的生存状态发表一些看法。 看了这么多文人或喜或悲的人生,我觉得中国文人似乎大多具有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这价值观包括:忠君、爱民、追求仕途。看起来,这三条没什么不好,不过事实上正是这三条与时代一起造就了一个个可敬有可怜的中国文人。 先说忠君。中西方文明都把“忠诚”看做一种崇高的品格,但这两种忠诚却截然不同。西方人的忠诚,如骑士对国王的忠诚,更多出自一种自身的荣誉感,很大程度上是独立于忠诚的对象的;而中国文人对君主的忠诚却出自他们对君主手中权力的依赖,因为他们总是要依附于某个君主才能“有所作为”。当这些人被君主所弃时,其表现如同女子为人所弃时一样也就不足为奇。(个人认为屈原被贬时以美人自比大发哀怨有点人格与自尊崩溃的成分。)更糟糕的是,这种忠诚后来演变为一种对权力和掌权者的盲目崇拜,让一些人丧失了自己的骨气,进一步毒化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再说爱民。看起来“爱民”是一件很好的事,但它至少有两点问题。首先,爱民者自己不是“人民”的一部分,他们总是居高临下以一种同情者的角度来观察百姓,把自己看做统治阶级的一分子(虽说他们不一定是)。这样,这些文人在政治上的所为往往脱离实际,根本起不到改善民生的作用,至多帮些倒忙。其次,“人民”这一集体名词淹没了组成“人民”的一个个个体,使得中国的传统对个人的基本权利、尊严、自由意志完全忽视。董卓曰:“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改一下就成了:“我为人民服务,那一两个人算什么?” 最后,说说中国文人对仕途的追求。一直以来,直到现在,仕途一直是很多中国知识分子的终极追求,而在古代仕途是绝大多数读书人的唯一出路,是他们实现自己抱负的唯一途径。正是因为如此,中国的统治者们非常方便地聚拢了华夏的人才(虽然很多时候他们不会用),并且控制了人们的思想(配合从识字开始的全面洗脑)。应该说,这是造成中华文明最后一步步僵化,最终被西方一击即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一些人盲目复古,孔子和其他先贤的雕像又在各处竖起,中华文化身上埋藏千年的基因缺陷似乎又在起作用。警醒!警醒! 《民国教授》读后感 中华民国那个年代,是近代中国比较动荡的年代。刚刚经历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瓜分,刚刚目睹了一个疲惫不堪的老大王朝的覆灭,现在又是军阀割据,吞并、战乱不断,完全像是一个乱世。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社会环境中,有一群人固守了一批心灵的净土,得以养身、静休、学东西之术、通古今之辩。这些人现在都成为了耀眼的明星,成了一个时代的传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民国教授。 翻开书的扉页,一组教授的剪影凸现在眼前。那一双双眼睛,多么纯粹,多么透彻,纯净得让你心碎。这些目光中透露的是对学术的追思,对哲学的迷恋,对人性的探求,对世事沧桑的慨叹……一个个响彻天宇的名字想起在耳畔,王国维、辜鸿铭、胡适之、蔡元培、章太炎、熊十力、周作人、梁漱溟……他们的成就足以让当时的世界为之震撼,对中国现代学术的开辟则相当于远古盘古开辟天地一般。我这里不再介绍各位教授的成就及生平,只是想把今天的教育与当时的教育做个比较,并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现今的学习环境与当时的学习环境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的学术理论相较于当年要完备得多,出国留学的条件也优越的多,所以出国的也多,可是真正的学成归来的人有多少呢,学成归来的真正的对国家作出贡献的人又有多少呢?那个时候出国留学的学费从哪来啊?给每个人的学费能有多少啊?他们到了国外是如何面对外国人的白眼,冷嘲热讽,又是如何忍辱负重的坚持下来的。我认为,那个年代读书人的目的与现代人的不同,现在我们读书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多赚一点钱。而那时,国难当头,几乎每个留学生的目标都是学成归来,为国出力,救中国于列强的刀枪之下,救人民于军阀战乱之中。每个人背负的使命都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则怎能不用尽全力读书?动力不一样,学到的当然不一样,修行的品质也不一样。这一点,现代人做的远远的不如那个年代的人。 其次,分析两个时代培养出来的人才,今日的远远不及当时。有人说这是教育制度的问题,真的是这样吗?我不知道。这也是一个困惑了中国许多年的问题,在条件日益趋于完善的社会里,为什么再也出不了一个,哪怕只有一个,像民国时期那样的学者或者是国学大师?现在的可以横的上国学大师的,也仅仅是现在汉语界的大师,但还是不可以和民国时期的教授相提并论。所以中国的教育部门要好好的反思了,为什么现在中国大陆出不了一个可以划时代的人物。 那时的学堂师生济济一堂,可以无拘束地发表意见,有时甚至是师生间的交谈,课堂气氛轻松快活,上课不是现在的学生经历的那种煎熬,而是有畅叙幽情一般情趣的享受。给学生敢于向老师挑战,老师也欣然应战,各种各样的思想交汇,聚集,碰撞,撞出的火花照亮了那个时代,也照亮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道路。 有人说,那时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一开始有些相似,可是没能持续下去,对此我深感痛惜。如果那时的学潮的影响还能再大些,持续地再长久些,那今天的教育现状可能将是另外一种局面。 教授们的照片在头脑中一一闪现而过,汇成一个光环,在头上闪亮。这光芒隔了将近一个世纪,仍未有一点的消散,反而折射出更强的光辉,闪耀在我们的头顶。随着光辉,目光眺向远方,我期待下一个学思涌现的时代的到来。
最终答案:略
解题过程:
《中国人的心灵》读后感 看完《中国人的心灵》,说实话,好像吃下一块超级压缩饼干,吞下去了,但什么时候能消化,就不得而知了。多少年来(书上说三千年),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学成就,外加一大堆各种各样的中国文人,浓缩到一本377页的书中,真的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功力。 应该说,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史,它还涵盖了中国社会变迁的方方面面。由于本书内容过多,我在本文中只选择我对书中所反映出的中国文人的生存状态发表一些看法。 看了这么多文人或喜或悲的人生,我觉得中国文人似乎大多具有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这价值观包括:忠君、爱民、追求仕途。看起来,这三条没什么不好,不过事实上正是这三条与时代一起造就了一个个可敬有可怜的中国文人。 先说忠君。中西方文明都把“忠诚”看做一种崇高的品格,但这两种忠诚却截然不同。西方人的忠诚,如骑士对国王的忠诚,更多出自一种自身的荣誉感,很大程度上是独立于忠诚的对象的;而中国文人对君主的忠诚却出自他们对君主手中权力的依赖,因为他们总是要依附于某个君主才能“有所作为”。当这些人被君主所弃时,其表现如同女子为人所弃时一样也就不足为奇。(个人认为屈原被贬时以美人自比大发哀怨有点人格与自尊崩溃的成分。)更糟糕的是,这种忠诚后来演变为一种对权力和掌权者的盲目崇拜,让一些人丧失了自己的骨气,进一步毒化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再说爱民。看起来“爱民”是一件很好的事,但它至少有两点问题。首先,爱民者自己不是“人民”的一部分,他们总是居高临下以一种同情者的角度来观察百姓,把自己看做统治阶级的一分子(虽说他们不一定是)。这样,这些文人在政治上的所为往往脱离实际,根本起不到改善民生的作用,至多帮些倒忙。其次,“人民”这一集体名词淹没了组成“人民”的一个个个体,使得中国的传统对个人的基本权利、尊严、自由意志完全忽视。董卓曰:“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改一下就成了:“我为人民服务,那一两个人算什么?” 最后,说说中国文人对仕途的追求。一直以来,直到现在,仕途一直是很多中国知识分子的终极追求,而在古代仕途是绝大多数读书人的唯一出路,是他们实现自己抱负的唯一途径。正是因为如此,中国的统治者们非常方便地聚拢了华夏的人才(虽然很多时候他们不会用),并且控制了人们的思想(配合从识字开始的全面洗脑)。应该说,这是造成中华文明最后一步步僵化,最终被西方一击即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一些人盲目复古,孔子和其他先贤的雕像又在各处竖起,中华文化身上埋藏千年的基因缺陷似乎又在起作用。警醒!警醒! 《民国教授》读后感 中华民国那个年代,是近代中国比较动荡的年代。刚刚经历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瓜分,刚刚目睹了一个疲惫不堪的老大王朝的覆灭,现在又是军阀割据,吞并、战乱不断,完全像是一个乱世。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社会环境中,有一群人固守了一批心灵的净土,得以养身、静休、学东西之术、通古今之辩。这些人现在都成为了耀眼的明星,成了一个时代的传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民国教授。 翻开书的扉页,一组教授的剪影凸现在眼前。那一双双眼睛,多么纯粹,多么透彻,纯净得让你心碎。这些目光中透露的是对学术的追思,对哲学的迷恋,对人性的探求,对世事沧桑的慨叹……一个个响彻天宇的名字想起在耳畔,王国维、辜鸿铭、胡适之、蔡元培、章太炎、熊十力、周作人、梁漱溟……他们的成就足以让当时的世界为之震撼,对中国现代学术的开辟则相当于远古盘古开辟天地一般。我这里不再介绍各位教授的成就及生平,只是想把今天的教育与当时的教育做个比较,并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现今的学习环境与当时的学习环境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的学术理论相较于当年要完备得多,出国留学的条件也优越的多,所以出国的也多,可是真正的学成归来的人有多少呢,学成归来的真正的对国家作出贡献的人又有多少呢?那个时候出国留学的学费从哪来啊?给每个人的学费能有多少啊?他们到了国外是如何面对外国人的白眼,冷嘲热讽,又是如何忍辱负重的坚持下来的。我认为,那个年代读书人的目的与现代人的不同,现在我们读书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多赚一点钱。而那时,国难当头,几乎每个留学生的目标都是学成归来,为国出力,救中国于列强的刀枪之下,救人民于军阀战乱之中。每个人背负的使命都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则怎能不用尽全力读书?动力不一样,学到的当然不一样,修行的品质也不一样。这一点,现代人做的远远的不如那个年代的人。 其次,分析两个时代培养出来的人才,今日的远远不及当时。有人说这是教育制度的问题,真的是这样吗?我不知道。这也是一个困惑了中国许多年的问题,在条件日益趋于完善的社会里,为什么再也出不了一个,哪怕只有一个,像民国时期那样的学者或者是国学大师?现在的可以横的上国学大师的,也仅仅是现在汉语界的大师,但还是不可以和民国时期的教授相提并论。所以中国的教育部门要好好的反思了,为什么现在中国大陆出不了一个可以划时代的人物。 那时的学堂师生济济一堂,可以无拘束地发表意见,有时甚至是师生间的交谈,课堂气氛轻松快活,上课不是现在的学生经历的那种煎熬,而是有畅叙幽情一般情趣的享受。给学生敢于向老师挑战,老师也欣然应战,各种各样的思想交汇,聚集,碰撞,撞出的火花照亮了那个时代,也照亮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道路。 有人说,那时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一开始有些相似,可是没能持续下去,对此我深感痛惜。如果那时的学潮的影响还能再大些,持续地再长久些,那今天的教育现状可能将是另外一种局面。 教授们的照片在头脑中一一闪现而过,汇成一个光环,在头上闪亮。这光芒隔了将近一个世纪,仍未有一点的消散,反而折射出更强的光辉,闪耀在我们的头顶。随着光辉,目光眺向远方,我期待下一个学思涌现的时代的到来。
最终答案:略